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验题_第1页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验题_第2页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验题_第3页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验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验题字词句积累与运用(28分)1 .填空。(1)(8分) 墨子名,是战国时期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5.6.A.B.C.D.«。他的政治主张是庄子名,战国时和国人。他是哲学家,是)(2 分)家代表人物。A.公输盘(p cn)犀兄 (Xi s 1 )宛导雏 (yu m ch u )敝舆(yu).文梓(zi)禽滑厘(hu a)B (ch i )拂士 ( f 口)傅说(yu e )胶鬲(ge)醴泉(l i)吠亩(qufin).至丁郢(ch mg)一箪食(den)蹴尔(ji日)相梁(xi mg)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4 分)(1)北方有侮臣者()A,欺侮B.欺骗C.

2、招待(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A.区域B.限制C.范围(3)所恶启甚于死者()A.恶劣B.讨厌C.凶狠(4)安知鱼之乐()A."B.怎么C.哪里下列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是()(2分)(2)3.4.A.BCD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B.C.D.对加点字的词类活用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 分)A.B.C.D.吾义固不杀人(名词用作动词,讲道义) 所以动心忍性(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动) 犀兄麋鹿满 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充满) 惠子相梁(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释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2 分)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 公输盘所恶有甚于 死者 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 仰而视之曰:“吓!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 我邪7默写:(8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拂乱其所为。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二阅读题(32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4题。【甲】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

4、自鱼我所欲也)【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2)是亦不可以已乎(3)然则何时而乐耶(4)微斯人,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文: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 体现是;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4分)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仲淹的思想激励着一

5、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题。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日:“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 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 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用于

6、鲁()(2)公输盘不说.()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夫子何命焉为?译文: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译文:3子墨子诱使公输盘说出“ ”后,从“智” “”“忠” “”“知类”五个方面,劝阻公输盘攻宋,体现了他的 思想。(2分)4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分)(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5本文与战争话题有关,联系现实,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词。(2分)三写作(40分)你过去一定也作出过许多次选择, 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把它讲给大家听,看看能否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或教训。请

7、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一 1 (1)翟墨家墨子 “兼爱” “非攻” (2)周蒙 道2 C3 (1) A (2) B (3) B (4) B4、D5、B6、C7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其体肤(2)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二阅读(一)1 . (1)益处(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3)(既然)这样,那么(4)非,(如果) 没有2 .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 受了。3 .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比4 .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等。(二)1. (1)从(2)通“悦”,愉快。2. (1)先主您有什么见教呢? (2)北方有一个侮辱我的人,希望依靠您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