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与点睛23_第1页
浙江杭州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与点睛23_第2页
浙江杭州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与点睛23_第3页
浙江杭州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与点睛23_第4页
浙江杭州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与点睛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杭州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 3月月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崛(bi蝠是名副其实的 方毒之王”,人类在它们身上栽过不少跟头。多种病毒寄生在蝙蝠身上,却不会杀死它们,只有与人类接触,才会露 .(1 o出狰狞的真面目。8. 2020年初,一场蝗灾使一度剑拔弩张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暂停了对峙,两国频繁召开会议, 巫(ying对灾难。同时,巴与中国接壤,不禁 (j i)n让人担心,蝗灾是否会殃及中国。c. 一些中小企业主呼吁,疫情之后当务之急是复工,虽然企业也是战战兢兢.(jin g但不复工,企业会像车轮子被卡.(

2、qi 4住一样,动不起来,所以哪怕去抵压贷款,也要渡过难关以期开工。D.拿破仑一度受政界内耗连累.(lei)而身陷牢狱,但即使是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得不倚仗其卓越的军事才华而重新启用他来镇压保皇党,让他担任首都卫戍.(shd)司令。【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A项,蝙,bi Gn读音错,应读 bi an;露,l 6让卖音错,应读l u ;C项,“抵压”错,在这里要连接“贷款”,应是“抵押”;D项

3、,“启用”错,“启用”是指开始使用,句中指要重新重用拿破仑,应用“起用”。故选Bo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亚当和夏娃地位平等?彼此相爱?没搞错吧?怎么会有人这么想?这么想的大有人在!600多年前,米开朗基罗在壁画逐出伊甸园里,就表现了亚当和夏娃平等的关系:他们一起伸手采摘禁果,被逐之后也不曾.失和,亚当的手势甚至在试图保护妻子。之后的100多年,英国诗人弥尔顿在 失乐园里娓娓述说了亚当和夏娃的平等关系。乙夏娃说:“我如此深爱他! ”亚当说:“没有她我怎么活?”最后俩人“手拉手”离开了伊甸园,“他们去了一个更加幸福的地方”。虽然这些艺术家、文豪孜孜以求 地为夏娃翻案,但即便到了现代社会,

4、总有人重提圣经,说女人给人间带来了罪恶。丙19世纪末,女权运动的先驱伊丽莎白斯坦顿就从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开刀”,堰帜鲜明地指出,在创世纪第一章里,上帝同时创造了男人和女人,男女生而平等,想拿圣经来贬低女性的,趁早歇歇吧!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曾B.娓娓C.孜孜以求D.旗帜鲜明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2. C 3. B【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

5、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A项,“不曾”,指没有,用在这里正确;B项,“娓娓”,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修饰“述说”,用在这里正C项,“孜孜以求”,意思是不知疲倦地探求,用在此不当;力”;D项,“旗帜鲜明”,意思是观点立场非常明确,用在这里修个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对于标点的符号的学二是在引用别人的话时,什么时候用冒号和双引号,什么时候用j甲:“亚当和夏娃地位平等?彼此相爱?没搞错吧?怎么会有选择问的时候,都要打问号,在这里,标点使用正确;“更加幸福的地方”应么想? ”,几:孜孜"求”不旨出,

6、正确。平时应注意积定要区分乙:“他们去了一个更加幸福的地方”引号使用错误,此句强调二人的幸福,因此不遗余见符号的用法。特别句相连,当不是表示加双引号;丙:“开刀”,引号使用正确,此处是表述特殊含义。故选Bo【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 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 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 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

7、,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资源循环利用法修正案在韩国实施的第一天,各大超市装有饮料的彩色塑料瓶从货架上消失,被换成无色透明的瓶子,化妆品和酒类的包装计划在两年内研发出可循环利用的新容器。B. 2020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海洋温度创新高,过去5年是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5年。C. 2019年9月以来,澳大利亚山火持续肆虐,目前已经烧掉了相当于一个比利时大小的面积,外媒估计有近5亿只野生动物葬身火海。D.本届休博会上,专家们将结合国内外休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围绕

