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由图 2 可知: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人文地理(一)人口与环境(10 年上海卷地理)(十五)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9 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者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1993 年 1997 年 2000 年 2003 年 2005 年H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変化图 2 上海各区县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变代情况中心城区西、南部由图 2 可知:43 概述图 I、图 2 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由图 1 可知:(十五)(本
2、題 9 分)43图 b 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超向平衡(2 分),这辭厅社氢魂婚姻的稳总有利 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2 分.任答两点即可)图 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篁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増长幅度看.中心 城区人増趣远低于舷増长聽郊区中西、勰人口増紐于东、北腿(4分答对诵稱 2 分翻 2 駱 4 分 h 退有祈上海中心城区餉第二产业向郊区转後 有利于城市功能区 K)忧化.有利于促进郊区 KI 姉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 (1 分*任答一点即可).(10 年上海卷地理)(四)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9、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
3、因素是A.地形复杂 B 气候湿热 C .资源匮乏 D .地处内陆答案:B10 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适宜 文化单一地势平坦水力赍繇丰富A. B . C . D . 答案:D(10年海南卷地理)图 2 示意 4 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读图2 .完成 45 题。图24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 . B .C . D .【答案】D5.图示四国中 3039 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 . B .* 3J J- 2J I 15 3 QJ Q .3 I IJ Z 3J JJ人口 2 禅万C . D .【答案】B(10 年江苏卷地理第 15-16 题)图 9
4、 为三个城市圈 20 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0 80 代乙15.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 70 年代 B .乙城市 80 年代C .甲城市圈 90 年代 D .丙城市圈 90 年代16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乙城市圈 60 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商B 乙城市圈 90 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 .丙城市圈 90 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 . 90 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答案:15A16D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城市化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发
5、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1 特点。第 15 题,通常判断三率的高低以0%左右为低,1%以下为较低,1-2 %为较高,2 %以上为高,依次可以看出甲城市 80 年,乙城市 60 年代和 70 年代可能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增长模式。第 16 题,从图中可以丙城市 90 年代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人口不断在外迁,这代表了发达国家当前的 城市化发展特点,而甲城市,人口迁移增长率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这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代表 了发展中国家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特点。(10 年新课标卷文综第 4-5 题)图 2 曲线为某国 2000 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 0 与 1 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
6、线。1865 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 其余为劳(%)3 5f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 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 年新生人口都为 2000 年新生人口的 80% .据此完成 45 题。图 24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 年,2066 年 B . 2066 年,2019 年 C.2001 年,2019 年 D . 2001 年,2066 年5.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 .年龄构成解析:纵观通篇 11 道地理选择题,因为缺少了地球运动部分的考查,可能给学生造成困难最大的就是第4题。文
7、科学生很难一下子理解这两个年代时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但答题要讲究技巧,也就是猜也要有根 据,不是完全的瞎猜,要尽量去揣摩出题人的心理。该题就是个简单的计算题,出题人想要考生重视地理的文理综合性,所以一定要把出题人给的数据用上,关键要注意劳动力人口的年龄为1865 周岁,且该国是从 2001 年开始控制新生人口,所以2000 年以前出生的人口较多,要过18 年后才全部成长为劳动力人口,所以要到 2019 年该国的人口负担最轻,同样道理这批人 65 年后全部成为老年人, 这时,也就是 2066年人口负担最重。第 5 题,估计得分率会很低,学生有太多其它的选择,选A,选 D,都有理由,很少人会选 B
8、 吧。我也没有猜透出题人的意图,此题想说明什么?问题设置中的关键词是“最先”,这个词一定是别有用意的。出生人口的减少没有使劳动力的数量马上减少,而是依然上升,性别构成不受出生率影响,年龄构成就是固定的1865 岁,看来这些都不是答案。为什么最先影响的就是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呢?还需要专家的指点。有些同学一上来,地理前5 道题,全部错误,只能说我很同情他们。文综的杀伤力真的很强啊!(10 年福建卷文综第 9 题)图 5 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 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9 10 题。乙9导致该都市四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
