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申报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_第1页
课程申报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_第2页
课程申报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_第3页
课程申报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_第4页
课程申报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号 2005年度“陕西省精品课程”申报表举荐学校 西安建筑科技高校 课程名称 建筑工程施工 课程层次(本/专) 高职高专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土木工程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建筑工程 课程负责人 胡 长 明 通讯地址 西安建筑科技高校职业技术学院(710055) 联系电话课程网址 申报日期 2005年7月 陕 西 省 教 育 厅二 五 年 七 月 八 日填 写 要 求 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照实填写各项。二、申报表文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运用缩写。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须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有可

2、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课程负责人1状况1-1基本信息姓 名 胡长明性别 男诞生年月 1963.07最终学历 探讨生职 称 副教授电 话学 位 硕士职 务 教研室主任传 真(029)82202366所在院系 职业技术学院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西安市雁塔路13号 西安建筑科技高校职业技术学院(710055)1-2教学状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不超过五门):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建筑工程施工(高职高专)专业课65700建筑工程经济和项目管理(高职高

3、专)专业课455×120土木工程施工本科生专业课65600工程经济学硕士生专业基础课45150深基础设计和施工硕士生专业课228担当的实践性教学:每年指导专科(高职高专)学生生产实习20余人、4周,近五年累计5×20人;每年指导专科(高职高专)学生施工课程设计30余人、2周,近五年累计5×30人;每年指导硕士生35人,近五年累计15人;04年起先指导专科生毕业设计11人、11周,累计21人。主持的教学探讨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课题来源课题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土木工程施工精品课程建设西安建筑科技高校(重点教改项目)2005.32007.12负责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和

4、教材建设西安建筑科技高校2004.32005.9负责人土木工程施工院级精品课程建设西建大土木工程学院2004.32006.12负责人高职高专教化教学探讨西建大接着教化学院2002.32005.3子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1.胡长明.土木工程系列课程建设和发展.教学改革和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5.04获得的教学表彰/嘉奖(不超过五项):1.参编的施工技术教材获2001年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2003年度获校级“优秀探讨生指导老师”称号;3.2004年元月获“全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培训先进工作者”称号;4.参编的建筑工程定额和概预算教材获2004年度

5、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5.参编的建筑工程经济和项目管理教材获2004年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3学术探讨近五年来担当的学术探讨课题(不超过五项):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作用地基土结构动力系统的智能识别方法探讨(03JK137)省教化厅专项科研支配项目省教化厅2003.72005.12负责人基于参数识别的贮仓地基系统动力牢靠度(599780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基金委2000.12002.12主要参和者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基本性能和设计计算理论探讨(503780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4.12006.12主要参和者贮仓地基相互作用系统多维地振动力

6、响应及牢靠度探讨(2002E21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委20032005主要参和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委20032006主要参和者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超过十项):题目时间刊物名称和级别署名次序SPR排桩拱形支护结构的性状分析1999.9西安建筑科技高校学报,核心期刊1工程项目投资回收期预料的计算机仿真1999.10中南工业高校学报,核心期刊2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的仿真分析2001.5西北高校学报, 核心期刊2基于遗传算法的土钉支护整体稳定分析2005.7西安建筑科技高校学报,核心期刊1大型冶金建设项目进度限制及其应用2005.2施工

7、技术,核心期刊1CFG桩复合地基影响承载力因素分析2005.7施工技术,核心期刊1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动态分析2005.3西安建筑科技高校学报,核心期刊1考虑降雨影响的非饱和土基坑边坡突变失稳分析2005.7工业建筑,核心期刊1获得的学术探讨表彰/嘉奖(不超过五项):无1 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老师。2教学队伍状况2-1人员构成(含外聘老师)姓 名性别诞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担当的工作胡长明男1963.07副教授土木工程主持本门课程建设,课程主讲李慧民男1954.11教授土木工程课程主讲,教材编写王士川男1941.12教授土木工程课程主讲,教材编写蒋红妍女1974.09讲师土木

