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生产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_第1页
年生产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_第2页
年生产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_第3页
年生产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_第4页
年生产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生产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评估单位:浙江经纬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011年08月编制责 任 表项目名称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建设单位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李平一编制单位浙江经纬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项目组成员:姓名从事专业职称职责签名肖鸿化学纤维高级工程师主要编制汤泽明化纤纺织工程师第2章沈国祥自动化控制工程师第7,8章陈钲环境工程工程师第2章郑展志精细化工工程师审核林宏伟化学工程高级工程师

2、批准 目 录前 言10.1评估目的和意义10.2 评估过程1第一章 评估依据31.1 评估范围和内容31.1.1 评估范围31.1.2 评估内容31.2评估依据31.2.1 法律、法规、规章(国家)31.2.2法律、法规、规章(地方)41.2.3相关技术规范51.2.4其它61.3 评估重点61.4 评估原则6第二章 项目概况82.1建设单位概况82.2 项目建设方案102.2.1项目概况102.2.2项目背景102.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2.2.4地理位置182.2.5项目生产规模182.2.5.1项目内容182.2.5.2技术指标192.2.5.3主要原辅材料232.2.6总图布置2

3、42.2.6.1总平面布置原则242.2.6.2总平面布置说明242.2.7配套工程252.2.7.1建筑252.2.7.2给排水282.2.7.3 电气282.2.8 生产安排292.2.9 项目进度计划表292.2.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92.3 项目工艺方案312.3.1项目工艺技术路线312.3.2项目工艺流程312.4 项目用能情况342.4.1工艺能源消耗情况342.4.2项目设备选型342.4.2.1设备选型原则342.4.2.2设备选型352.4.3项目用能方案382.5行业发展概况392.5.1锂电池发展史392.5.2我国锂离子电池发展形势402.5.3几种动力电池性能比较

4、412.5.4市场预测422.5.5项目与各类政策符合性44第三章 能源利用现状463.1能源消耗情况463.2生产工艺流程473.2.1生产工艺流程473.2.2工艺简要评价483.3生产设备493.3.1生产设备493.3.2生产设备简要评价513.4能源系统分析与借鉴533.4.1能资源管理533.4.2电563.4.3蒸汽与热利用593.4.4水60第四章 能源供应情况评估634.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634.1.1萧山区概况634.1.2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644.1.3开发规划及生态规划简介664.2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674.3 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影响

5、69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705.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705.1.1 选址原则705.1.2 选址合理性705.1.3 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715.2 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715.3 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725.4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735.5 辅助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785.5.1建筑节能措施785.5.2照明系统节能措施805.5.3水资源合理使用评价82第六章 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836.1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消费量评估836.1.1项目用电预测836.1.1.1项目用电预测836.1.1.2 供配电系统配置情况846.1.1.3 电力变压器运行866.

6、1.2项目用水预测876.1.2.1项目用水系统概况876.1.2.2项目用水预测876.1.3项目用蒸汽预测896.1.4项目总能耗896.2能源来源(保障)906.3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916.4能效水平评估926.4.1 项目能耗对比926.4.2改、扩建前后主要能耗指标比较分析946.5 本项目用能评价956.5.1 产业政策符合性评价956.5.2用能种类和结构合理性评价966.5.3 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符合性评价966.5.4 用能工程合理性评价976.5.5 工艺、设备先进性评价97第七章 节能措施评估1007.1项目节能措施1007.1.1 动力、电气控制节能措施1007.1

7、.2 热能的合理利用及措施1057.1.3节水措施1077.1.4工艺、设备等节能措施1087.2能源基础管理体系与能源计量配备1097.3能源管理要求1137.3.1能源器具管理1137.3.2 重点用能设备管理1157.3.3 清洁生产1157.4节能措施效果评估1167.5节能措施经济评估117第八章 问题及建议118第九章 结论120附件1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122附件2:主要能源和耗能工质品种及年需求量表123附件3:能量平衡表124附件4:新增主要耗能设备一览表125附件5:项目能源网络图(另附)126附件6:厂区总平面图(另附)127附件7: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另附)128前 言

8、受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委托,浙江经纬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对该公司“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进行节能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77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6号令,本节能评估报告对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节能政策,用能总量及用能品种是否合理,节能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标准,生产工艺是否先进,设备选用是否执行国家和省明令推广或淘汰的设备、产品目录,采用的节能措施是否合理可行,项目的能耗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评估结论和建议,为节能主管部门的节能审查提供依据。0.1评估目

