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5_第1页
高考历史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5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历史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专题05考前必做基础30题1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A.实行了科举制度B.加强了君主专制C加强了中央集权D三省六部制约C.古罗马商品经济咼度发达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皇权【答案】C解析】地方长官可以自选悉由吏部”体现了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体现了隋代以前官吏的选拔权在地方;而隋代以后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加强2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

2、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滩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了分封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反映了汉初除在地方设立郡县外,还实行分封,建立王国,符合题意;“在滩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可史料体现了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符合题意;因为材料中无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且酒榷是古代政府所行的酒类专卖制度,没有涉及铁器的专卖,的表述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与城市

3、的发展3.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A. 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而题干中“即使卖方已将出卖物交付给买方,在价款付清之前,他仍保留该物品的所有权”反映了法律对私有财产进行严格的保护,B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与材料无直接的联系。故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被

4、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当时法国4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B.欲借助工人力量建立共和政体D.国民议会中君主派力量强大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法国1875A. 宪法规定议会有特赦的权力C.希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年宪法的颁布,使法国共和政体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为了巩固这仅以一票优势获得通过的来之不易的共和制,需要通过缓和法国的社会矛盾求得法国的安定团结。故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5.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

5、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A. 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题干中主要反映的是清朝后期出现的“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机构都是和外国交往密切相关的,均是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体现,是传统政治结构变化的结果,B符合题意。A材料无法体现;C“半封建化”的表述不合题意,应该是半殖民地化的表现;D的表述过于绝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的近代化。故选B。考点:近代中

6、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影响6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B.社会主义己由理想变为现实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准确分析史料的能力。由题干中“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可以得出史料应是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进行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

7、了沙皇统治,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故选D。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7.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A.两极格局B.单极世界C.多极化和多元化D.“一超多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由“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呈

8、现多极化趋势,另外“文明的冲突”说明众多文明的多元化特征。C的表述符合题意,排除A、B;材料中没有具体阐述具体国家的实力等,不存在“一超多强”的具体体现,排除D。故选Co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有西方报纸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象。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美国本想在会议上孤立中国,但经过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的出色工作和斗争,使它自己陷于孤立。会议开始时,中美双方的关系是十分紧张、尖锐对立的,经过这次会议则架设了中、美官员双方接触的桥梁。”材料反映的事件应是A.日内瓦会议B.亚非会议C.

9、第26届联合国大会D.尼克松访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从材料“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架设了中、美官员双方接触的桥梁”可直接判断出应该是日内瓦会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期间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推动了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等问题的解决,A符合题意。B美国没有参加;中国是在26届联大后重返联合国的,排除C;D周恩来没有参加。故选A。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9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

10、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B.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湖广C.太湖流域取代江浙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D.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获取历史本质的能力,史料中“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南宋时期苏湖地区种植业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则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棉纺织业,反映了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10.研究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与实

11、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麦加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从该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 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决定性因索B. 雅典城邦实行民主政治是地理环境制约的结果C. 雅典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 地理环境与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必然的联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准确理解与认识的能力。题干主要阐述了地理环境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材料所述现象中地理环境与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必然的关系,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D符合题意。而A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不合史实及题意;B表述不合史实;C与题

12、意无关意;故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11“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另一种条件下继承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材料中的“事业”是指A.发展资本主义B.反帝反封建C.建立民政治D.实现国民平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民族民主革命;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辛亥革命与北伐战争的共同的目标都是反帝反封建,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12.“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对应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

13、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B. 战时同盟解体D.国家实力变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深层次理解与分析史料的能力。材料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冷战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在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导致所形成,据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格局的形成13.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

14、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B.理学统治地位动摇C. 专制主义强化D.科举录取人数太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明代”“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是解题的关键,说明在明代虽然农工商贾是很低贱,但是原来旧的读书为官的传统观念受到动摇,这是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从而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14下图所示是四川宁江机床厂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上的一则广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图中文字有“承接国内外用

15、户直接订货”)。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由题干中“1979年6月25日”可知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还不可能出现“实现中外合作生产”,因此不合题意。综合分析可知均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15.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

16、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B. 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 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解体的关键是对图画的准确理解与认识,题干中秃鹫与饥饿的孩子揭露了非洲贫穷落后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非洲贫穷落后的根源,即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据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6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

17、强调A. 道德教化B兴办教育C克已复礼D礼法并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材料的大意是: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据此分析可知孟子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作用。故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7.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材料反映的思想有反封建专制民主共和生而平等天赋人权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理解与分析。材料中“人是生而自由的”体

18、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但是“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主张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据此分析可知反封建专制、天赋人权,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18.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C.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孔子认为影

19、响四季万物是天的意志;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据此分析可知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C符合题意,故选Co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老子、韩非子19. 以下为传统启蒙课本(左)和晚清新式课本(右)内容举例。从中可以看出;天地玄黄,字猫洪荒.廿月盈戻,辰宿列张*鄴来舊往”秋收冬藏第三十久课运动会学堂育徉操-科*所以更体操也"毎年于学期内开运动会一次盖予游戏之,寓琵爭Z意+即以助体育之发达焉,传统课本注重学生文学修养新式教育注重实用知识和技能 进化论

20、思想已影响中国新式教育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传统课本注重学生文学修养”“体操一科”“寓竞争之意”体现了新式教育注重实用知识和技能、进化论思想已影响了中国,课本中的内容只是晚清新式课本的一部分,不能一概偏全,无法说明“新式教育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据此分析可知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运动、维新思想?新式教育20. 有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A.专制走向民主共和B.由民主共和走向社会主义C.反映了社会契约

21、的精神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与准确理解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历史巨变”实际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由此可知A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21. 下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从中可推出的符合事实的结论是'时期郡县数、西汉三国两晋隋朝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4郡50县5郡70县7郡43县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4郡51县6郡58县7郡19县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1郡9县2郡14县1

