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能力测验数量关系复习技巧_第1页
行政能力测验数量关系复习技巧_第2页
行政能力测验数量关系复习技巧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和方法数量关系部分是行测必考的题型,也是最难快速提高的部分。解题时思路不对则无法快速解答甚至无法动笔。所以若非行测其他题型部分训练到位了或者本身基础底子不错,则数量关系部分不建议作为重点训练和首先训练的部分。行测数量关系题型有一个特点,绝大部分考生都能通过大量练习而取得明显效果,只是你愿不愿意花时间的问题。 有一个付出与回报比的问题。这也就是前面说到这个部分付出后回报较慢,但是收获较多。所以训练要趁早。一般而言,公考行测从50分想提到70左右很简单,但一旦上了 70+,要想突破80+则必定要突破数量关系的行测临界点。对于公考来说,“渔”比“鱼”要有用得多。信息乱飞的今天,我们已

2、少有耐心坐下来 静静思考一些事情, 我们已经懒到不用大脑思考,宁愿别人嚼好来喂我们; 我们想直接摆平问题,却没兴趣去知道为何出现问题;我们只要HOW,却从来不问 WHY 。网上卖得很火的、论坛上点击率超高的,一书在手,如获至宝。面对着从未见过的各种秒杀,开始觉得很新鲜好神奇,想着我看完这些到时数学肯定都不再是问题。有的是几乎做遍了这么多年来所有的真题,信心满满地去参加考试,但实际上到了考场,发现该放弃的还 是放弃,该做不出来的还是做不出。很少有人会去想究竟是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方法经验是死的,人是活的,简单机械地去套取、 模仿别人的经验来学习,稳死无悬念。所以,我将成功经验分享出来,吸收还得

3、靠自己。【总结很重要】为什么要总结?为什么练习中要尽量尝试不同方法?很多人以为这样是在浪费时间,其实他不知道,这样的多方法练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小题型了,而是对整个数学运算部分的思维锻炼。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比如一道简单的数学计算题目:108*1046+4131*218=()A.25467127B.1013526C.354987D.6877445很多人看了直接会选 B,因为尾数明显就是 6。选对了。但在现在的公考题目中,如果出题人放这种选项,完全就是纱布型的。因为基本上大家都会,等于大家都加1分,而公 考是按排名来看的,所以这题等于白出,完全就是在浪费墨水和纸张。于是出题人,改变选项:A

4、.2546716B.1013526C.354986D.6877446尾数都是6,你现在还能直接知道选哪个吗?这样就让很多人开始动笔去算了,也才是考行测的初衷:通过区分度的设立对考生水平进行筛选。这时有的人懂得估算:100*1000+4000*200,因为每个数字都是做低值估算,最后结果应该也是在 90万高一些的,显然只有B对;居然又被秒了。好吧,继续改变选项, 大家都知道要估算了:A.1024586B.1013526C.1257326D.916856选项如此接近,尾数又都是6,束手无策了?题目很明显的108和4131都是9的倍数,那他们的和必定也是 9的倍数,同样只有B。原理就是原式可以化为

5、9*12*1046+9*459*248=?提取个公因数 9,变成(12*1046+459*248)*9= ?小结:第一:和差计算中只要每一项都能被某数整除,那么他们的和或差同样也能被该数整除。第二:我可以把它推广到其它任何一个数字,比如以后遇到像65*23+75*3仁 ?的题目,我会第一反应想到:哦,简单,选择选项中能被5整除的数字。第三:在实际应用题里面,如果碰到一道题目:这种6人平均35岁,其中5人平均36岁,问另外那人多少岁 .A.27B.28C.29D.30简单地列下式子6*35 36*5,看到这里,你就应该回想下:这不是跟我之前学到某某 整除的特性差不多吗,这里刚好前面都有5这个公因

6、数,那选项肯定也是。于是就选D。这就是拓展。但很多人都会只局限于记这东西,会套不会用,只要题目稍微变化一下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好比上面的简单计算和这道应用题,其实本来就是同个类型的题目, 只是应用题看来复杂点。这只是最简单的例子,更别说其它千变万化的题目了,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必须要善于抓住通性。很多都是得结合选项来判定, 实际考场已经很少会出现这么简单的题目了。之所以举这样简单的例子主要还是想说明总结的重要性。它也不仅仅只是因为当你引申开以后, 你就会发现再简单的题目其实已经变得不简单,10道题远胜人一道题,而是整体公考数学运算题目中的某种思维。这样你的复习效率,做 家1000题。这个道理与

7、申论的训练是一致的,一篇要当十篇来用。【备考素材】:1. 完整介绍基本题型的资料(比如战役套餐里的视频,以及百度电子书籍等)2. 近23年的真题集(推荐国考,联考,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行测题库)3. 大笔记本1本,错题集1份(手写小抄+行测题库汇总)【备考计划】:具体每轮日期分配自行安排, 也可以通过评测后由老师帮助你制定一个训练计划提供训 练资源。目前有这项服务的貌似只有,欢迎补充更好的备考平台或者模式。第一轮:基本题型学习一遍,以真题为主(书籍以及行测题库上的专题)第二轮:专项强化训练(以中政行测战役模式下的数量关系试题与视频技巧为主) 第三轮:阶段总结。(重要环节,重点总结数量