8、休闲与美丽生活的话题展开研讨,发布世界休闲理论的研究成果,倡导积极文明的休闲理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 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 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 到局部地判断。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项,“化妆品和酒类的包装计划在两年内研发出可循环利用的新容器”错,表意不明,可改成“韩国计划在两年内研发出可循环利用的化妆品和酒类的包装的新容器”;B项,“中

9、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句子杂糅,可在“发布”后面加“的”;C项,“目前已经烧掉了相当于一个比利时大小的面积”错,动词“烧掉”缺宾语,应在“面积”后面加“的森林”。故选D。【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 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 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 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

10、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 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记者采访李教授时说:“听说您最近有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问世。您真是好样的!我向您表示衷心祝贺。”B.弟弟在银行上班,衣着总是光鲜亮丽,每次见到他,我都夸奖说:“足下真是异彩生辉!”C.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D.这幅作品的作者是社区居民刘智贤,刘智贤特意将这书法作品送给社区,聊表寸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辨别。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要求

11、选出“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项,“您真是好样的! ”太口语化,不合场合;B项,“足下”,对对方的尊称,可译为“您”。另外,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此处我对“弟弟”说,不合适;C项,“拙作”,谦词,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使用正确;D项,“聊表寸心”指略微表示一下心意。一般作谓语,用于自谦,此处用来指别人,使用错误。故选Co【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

12、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 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要注 意场合,审时度势;二要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要掌握谦敬,注意礼貌。6 .读图,按要求答题。新冠疫情期间,河南洛宁 14岁女孩郭翠珠,因家中没网,由父亲陪伴到邻居家门口蹭网,上学校网课。请为这张图配一段解说词,至少包含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30字。请从两个角度点简述这张图给你带来的感悟。【答案】示例:万籁俱寂的夜晚,一束昏黄但执着的灯光,一个寒冷的角落,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13、。父亲满怀深情地望着孩子,孩子心无旁鹫地认真学习。角度一:环境再艰难,我们都应该专注执着于学业或事业。角度二:寒夜里,父亲无声的陪伴最是深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认真观察画面,弄清画面的主体以及图画所涉及的细节,根据具体要求作答。就本题而言,要了解两张图的背景是新冠疫情期间的一个夜晚,小女孩因家中没网而到邻居家蹭网上网课。然后抓住人物及图片的细节,并结合背景介绍加以解说。另外还要注意“至少包含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字”的要求。第一,弄清图片人物及人物关系:女儿和父亲;第二,弄清图片的主要事件:因家中无网到邻居家蹭网上网课;第三,弄清图片的事件背景:一

14、是新冠疫情期间的一个寒冷夜晚,二是昏暗灯光,三是楼梯的一个角落;第四,图片给人的启示:一是站在女儿的角度上,困难不可怕,哪怕像新冠疫情这样的“大难”;哪怕像 家中暂时贫穷这样的“小难”,只要勇于面对,就有胜利的一天;二是站在父亲的角度上,女儿在哪,父 亲就在哪,陪伴是最好的守护;三是站在女儿和父亲两人的角度上,有困难,我们一起面对。答案只要符 合要求,言之成理就可,可不抱泥于答案示例。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IP”是知识产权的首字母缩写,“文旅IP”指的是文化与旅游要素融合下,文旅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形象。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如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15、将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开放出来,成为独一无二的知识产权“ IP”与文化旅游形象,这是各地旅游业提升自我竞争力的关键之处。那么,文化、文创IP与旅游该如何融合?业内人士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IP是文化旅游的代言人。“因为一个吉祥物,因为一部剧、一首歌、一句诗,我们可能就会赴一座城”,或许 这就是文创IP提升旅游业竞争力的最好诠释。如安徽泾县著名风景区“桃花潭”,就因为李白的诗“桃 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现在成为了一个特别火热的旅游目的地。(摘编自2019年9月16日中国经济网)材料二:产业是文旅IP价值转化的落脚点,要以文旅IP为核心,利用本地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通