8、工程课程主讲、 建立试题库赵 平女1967.04副教授土木工程课程讲授、课件开发王建平男1964.08副教授土木工程课程讲授、课件开发许效民男1960.6副教授土木工程课程讲授、课件开发徐 雷男1970.9讲师土木工程课程讲授、课件开发张成中男1974.11讲师土木工程课程讲授、课件开发武 乾男1965.12副教授工程管理课程讲授、课件开发陈 旭男1974.2助教土木工程课件开发、习题库建设樊胜军男1972.3助教工程管理课件开发、习题库建设黄 莺女1979.11助教工程管理课件开发、习题库建设赵 楠男1980.1助教土木工程课件开发、习题库建设李小健男1968.10工程师土木工程指

9、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双师型)薛武平男1954.2高工土木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双师型)孟周济男1959.4高工土木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双师型)陆建勇男1950.8高工土木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双师型)张创一男1962.10教授级高工工程管理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双师型)周永裕男1954.12教授级高工土木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双师型)黄双喜男1976.10工程师土木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双师型)文建国男1965.8工程师土木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双师型)常志成男1964.6工程师土木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双师型)王泽辉男1964.8工程师土木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双师型)2-2教

10、学队伍整体情 况概述教学队伍的学问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状况(含辅导老师或试验老师和学生的比例);主要成员的教学经验、年终考核成果以及中青年老师培育支配和效果。教学队伍的学问结构涵盖了课程内容涉及的建筑工程施工、岩土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机械、结构和材料力学、工程项目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多名同志参与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教材的编写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阅历和工程施工实践阅历。队伍的年龄结构中中青年老师搭协作理,专业配备齐全,能够充分发挥中年老师教学阅历丰富、青年老师思想活跃、计算机技能强等特长,能够满意课程建设方面:教材编著、教学课件开发、教学方法改革、生产实习、多媒体制作等教学环节

11、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队伍配置合理,在学问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状况都很合理,主要成员均获得获硕士学位,年龄在2848岁之间,年轻有为。教学队伍中有教授2人,教授级高工2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3人,工程师5人,助教4人;在读博士生8人,获硕士学位者16人,教学队伍结构志向。课程的师生比在1:12。课程教学团队重视梯队建设,培育年轻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严格要求,已形成一支学术造诣较高,结构合理,年轻有为,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队伍。全体人员目前正担当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每位老师教学看法仔细,留意教学法的探讨,担当或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的探讨工

12、作,近5年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论文200余篇,出版了各类教材著作15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主要成员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胡长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在高校从教 年,主讲建筑工程施工(高职高专)、土木工程施工(本科)、建筑工程经济和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深基础设计和施工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和探讨生课程,教学阅历丰富,年终教学考核成果多次为优秀,参与 了建筑施工技术教材的编写工作,参编各类教材十余本,发表各类科研论文十余篇。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多项。李慧民:教授,博士生导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在高校从教 25年,现任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接着教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主讲建筑工程

13、施工(高职高专)、土木工程施工(本科)、建筑工程经济和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限制技术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和探讨生课程,教学阅历丰富,年终教学考核成果多次为优秀,参与了施工技术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各类教材十余本,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多项。蒋红妍:讲师,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教学工作多年,主讲建筑工程施工(高职高专)、土木工程施工(本科)、建筑工程经济和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和探讨生课程,教学阅历丰富,年终教学考核成果多次为优秀,此外,还担当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指导工作。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多项,并多次在学校和学院青年老师

14、讲课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王士川:教授,硕士生导师,在高校从教37年,主讲建筑工程施工(高职高专)、土木工程施工(本科)、建筑工程事故分析和处理、深基础设计和施工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和探讨生课程,教学阅历丰富,年终教学考核成果多次为优秀,主编了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等教材和录像片,多年来始终主动努力地培育中青年老师。赵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教学工作十余年,主讲建筑工程施工(高职高专)、土木工程施工(本科)、建筑工程经济和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计算机模拟和应用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和探讨生课程,教学阅历丰富,年终教学考核成果多次为优秀,此外,还担当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土木工程施

15、工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指导工作。王建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和管理的教学工作20年,主讲建筑工程施工(高职高专)、土木工程施工(本科)、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工程事故分析和处理等多门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良好,此外,还担当本科生生产实习指导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阅历。许效民:副教授,在高校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和管理的教学工作24年,主讲建筑工程施工(高职高专)、土木工程施工(本科)、土木工程概论、建设法律法规等多门课程的教学,此外,还担当本科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指导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阅历。徐雷:讲师,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和管理的教学工作多年,主讲建筑工程施工(高职高专)、土木工程施工