9、的和意义 通过对建设项目分析,预测该项目的各种能源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量,预测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消耗状况,提出并分析各种节能降耗措施的效果,预测该项目单位产品和单位产值能源效率指标和经济指标,评价该项目的用能合理性和先进性,为项目审批和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依据。0.2 评估过程 签订节能评估合同及达成协议; 充分研究项目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资料,制定节能评估计划; 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的工艺、技术、设备等有关能源利用、计量、管理的内容进行节能评估,做出初步节能评估意见; 组织专家对初步评估意见进行审查、论证; 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形成节能评估结论,编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

10、告; 按合同要求提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第一章 评估依据1.1 评估范围和内容1.1.1 评估范围 本次节能评估工作的范围为: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建设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1.1.2 评估内容 浙江经纬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委托,依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6号令要求,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估: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产业政策,是否选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是否选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项目用能环境、用能总量及用能品种是否合理;项目能耗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能耗限额,是否达到国内同行

11、业或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标准,主要工艺流程是否采用节能新技术;用能计量仪器配置情况等;单项节能工程项目和民用建筑能耗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等。1.2评估依据1.2.1 法律、法规、规章(国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77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实施) 3、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 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5、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7、建筑节能技术政策 8、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

12、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 9、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 10、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 11、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1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 23 号) 13、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 14、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 1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6号令 16、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1.2.2法律、法规、规

13、章(地方) 1、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 2、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浙政发200763号) 3、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 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35号) 5、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717号) 6、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浙政办发201035号 7、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66号) 8、杭州市2011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 9、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

14、估和审查暂行办法(杭政办函2008366号)。 10、杭州市萧山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9年版) 11、杭州市萧山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萧政办发201077号)。1.2.3相关技术规范 1、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2006) 2、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4、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5、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GB17167-2006 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DB33/656-2007 7、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2.4其它

15、1、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年3月) 2、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2011年7月) 3、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1.3 评估重点 根据项目特点,对项目生产产品、生产规模、选用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与国家、省及地方的相关政策进行符合性分析,并根据项目特点提出切实有效可行的节能降耗措施。 对项目的用能情况、项目能源管理及能源计量器具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达产后能耗指标,与国家、浙江省、地方及行业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项目能耗水平。1.4 评

16、估原则 节能评估过程遵循“真实、客观”“行业准入”、“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原则。按国家和地方有关产业政策进行项目建设的原则在国家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工程长远发展满足环境保护、消防、职业健康安全、清洁生产及节能减排等方 面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选用的原材料、燃料和设备、器材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工厂的设计符合功能布局合理、生产工艺流程顺畅、建筑物简洁大方的要求,体现工厂的现代化气氛,并应实行因地制宜、加快工程建设的原则。 第二章 项目概况2.1建设单位概况 1、建设单位名称: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2、性质:股

17、份制公司。 3、地址: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三路万向号工业园 4、法人代表:李平一 5、项目联系人:朱保恩 。 6、企业运行总体情况如下: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是由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美国Enerl公司共同出资注册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 12000 万美元,其中,万向出资 7200 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 60%; Ener1 出资 4800 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 40%。出资分两期,首期出资 50%,其余部分二年内缴清。经营范围为动力电池及系统的设计、制造、销售、分销、服务及技术升级。 根据万向集团公司规划,为了实现现有技术改造升级和产能扩充建设,

18、形成与公司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标准化模块电源系统产品,决定将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现有电池业务剥离与美国 Ener1 公司成立合资子公司-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重点实施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内容。 合资公司将作为投资双方在中国境内唯一投资的动力电池业务平台。 万向集团公司自1999年开始启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历时近10年,按照“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思路,从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研发入手,踏实推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面临国际化趋势,万向将发展汽车零部件主业,接轨国际主流市场、接轨国际先进技术、接轨跨国公司运作,建设先进制造业

19、基地,逐步建成按国际惯例动作的跨国集团。 万向集团公司将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作为战略性产业,给予高度关注,尤其是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一直是作为全资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在培育。在电池方面重点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公司已经实现了动力电池的产业化,产品通过了国家车用电池检测中心的测试,并且通过了UL、CE、ISO9000、ISO16949等产品和生产体系认证,具备了产业化条件。 公司多年来共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7项,承担浙江省重大产品科技攻关项目5项,累计申报电动汽车类专利100多项,部分项目成果已经成功实现产业化。 Ener1公司是纳斯达