16、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创新多元业态,连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文旅IP与相关产业(大数据、体育、教育、康养等)跨界融合发展,搭建 IP展示与销售平台,培育形成IP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地方经济发展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提振地方经济。文旅融合时代,文旅IP的建设已不单纯是一个产业问题,还要考虑它与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增强当地居民对文 旅IP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以IP建设为抓手,持续扩大IP影响力,提高本地文化知名度,真正实现宜 居宜游、主客共享常态化发展。(摘编自2019年12月10日中国旅游报) 材料三:文旅IP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旅游产业打

17、造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IP不断进入文旅行业,很多旅游是通过看电影、看视频驱动起来的,实现了线上和线下前所未有的深度旅游体验。文旅IP的发展核心,是产生一种共情的效应,这是心理学上非常重要的心理反应。它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可以强化旅游 IP的个性化发展,强化 IP用户线上、线下的互动,通过对景区人格化的赋予, 从抽象到具象,是整个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趋势。文旅的IP加持了人工智能以后,可以使得这种IP产品以更加个性化的形式, 引导用户从对历史文化、 自然价值的认知到理解,从身心的愉悦到精神的升华。所以,文旅产业智慧化的方向,要通过智慧化的技 术、手段、创新、IP等等,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18、可持续利用,推动旅游信息的深度采集深度应用, 引导旅游行为更加文明,包括路径、时间、消费类型的选择等等方面。(摘编自2019年9月7日新旅界)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砚.的一项是A,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各地旅游业要提升自我竞争力,就应将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 源开放出来,提升文旅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形象。B. 一个吉祥物、一部戏剧、一首歌乃至一句诗,往往会成为大家前往旅游的原因或动力。旅游业可以通 过文创IP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为提振地方经济服务。C.近年来,IP不断进入文旅行业,通过看电影、看视频推动了很多旅游的发生,实现了线上和线下前所 未有的深度旅游体验。D.文旅IP的

19、发展核心是产生一种共情效应,它可以强化旅游IP的个性化发展,强化IP用户线上、线下的互动,是整个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趋势。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文旅融合时代,产业是文旅IP价值转化的落脚点,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大数据、体育等产业,才能有效实现文旅IP的价值。B.加持了人工智能的文旅 IP产品,可以用更加个性化的形式,引导用户从对历史文化、自然价值的认知 到理解,从身心的愉悦到精神的升华。C.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使桃花潭成为了一个特别火热的旅游目的地,这说 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D.文旅IP作为一个产业,要与人工智能

20、深度融合;同时,它还要服务于当地社会,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 需求,这样才能增强游客的认同感。9 .结合材料,请从不同角度,概括文旅IP建设的有效措施。【答案】7. D 8. B9 .开发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文旅IP;文旅IP与大数据、体育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搭建IP展示与销售平台,培育形成 IP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把它和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以 及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扩大IP影响力;把它和人工智能相结合,通过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创新、IP等等,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可持续利用。【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

21、要求,解答时要整体 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项,“它可以强化旅游 IP的个性化发展,强化IP用户线上、线下的互动,是整个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趋势”错误,材料三“它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指的是共情效应和人工智能的高度融合,而非单指共情效应。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 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我们必须大力

22、发展大数据、体育等产业,才能有效实现文旅IP的价值”错误,原文说的是“要以文旅IP为核心,利用本地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创新多元业态,连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文旅IP与相关产业(大数据、体育、教育、康养等)跨界融合发展”,强调的是文旅IP与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C项,“说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错误,李白的例子说明文创IP可以提升旅游业竞争力;D项,“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这样才能增强游客的认同感”错误,文旅IP应与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而非“满足”,同时,这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认同感,而非游客。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

23、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o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文旅IP建设的有效措施”相关内容。可从文化特性、产业化、服务社会生活和人工智能等四个角度答题,关键信息有:“将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开放出来,成为独一无二的知识产权“ IP”与文化旅游形象” “推动文旅IP与相关产业(大数据、体育、教育、康养等)跨界融合发展,搭建IP展示与销售平台,培育形成 IP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文旅IP的建设已不单纯是一个产业问题,还要考虑它与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 “它和

24、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可以强化旅游IP的个性化发展” “要通过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创新、IP等等,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可持续利用,推动旅游信息的深度采集深度应用”。据此分条概括即可。【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 ;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