9、潜力较大C .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答案】9.C解析9.考查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由于东部、南部地区分农业发达,使得大量人口向东部、南部地区迁移 导致东部、南部地区人口密集。所以选Co(10 年重庆卷文综第 1 题)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 题。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答案】1.B【解析】1.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较大,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选 B。(10 年重庆卷文综第 2 题)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
10、-2 题。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答案】2.B【解析】*0-5*01?-W #ji _ _7人口2.考查区域地理概况。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发达国家,在亚洲的发达国家是日本。日本严重 缺乏能源。选B。(二)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A 聚落的形成B 城市与城市化( 10 年上海卷文综)17全球第六家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浦东,与之密切相关的区位优势是 ( ) 。气候适宜科研力量强 消费市场大 交通便捷A.B.C. D .答案: C(10 年上海卷地理)(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空间结构
11、与城市职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1. 不同的城市职能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巴西利亚有多个钢铁工业区纽约金融区规模大三亚旅游风景区占地比重大上海有众多商业区A . B . C . D .答案: B2. 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B 沿铁路线狭长分布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D 沿海岸线绵延分布答案: C(10年海南卷地理)某沿海城市人口达 1,600 万,约 60 居住在离市中心 3 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图 4 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1113 题。54居住在贫民窟。sSVIo
12、n1(1)从图 l9a 到 19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 和 。(4 分)(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2 分)(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AB、AC AD)方向最快。(2 分)(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10图411 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A .工业B.行政中心C.海洋运输和贸易D .居民人口密度【答案】C12 .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A . 08km B . 9 16kmC. 1724km D . 25 35 km【答案】A13 .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A .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B .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
13、区、居住区C .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D. 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答案】D(10 年江苏卷地理第 30 题 B)Mi 觇路和公路柱民总C3机场EHUD工业冷;城市内部的未幵发地区O其抱殘敦与大型商贸中心的距离仏B.【城乡规划】图 19 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解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逐步由线状转变成网状,交通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交通和城市之间相辅相成,尤其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城市往往沿主要交通线向外延伸。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减少(2)交通运输AC(4)耕地减少、用地紧张(10 年
14、江苏卷地理第 13-14 题)图 8 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 题。13. 曲线、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 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 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 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14.2005 年与 1990 年相比,距市中心 12 千米处A 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 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 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 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答案:13C 14B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功能分区的变化和特点。第 13
15、题,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趋势来判断。一个城市早期并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居住 区、工业区、商业区通常并没有分开,而是混杂在一起,城市中心人口稠密,甚至都没有明确的工业区、 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逐渐演化为商业区,居住人口逐渐减少, 工业区则向城市外缘迁移,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第 14 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只要区别、功能区1990 年、2005 年之间的变化即可。(10 年山东卷文综第 2 题)图 1 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即曲申心拎蓦S彗X虽顾.BB咼N低0t.图 5lOJcrr10.该地区地表温度的A.