16、(本科)、建筑工程经济和项目管理、建设法律法规等多门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良好,此外,还担当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指导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阅历,并多次在学校和学院青年老师讲课竞赛中获奖。张成中:讲师,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教学工作多年,主讲建筑工程施工(高职高专)、土木工程施工(本科)、工程概预算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此外,还担当本科生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指导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阅历,在学院青年老师讲课竞赛中获奖。  教研室对中青年老师有具体的培育支配并严格执行。除学校要求的职前培训外,到教研室前需试讲,在上讲台前备课的内容必需达到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二

17、以上,并指定有阅历的老师检查,所以我们教研室的中青年老师的教学效果都能达到良好以上。2-3教学改革和教学探讨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1. 高职高专院校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探讨,陕西省教化厅教改探讨项目;2.土木工程施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西安建筑科技高校教改重点项目;3. 高职高专人才培育模式及结构体系的探讨,建设部中国建设教化协会项目;4. 高职高专新编系列教材建筑工程施工的探讨和建设,西安建筑科技高校教改项目;5. 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西安建筑科技高校教改项目;6.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及课程设计的探

18、讨和实践,西安建筑科技高校教改项目。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和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 1.蒋红妍、李慧民,“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探讨,中国冶金教化,2004年2月,第一期。 2.蒋红妍、徐雷,市场需求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建筑教化改革理论和实践第五卷,2003年6月。 3.赵平,CAI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建筑教化改革理论和实践第三卷,2002年8月。 4.施工教研室,建筑工程系列课程建设和发展,西安建筑科技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5.04; 5.蒋红妍,工程经济和项目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可行

19、性探讨,西安建筑科技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5.04; 6.李慧民,高职高专的改革和发展,西安建筑科技高校学报(社科版),2001.03。获得的教学探讨表彰/嘉奖(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1.土木工程施工获2004年度西安建筑科技高校校级精品课程;2.王士川等,施工技术教材,2001年度获西安建筑科技高校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 王士川等,建筑施工技术音像教材,获2000年度西安建筑科技高校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4.李慧民等,新时期建设教化的质量保证体系探究,获2002年度中国建设教化协会成人和职业高等教化委员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5.赵同等,建筑工程定额和概预算教材获2004年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课程描述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西安建筑科技高校建筑工程专业历史悠久,1955年3月由原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西北工学院土木系、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和苏南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土木建筑系(科)合并组成,是我国第一批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并设有博士后流淌站。在我校成立之初就组建了“建筑施工教研室”,现更名为“施工和管理教研室”,西安建筑科技高校的建筑工程施工课程已有48年的历史,现有“土木工程建立和管理”博士点及硕士点。在上个世纪50年头派出老师到同济高校施工教研室学习、进修并参和同济高校施工教研室编写的新中国

21、第一本建筑施工教材,并开设了“建筑施工” 课程;在上个世纪60年头我们自己和冶金建设企业的专家合作并结合我国实际编写了一本建筑施工教材,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较为全面的讲解并描述建筑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学问。在上个世纪80年头初,编写了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组织(内部出版),将我国80年头新的建筑施工技术较为系统的反映到该教材中,效果显著。经修订,于1989年和1990年由冶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组织,这两本教材很快成为全国很多高校施工课教材,反映很好。进入本世纪,为适应新的施工规范的须要,于2000年和2004年由冶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技术,拟打

22、算出版建筑工程施工教材。目前教研室在施工课实践教学方面也不断进行改革,建设了10个实训基地,现正在建设“建筑工程施工演示和模拟试验中心”,正在进行远程网络教化“建筑工程施工课件”的建设,努力实现产学研结合,发挥学生实力,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力培育的环境。教研室长期来一贯重视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近年来,出版了有关教材 16 部。先后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5项、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项,获优秀指导老师6人次,师德标兵1人次。 3-2 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和效果)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1.土方工程 .