25、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霍去病墓读石韩若春告别了空降兵头上那广阔的蓝天,我的着陆点选在了西汉青年

26、将军霍去病的墓前,成了一位半路出家 的守陵人。工作和爱好,使我时常徘徊于墓上和墓周的石头之间,端详着形体各异,纵横爬站的岩石,不 放过每一凿钎痕,每一处字迹,反复的审读和考问:你从哪里来?来此做什么?尤其是在月上东山,夜深 人静之时,这叩问,有时连自己也分不清,是在问石头呢?还是在问自身。据有关史志记载,霍去病墓上的石头,是隆冬铺冰道从附近的南山中运来的。质地为“麻石”,学名 叫火成岩,比较耐风化。当年,霍去病率军平叛匈奴,在祁连山一带屡战屡胜,战果最为辉煌。但霍去病 英年早逝,生前汉武帝要为他修造府第,他曾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而拒绝,在他死后,汉武帝满怀 痛惜之情,亲示要为他修造一座大墓

27、, 送葬时“军阵自长安至茂陵”, 仪式非常隆重。堆竖在墓上的岩石, 当是摹仿祁连山形状的。霍去病墓建成后,剩下的石料,初看无用,其实不然。太史公最先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说 它是“旌功表勋.”的。当初,中规中矩的石头,全都派上了用场,被埋入墓坑中;稍有一个平面的,被刻 上官署之名如“左司空”或“平原乐陵”之类的题石,成为职官和军吏们到此督工的见证,从而身价不菲;还有的石头,虽然不能入墓或作为题记石, 但有棱有角,于是就堆诸墓上,充当象征祁连山的峰石; 最后, 就剩下了既不方正,也无棱角的顽石,派不上用场只好把它们随便扔到墓上了事。可是寒来暑往,不甘寂 寞的匠师们,却把像马的石头赋予马的腾

28、跃,如虎的赐给它虎的气势,近鱼似龟的升华成浮游的精灵,形 同猪牛的灌注以伏卧反刍的生命。当你接近它们时,似乎就能听到蠢蠢欲动的喘息和扑食嚼草的声音。雕 塑风格大气磅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西汉武帝王朝强盛的国力,显示了我们民族当时征服外部世界的坚强 信心,“马踏匈奴”石雕,就是其中一件扛鼎之作。几千年来,它们僻处一隅,被弃置在荒草丛中,任凭风刮霜浸,雨剥雪蚀。到了本世纪60年代,才被陈列于墓侧,接受世人的注目和礼赞。历史的光阴与机遇,和这些石头们开了一个偌大的玩笑,把它们 原有的价值位次,进行了重新的排列:看似无用的,成了国之瑰宝,供芸芸众生瞻仰膜拜,吸引着学者研究探讨;而重用的,却难见天日,默默

29、无闻于地下,尚不知要沉睡至何年何月。作为一个守陵人,朝夕与 石头为伴,今天才算解读了它们曾经有过的酸辛苦辣,因为考古的书页的确太厚重,太深沉,需要借助于有力的杠杆才能翻动,才有机会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探索和艺术的观照,从而撷取前所未有的信息。与石为伍的工作是平淡的,但这平淡中亦有充实,亦有安详。我不是因为它们拥有今天的辉煌才对它们百般地呵护。它们走过了漫长的、不为人知的岁月。它们不为无用弃置而自卑;也不为现今的风光而忘 形。它们始终耸立在霍去病墓旁,那流动变化的线条,和厚重有力的团块间,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道德风尚,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必将传扬万代,永寿无疆。【注】作者为

30、茂陵博物馆工作人员。(文章有删改)10 .文章第二段有关史志记载霍去病的内容,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析。11 .太史公说墓上的石头是“旌功表勋”的,你怎么理解这四个字?12 .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13 .文章标题为“霍去病墓读石”,作者读出了什么?【答案】10.承接上文,初步回答了霍去病墓上和墓周的石头“从哪里来?来此做什么? ”的问题;为下文进一步解读石头的来源和含义做铺垫。11 .这些石头,有的堆诸墓上,充当象征祁连山的峰石,是为了表彰霍去病在祁连山一带平叛匈奴屡建战功;有的被雕塑成风格大气磅礴的各色动物,赞扬了霍去病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12 .运用排比,写出了匠

