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诗史”传统》阅读答案_第1页
《中国的“诗史”传统》阅读答案_第2页
《中国的“诗史”传统》阅读答案_第3页
《中国的“诗史”传统》阅读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的“诗史”传统阅读答案中国的“诗史”传统阅读答案中国的“诗史”传统中国是一个深具历史感的国度。以至于凡是在诗 歌史上被称为“诗史”的作品几乎都被视为是伟大的, 因为这些诗歌的内容指向了确凿可证的具体史事,因而 其价值不证自明。而我们在阅读诗歌时,也早已习惯从 诗歌中寻找各种历史信息,诸如作者的生平、家世、交 游等,以为谈史的资助;而罔顾诗人弹精竭虑地在格律 和形式之间铺排、展开其诗艺、美学、情感和思想。这 种阅读倾向不仅在普通读者中常见,即使对于具有良好 文史修养的专业批评家而言也是如此。但与普通读者喜 欢在作品中搜索年、月、日、地理、人物等直接的历史 信息不同,目光如炬的批评家往往更喜欢

2、从诗歌的比兴、 美刺、讽喻等修辞中去窥测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从 而将多义的诗歌指向具体而又特定的历史语境。久而久之,我们已习惯在诗歌阅读中另辟通往历 史的蹊径,并发展由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一一“诗 史互证”一一来配合这一阅读目的。清初以来,著名学 者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等人注释杜诗,姚 文燮、王琦等人注释李贺诗,朱鹤龄、姚培谦、冯浩、 张尔田等人注释李商隐诗,都试图将孟子“知人论世” 和“以意逆志”的理论与“诗史”理论结合起来,通过 对诗中的比兴等修辞手法及典故、词义的训释来阅读诗 人如何在诗中传达对重大现实事件的看法,从而形成一 套娴熟运用于诗歌阅读并服务于历史学的“诗史互证”

3、 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经过近代著名学者刘师培、邓之 诚、陈寅恪等人的发挥,至今仍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 学术界。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于“以诗为史”的 阅读传统的追捧,在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在现实的研 究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大量生硬的拼凑,或以纪史功 能作为诗歌的主要价值,或将诗歌中的比兴、美刺牵强 附会于上层社会中重大、秘密的政治事件,更有甚者, 将“诗史”作为一种阅读标准,强加于古人甚至于今人 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之上,只要诗中由现与时事交涉 者,即可誉其为“诗史”。这一阅读方法的滥用非但不 能为现有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反而遮蔽了诗歌阐释的 丰富的可能性。实际上,“诗史” 一词的适用范围

4、极其有限,是 不可随意运用的。历史上仅有宋末、明末清初两个时代 的诗歌作品被当时或后世较多地尊称为“诗史”,这两 个时代都存在史官缺席、史料贫乏的问题,而诗歌因为 篇幅短小,诗人可随时随地利用诗歌这种形式来记载所思所感,所以,诗歌可用来补充历史叙述的不足。然而,对宋元以来的绝大多数时代而言,公私的历史记载均十分丰富。相对于整体的历史记载(上至帝王的起居录、实录,下至民间的野史、笔记)而言,片段的、经验性的诗歌中的历史记载实在渺小到可以忽视。或许个别杰出的诗人的触角涉及到历史记载所忽略的地方,但这也是因为创作观念的转变,使得诗人乐意记载和描述某些重大或特殊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同治、光绪以来,诗歌的

5、纪事功能更是在不断地被边缘化。这么说,自然不是一笔抹杀诗歌的记录功能。诗歌本是诗人面对世界的重要思考结晶,但凡人生所要面对的事情,诗歌自然均有所涉及。记载历史,本是诗歌众多功能中的一项。诗歌当然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历史的阅读。今日来看,“以诗为史”的阅读,可以让诗歌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物质史、情感史、性别史、医疗史等众多不同的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过,上述的阅读必须建立在如下认识之上:最后方可曲径通幽,由诗歌的微妙门径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真实、丰富的历史阐释空间。(选自张晖中国的“诗史”传统有删改)1 .第段中“几乎” 一词不能去掉的理由是。(2分)2 .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2分)3

6、.第段写宋末、明末清初的诗歌作品的作用是。( 3 分)4 .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充分了解诗歌的体制和美学,掌握语言文字的细微之处而非用来简单证明历史的文献材料才不至于对诗歌的意义及某些历史信息误判充分明白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熟悉同一时代诗歌文本的趋同与差异A.,。B.,。C.,。D.,。5 下列对“诗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诗史”是指在诗歌史上具有最高价值的作品。B “诗史”一词的适用范围只受历史时代的限制。C “诗史”是部分具有记载历史功能的诗歌作品。D “诗史”是古典诗歌“以史为诗”的创作传统。6 作者对“诗史互证”这一阅读方法持什么态度?简要阐释。(4 分)参考答案:整理1 (2 分)答案示例:“几乎”起限制作用,表示不是所有的都被视为伟大的,使表达准确严密。去掉后,与事实不符。2 (2 分)盲目追捧“以诗为史”的阅读方法的种种表现及其产生的后果。3 (3分)用例证说明诗歌的确可以补充历史叙述的不足,但适用范围极其有限,不可随意运用。4 (3分)B5 (3分)C6 (4分)作者肯定“诗史互证”的阅读方法具有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