16、 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B. 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C. 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D. 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响郊区【答案】C 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由题图,一般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表温度的高低变化与地表高低起伏应该是 负相关关系,显然 A A 错误。既然是气候变暖的影响,那么该城市地区的地表温度变化都应该 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而不应该高低不一,显然选项B B 是错误的。有 19821982 年到 20042004 年的该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 能降
17、低的是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郊区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难度中等。【解题思路】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一般 地,城市郊区农业中,因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 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 A 符合题意要求。(10 年北京卷文综第 10 题)图 5 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 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 10、11 题。市 7 7 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市 7 7 月均温地区几乎没有变化,这只能说明这两个 地区是河
18、流,或者说是城市绿地,显然选项 C C 正确。城市因看密度、工业发达、交通工具等 的尾气排放量大、以及家庭炉灶等生活废气的排放扥原因导致市区的气温升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风由高空吹向市郊,而近地面风则由市郊吹向市区,显然选项D D 错误。(10 年北京卷文综第 11 题)图 5 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 7 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 10、11 题。11.据图可以推断,从 1982 年到 2004 年该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答案】A 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由题图,很容易发现城市 7
19、 7 月均温较高地区的范围在扩大,这说明城市建筑物 占地面积在增加,显然选项 A A 正确。由于城市建筑物密度增大,城市南北部道路密度也会更 加完善,商业网点布局会更趋向合理,商业中心会增加,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 显然其他选择枝都是错误的。(10 年天津卷文综第 9 题)人口增长在 10 年中出现了图 7 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910 题。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图 T 某城市人口増长状況分布图9图 7 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A .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B .老龄人口增多C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20、D .人口密度变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关键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工业城市调整应该是压缩重工业企业的数量,扩大重点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新兴工业要求环境质量好,交通便利,不能继续布局在市中心。伴随产业布局移动,人口也相应由市中心向外围移动。注 意题目的前提条件是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不可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导致的人口增加。(10 年天津卷文综第 10 题)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 10 年中出现了图 7 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910 题。图丁某城市人口増长状况分布图10.伴随图 7 所示的人口变化,
21、该城市A 商业用地减少B 居住用地扩大C 交通用地减少D.工业用地扩大答案:B解析:由于产业布局变化,导致人口向外迁移,外围地区的商业用地会增加,居住用地也要扩大,交通用 地增加。注意不是由于人口外迁引起工业用地扩大。(10 年天津卷文综第 11 题)11 据图 8 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图 8 篦斯科城市道路网络示意 E)A .城市性质,城市规划 B .城市职能,产业布局 C .环境质量,城市规模 D .地表形态,经济水平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城市道路网络的因素。影响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为了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
22、5 个方面。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图中为典型的环行一放射式道路网络,交通便捷,反映了城市建筑集中,是在地势平坦的条件下才能做到。同时交通线路密集,结构完整,反映了 经济发展水平高。(10 年广东卷文综第 1011 题)读“2005 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圈 4),完成 1011 题。 5/J人口净迁够方向及数毘图卓10.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答案】D解析:观察图中箭头和数据,估算出净迁入
23、伙迁出的数量,因此选D11.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答案】C解析:本题反映的是“逆城市化”现象,而不是“郊区城市化”现象。后者指郊区的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 市化,城市中心区人口不会大规模向外迁移。因此选C(10 年福建卷文综第 5-6 题)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工体系。完成 5 6 题。图 3 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XA.B.C.D.6 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A.产品需求量大B.交通便利C.劳动力充足D. 土地租金低【答案】5. A6. D解
24、析5.读图抓住优势产业与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产业具有优势说明价值很高,由此说明中心城市饿优势产业处 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O1(三)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0 年浙江文综第 6 题)读图 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 56 题。6 .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A.自给型农业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集约型农业解析: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迷惑度大就是究竟是混合农业还是集约农业问题。混合农业主要以是种养结合为主要特点。集约型农业也可说是精细农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科技 的进步,在于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内含投入的增加,是技术密集型农业、知识 化农业