31、师们施展自身的雕刻技艺,表达对霍去病的崇敬之心;运用了比拟,写出了霍去病墓周围各色动物石雕栩栩如生的姿态,展现了西汉武帝王朝强盛的国力;运用了想象,显示了以 霍去病为代表的西汉人民征服外部世界的坚强信心。13 .霍去病墓的石头,是从附近的南山中运来的;建造形似祁连山的墓是为了表彰霍去病平叛匈奴的功绩。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看似无用的墓上之石,成了国之瑰宝,供芸芸众生瞻仰膜拜;而重用的墓中 之石,却难见天日,默默无闻于地下。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风尚,和威武不屈,贫贱不移, 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段落作用的能力。文章中间的段落一般涉及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

32、。内容就是段落大意;结构一般有过渡、承上启下、照应、铺垫等。答题思路一般如下:上承(或照应),下启(或 呼应)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文章由转为(如由叙述转为抒情议论;由写物转 为写人;由历史转为现实;由感性转为理性等) 。此题题干已经指出了第二段的内容,所以答题时只需要 答出结构上的作用就行了。第一点,文章第二段有关史志记载霍去病的内容,是紧承第一段“我的着陆点选在了西汉青年将军霍去病 的墓前,成了一位半路出家的守陵人” “反复的审读和考问:你从哪里来?来此做什么?”这些内容而写 的,写史志记载,算是初步回答;第二点;第二段处于文章的中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进一步解读石头的来源和含义

33、做铺垫。【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或者词语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词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容。但是作者所附加的情感与应用的写作方法所表现出的深层含义决不可忽视,这也是得 分点。对文章中具体词语含义的理解必须把词语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词语前后句含义 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词语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词句,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 中,或者是原词语,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旌功表勋”,“旌”和“表”同义,都是表扬之意,理解这个词首先要结合原文说出它的本义,就是这 些石头,是为了表彰霍去病在祁连山一带平叛匈奴屡建战功;接着还

34、要说出这个词的深层含义,也就是词 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旌功表勋”用在这里, 是为赞扬霍去病威武不屈、 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题一般要先明确手法,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弄清句子的含义,然后辨析手法,最后挖掘句子内部是否隐藏着作者的 情感。有时候赏析句子还要注意与上下文的内容相关联,不能孤立地理解。第一,要明确句子的含义。从上文“就剩下了既不方正,也无棱角的顽石,派不上用场只好把它们随便扔 到墓上了事”可

35、以看出,此划波浪线的句子极力描绘了霍去病墓周围各色动物石雕,极力赞扬了那些工匠 的技艺。第二,要明确句子所使用的手法。一是使用了排比的手法:“如虎的赐给它虎的气势,近鱼似龟的升华成 浮游的精灵,形同猪牛的灌注以伏卧反刍的生命”,写出了匠师们施展自身的雕刻技艺,表达对霍去病的 崇敬之心;二是使用了比拟的手法:把石头写成“虎”,写成“鱼”,写成“猪牛的灌注”,把一个物当 作另一个物来描述,这是比拟的手法。通过各色动物石雕栩栩如生的姿态,展现了西汉武帝王朝强盛的国 力。三是使用了想象的手法:“似乎就能听到蠢蠢欲动的喘息和扑食嚼草的声音”,想象蠢蠢欲动的喘息 和扑食嚼草的声音,写出了以霍去病为代表的西

36、汉人民征服外部世界的坚强信心。【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含义及个性化阅读探究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 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文章主旨、思想情 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第一,从表层含义来看,“霍去病墓读石”是指霍去病墓的石头,是从附近的南山中运来的,是为了表彰霍去病平叛匈奴的功绩,被人膜拜着;第二,从深层含义来看,“霍去病墓读石”其实有着象征意义,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风尚,和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点睛】标题含义技巧: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

