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周积明的最初的世纪写道: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 至 1911 年,共建铁 路 8200 公里, 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 46%, 贷款修建铁路占 40%, 中国人自建铁 路 为总率的 14%。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1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A B C D 2.1907 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 认清

2、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 ()A 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B 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 工商业发展促进报纸产业多元化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3.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 ”,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A 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B 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C 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D 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 ”词中提到的是 ( )A 有线电报B 无线电报C 固定电话D 移动电话5.清末的上海, “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 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 ”民国初年,这

3、种杜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 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B 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C 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D 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6.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反正是个 到,何必急?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干什么呢?或说: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 一点儿醉意。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这岂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材料 中“真意味 ”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B 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C 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D 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7.在广播电视出现以前,

4、最有效的新闻媒介是( )4.1880 年 4 月 25 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A 电影B 报纸C.互联网D.口头传播8.1896 年 8 月 10 日申报刊登广告: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候教, 西洋影戏, 客串戏法。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洋影戏”已遍布中国各地B .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C.西洋影戏”伴随着优美的旋律D .中国大众娱乐发生彻底改变A .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B .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D .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10.下图的标题是 吴淞火轮车”有关这幅图的说明不正确的是()9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

5、76 年发行的 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B .说明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A .国人最早打造了上海交通C.这有利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进步D 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11.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不包括()A 外来文化的传入B 政治生活的影响C.社会经济的影响D .传统观念的继承12.下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 场景, 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之打电话要昂贵多了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A.B

6、.C.D.13.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此诗赞扬的是中A.航海事业B .铁路运输C 航空事业D 电报电讯14.海上竹枝词有这样的说法: “学界开通到女流,金丝眼镜自由头,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 莲最可羞。 ”但是服饰改易运动多集中在知识界和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在守旧和落后的农村, 普通民众对学界的服饰革新多抱抵拒、排斥的态度,缠足思想也仍然禁锢着众多的女性。这反映 的实质问题是( )A 近代文明的传播发展不平衡B 普通民众不接受新生事物C 上海、广州等地最为开放D 近代我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接受停留在生活层面15.

7、1912 年,全国大约有 1500 余种报刊, 1913 年由于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一度减少至 130 余种,1919 年后又上升到 400 余种。 1921 年,全国有报刊 550 余种, 1926 年增至 628 种,通讯社增加到155 个。这一时期中国报刊业呈现出扩大兴旺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 )A 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B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民众文化程度显著提高C 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制衡,舆论界的环境相对宽松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国民政治热情普遍高涨16.2008 年底,由国内 15 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 语:下海、下岗再就业

8、、农民工、黑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 起。这些流行语 ( )A 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B 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C 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D 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17.顺治元年(1644)五月初三日颁布剃发令,许多汉人誓死不从;1912 年 3 月 5 日 孙中山颁布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却有很多汉人拒绝剪辫。这表明()A .剃发与剪辫是个人自由B.社会习俗具有稳定性凝固性C.国人反对排斥辛亥革命D .二者都属于革除陋习的政策18.在 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A.AB.BC.CD.D19.1874 年申报刊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