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0352-2021 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_第1页
DB3301∕T 0352-2021 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_第2页
DB3301∕T 0352-2021 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_第3页
DB3301∕T 0352-2021 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_第4页
DB3301∕T 0352-2021 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CS03.080.99CCS A163301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DB3301/T03522021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Construction and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cultural space of the future communities2021-12-31发布2022-01-31实施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01/T03522021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原则.15规模与布局.16空间功能设置.27标志标识.4参考文献.5I DB3301/T0352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II DB3301/T03522021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总体原则、规模与布局、空间功能设置、标志标识等。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3、(附条文说明)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未来社区futurecommunity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有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具有美好生活、美丽宜居、智慧互联、绿色低碳、创新创业、和睦共治六方面独特内涵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注:包括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等九大场景。来源:DB33/T23502021,3.1.3.123.2公共文化空间publicculturalspace能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兼顾文化荟萃、艺术表达、思想交流、创造成果分享和体验等其他个性化需求,是群众参

4、与公共文化活动、邻里交往交流的传统型文化服务场所和新型文化服务场景。4总体原则4.1应遵循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总体原则。4.2建设规划应遵循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用的原则。4.3选址和空间布局应遵循便捷便利、功能优先原则。4.4功能利用应遵循统筹共享、融合发展原则。4.5建设过程应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5规模与布局1 DB3301/T035220215.1建设规模5.1.1应根据未来社区人口数量,按照室内空间不少于1000平方米/万人的标准建设,且总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5.1.2室外空间应按照不少于3000平方米/万人的标准建设。5.1.3因地制宜地设置分散式室内

5、外公共文化空间,单处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5.2整体布局5.2.1平面布局应达到功能组织合理,动、静分区,空间构成紧凑,日照通风良好,老年、少儿、残疾人活动区域应尽量放在首层或便于安全疏散的位置,保证通行便利、出入口通畅。5.2.2应设置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并与周边区域性公共设施整体布局相衔接,具体包括:a)阅览室、培训室、书画室、健身室、展示厅、多功能厅等室内公共文化空间,条件允许的社区,可拓展配置学习空间、创客空间、非遗客厅、党群服务、数字体验等个性化功能空间;b)中心公园、口袋公园、屋顶花园、庭院游园、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儿童游乐场、运动场地等室外空间。5.2.3应实现无线网络全覆

6、盖,网络宽带接入能力不小于100兆,并布局与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其他数智化设施设备。5.2.4应重视特殊群体的使用便利性,根据GB50763的要求布局无障碍设施。5.2.5应布局建设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的水、电、通讯、消防等各类安全设施。6空间功能设置6.1公共阅读6.1.1应建设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公共阅读空间,设有不低于30个阅览座席。6.1.2藏书总量应不少于15000册,并实现与区、县级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6.1.3应设置如下功能模块,具体包括:a)能开展新书推荐、新书发布;b)能开展图书阅读分享、阅读沙龙活动等;c)能实现数字化阅读、数字化视听等功能;d)能提供个性化

7、阅读点单、订阅服务等。6.1.4宜建设未来社区“无人值守”图书馆,配备自助借还设备,具备24小时开放条件。6.1.5宜挖掘建筑架空层、风雨连廊、庭院、屋顶花园等室内外零散空间资源灵活建设公共阅读空间。6.1.6宜整合酒店大堂吧、茶吧、城市书吧、健康生活馆等社会运营场所空间资源进行公共阅读空间建设。6.2培训讲座6.2.1应建设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培训讲座空间,设有不低于50个座位,可依据居民分布特点、文化需求等因素,灵活分散式设置。6.2.2应具备开展线上线下文艺辅导、培训讲座的设施设备,如摄像头、投影仪、音响等。6.2.3可整合未来社区党群服务、社会教育、基层治理等功能综合建设,并依托室