37、象);2、再思考深层含义:(1)结构(贯穿全文线索、悬念、铺垫等 )(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5)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三、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上欧阳内翰第二书【注】(宋)苏洵内翰谏议执事:士之.能以其姓名闻乎天下后世者,夫岂偶然哉!以今观之,乃可以见。生而同乡,学而同道,以某问某,盖有曰吾不喉产;而况乎天下之葭后世之远,虽欲求仿佛.,岂易得哉?古之以一1具力顷者张益州5文

38、,以为4所就而折,衷.者也。不,;不肖,称之出 使其姓名仿佛于后世而不可得,今也一旦卜后,省年而至荀卿子;.p子后乃稍阔远,二百余年而扬雄.之韩愈氏;韩没F年矣,不知k之将谁与也?且点而、其为人宜.所奈何数千年之间,四人而卜而宜.待之?能称、以书WW彳1。况夫四子者诚不敢冀 卜子长。洵不悦,辞焉。布衣,而王公大人称其文似司马迁, 不化且惧张公之不能国.E,重)谷笑耳。若执事,小"子之六依子之文也。”平生为文,求于千万人中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大卜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惟其愚而不顾,日书其所为文,惟执事之求而致之。既而屡请而屡辞焉,曰:“吾未暇读也。”退而 处,不敢复见,甚惭于

39、朋友,曰:“信矣,其戏也 .! ”虽然,天下不知其为戏,将有以议执事,洵亦且得矍。执事怜其平生之心,苟以为可教,亦足以慰其衰老,唯无曰荀卿云者,幸甚!(选自嘉祐集笺注)【注】欧阳内翰:指欧阳修,当时他为翰林学士,唐宋时也称翰林内翰。第二书:第二封书信。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欲求仿佛仿佛:相似,近似B.而后周之韩愈氏属:连接C.且惧张公之不能副,其言副:符合D.天下所就而折理.者也折衷:用作准则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士之能以其姓名闻乎天下后世者儿之成,则可待乎B.天下则有斯人也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C.顷者张益州见其文而不知其

40、所止D.曰:“信矣,其戏也.”固一世之雄也.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 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B.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 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C.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 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D.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1

4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曾呈献文章给欧阳修,希望得到他的赏识与推荐。虽然因此赢得文名,但却迟迟未得朝廷重用来 施展自己的才华,于是又写作了本文。B.作者阐说读书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极其不易,自孔子之后,只有孟子、荀子、扬雄、韩愈四人,言 语之中表达了对以韩愈的后继者自任的期待。C.文章结尾,作者写欧阳修没有时间读自己多次呈上的文章,于是退而静处,不敢再见到作者,觉得很 是有愧于朋友,确实不应该说那些戏言。D.本文表达开阖跌宕,曲折婉转。文中既有对朝廷不重贤才的不满,也有对欧阳修敷衍自己的抱怨,表 达得虽似含蓄,实则用意明显感情强烈。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

42、代汉语。(1)夫以布衣,而王公大人称其文似司马迁,不悦而辞,无乃为不近人情?(2)虽然,天下不知其为戏,将有以议执事,洵亦且得罪。【答案】14. A 15. A 16. A 17. C18 .凭借一普通百姓身份,而王公大人称赞我的文章有似司马迁,(我)却不高兴而拒绝,恐怕是不近人情的吧?(2)虽然这样,天下人(却)不知道您的话是戏言,将会对执事 (翰林学士您)有所议论,我也将受冤枉。【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看清楚题干要求,然后再逐 一翻译各个加点字在每句中的意思,此题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解 释时

43、一定要结合语境,切不可望文生义,特别要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A项,“仿佛”解释为“相似,近似”错,在这里应解释为“大概” “大概情况”。故选Ao【15题详解】题考查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这类题目,可结合虚词的意义,采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 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在理解时,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 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A项,两个“之”都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B项,前一个“而”连词,表假设;后一个“而”连词,表转折(或强调语气)。C项,前一个“其”,代词,我的;后一个“其”,代词,它。D项,前一个“也

44、”句末语气词,不译;后一个“也”,句末表判断。故选Ao【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 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 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第一,“哉” “也” “也”都是句末表感叹的语气词,应在其后断开,所以排除C、D选项;第二,“今也”时间词,可断可不断;“天下”作主语,其前断开,再说,“四人者之中天下”,用“四人”来修饰“天下”,也不妥,“天下乌有