20、克上市公司,2010年12月22日市值为6.7亿美元,2010年预计销售收入为6000万美元。实际控制人为俄罗斯木材业财阀Zingarevich Boris(津加雷维奇)。 美国EnerDel公司,Ener1持有100%股份,是美国能源部重点扶持的六家汽车动力电池公司之一; 韩国Enertech公司,Ener1持有93%股份,其电芯极片研发、制造技术方面属于世界先进水平; 挪威Think公司,Ener1持有31%股份(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前身为福特公司在挪威的子公司,专门从事纯电动轿车的制造; EnerFuel公司从事燃料电池的研发,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 NanoEner公司为基础材料研

21、发公司,主要研究动力电池新型功能纳米材料。 Ener1核心技术是车用动力电池的PACK设计技术、PACK自动化装备制造技术以及电芯的制造技术。其EnerDel的PACK技术来源于德尔福在通用汽车EV1项目的技术积累,属于国际先进水平;其Enertech的电芯技术源于磁带制造技术,在该技术领域与索尼、松下属于同一档次,在制造技术方面属于国际先进水平。2.2 项目建设方案2.2.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 建设规模: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 (2)项目投资:该建设项目预计投资19.47亿元人民币(2.95亿美元),由

22、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独家投资。 (3)项目所属行业:轻工业。 (4)项目性质:扩建 (5)建设地点: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三路万向号工业园。 (6)建设单位: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2.2.2项目背景 一、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现状 对于动力电池要求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自放电少、工作温度范围宽、使用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等。 按照电动汽车的分类,完全由电池驱动的纯电动汽车(EV)应采用容量大、比能量高的高能型动力电池,而以电池为辅助能源的混合电动汽车(HEV)应采用比功率高的高功率型动力电池。 当前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一般采用尖晶石型LiMn2O4、LiFePO4、LiNiCoMn

23、O2三元材料或LiNiCoO2,负极以石墨为主,电解液为含LiPF6 的碳酸酯(EC,EMC、DEC)有机溶液。表2-1 几种常用正极材料的性能比较材料名称价格电压平台V比容量mAh/g常温循环性能(80%初始容量)热稳定性LiCoO2高3.7140 500次一般LiMn2O4低3.7100可达1000次较好LiFePO4低3.251302000次好LiNiCoMnO2一般3.7140 400次一般LiNiCoO2高3.75185300-500次差 LiCoO2的比容量和放电电压平台高,常作为通讯工具用电池的正极材料,但由于Co资源储量少,这种材料价格昂贵并且安全性能差,不适合作为动力电池用。

24、LiMn2O4是一种较为廉价的正极材料,其安全性能优于小型锂离子电池常用的LiCoO2,已被多种型号的动力电池采用,但该材料高温充放电过程中Mn离子易溶解,导致其高温性能较差,尚不能完全满足动力电池对于高循环寿命的要求。LiNiCoO2 容量高,但其安全性能不如LiMn2O4和LiFePO4,在动力电池上应用时常通过掺杂改性、限制使用电压(如不超过3.9V)等方式改善其安全性能,比如掺杂Mn得到LiNiCoMnO2三元材料,但是其循环寿命不理想,另外其大电流放电性能较差。相比其他正极材料而言,LiFePO4的综合性能较为优异,安全性好、材料来源丰富、对环境友好,目前越来越被各类动力电池作为正极

25、材料使用。 不同电池体系的循环寿命不同,以LiFePO4为正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寿命优于以LiMn2O4为正极的电池体系。高功率型电池的寿命优于高比能型电池。根据汽车的使用要求,电池的寿命一般要求15年,以LiFePO4为正极的电池能够满足这一要求,而以LiMn2O4为正极的电池寿命要需进一步提高。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一直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关注的问题,已经在电池设计、材料、电池保护措施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根据国外有关报道,容量为10Ah 左右的动力电池能够通过充电、针刺、撞击等安全测试。研究发现,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是造成电池不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寻找热稳定性较好的正极