8、内培训教室、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等拓展培训讲座空间。2 DB3301/T035220216.2.4宜整合私营公共空间,挖掘商业酒店会议室、创客空间、城市书吧等空间资源进行建设。6.3文化展陈6.3.1应建设不小于400平方米的文化展陈空间,可整合室内外立面空间、风雨连廊、公共交通站点等融合建设。6.3.2宜融合智慧服务建设,以人脸识别、物联网、语音交互、视觉传导等新技术拓展文化展陈功能,可建设数字化展厅(含非遗、文物、遗址遗存等)。6.3.3应设计体现未来社区文化特色的雕塑、建筑物墙饰等景观小品,建设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展陈地景,可以邻里公约、社区博物馆、文化体验点、文化长廊、社区微景观等形式展示。

9、6.3.4应基于城市历史脉络、社区文化肌理、居民结构及文化需求等特征,体现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文化基因展示内容。6.3.5可挖掘本地历史名人、非遗技艺、传统习俗、饮食文化等内容,整合餐饮店、茶艺吧、非遗工作室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展陈空间建设。6.4社团活动6.4.1应建设不少于200平方米的室内外社团活动功能空间,包括艺术团、合唱团、民乐团、书画社、摄影社、文学社等不同类型社团活动所需空间。6.4.2应配备社团活动所需的基本硬件配套、音响设备等,并适应社团活动智慧化需求,包括数字培训讲座、数字展览展示、数字演出活动等。6.4.3宜依据群体属性,建设适宜老年人、中青年、青少年及儿童等特征属性的社团

10、活动功能空间,可设置小剧场、乐队排练室、舞蹈排练室、合唱排练室及录音室、书画室等功能分区,并体现动静不同活动形态需求,主次宜明确。6.4.4应注重社团活动功能建设的局部延伸和调剂使用,挖掘室内外空间进行灵活分散设置,室外社团活动功能设计可依托中心广场、文化长廊等共同建设。6.5运动健身6.5.1应建设不少于200平方米的百姓健身房,设有健身器材房、乒乓球室等,并配备室外运动健身空间。6.5.2应设置如下功能模块,具体包括:a)能开展日常运动健身活动;b)能开展专业化运动健身活动;c)能举办社区运动健身赛事;d)能进行居民健康大数据监测、分析;e)能满足其他运动健身活动需求。6.5.3宜规划相对

11、独立的专业运动健身空间,如篮球场、健身房、体操房等,也可利用零散的室内外空间进行灵活建设,如运动场、儿童游乐场、中心广场等。6.6文化交流6.6.1应建有满足社区成员、来访者、游客等开展互动交流的空间,并具备如下功能模块设置,具体包括:a)能开展业务洽谈、信息沟通、商务交流等活动;b)能开展特定主题的议事、研习活动;3 DB3301/T03522021c)能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党群互动活动;d)能进行文艺娱乐或各类技艺交流学习;e)能开展跨语言交流、跨文化沟通交流。6.6.2应建设智慧化文化交流空间,并配备与之适应的专业化设施设备。6.6.3应建设以中心公园、口袋公园、屋顶花园、庭院游园、空中花

12、园等多元化社区公园为主体的文化交流空间,并融合文化体验点、非遗工作坊、旅游访问点等拓展未来社区互动交流功能,可采取与其他类型空间共享共建的方式。6.7特色主题空间6.7.1应根据未来社区居民构成情况和群体特征建设能提供个性化文化艺术展览、电化课堂、教育讲座、文化辅导、小剧场演出等特色主题功能空间。6.7.2应结合商圈内商家类型、经营业态等,设置定制式的主题文化空间。6.7.3宜建设能开展具备当地特色文化旅游活动的文化客厅等主题服务空间。7标志标识7.1应建立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统一的文字标识和图形标识。7.2应设置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区域方位标识、导向标识,入口处应标明区域功能划分,实现多语种导览。7.3分散式室内公共文化空间应设立醒目的功能标识,并实行多个主题(如公共阅读、培训讲座、文化展陈等)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