22、郡5县5州28县A.行政区划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C.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加强D.地方权力不断加强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的方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始于唐后期,A不合“汉至唐前期”;B的表述不合题意,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始于秦朝,汉至唐前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体现的是郡县制;材料中表格主要反映了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郡县设置越来越多,说明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加强,C符合题意;D的表述不合史实,因为地方权力不断加强是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是削弱中央集权,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

23、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权力的不断加强22. 1902梁启超在新民说“论国家思想”中解说了“国家”和“朝廷”两个概念的差异。梁启超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原意为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反映了政府(朝廷)不是某人说在它就在,而是要一定合理的东西,它才是真正的政府,符合社会契约论的精神:社会各阶层通过达成一定的契约建立一个合法,被

24、大众承认的政府来治理国家。这个政府就“正式”,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而A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指出中国的危机,和救亡图存的号召和需求;B的表述不合题意,“实业救国”的思想指的是建立企业发展民族工业抵制外来资本入侵的思想,而材料指的是政府(朝廷)建立的合法性问题,早超出实业救国的范畴;“家国一体”的理念是为君主专制服务,而梁启超是反对君主专制,D不合题意。故选C。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思想主张23. 读图2。导致1956年和1965年出现中外建交热潮的原因有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打开外交新局面;建交状况曲线图220世纪70年代

25、,符合题意,D符合题印度支那问题,扩大了中国的影响;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调用已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中“1956年和1965年”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不合题干时间;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是在与题干时间不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新中国外交总原则,意,故选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24.图3是1978-2008

2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忆元1U)进出口总飯十占ODF比朿图其反映出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始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A. 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数据图片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图中进出口总额柱状图可以看出,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中国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表述不合史实;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也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

27、革?经济体制改革25.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它讨论和表决的议案,必须是五百人议事会提交的,再从法案的审议通过看,公民大会上准许公民提出新法案,进而转五百人议事会审查,其后再复交公民大会审议。若公民大会同意讨论该法案,则又需指定公民陪审法庭组成的委员会对新法与旧法做比较和最终审查。这表明A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形式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B. 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C. 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D. 雅典的民主政治存在权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特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深层次理解分析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材料

28、没有体现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形式,排除A;材料不是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新法案通过程序,不是反映其作用,C与题意无关;材料反映雅典法案的审议通过程序,公民提出新法案要经过五百人议事会审查,再交公民大会审议,最后由公民陪审法庭组成的委员会最终审查。这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存在权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特点,D符合题意,故选D。图4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特点26图4是反映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就比教皇和教士都重。这幅漫画的寓意是A. 人们在教皇与圣经之间难以抉择B. 圣经的作用和地位是由教皇决定的C.

29、 圣经是人们的最高权威和最高信仰D. 新教战胜了天主教并取得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阅读历史图片,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题干中“一本圣经就比教皇和教士都重”反映了圣经高于教皇和教士,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圣经是人们的最高权威和最高信仰,A、B的表述均不合史实,C符合题意;图片只是反映圣经地位高于教皇和教士,不能说明新教战胜了天主教并取得统治地位,D与题意无关,故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27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

30、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A不合史实;材料反映临时政府“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即没有认识到当时人们迫切愿望。当时人们希望退出战争,获得面包和和平。正因为临时政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被群众抛弃,B符合题意;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临

31、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C不合史实;材料反映临时政府没有解决人们所需,而不是临时政府对外妥协,D不合史实。故选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28.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材料结论A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B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C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兀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

32、地位D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失,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冷战”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推论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第四等级公民不能参加四百人会议,不能担任官职,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并没有获得平等的权力,A的逻辑关系不合史实;19511955年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没有改变,B的结论不合史实;戴高乐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反映了美国在国际金融货币中的支配地位,C的结论不合史实;两极解体后,“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说明多极化

33、趋势加强,“冷战”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还没有形成新的政治格局,D的逻辑关系符合史实,故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规模看,15世纪(明中叶)到1820年,中国是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1750年,中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2%,而全欧仅占23%;直到1820年,中国的GDP仍占世界总量的32.4%,居世界第一位。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

34、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

35、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如果掠夺在先,文化、科技及相这些发展给西欧以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历史教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经济总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的中国没有成长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并概括推动17501850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因素。(2)面对文明冲击带来的危机,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试列举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哪些方案并进行了怎样探索实践?(3)评

36、述材料五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要求:在材料中的任选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1)小农经济占主体,经营方式落后;以农业为主,生产水平低;由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导致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不充分;科学技术落后,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因素:工业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2)方案: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4分,答出两点即可。)实践: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4分,答出两点即可。)(3)评分标准:观点2分,史实至少2例4

37、分,史实的作用或影响4分观点(2分)史实4分(至少两例)+作用4分观点一: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黑奴贸易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给欧洲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促使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变革;夺促进了西方崛起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广阔市场;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为欧洲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地等)观点二: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政治: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思想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英国17世纪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他如美国、德国、法国皆可)

38、经济: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荷兰、英国等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或垄断性贸易公司)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科技: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是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及调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以从古代中国落后的经济政策、经济模式、政治制度以及落后的科技来回答;第二小问进口“17501850”关键时间。可以从政治上民主制度建立,经济上工业革命的推动,思想上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来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整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39、,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即回答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从方案、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评析历史观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材料信息归纳出观点,然后结合已学知识评析观点,因此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二“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等信息归纳为“掠夺在前,发展在后”和“发展在前,掠夺在后”的观点。任选其中一种加以说明。选择“掠夺在前,发展在后”可以从西方殖民掠夺扩张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回答;“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可以从西方出现进步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殖民扩张。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