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NET试题库管理系统设计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NET试题库管理系统设计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NET试题库管理系统设计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NET试题库管理系统设计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NET试题库管理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飞速开展,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向系统化、标准化、自动化的方向开展。面对传统的人工出题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的弊端,有必要开发使用计算机来管理试题并可以自动出题、组卷的软件系统试题库管理系统,以提高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试题的标准管理、科学出卷、快速查询,从而减少教师的劳动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试题库管理系统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其系统开发主要包括数据库的规划设计与维护、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建立起的数据库具有完整性和一致性,且具有一定的数据平安性,而对于后者那么要求程序界面友好、功能完备、容

2、易使用,具有流行软件的操作习惯等特点。试题库管理系统包括系统管理、试题管理、试卷管理、课程管理等模块。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无纸化考试,取代传统的手工考试方式,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非常活泼的研究领域。网络考试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考试,不仅是建设节约社会的需要,同时网络考试还具有快捷、方便、高效、平安等许多优点,考试的信度、效度都可大大提高。目前国际上著名的认证考试,如Sun公司的认证考试、Cisco认证考试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因此,采用标准化网络考试方式将是以后考试开展的趋势。本文利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以及.net技术,开发了基于C/S的多用户在线考试系统。该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现阶段

3、能实现多用户同时在线考试时间控制、自动阅卷,试题录入及修改、用户管理、成绩管理等重要功能,也就实现了无纸化考试,满足任何授权的考生随时随地考试并迅速获得成绩。考试系统选用 SQL Server 2000 作为后台数据库,利用功能强大的visual studio 2005应用程序作为网站的开发软件,采用的.net技术使生成动态交互式Web主页的工作变得十分简单。同时对.net、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网站在实现方法上,采用ASP的ADO组件实现网页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采用字段的匹配实现学生登录和教师管理登录功能,通过数据库语句实现对考

4、生详细的成绩分析与试卷分析的功能。该系统完成了教学改革课题设计要求的任务,到达了简化试卷的出、答、改、管理的目的。关键词:考试系统,ASP,.NET,试卷生成,数据库,C/S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modern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ll aspects of teaching develop to the systematic, standardized and automated direction. Faced wit

5、h the traditional title of not only laborious and time-consuming but also shortcomings of low efficiency, its a need to develop the software system - Item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uses computers to manage the test and automatically create test pap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ir work in the educat

6、ion and teaching and their work efficiency. Through such a system, we may be able to manage the test in a standardized way, create a test paper and the volume scientifically, search the test quickly, thus reduce the workforce of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Item Manag

7、ement System is a typic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hose system development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database planning design and maintenance, the clien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ith regard to the former setting up a database with integrity and consistency, it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data

8、security, while the latter claims a friendly process interface, full function, easy to use and needs a peculiarity of operating the popular software and so on. Item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es system management, examination questions management, examination paper management, curriculum management, an

9、d other modules. The way that non-paper examination based on computer technology substitutes for tradition manual examination has recently become an active research field.The network examination can carry out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examination without the paper, not only is a demand that constructs

10、 the economy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e network examination but also has fast, convenience, efficiently, safety etc. many advantages, examination of reliability, effects can raise consumedly. Currently, the attest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st examination, if the attestation of the company of Sun ex

11、amination, the Cisco attestation examination all adopted this kind of way, therefore, adoption standardize the network examination method will be later the trend of the examination development.An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based on network, database and .net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he system has th

12、e feature of convenient utilization and simple operation, and it realizes the functions such as multi-users on-line examination, time control, automatic paper reading, paper subject inputting and modification, users management and score management etc. Take the function of no-paper examination for e

13、xample, it provides examination for every authorized student and gives the score timely.This system choose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as its background database ; powerful Adobe Dreamweaver as the software which is used to develop the web site; The technology ASP adopted by this web site make lovely

14、dynamic interactive. Web home page easier. Finally, this system discusses following key technologies: .net, 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etc. In point of realizing, make use of ADO package of ASP to connect the web page to the database. Make use of match of the word section to realize students