23、土方边坡和土壁支护 .场地平整施工 .排水、降水施工 .土方填筑和压实 .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2.基础工程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地下连续墙 .地基处理3. 钢筋混凝土工程 .模板工程 .钢筋工程 .混凝土工程4.砌体施工 .砌筑材料 .砖墙砌体施工 .砌筑用脚手架 .砌体工程垂直运输设施5.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先张法 .后张法6.结构安装工程 .起重机械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7.防水工程 .屋面防水工程 .地下防水工程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抹灰工程 .饰面板(砖)工程.涂饰工程9.钢结构工程.钢结构加工工艺.钢结构的拼装和连接.钢结构的单层厂房安装.高层钢结构安

24、装.钢网架结构吊装10.建筑施工组织概论 .建筑施工组织原则 .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打算工作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11.流水施工基本原理 .流水作业的基本概念 .流水作业的主要参数 .组织流水作业的基本方法12.网络支配技术 .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双代号网络图 .单代号网络图 .搭接网络支配 .非确定型网络支配 .网络支配的优化 .网络支配的实施和计算机管理1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 .施工进度支配 .资源须要量支配 .施工平面图设计14.建筑施工组织总设计 .施工部署 .建筑施工总进度支配 .资源须要量支配 .全场性暂设工程 .施工总平面图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目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

25、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和电化教学手段,加深课堂内容的理解和驾驭;并通过相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实力的培育。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和效果为便于学生驾驭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并能指导实践,本课程设置相识实习一周。参观混凝土预制构件厂,以扩大和增加对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的感性相识;参观砖墙砌体施工现场(保证砖墙砌体质量的措施和砌筑用脚手架的类型及其搭设);参观屋面防水工程施工现场(防水层的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参观装饰工程施工现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层构造及其施工过程和作法);参观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现场中的施工

26、工艺和结构安装施工现场的构件平面布置及吊装方法。通过实习促进学生所学理论学问的转化、拓展,增加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提高学生的施工组织和管理实力。为使学生驾驭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学问点的综合运用,本课程设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各一周,通过所学学问,对土方开挖、人工降水、填土压实、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流水作业、网络优化、施工平面布置以及各类施工机械有更深刻的相识,并驾驭其原理及施工过程,达到巩固所学理论学问的目的,同时加强了运用所学学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3 教学条件(含教材运用和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运用状况;配套试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27、;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的运用和建设 依新的施工规范和施工现场的须要,我们于2004年编写了建筑施工技术教材,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目前我校的 “建筑工程施工”课程运用的教材为建筑施工技术和教研室于90年头编写的建筑施工组织;我们支配于2006年出版新编的建筑工程施工教材,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努力使之成为在国内具有确定影响和市场竞争力的教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运用状况由于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等特点,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爱好和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留意给学生传授获得相关学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实力。为此,我们为学生供应了一些相关

28、的扩充性资料:(1)工具书。为了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运用工具书的习惯,我们为学生供应了一些常用的工具书,如建筑施工手册(建工版)等;(2)网络资源课件。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更为广泛的信息,我们为学生供应了一些典型的网站,如: :/ 等。同时供应自编的建筑工程施工多媒体课件以及电教片;(3)举荐相关协助自学教材和杂志。为了更好地驾驭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我们为学生制定了一个参考书书目,如土木工程施工(同济版);施工技术(杂志)。配套试验教材的教学效果通过对配套试验教材的学习,增加了动手的实力,进一步加深了对“土方量计算”、“降水方案的制定”、“配板设计”、“钢

29、筋下料长度计算”、“施工协作比设计”、“脚手架的搭设”、“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冬期施工”、“装修方案”等施工内容及施工工艺的理解和驾驭,在感性和理性上对施工过程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驾驭了所学的理论学问,而且在施工现场亦能胜任的技术员以及建立师的工作。实践性教学环境参观相识实习在西安市西郊混凝土预制构件厂,该厂是我们的相识实习基地;老师还可依据教学的具体状况,联系其他施工现场进行相识实习。另外,我们已建立10个实训基地,满意生产实习的要求。网络教学环境目前,学校的教学条件还不行能满意每个学生拥有一台电脑的要求,校内宽带网已建成,课后可通过现有的校内网以电子邮件和网络闲聊的形式对学生

30、的疑难问题进行网上答疑。 3-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敏捷运用的形式和目的;现代教化技术应用和教学改革)多种教学方法敏捷运用的形式和目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和电化教学手段,加深课堂内容的理解和驾驭;并通过相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实力的培育。课堂讲授,生动活泼,便于学生消化汲取。将课堂上难以讲解的内容,编写和录制成电教教材或专题录像,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自编的建筑施工技术电教教材、引进的国内外大型工程施工录像带和VCD等。采纳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变更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

