51《滑轮挑战赛》_第1页
51《滑轮挑战赛》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滑轮挑战赛、案例背景:(详见表1)表1“滑轮挑战赛”游戏的产生背景观察时间2019年3月17日28日地点沙地冒险岛观察对象笑笑、檬檬、颜辰宇、佳琪、潘姝延、大朵朵天气晴投放材料动滑轮、凳子游戏背景沙地冒险岛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场地,场地上主要提供的材料除了木块、木棒等低结构材料外,还有具有挑战和探索性的滑轮、索道、爬网、荡桥等。孩子们在游戏中,利用这些材料实行着一系列的游戏探索活动,如:平衡的探索、速度的探索、力的探索本次游戏案例记录了孩子们通过五次的探索:第一次“拉不上来”第二次“1、2、3一起跳”一一第三次“请凳子来帮忙”一一第四次“不一样重的也能荡起来”一一第五次“1个和2个”;发现了

2、在不同条件下,平衡的秘密。、案例实录:片段一:拉不上来图1图2小曼站在右边的滑轮木桩上,右边的滑轮木桩就沉下去了,左边的本桩翘起来。可乐和刘信安双手拉住绳子身体压在木桩上将左边木桩往下面拉,但小曼这边的木桩没有向上抬起。刘信安嘴里念叨:“小曼,你太重了!”小曼站在木桩上不肯下来:“你们再拉我一下,安安和可乐又往下拉,安安:“一、二、三、拉;三、拉。这时,佳琪、笑笑、张艺姿、王子俊也来玩这个游戏。笑笑、张艺姿、王子俊都在左边双手抓住绳子用力地拉,佳琪坐着的右边木桩往上了一点点,但亲身又掉下去。笑笑、张艺姿、王子俊又试图再拉一次,三个人拉住绳子,两脚撑在地上,这个次佳琪这边的滑轮更高中一年级点了,

3、站在旁边的谢梓萱也跑过去帮忙,这时张艺姿的手一松,左边的绳子缩上去,佳琪又掉到了地上。笑笑的手放在嘴边吹了吹,除了笑笑其他四位小朋友都离开了,到另外的游戏场地。在片段一中,我们能够看到刘信安小朋友说:“小曼,你太重了。”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经感知到平衡是和重量相关的。还试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如用身体压木桩、喊口令、增加人数等方法来达到平衡。片段二:预备,跳第二天他们又来到了这里,檬檬走过来对笑笑说:“笑笑我们一起玩吧?”。笑笑把两个木桩拉的一样高,准备跨上去,笑笑让檬檬先上,檬檬一上去木桩就沉到了地上,笑笑就拉不上来了。笑笑说:“那我先上吧?”笑笑上去木桩也沉下去了,檬檬也拉不上来。笑笑又重新把木桩

4、拉到一样高“檬檬我们一起跳吧。预备跳。”图4第二天的游戏,笑笑他们在一小时的自主游戏中一直在玩木桩游戏,在这里我就截取了比较关键的片段,通过这个片段,我们发现孩子们已经感知到保持平衡的另外两个条件:在视频中孩子们反复把木桩拉到同一高度(在同一水平线上);预备跳(施重的先后也是维持的平衡一个条件)图3片段三:请凳子来帮忙图5图6图7檬檬又找了一个新伙伴颜辰宇,颜辰宇的个子比较小,木桩在同一水平线上时,他踮起脚尖还是够不着。颜辰宇很着急:"怎么办,怎么办?”檬檬:“你再踮踮高点。”颜辰宇用手揪住绳子,两个脚劲使往上。檬檬也急了:“你住上跳呀。”颜辰宇往上跳,还是抓不到绳子,他往旁边看了看

5、过去把凳子搬过来,站在凳子上,双手抓住绳子,他对檬檬说:檬檬你喊“1.2.3”。檬檬就喊1.2.3。他从凳子上跳到木桩上。他开心地大叫:“耶!耶!”刘信安和郑佳琪看了看,也站在凳子上在片段三中我们能够看,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他们通过观察寻找中周围环境中协助自己的材料,也就是借助外力.片段四:不一样重的也能够荡起来图8今天游戏时,童童和佳琪也荡起来了。大朵朵跑过来告诉我,她觉得童童比佳琪大,为什么她们能起来。“是呀,你再去看看,有没有发现重要信息。”过了一会儿大朵朵又跑来了,说“童童的绳子低一点,佳琪的绳子高中一年级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童童重一点,佳琪轻一点。”为了验证大朵朵的猜测