15、 log-in and teachers management of the log-in function. Make use of SQL sentence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that can select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paper detail.The system accomplishes the assignment of requeste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predigesting exam process.Key Words: Exa

16、mination System,ASP,.net,Generation papers,Database,C/S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31790785 前 言 PAGEREF _Toc231790785 h 1 HYPERLINK l _Toc231790786 1 绪论 PAGEREF _Toc231790786 h 2 HYPERLINK l _Toc231790787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PAGEREF _Toc231790787 h 2 HYPERLINK l _Toc231790788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PAGER

17、EF _Toc231790788 h 2 HYPERLINK l _Toc231790789 课题研究的意义 PAGEREF _Toc231790789 h 3 HYPERLINK l _Toc231790790 1.2 在线考试系统的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231790790 h 4 HYPERLINK l _Toc231790791 2 相关技术和理论 PAGEREF _Toc231790791 h 7 HYPERLINK l _Toc231790792 2.1 ASP技术介绍 PAGEREF _Toc231790792 h 7 HYPERLINK l _Toc231790793

18、 2.1.1 ASP的原理 PAGEREF _Toc231790793 h 7 HYPERLINK l _Toc231790794 2.1.2 ASP的特点 PAGEREF _Toc231790794 h 8 HYPERLINK l _Toc231790795 2.1.3 ASP的常用内建对象 PAGEREF _Toc231790795 h 8 HYPERLINK l _Toc231790796 2.1.4 ADO组件 PAGEREF _Toc231790796 h 10 HYPERLINK l _Toc231790797 2.2 ACCESS数据库简介 PAGEREF _Toc2317907

19、97 h 11 HYPERLINK l _Toc231790798 2.3 开发工具Dreamweaver8简介 PAGEREF _Toc231790798 h 12 HYPERLINK l _Toc231790799 2.4 IIS PAGEREF _Toc231790799 h 12 HYPERLINK l _Toc231790800 2.4.1 IIS的特点 PAGEREF _Toc231790800 h 12 HYPERLINK l _Toc231790801 2.4.2 IIS 的功能 PAGEREF _Toc231790801 h 14 HYPERLINK l _Toc231790

20、802 2.5 Visual studio 2005 PAGEREF _Toc231790802 h 15 HYPERLINK l _Toc231790803 2.5.1 visual studio 2005的特点 PAGEREF _Toc231790803 h 15 HYPERLINK l _Toc231790804 2.5.2 CS架构 PAGEREF _Toc231790804 h 16 HYPERLINK l _Toc231790805 3 系统可行性分析与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231790805 h 17 HYPERLINK l _Toc231790806 3.1 可行性

21、分析 PAGEREF _Toc231790806 h 17 HYPERLINK l _Toc231790807 3.2 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231790807 h 18 HYPERLINK l _Toc231790808 4 系统整体设计 PAGEREF _Toc231790808 h 20 HYPERLINK l _Toc231790809 系统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 PAGEREF _Toc231790809 h 20 HYPERLINK l _Toc231790810 系统平台 PAGEREF _Toc231790810 h 20 HYPERLINK l _Toc2317908

22、11 4.1.2 Web效劳器平台 PAGEREF _Toc231790811 h 20 HYPERLINK l _Toc231790812 4.1.3 应用开发工具 PAGEREF _Toc231790812 h 21 HYPERLINK l _Toc231790813 4.2 系统功能 PAGEREF _Toc231790813 h 23 HYPERLINK l _Toc231790814 4.2.1 考生子系统的功能 PAGEREF _Toc231790814 h 23 HYPERLINK l _Toc231790815 4.2.2 教师子系统的功能 PAGEREF _Toc231790

23、815 h 24 HYPERLINK l _Toc231790816 评分系统功能 PAGEREF _Toc231790816 h 24 HYPERLINK l _Toc231790817 4.3 数据库设计 PAGEREF _Toc231790817 h 25 HYPERLINK l _Toc231790818 4.3.1 数据库设计概念 PAGEREF _Toc231790818 h 25 HYPERLINK l _Toc231790819 数据库设计方法及准那么 PAGEREF _Toc231790819 h 25 HYPERLINK l _Toc231790820 4.3.3 数据结构