25、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追求的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是农产品品质、市场价值和 经济效益,农产品产、销经受自然乩希枕与st传严ttit5J雄Qstt计r关零ItQ加 图35.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经济话动)k 产业琏和市场两大风险要小得多。(10 年全国卷 2 文综第 6-8 题)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 洲。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 地位得以巩固。完成 68 题。6. 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26、A .原料地B.消费市场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解析:果酱的生产是以柑橘为原来,农产品的加工为了保持柑橘的新鲜,应该布局在原料产地,而选A。7.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 州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 利用廉价劳动D. 方便产品运输解析:根据材料,果酱集中在 S 洲的原因与大型港口的建设和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有关,故选D。8据材料推测,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C. 运输环节D 销售环节解析:根据材料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 地位得以巩固
27、。 ”故选 C。(10 年广东卷文综第 1 题)1. 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A. 改善局地气候 B. 综合利用资源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农田作物【答案】 B解析:农区是指“耕作区” ,水土流失一般不太严重;以“圈养”方式进行的农区畜牧业可以利用作物秸 杆等农副产品为饲料,并为耕作业提供肥料故选 B。(四)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0 年上海卷地理)( 十二 )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5 分 )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理,某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该产业内部 不同行业的优化与升级这种产业或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有一定的规律,“
28、雁行模式”是揭示这种规律的一种模型。它是指作为“雁头”的领先地区,在发展新型行业的同时将本地区的传统行业逐步转移到“两 翼”相对落后地区,实现“雁头”和“两翼”各自行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我国东部基地区是图内综合宾力较强 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 十多年来, 甲市作为“雁头” , 带动了 作为“两翼”的乙、丙两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30下表显示,在三市的主导行业中,产值比重均持续上升的行业是_业,持续下降的行业是 _业。这一现象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地区的 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上升,而 _ 密集型行业比重在 持续下降。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主导行业 (比重高于 6%)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 比重变化
29、丨行业1产康隱f甲市乙市一丙市(%)11998卜碗年2006 年!J99S 年 2002 年2006 年199(年1 2002 年 *2005 年181 通倍15. 189通信1三l2t|._ J交通/ 通信紡织i苗9* - r 盲 v* qr_r - F 3L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 分 h 甲市的交通运精设备制造业在 1998 和 2002 年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层讹到 2006 年下蔭到第四层 95 而接受转移的乙市交通运犒设备制造业 S 2001年迸入主导行业,2006 年上升为第三层次(2 分(丙市交通设备制造业在 均 93 年、2002 年未进入主导行业,在 2006 年开始进入王导
30、行业)(两市任答一个即可32“雁行模式”认为,当“雁头”率先进行行业结构升级时,“雁头”与“两翼”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扩大;当“两翼”跟随“雁头”进行行业升级后,它们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则随之缩小。下图显示。该地区 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过程呈现 _ 特点。其中,1998 年至 2004 年期闻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变化趋势表明,这一时期,甲市率先进行 _,甲市与乙,丙两市行业结构差异 _。19 购年 2000 年 2002 年 2004 年 2006 年 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结构艳似度的瓷化注:相似度取位范囲为卜 1,舉值越丸说明 T5 地(J 三市何结构相似度轉高.)32先下降分)后上升分 h 行
31、业统构升圾 f 或传読行业转務)分 h 扩大(1 分)33.图中 2004 年到 2006 年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趋势,既体现了该地区行业结构调整的台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雷同的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加剧,会产生哪些问题?结台所学知识对此提出改进建议。33.行业雷(司加剧可昙敕吏复建设.逵源浪费,恶性竞爭.不符合行业结构优化的战 略矍求(2 分.任答两点即可)-建*用市寰继续草先并帮动乙、丙两市笳行业升级与优化*三市翱進创新发展之路加快 发展具有地蛾阮势的行业匚形廉卓市特色的王导航页以取需巖佳的经济 5S3.社会 SS 荘和 生抵 SS 益分任茗两廟 P 可人【答案】23.答案要点:
32、、一亠L、!_ 、一 /1 _J.、JJJJ丄-ri(10年海南卷地理)(1)M 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 地区, 在 N 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 分)(2)对 M 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3 分)对 N 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3 分)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2 分)(10年海南卷地理)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 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 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
33、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68 题。6 .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 .市场距离 B .热量条件C .劳动力价格 D .种植技术【答案】A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 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B 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C 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 .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答案】D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A 运输成本 B 用地成本C.原材料成本D 劳动力成本【答案】A(10 年江苏卷地理第 25-26 题)图 13 为发达地区与欠发
34、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 题。发达堆区I u * If V25. 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A 为资金B 为技术 C 为劳动力 D 为原料26. 关于两区域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 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D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答案:25. AC 26 CD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第 25 题: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
35、丰富,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 力。第 26 题: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骄傲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两类企业, 其仍然垄断着高技术行业或某些高技术产品,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亦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过程, 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好处。(10 年天津卷文综第 7 题)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8 题。图一I产业园区电子工业十 航空工业 一造船工业海盐牛机场洌山 石油工业。机械工业.海洋化工駅钢铁工业石油d海港图呂天i聿淇海地区工釀嵐加养杠虧 卄1320922E167图 5 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
