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对后世文学影响_第1页
《庄子》对后世文学影响_第2页
《庄子》对后世文学影响_第3页
《庄子》对后世文学影响_第4页
《庄子》对后世文学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试论庄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摘要:庄子作为一部古今罕见的诸子散文,其“逍遥无为”的哲学思想、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寓言说理的表达方式以及“物我合一”的悟道理论都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关键词:庄子 浪漫主义 文学影响庄子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借寓言、想象、夸张之手法,构筑起中国先秦道家浪漫主义的精神世界,既是一部古今罕见、非常奇特的浪漫主义散文,也是富有葱茏想象力的绝妙之诗,其创作的鲜明生动,神奇怪诞的人物形象更启发了后世小说的灵感。一、庄子“逍遥游”“无为”思想对后世文人创作心理的影响人应该怎么活着?庄子说,要像大鹏一样志存高远,像许由一样,给予天下也不受,像姑射山神人一样

2、,遨游于四海之外,让心灵得到彻底的自由。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名和利是束缚自由的主要绊脚石,要真正逍遥,就应该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去掉自我,恢复自然本性,随物变化,抛弃执着;不要人为去建功立业,不要因追逐名利而伤其身;不要追求名声,因为名声对人生同样有害,是自由路上的绊脚石。“己”“功”“名”这些身外之物妨碍了人的独立与自由,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人生才真正进入自由与独立的状态。庄子执“绝圣弃智”理论,所弃之“圣”是以儒学为主流的道德主义对“仁义道德”的自我标榜,所弃之“智”乃是通过摧残人的自然天性,导致人的自由丧失的非人性化物质。庄子的无为说

3、,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的“纯文艺”精神之风味,即从庄子哲学中出来,庄子的无为哲学思想,与儒家“文以载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背道而驰。自古及今的许多大文豪,超脱放诞蔑视功名的才性文人,莫不以庄子“无为”“逍遥游”作为精神导向,创作出很多名垂千古的佳作。魏晋名士就推崇庄子的无为思想,如“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阮籍,就是个中代表,对他们而言,主张无为而治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更代表着处事原则和政治立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陶渊明,应该是庄子的旷世知音,那种“怀良辰以孤注,或执杖而耘耔”的洒脱,正是庄子“逍遥”“无为”精神的传承和拓展。李白诗篇中所表达的豁达

4、激情的生活态度,亦颇具庄子浪漫之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知识分子对富贵权势清高的呐喊。清代龚自珍,也不免挹其清芬,“六艺但许庄骚邻,芳香恻排林义仁”,庄子成为其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主要源头。从龚诗“古来不可兼,方寸我何任?所以志为道,淡宕生微吟。一箫与一笛,化作太古琴”的洒脱不羁,不难看出受庄子的影响之深。红楼梦也受庄子影响颇深,贾宝玉就是作者在庄子思想援引下塑造的一个“无为之为”“无用之用”的典型。作者曹雪芹把宝黛二人塑造成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也反映了他崇尚道家的价值观。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后世文学表现手法的影响浪漫主义首先表现在庄子以葱茏的想象力、奇妙的艺术象征、大

5、胆的夸张与虚构达到了文学的最高审美境界。其次表现在庄子极高的语言造诣给人以美的享受。庄子的语言可以概括为四个词:“汪洋瓷肆”“奇诡雄豪”“空灵缥缈”“诙谐风趣”,其行文吞吐河海,包举宇内,尽显大开大合之势,文意层层相连,波澜起伏,或以奇妙的比喻说理,使人目瞪舌卷,乖乖服从,在一大段说理之后,总会有几句论文性的语言,于愤世嫉俗中衬托出超俗人格;或运用寓言故事,以幽默诙谐语言,表达出对人物的好恶与爱憎,对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和社会现实的揭露既轻松巧妙,又入木三分。庄子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来诗歌、散文、赋、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代大诗人李白是这种浪漫主义风格的直接继承者,李白少年即爱交道友,游

6、仙山,好仗剑行侠,逍遥四极,与庄子极其相似,其诗作中亦常有庄子题材,如李白的大鹏赋即取材于庄子的逍遥游。后人也经常把李白与庄子作比,如明代杨慎在杨升庵外集中所说:“庄周、李白,神于文者也,非工于文者所及也。”顾璘在息园存稿把庄子与李白并列:“文至庄,诗至太白,草书至怀素,皆名法所谓奇也。”庄子与李白都擅长运用奇妙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奔放的情感、富丽奇僻的词汇、超凡脱俗的意境以及风趣的语言。庄子长于运用假设问对的结构模式,对比映衬的铺陈方式、虚构寄托的构思特点,成为后世赋的滥觞。苏轼前后赤壁赋就很有庄子文风的痕迹,其主客问答、虚拟寄托都受到庄子的影响。唐代古文运动的发起人韩愈与柳宗元,提倡学习先