45、是哉”这句话是在说“天下哪里有这样的事啊”,故应在“天下”处断开,排除 B项。故选Ao【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 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 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的地方。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写欧阳修于是退而静处,不敢再见到作者,觉得很是有愧于朋友”错误,“退而处”之后几句,写的是苏洵自己而不是欧阳修。故选Co【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6、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要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 的方法,不能翻译的助词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确定 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布衣”,百姓;“其”,代词,我的;“辞”,拒绝;“无乃",恐怕吧;(2)中,“戏”,戏言;“议”,议论;“得罪”,受冤枉。【点睛】文言虚词要“三抓”:(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 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 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同类集中。

47、(2)抓课文虚词的考查方式,多为选择题,每个选项两个句子,一般必有一句出自课本。根据这一特点,考生应立足课本,结合经典例句,归纳整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3)抓落实。对于典型用例,经常复习,防止遗忘。参考译文:内翰谏议执事:士人能够凭借他的姓名闻名于天下后代的,哪里是偶然呢!从现在来看,是可以出现的。在同乡出生,在一起学习,拿某人来问某人,大概也有说我没有听说过呀;何况天下如此广大,后世 如此遥远,虽然想要求得大概,哪里是容易做到的呀?古代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凭借一种善行被记载的 人,我不曾敢轻视呀。如今那碌碌无为的活着,追名逐利的死去的人,更是千万人也不称道不记载了。那 些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

48、,凭借一种善行被记载的人,都是有用来超过千万人的地方。自从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后孟子出世;孟子之后,几十年后荀子出世;荀子之后就更加久远,二百多 年后杨雄在世上称道;杨雄死后,不能有后继者有一千多年,之后韩愈连接;韩愈死了三百多年了,不知 道天下将属于谁呢?况且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凭借一种善行被记载的人,都不能轻视,那么那些多被称 道多次被记载的人,那做人应该更加值得尊重。为什么几千年间,四人之后就没有后继,那个人应该怎么 样呢?天下人担忧没有这个人,如果有这个人,天下人应该怎样对待他呢?我是一个普通百姓,对于当世最是无用,想要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凭借一种善行被记载却不能做到 啊。何况那四个人的

49、文章,确实不敢希冀达到他们于万一,近来张益州看见那篇文章,以为像司马迁,我 不高兴,拒绝了。凭借一普通百姓身份,而王公大人称赞我的文章有似司马迁,(我)却不高兴而拒绝,恐怕是不近人情的吧?确实担心天下的人不相信,有担心张公的话不能符合实情,又被世俗之人取笑罢了。像执事你,是天下原意接近并且作为准则的人,不了解我无才,称道说:“你的六经论,是荀子的文采呀。” 一生写文章,希望在千万人中使他的姓名在后世大略有印象而不能做到,今天,假如能够在四人 之中被谈及,天下哪里有这样的事啊,或许这话是有错误的,您在书法上被称作师鲁,在诗文上被称作子 美圣俞,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话,或许都是玩笑话吧。只有愚笨却不

50、顾及,每天书写文章,希望您有需要就送达。不久多次请求却多次遭拒绝,说:“我没 有闲暇阅读。”退身静处,不敢再见,甚至对朋友感到惭愧,说:“那确实是戏言啊!”虽然这样,天下 人(却)不知道您的话是戏言,将会对执事 (翰林学士您)有所议论,我也将受冤枉。执事您怜惜我一生的诚 心,如果认为我可以教诲,也足够用来慰藉我到老,只是不要说荀子那样的话,就值得庆幸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雪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柳宗元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注】此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他居住的愚溪一带杂草从生, 偏