36、的A .原料 B .基础设施 C .燃料 D .消费市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图中工业部门众多,类型各不相同,不可能都为了利用该地区的原料或燃料,况且工业产品也不可能用于当地消费,故A、C、D 错,这里是天津滨海地区,最大的优 势是港口,属于交通运输,所以属于基础设施。(10 年全国卷 2 文综第 39 题)39( 60 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 3300 千米的边界线, 是当今世界石油、 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材料一1941 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
37、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 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 止 1941 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 1523 家,其中有 1360 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 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 工作。1942 年前 8 个月的统计表明, 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 亿卢布, 而 1940 年全年只有 480亿卢布。 1942 年 12 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 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
38、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材料二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 2007 年以来,哈 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 2009 年 12 月 14 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 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 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 资本和技术。材料三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
39、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 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及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上海五国”机制。2001 年 6 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 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义。(16 分)(2)根据材料一,二 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及成因。(16 分)解析:(从资源分布格局和材料 1 和 2 总结)分布主要特点:机械、冶金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
40、加工分布要西部(里海附近):成 因:(由材料一归纳总结):苏联工业转移以机械工业为主,同时也促进了冶金工业的发展,以国防需要及(由地图上资源分布总结) :相关资源分布,上述工业分布在东部。 (由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成 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 ”和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归纳总结):21 世纪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开 采和加工业,对资源有极大依赖性,故主要颁布在西部(里海附近)(3)图 5 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 (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4 分)(提示:sin45也 0.71)A. 1 300 km B. 1 800 km C. 1 000km D. 2 100km解析:观
41、察图中天然气管道长度约比45纬线上所跨 20。经度的长度稍长一点,即20 111 XCos45 Km=1576.2 Km,故选 B。(10 年新课标卷文综第 6-8 题)表 1 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I,完成 68 题。表 I发展阶段方式产品杆走出去*19911997接收订单*代工生产销倭走出去”19982001 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 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品牌刘走出去刃2001-2003 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可资本走出去灯2003 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逢立生产基地*在 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6该公司、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A.开拓国际市场B
42、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7.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B 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 D 便于原料运输&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 B .资金 C .原料D.技术解析:该组试题考查产业转移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审题利用表格中的信息,分析整理即能得到答案。第6 题,、阶段都是产品销往国外,所以是A。第 7 题,我国在国外建厂的例子有很多,原因不外乎就是加强本土化,接近市场,降低产品运费。第8 题,在发达国家设置了研发中心,资料中还特意强调米兰是时尚之都,所以看重的是领先的技术。(10 年安徽卷文综第 33 题)33
43、. ( 28 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勺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 一五”规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 年全省外出人员达 1000 万左 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图 1 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 2 题。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1) 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15 分)(2
44、) 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13 分)【答案】(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 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 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解析:(1)考查工业区位的变化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服装加工基地, 需
45、 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安徽与广东省相比,原材料、劳动 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具有这些优势; 加之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对外交通 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服装 加工基地向安徽迁移。(2)考查产业转移的意义。 产业转移有利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促使地区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加快城市 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10 年福建卷文综第 1 2 题)常好人NJ* n曲MXf轴和IM1 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A.B.C.D.2 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A.石油开采B.桉电站建设C