6、,在分享活动时,我和孩子一起称了一下童童和佳琪的体重,果然童童比佳琪重了很多。在这里,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体重相差不悬殊也能荡起来,但是木桩的高低不一样图9图10片段5:个和两个图11原来两个不同体重的孩子也能荡起来。有了这个经验,大朵朵请李雨潼、佳琪和她一起玩,她让李雨潼和佳琪一边,她在另一边三个也荡起来了。“大朵朵,你为什么不和佳琪一边?”大朵朵说:“我比她们两个都大,这样容易掉下去。”、案例分析:(一)儿童游戏中,小步递进的理解和发展滑轮是我们儿童园沙地冒险岛投放的一种材料,相当于一个杠杆,相当具有挑战性。但在孩子们反复游戏中,不知不觉的了解到了杠杆和重量、距离相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7、指点(解读)中指出说:“重复性行为是儿童游戏的一个显著特点,当他们获得一种新的经验,或刚学会一种新技能时,他们就会通过游戏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重现。”在反复地游戏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游戏经验,从而推动游戏的进程,推动着自身“小步递进”的发展:1. 引发的探究行为:怎样才能荡起来(1)一样重的才能荡起来,孩子们观察到体重相差太悬殊的荡不起来,只有体重“一样”的才能荡起来。(2)同时上去的好办法。一起上去,木桩的一端就不会掉下去。(3)借助凳子上去会省力又方便借助外力。(4)体重不一样的也能荡起来,孩子们发现能荡起来不但跟体重相关还跟绳子的长短也相关系。(5)一个和两个。只有两边体重相差不是太大,

8、一个和两个也能荡起来。2. 引起的交往与合作游戏一开始,为了让滑轮荡起来,孩子们都互相帮忙,相互合作,多个人聚集一起拉一个孩子,一起跳。在滑轮的游戏中,合作很重要。如果不一起跳上去,滑轮的一端很容易掉下去,只有一起跳才能荡起来。3. 利用已有的游戏经验:一次一次经验积累递进从发现两个伙伴要体重一样,到要同时跳再到利用凳子方便跳上去,再到发现体重不样的也能荡起来,这都是一次一次游戏经验的积累习得的。4. 认知经验自然积累;游戏中安全理解在游戏展开过程中还经常会有家长问:“让孩子这样玩,会不会有危险”。我们认为,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的运动只能在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允许孩子摔几次跤,孩子们才

9、会学会自我保护。从很多细节都能看出我们的孩子有一定的安全理解,也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用凳子就是保护自己的一个方法。(二)老师的推波助澜华爱华教授提出:“老师是儿童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程的支持者。所以,在儿童游戏过程中,老师要在不同的时机以最佳身份注重游戏,推动游戏发展和儿童学习。在整个游戏中,老师并没有去协助孩子们,当孩子知其不过不知其所以然时,老师并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孩子们,而是引导儿童自己回忆游戏过程,寻找答案。然后,以追问的形式,引发儿童思考如何来解决存有的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让“秋千”荡起来和重量、距离相关。老师的支持与鼓励,有助于儿童游戏的推动。1.游戏现场的问题行为当孩子遇到困难求助时,老师并不急于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们再次去发现,从而找到时答案。儿童老师大朵朵:童童比佳琪大,为什么她们能荡起来大朵朵:里里的绳子低一点,佳琪的绳子咼中一年级点大朵朵:因为童童重一点,佳琪轻一点是呀,你再去看看,有没有发现重要信息?(肯定性的语言)这是为什么呢?(以反问促思考)2游戏之后的分享交流当有孩子发现了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老师通过度享提升孩子们的游戏经验。分享活动我们一样重:老师通过一系列追问让儿童找到答案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