8、关系中自己能较为熟练运用的题型) 第四轮:学以致用,试卷验证。【笔记本怎么用】:1记录题型分类、公式等;2. 记录每个大题型的小结,每个阶段性的总结。3记录做题中看到的某种特殊题型解法或者某种特殊思路等;【错题集怎么用】:1. 记录所有平时练习中做错的题目;2. 每道题下面应该记录错题所属的分类、自己为什么做错及不足的地方;3. 定期抽取错题集里面的题目来做,绝不容忍同个题目一错再错的情况。4. 临考前总结时根据错题集进行编题,对同一题目进行拓展。【如何总结】:1. 根据基本题型和真题集进行题型的再一次分类。脑海里有一个树状目录。 不同题型,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都要有一个概念。比如最普通的排列问

9、题都可以分为:相邻和不相邻两种情况, 其中的不相邻又可以分为同元素的不相邻和不同元素的不相邻,具体情况都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也可以用自己看得懂的语言进行分类,比如前面所说的同元素的不相邻和不同元素的不相邻,记为同元不邻和异元不邻,这样更方便记忆。当然这只是辅助而用,理解记忆才是重 点。2. 遇到某种类型的题目我应该怎么解决,如果题目出现第一种变式我该怎么办,出现 第二种变式我又应该怎么应付 这也是前面所说的每一道题都要尽量尝试多种解法的原因。注意:精练一种题型而非多种题型,不求每个题型都会, 但常考容易题型必定要重点训练达到秒杀。【考场实战】:1.【快速扫描】:开始数量关系部分作答前,可以化3

10、0秒左右进行快速的浏览,能更快自然最好。(平时应该进行这项工作的训练)。自己擅长的熟悉的,一定要标记先做。如果遇到从没见过的题型或者感觉计算量比较复杂、可能是难度比较大的题目,可以在题号那另外标记一下。放置在最后完成或者直接放弃不是不可以。2【读题与破题】:必须读懂和找出题目告诉你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比如隐藏的条件、隐藏的关系式、有没有可以直接秒杀的可能等等。这是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一步。平时要有意识的进行训练。3. 【确定解题方法】:其实在你进行第一步浏览和第二步破题的时候,大概该用什么样 的解题方法,心中就已经有底了,要做的只是调整和确定而已。4. 【做题】:平时在电脑题库上也好,纸质试卷

11、作答也好,思路要清晰,要动笔计算的不要含糊。现在很多朋友因为在线题库具有统计和保存功能而选择在电脑上做题,虽然不是媒介不同,但其实思路是一样。“扫描”一遍试题总是有必要的。国考真题范例:(个人认为数量关系 40%的试题是可以通过训练复习后很快解答出来的, 应该在平时作为重点训练。以下试题为某一年类)1.某单位订阅了 30份学习材料发放给 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发放 9份材料。问一共 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排列组合分配)(每个部门至少,分类讨论)A. 7B. 9C. 10D. 12解:(9 , 9 ,12 )的情况:3种;(9 , 10 , 11 )的情况:6种;(10, 10 , 10

12、 )的情况:1种 所以一共是10种,选C。2.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 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两项组总数,求单项中的单项)A. 8B. 10C. 12D . 15解:5*9=45 , 10*5=5050X+(27-X ) 45=1290得 X=15,选 D。另外到了这一步,偶+ (27-X )奇=偶 =X也是奇,因为(27-X )只能是偶数。同样选D。3. 一公司销售部有 4名区域销售经理,每人负责的区域数相同,每

13、个区域都正好有,而任意两名销售经理负责的区域只有1个相同。问这 4名销售经理总共负责多少个区域的业务?()(排列组合)(实际就是4人中任意取2人)A. 12B. 8C. 6D. 4解:C (4 , 2) =6,选 C。4. 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仍按上月售价销售,其利润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利润问题中的比较)(这种问题都可以设特殊值,注意别搞错月份)A. 12%B . 13%C . 14%D . 15%解:假设上月进价100,则这个月进价95,售价X,则上个月利润比这个月多了100-95=5有:X/95-X/100=0.06, 解得 X=114,则

14、利润为 14%,选 C。5. 一位长寿老人生于19世纪90年代,有一年他发现自己的年龄的平方刚好等于当年 的年份。问这位老人出生于哪一年?()(年龄)(平方是个突破口, 说明要找某数的平方)A . 1894 年B . 1892 年C . 1898 年D . 1896 年解:如果他50岁的话,那就是 2500年了,显然应该是 40几岁,43的平方=1849,不符;45的平方=2025,同样不符,所以是44岁,也就是44的平方=1892,选B。资料来源: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获取老师的专业指关于数量关系更多题目和备考方法,可以登陆中政行测进行系统的学习,导。温馨提醒:双击即可进入你倾慕的行测备考平台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