51、僻荒凉,道无行人。王二十舍人:即王涯,柳宗元的同年友,时为中书舍人。凤沼:即凤凰沼,这里指京城。19 .罗诗中“为瑞”意为 ,柳诗中“琼瑶”指是。(每首至少20 .两首诗借用的意象相同,但全诗运用的手法及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指出两种手法)【答案】19.(1),下雪 (2),雪花20 .罗诗:设问。以“丰年事若何?”引出问题,三四句作答。对比。把“尽道丰年瑞”的达官贵人和雪天空腹破衣的贫者作了对比。议论。借“为瑞不宜多”发表自己对大雪的看法。全诗借雪表达对“贫者”的同情和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的批判。柳诗:借景抒情。前两句借雪拥柴门、庭阶铺雪、无人来访的清冷之景,表现诗人被贬后孤

52、寂的心境。叙事抒情,后两句叙写有人踏着积雪,送来朋友从京城寄来的诗一事,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比喻、借代。将雪比作“琼瑶”,以“凤沼”指代京城,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暗示出作者欣喜的内心。全诗既有被贬的孤寂之苦,又有“见寄”的惊喜之乐。【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必须读懂读句,然后在理解诗句的意思上具体分析题目的要求。本题要求理解“为瑞” “琼瑶”的含义。第一,要理解“为瑞”,必须要结合全诗,诗的第一句说“尽道丰年瑞”,意思是说瑞雪兆丰年,诗人在最后一句说“为瑞不宜多”,意思是说瑞雪不宜下得太多,可以看出,“为瑞”,可以理解为下雪;第二

53、,要理解“琼瑶”,也必须要结合全诗,诗的第二句“阶平庭满白皑皑”,意思是说台阶及庭院到处一片白,可见是下雪了,紧接着诗人说“今朝蹋作琼瑶迹”,可以看出,在这里,“琼瑶”是指雪。【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对诗歌情感的评价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修辞手法一定要答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答出诗歌的技巧手法,最后结合意象来分析情感。第一,手法不同。罗诗:“丰年事若何?”采用了设问的手法;把“尽道丰年瑞”同“长安有贫

54、者”对比,写出了富者和贫者的差距;“为瑞不宜多”,通过议论发表自己对大雪的看法。柳诗:“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借景抒情;“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叙事抒情;将雪比作“琼瑶”,以“凤沼”指代京城,采用比喻、借代的手法。第二,情感不同。罗诗:“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诗人主要通过对比、议论写出达官贵人和雪天空腹破衣的贫者之间的差别, 全诗借雪表达对“贫者”的同情和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的批判;柳诗:“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前两句借雪拥柴门、庭阶铺雪、无人来访的清冷之景,表现诗人被贬后孤寂的心境;“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后两句叙写有人踏着积雪,送来朋友从

55、京城寄来的诗一事,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全诗既有被贬的孤寂之苦,又有“见寄”的惊喜之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12.1 )材料二:子曰:“角瓜不角瓜,角瓜哉!角瓜哉!”(论语(6.25 )» )材料三: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3.14 )» )材料四: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老子十八章)21 .材料二中“角瓜不!T是孔子对当时 的社会现象的感叹,用材料四中的话说就是“ :。22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才能致“仁”,老子认为“大道

56、废,有仁义”,请结合材料对这两种观点作简要评析。【答案】21.(1).礼崩乐坏(名实不符) (2).大道废现象;“复23 .“克己”是严格要求自己,孔子强调“克己”是有感于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名实不符 礼”则是恢复周礼,他认为周礼完美、丰富,只有恢复周礼,才能实现“仁”。老子认为,提倡仁义, 是因为“大道”被抛弃了;提倡孝慈,是因为六亲不和了。表面上看,他们的观点是相对的,实际上他 们并不矛盾。孔子是从正面强调要建立社会的公德和秩序,老子是从反面主张直接回到人类社会的本原状 态,都是倡导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和道德。【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要先读懂材料二和材料四两则材料,另两则材料也要 细读,再结合题干要求,从材料的意思中分析和概括当时社会的现象特点。,反映了当时未材料一的意思是,孔子说:“角瓜不像个班的样子,这还叫辄吗!这叫辄吗!”孔子看到一个酒杯与原来叫 作“角瓜”的酒器已经不同了,但是人们依然叫它“角瓜”。孔子借此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满。他觉得既然东西 已经名不副实了,只是徒有虚名,应该赶紧给它正名,使其名实相符才是。故第二则材料 会礼崩乐坏或名实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