26、材料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关键。MacNeil 等研究了几种正极材料4.4V,Li/Li+与1 mol/ L LiPF6EC/DEC反应放热量,结果表明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7 种材料:LiNiO2、LiNi0.7Co0.2Ti0.05Mg0.05O2、LiCoO2、LiNi0.8Co0.2O2、LiMn2O4、LiNi3/8Co1/4Mn3/8O2、LiFePO4,它们的热稳定性依次升高。 通过对正极材料的热反应温度、放热量等方面的研究,能够分析热稳定性影响因素,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如优化合成条件,改进合成方法,合成其他合适的材料;使用复合技术,如掺杂技术、涂层技术等,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

27、热稳定性。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为碳负极,充电时锂离子嵌入碳化合物,其化学组成常用Lix C6(0 x 1)表示,石油焦炭(PC)、中间相碳微珠MCMB、碳纤维CF 和石墨等是常见的碳负极材料,其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碳负极材料常态下物理化学性质很稳定,但由于均含有还原性元素C,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升高则存在与正极物质脱出的氧气发生反应的可能性,这也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发生燃烧的一大诱因。 2.随着温度的升高,嵌锂状态下的碳负极将首先与电解液发生放热反应。如锂离子与有机溶剂PC发生放热反应,且生成易燃气体。因此,有机溶剂与碳负极不匹配也可能使锂离子动力电池发生燃烧。 MacNe

28、il 等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充放电条件下,电解液与嵌锂人造石墨反应的放热速率大于与嵌锂MCMB、碳纤维、焦碳等反应的放热速率。这是因为石墨类材料的层间距最小,它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过程中形变最大,锂离子在此类碳层中的扩散速度也较慢,大电流充放电时,极化大、电阻大,电池安全性差,硬碳类材料则反之。通过将石墨与硬碳掺杂、添加导电剂等方法改进负极材料的的电化学性能也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负极材料方面,天然石墨成本低、性能稳定,较适合应用动力电池中,常采用表面氧化、包覆和掺杂的方法提高其综合性能。 总体而言,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提高电池的比能量依然

29、是今后的主要方向;而对于混合电动汽车开发的低容量高功率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性能、寿命、安全性等方面都能满足要求。其中以LiFePO4、LiMn2O4为正极的高功率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 二、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应用现状 锂离子动力电池可用于电动汽车、电讯网络常备电源、军用储备电源、太空和防卫设备等领域,目前最主要还是用作电动汽车动力源。 当前许多知名的汽车制造商都致力于开发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如美国福特、克莱斯勒,日本丰田、三菱、日产,法国Courreges、Ventury,韩国现代等。其中三菱已于2006年7月5日开始发售小型混合动力卡车“Canter Eco Hybrid

30、”;日产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生产Altima 混合动力轿车;福特公司计划在2010年实现其旗下福特、林肯和水星品牌系列车型的1/2为混合动力车。 基于成本、市场、普及速度和配套设施等多方面权衡,目前电动汽车开发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混合动力汽车,尽管如此,纯电动汽车的开发也进展迅速。2005年12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一些民间企业共同开发出一款试验型电动轿车“艾利卡”,该车采用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作动力源,最高时速可达370km/h,但由于车中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成本昂贵(3000 万日元),商业化时机尚未成熟。2006 年7 月,美国加州Tesla 公司推出一款最高时速226km/h、一次充电可行驶

31、400 k m 的纯电动跑车Roadster。该车的动力系统采用6831块容量仅2Ah左右,最大放电倍率为4C 的小型锂离子电池组成,良好的电池一致性以及优秀的电池管理系统弥补了电池小而多的缺点,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我国的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如比亚迪推出了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Hybrid-S、EF3以及ET三款概念车。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电动轿车每次充电时间为35h,续驶里程可达200km,最高时速达120km/h。 三、项目意义 (1)按照类似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计算,每家每户平均拥有一辆汽车计算,全国将有3.05亿总户数的汽车保有

32、量,这对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全世界的能源供应也将带来空前压力,势必会引发主要工业国现有能源势力的重新划分,这势必要从新能源车入手,才能解决这一日益显现的矛盾。为此,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的两会上特别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业发展的方向,也符合我们的国情。” (2)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1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669万辆,2020年将高达13103万辆。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也就是说,汽车将要“吃”掉一半左右