7、秦两汉古文的同时,极力推崇庄子,主张“博取兼资”庄子浪漫主义表达技巧。明代的竟陵派和公安派、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庄子的浪漫主义特色有所继承和发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代集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为一体的郑板桥,其美学思想和艺术追求也是与庄子浪漫主义一脉相承的,他的诗词书画,无不闪烁着庄子浪漫主义的奔腾不羁、勇往直前的磅礴气势和飘逸精神,也正是这种艺术特征,成就了郑板桥的独特的风格。三、以寓言说理的方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庄子有一百多个寓言故事,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司马迁曾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深刻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不是通过理论逻辑来阐述,而是以寓言的形式表现。比如他通过黄帝索玄珠

8、,说明有为是对自然之道的破坏,只有无为方能找到玄珠(天下);通过“螳螂捕蝉,异鹊在后”的现象,说明社会利益关系网中的血腥斗争;通过任公子的钓鱼法阐述了只有心无所用,听之任之才能钓到大鱼(天下);通过好友惠施对自己的嫉妒和曹商得官后的炫耀,看到权势对人的腐蚀,并极尽讽刺地把权贵比作腐鼠和痔疮,以表明自己的志向;通过“枯渔之肆”的寓言看清社会的本质,人与人原来是一个“人肉”市场。庄子的寓言中还有许多鲜明生动、神奇怪诞的人物形象,寓意深刻,以智启人,丰富了文学题材,为后世小说的发展提供借鉴。后世六朝志怪与志人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和清代的小说,直至鲁迅,无不受到这种写人风格的影响

9、。柳宗元的寓言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的人物形象也正是借鉴了庄子对如“支离疏”等众多“畸人”的描写,文章主题也继承了庄子“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其“养树之术”“养人之术”的创作思想;明代袁宏道的名篇拙效传,对家中四丑仆冬、东、戚、奎得以“坐而衣食”和其他狡狯之仆被驱逐的对比,阐述了“无用即有用”的哲理,此文的立意和题材,都受庄子思想的影响。明代陆树生的小品文,以竹作比,甘竹因甘而被采,苦竹因苦而得全,不仅在立意上得庄子“真传”,传达出“无用”之“用”的意味,而且内容选材也颇类庄子人间世中的“商丘之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虽然与庄子相差年代长远,其表达的主旨和所属故事的虚实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不难

10、看出,聊斋志异以及其他一些关于奇人奇事、乡村野史等的著作,还是能从中见得庄子的端倪的。鲁迅也受庄子影响颇深,他曾经说过:孔孟之道对我没多大影响,真正对我有影响的一个是庄子,一个是韩非子。鲁迅的故事新编起死就是从庄子至乐篇的寓言故事里演义出来的。四、“物我一体”的悟道理论对美学建构及文艺批评的影响庄子中有不少对于技艺突出人物的描写,比如“操舟之津人”“匠石”“轮扁”“庖丁”等,这些故事,在表面上看来是作者要说明技艺的高超,是长期勤加苦练的结果。但庄子真正的意图,是要表达做人做事想要成功,就必须达到一种“无我”“忘我”以及“物我一体”的境界和道行。虽然在哲学意义上来讲,这一命题容易导致不可知论和虚

11、无主义;但是,在进行文艺创作时,只有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对外在功利的东西不加关注,才能达到全神贯注,探得艺术的真谛。虽然在天道中,庄子只看到“臣不能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的神秘性的一面,并用其说明不可知的“道”,终引致不可知论,但这些论“意”的寓言故事和言论表达,却对后世的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比如萧子显南奇书文学传论、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刘知几史通叙事都受庄子影响,认为文学创作要表达的“意”即文心,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论调,深刻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性。毫不讳言,我们在进行写作的时候,有时会文思如泉涌;有时会才思枯竭。

12、这其中的奥妙和道理,是古人难以十分科学地认识清楚的。而庄子则通过据大量事例,在客观上提出了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庄子有形无形的影响,后世众多文学艺术家就此作了发挥,比如“旁推交通“(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博取兼资” (刘熙载艺概文概“道可致而不可求”(苏轼日喻说)等等。由此可以得出:第一,就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而言,庄子给后世最经典的启示就是:精妙的思想火花、艺术灵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通过熟能生巧式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这种认识不仅对后世文艺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最终促成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意会”式的文学评论方式。同时,庄子对动与静和谐统一的表达,对超越时空界限、重在内心体验感知的阐述,都将中国文艺理论建构引向了审美超越、直觉体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