31、学习爱好。课内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课内学习让学生驾驭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课外实践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的实力,具有确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以及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现代教化技术应用和教学改革由于在本课程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建筑施工工艺图和施工设备工作原理图,单靠老师在黑板上描绘是很难表达清晰的,也奢侈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尽量采纳多媒体在短时间内传输、储存、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形、图像、活动画面信息,大大地缩短了相识进程。通过多媒体课件能收集大量的课堂讲解并描述素材,信息量加大、讲授效率提高,并能刚好更新内容,改进备课方式,从而能很

32、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合理支配每堂课的教授内容,便于限制课堂教学进度。另外,课前的演示能为课堂教学做好打算,我们现正在建设“土木工程施工演示和模拟试验中心”。因时间问题,目前课件的制作只是用Powerpoint软件,还略显粗糙,我们正主动打算采纳新的课件制作软件,实现活动画面的丰富多彩。为了积累更多的素材,任课老师正通过网络加紧获得大量的关于建筑施工的信息、不断更新和丰富所讲内容。 3-5 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校内同事举证评价  该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教研室的前辈及

33、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对该课程都很关切和重视,教研室也有很好的教学传统;又由于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等特点,其内容对老师要求很高,要求老师学问面要广,工程实践阅历要丰富,政策性要强,老师对自己也严格要求。教研室的每位老师教学仔细负责,不论是老年老师还是中年老师均仔细备课、讲课,上课形式多样,并刚好的把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在学生评教活动中,各项评价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校、院教学督导组的老教授及其他同事对该课程评价也特别高,并在学校的每年年终教学考核成果皆有优秀。 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国内的冶金建设施工企业中,每年都有企业聘请教研室老师讲授“建筑施工技术”或“

34、建筑施工组织”,受到了广阔技术人员的欢迎,为企业的人才的培育和人员素养的提高上做了很大的贡献;其他兄弟高校常常派青年老师到我校进修“建筑工程施工”,并对该课程的评价很高。另外,教研室还主编了一本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供注册结构工程师接着教化运用,并担当主讲,效果明显,评价很好。 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  近年来,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很好。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每完成一道习题就相当于完成一个施工方案设计,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进出。每年报考施工方向的硕士探讨生百余人。  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及电教片生动、逼真,反映工程实

35、际状况,加深了对土方开挖、人工降水、填土压实、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流水作业、网络优化、施工平面布置以及相识各类施工机械的驾驭和应用。       4自我评价4-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超过三项) 1.变更了原有教材重复的、陈旧的内容以及和实际工程问题结合较差,不能突出专业人才素养教化和实力培育要求的不足,新编教材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在内容上力求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反映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成就,以及满意新时期人才培育的需求;在学问点的取舍上,保留了一些常用的工艺和方法,留意

36、纳入对工程建设有重大影响的新技术,突出了综合运用建筑工程施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问,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力培育;力求叙述简明易懂,便于课堂讲授及学生自学。2.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展得很快,它以丰富的图形界面、逼真的视频动画、生动的音响效果,增加了工程的立体感、动态性和表现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向学生传授更多更新的学问和信息,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新奇心、求知欲和主动性。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协助教学使学生增加了对教学内容的感性思维和理性相识,提高并改善了学习效果。3. 通过课堂讲授、观看多媒体课件及电教片、现场实习、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从课堂到课外,从理论学

37、问到生产实践,丰富多样的方法,全方位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全面系统的相识和特别深刻的理解,驾驭了各种工程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并在学习中驾驭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的动手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4-2 本课程在省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1. 王士川教授是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土木工程施工副主编,由高等教化出版社出版;2. 在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中,是具有“土木工程建立和管理”博士点、硕士点之一的学校;3. 本校编写的建筑工程施工系列教材被省内外8所工科院校运用;4. 建筑工程专业为陕西省高职高专试点专业 ,在2004年检查验收中被评为优秀;5. 本校为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师资培训基地。4-3 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1)目前,该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参和较少,如何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新教学方式值得探讨。(2)多媒体教学设施还需进一步改善,现有的条件和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提高。5课程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