33、的石油。如何满足汽车对石油的需求,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大问题。大力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汽车,用电代油,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措施之一。 (3)受制于石油资源储量和环保压力,近年来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乐观预测,到2015年,美国汽车市场上有约20%数量的汽车为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规模可达近300万辆。而目前,美国市场上混合动力汽车的份额仅为3%。其同时预测,到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上将有一半的新售汽车采用不同程度的混合动力技术。 (4)相对于传统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走在了前列,没有输在起跑线上。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资深专家、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

34、为: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按届时汽车年产辆为1000万辆算,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要达到年产100万辆的规模,这坚定了国内外汽车生产商在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和决心。 (5)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打开了国内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中信证券测算,如以2011年6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规模测算,近三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200%。以每辆车使用100kg电池的平均数量计算,到2011年电池市场规模将达6亿吨。而万钢部长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为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届时,电池市场需求规模将达10亿吨。 综上所述,国家把建设新能

35、源作为国策之一是十分正确的,发展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是实施国策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发展意义。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基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广泛市场需求,决定建设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 预计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年耗电量约5485.8万kWh,综合能耗38308.6tce(等价值)(当量值为27496.0tce)。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6号令的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应进行节能

36、审查。项目按规定应当进行节能审查而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核准的机关不得审批或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因此,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 2.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十几年来,随着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对其动力系统?化学电源的需求急剧增长。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容量、高电压、高循环稳定性、高能量密度、无环境污染等优异的性能倍受青睐,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和主导电源,具有广泛的民用和国防应用前景,不仅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目前已开始向

37、动力电池方向发展。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科技和产业焦点,也是我国能源领域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今锂离子电池行业总产值已达近100亿美元。伴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材料也已经成为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1.行业技术进步发展的需要 2004年4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就明确支持“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制造。 科技部从1987年国家“863计划”开始启动,就组织了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技术研究与开发,并组织了电池技术攻关,现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九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重大产业化工程项目;在“十

38、五”期间,又将其列为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重大专项,锂离子动力电池等相关材料研究开发均得到了大力支持;“十一五”期间,初步实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批量生产及产业化,推动纯电动汽车在特定区域的商业化运作;近几年,国家发改委决定支持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以进一步推动和提升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水平。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万向集团公司自1999年开始启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以来,历时近10年,按照“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思路,从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研发入手,一步步在推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 万向集团公司将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作为战略性产业,

39、给予高度关注,尤其是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一直是作为核心业务在培育。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投资方之一,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电池方面,重点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实现了动力电池的中试生产,产品通过了国家车用电池检测中心的测试,并且通过了UL、CE、ISO9000、ISO16949等产品和生产体系认证,具备了产业化条件。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结合企业现状,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调整和优化资本与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跟上市场发展节拍,为企业的壮大和发展选择有市场前景的高附加值产品,决定加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化力度,使企业在市场中有较强

40、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在市场调查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实施本项目将作为集团公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为此,实施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和适时的。2.2.4地理位置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为133平方公里,辖市北区、桥南区、江东区三大区块。其中本次项目拟建地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市北区块,该区块北距杭州市14km,南距萧山市区约2km,是萧山区最早开发的集中式经济技术开发区。 本项目在现有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生产厂区内进行(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三路万向号工业园),用地四周均为规划工业用地。2.2.5

41、项目生产规模2.2.5.1项目内容 本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租用万向工业园区五号、六号厂房为经营场地(总面积为50961m2,按产品类别分别用于匀浆、正负极涂敷、干燥注液、化成、分容、组装等),项目预计2012年12月建成。建成后形成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 项目产品方案见下表。 表2-2 项目产品方案产品系列产品规格年产量(套)万Ah数30系列WXEV108S-3015000466640系列WXEV108S-402500010368WXEV18S-4040000276860系列WXEV27S-6080001244WXEV36S-60150003110100系列W

42、XEV12S-100160004253WXEV2P18S-10080002761WXEV3P12S-1002400830合计10780030000 2.2.5.2技术指标 (1)锂离子单体电池主要技术指标 表2-3 锂离子单体电池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15Ah技术指标20Ah技术指标1标称电压/V3.23.22标称容量/Ah15203质量能量密度/ Wh/kg1101154体积能量密度/ Wh/L1952205充电截止电压/ V3.83.86放电截止电压/ V2.52.57充电电流/A15208最大脉冲充电电流/A75(10s)80(10s)9充电比功率/ W/kg90095050%SOC V:

43、3.80 Vmin:2.5050%SOC V:3.80 Vmin:2.5010放电电流/A304011最大脉冲放电电流/A150(10s)160(10s)12放电比功率/ W/kg1300145050%SOC V:3.80 Vmin:2.5050%SOC V:3.80 Vmin:2.5013能量效率/ %90%90%1C充/2C放 100%DOD1C充/2C放 100%DOD14重量/kg0.4350.54015内阻/ m1.22.216尺寸/mm235mm×140mm×7.5mm235mm×140mm×8.8mm高×宽×厚高

44、5;宽×厚17使用温度/充电温度范围:045充电温度范围:045放电温度范围:-2055放电温度范围:-205518存放温度/-2055-2055191C循环寿命/次2000 100%DOD,4.00V-2.00V2000 100%DOD,4.00V-2.00V (2)系列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表2-4 系列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30系列40系列60系列100系列1标称电压/V345.6345.6345.63.22标称容量/Ah3040601003质量能量密度/ Wh/kg656770924体积能量密度/ Wh/L7578801325充电截止电压/ V388.8388.8388.83.

45、806放电截止电压/ V280.8280.8280.82.507充电电流/A304060508最大脉冲充电电流/A15010s20010s300(10s)400(10s)9充电比功率/ W/kg50055060035050%SOC V:3.80 Vmin:2.5050%SOC V:3.80 Vmin:2.5050%SOC V:3.80 Vmin:2.5050%SOC V:3.80 Vmin:2.5010放电电流/A608012010011最大脉冲放电电流/A300(10s)400(10s)400(10s)400(10s)12放电比功率/ W/kg700750800400(50%SOC V:3.

46、80 Vmin:2.50)(50%SOC V:3.80 Vmin:2.50)(50%SOC V:3.80 Vmin:2.50)(50%SOC V:3.80 Vmin:2.50)13能量效率/ %90%90%90%90%1C Charge/2C Discharge 100%DOD1C Charge/2C Discharge 100%DOD1C Charge/2C Discharge 100%DOD1C Charge/2C Discharge 100%DOD14重量/kg1551902603.5015内阻/ m0.80.750.80.816尺寸/mm261mm×152mm×61

47、mm高×宽×厚17使用温度/充电温度:045充电温度:045充电温度:045充电温度:045放电温度:-2055放电温度:-2055放电温度:-2055放电温度:-205518存放温度/-2055-2055-2055-2055191C循环寿命/次150000Km150000Km1200次100%DOD,4.00V-2.00V1200次100%DOD,4.00V-2.00V 2.2.5.3主要原辅材料 该项目按拟定的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估算,本项目所需主要原辅材料及耗用量如下表。表2-5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序号物料名称单位年用量来源1磷酸铁锂吨5175国产2碳黑导电剂吨22

48、1国产3聚偏氟乙烯吨263国产4N-甲基吡咯烷酮吨3732国产5铝箔吨900国产6石墨粉吨2317国产7羧甲基纤维素钠吨31国产8铜箔吨2270国产9隔膜吨472进口/国产10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吨151国产11电解液吨2541国产 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组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制造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同时,正极材料也是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可充电最大容量及开路电压等)和价格的重要因素,磷酸铁锂是目前国际上已经商业化的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 主要原辅材料质量要求如下: (1)主要原辅材料均应符合公司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及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

49、2)本项目所需的主要原料将通过与国内外有关厂家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以稳定产品质量,保障供应。2.2.6总图布置2.2.6.1总平面布置原则 符合规划、防火、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 节约用地 满足生产使用要求,工艺流程合理,运输方便 动力设施布置力求靠近负荷中心 适应场地条件,因地制宜2.2.6.2总平面布置说明 生产车间布置在地块北部的两侧,研发测试中心布置在南部。物流从金一路出入,人流从建设二路出入,建筑物四周布置消防通道,建筑物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控制间距。 园区北侧为建设三路,东为宁安河,南为建设二路,西为金一路。附近无污染企业。 1.合资公司第一阶段 3 亿Ah投资将以现有万向三号工业园区五号、六号厂房为经营场地。五号厂房总建筑面积为 31099m2,其中生产区域面积为 18840m2 ,为一层钢结构;办公区域面积为 12259m2 ,为三层框架结构。六号厂房生产区域面积为 19862m2 。合资初期采用租赁模式。 5、6号厂房位于园区西南角,总建筑面积50961m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