46、.海岛旅游开发D 港口建设【答案】2.D【解析】1考查石化基地的区位。本题抓住石化基地的两个区位条件一个是市场,相对来讲东南沿海两个和京津唐地区的市场相对广阔, 再有从资源角度考虑, 京津唐和东北地区的相对资源比东南沿海丰富, 京津唐地区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2本题抓住境外石化产业转移这个要点,在此基础上很容易想到首先促进区域内港口的建设和发展。(10 年山东卷文综第 26 题)26 . ( 25 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 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 8 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
47、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 杭工业区 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1. B综合考虑,A 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 为沪宁裹 1GDP(亿无)第二产业产值占实酥刑闸外近蘋出口扱(雪牟价榕CDP 的比 if(%)(亿美死)(亿黄元)19782,415.50+00.019925S.548, 3L3L22000(200.859.4Z 120.32W31500.661 J1 氐 I图 8(1) 说明 A 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8 分)(2) 2010 年春季 B 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去绘出锋面和冷、
48、 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 分)(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 2 内容(6 分)区位条件工业区鲁尔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自然条件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父通内河航运、陆地、航空等运输 方式多样,方便快捷内河航运、陆地、航空_ 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市场市场广阔市场广阔劳动力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 示? ( 3 分)(5)B 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据图 发展的主要原因(6 分)【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
49、分);日照较少(8 表 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图 8(2)(3)0煤炭资源、谁资源丰富(分);C?海洋运输( 分);G劳动力素质较高(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答对一个要点即可得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分。)(5) 工业发展迅速(分);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分);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分)(五)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 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下图示意 M 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35 题。仓橋中叫.一一 一一一 . A野它L】耐问 U )皿砒快二供应商完成的物疣期址瓷可乂辰的貯競F 实
50、北怙瓦进3. 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 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A 设计 B 提供面料 C 加工 D.送货上门4. M 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A 大型服装超市 B 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 信息交流平台5. 在 M 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A 配送仓库 B 面料厂 C 制衣厂 D 仓储中心【答案】3. A4. D5. A【解析】3. 本题主要考查商业贸易的流程。由题图,可知 M 公司内部员工完成的环节是“网站呼叫”,“设计、采购、市场销售、库存管理”等,所以很容易判断出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其中由M 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设计”这一环节,选项A 正确。4.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
51、息技术系统。由图例可知:M 公司内部,M 公司与供应商、物流公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联系是通过“实时信息流”完成的,那么公司的产品销售必须依靠“信息交流平台”,选项 D 正确。5. 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网点的选择及布局。由题图,在M 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面料厂、制衣厂、仓储中心之间的物流都要求有时间限制,而配送仓库与仓储中心、消费者之间的物流运输限制较小,所以配送仓库区位选择最灵活,选 A。(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0 年江苏卷地理第 17-18 题)图 10 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期1017.、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A .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
52、饲料B .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C .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D .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18.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 .小农经营 B .集约化程度低 C .商品率高D .科技水平低答案:17D 18C解析:循环经济是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工业的可持续方向是清洁生产,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方向是生态农业。第 17 题,只要弄清楚该地区农业科技园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即可。第 18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科技园属于乳畜业,而决定乳畜业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和饲料,农业科技 园自身的种植业提供饲料,而与外界联系的只有销售环节。(10 年天津卷文综
53、第 13 题)17 18 题。MR工 113.( 24 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6 分)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2) 参考图 13,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9 分)(3) 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 哪些?请列举三项。(9 分) 答案:(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抖音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内容审核规范合同
- 高端商务酒店管理及运营合作协议
- 商标注册与品牌形象策划服务合同
- 创意网络小说作品授权与二次开发合同
- 教育机构场地转租与教育咨询服务协议
- 二手房交易钥匙交付与产权过户协议
- 游艇改装项目保险经纪合作协议
- 家庭消防安全责任书(含消防演练组织)
- 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补充协议
- 高收益茶园种植与产品市场拓展合同
- 《风险管理理论》课件
- 防汛行政首长培训课件
- FBS-GC-001-分布式光伏施工日志
- 《装备质量问题归零实施指南》
- 人卫版肺部疾病教学课件
- 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讲义课件
- LED制程与工艺介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导读-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北京中考语文词语表
- 水资源利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
- 水质对干豆腐品质的影响机制及调控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