24、设计 PAGEREF _Toc231790820 h 26 HYPERLINK l _Toc231790821 4.4 系统平安机制的研究 PAGEREF _Toc231790821 h 27 HYPERLINK l _Toc231790822 4.4.1 平安隐患分析 PAGEREF _Toc231790822 h 27 HYPERLINK l _Toc231790823 4.4.2 提高平安性的方法 PAGEREF _Toc231790823 h 28 HYPERLINK l _Toc231790824 5 系统详细设计及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231790824 h 30 HY

25、PERLINK l _Toc231790825 5.1 系统流程图 PAGEREF _Toc231790825 h 30 HYPERLINK l _Toc231790826 5.2 各模块分析 PAGEREF _Toc231790826 h 31 HYPERLINK l _Toc231790827 考生登录模块 PAGEREF _Toc231790827 h 31 HYPERLINK l _Toc231790828 5.2.2 教师管理模块 PAGEREF _Toc231790828 h 32 HYPERLINK l _Toc231790829 5.2.3 在线考试模块 PAGEREF _To

26、c231790829 h 34 HYPERLINK l _Toc231790830 6 系统测试 PAGEREF _Toc231790830 h 36 HYPERLINK l _Toc231790831 6.1 测试目标 PAGEREF _Toc231790831 h 36 HYPERLINK l _Toc231790832 6.2 测试方法 PAGEREF _Toc231790832 h 36 HYPERLINK l _Toc231790833 6.3 测试总结 PAGEREF _Toc231790833 h 37 HYPERLINK l _Toc231790834 结 论 PAGEREF

27、_Toc231790834 h 38 HYPERLINK l _Toc231790835 致 谢 PAGEREF _Toc231790835 h 40 HYPERLINK l _Toc231790836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31790836 h 41前 言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开展,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开展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教学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开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教学中去,这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教学包括很多环节,例如教学系统、答疑系统和考试系统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线考试系统,同时它也是最难

28、实现的环节。在我国,虽然教学已经蓬勃地开展起来,但是目前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就某种程度上而言,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开展,互联网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大,如教学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而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要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

29、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考试是现阶段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它是建立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应用系统,客户端的配置可以极为简单,使考试不受地域的局限。一个完备的在线考试系统可以使用户在网上学习过后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便及时客观的发现自己的缺乏,使得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在线考试系统中题目的录入、试卷的提交、成绩的批阅等都可以在线自动完成。只要形成一套成熟的题库就可以实现考试的自动化。这样一来,教师所要做的只是精心设计题目、维护题库,而不是组织考试,从而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这说明其经济性是相当可观的。1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计算机和网络

30、的应用己经普及到各行各业。尤其在大、中专院校,校园网的建设已逐步完善,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利用网络工具进行信息交流和辅助学习的能力。然而,对于校园网作用的发挥,相当一局部学校只到达了Internet上网代理、对外宣传、提供简单的文件共享与多媒体效劳这样简单的应用层次。在学校教学环节中,仍然过分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网络的开发和应用程度还远远不够。即使是网络教学系统,也大多为静态、无反应信息的系统,很少提供在线练习与考试的功能。事实上,在学校教学组织工作中,无论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考试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局部,而传统考试中所依赖的手工方式其“测验、考试等均存在诸多弊病:(1) 组织考试

31、工作量大:不仅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处找试题、拼试卷,而且教务部门也要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试卷印刷、组织考试、试卷批阅、试卷统分和考试分析等工作,虽然调动了各方面力量但效率并不是很高。 (2) 周期长:考试进行好多天之后才能向学生给出考试结果,也才能对学生进行考题内容的讲评,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连贯性。这种考试方式己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为了缓解教师紧缺的压力,减轻广阔教师的劳动强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有用人才,开发并利用网络考试系统已迫在眉睫。开发网络考试系统,不仅为高校教考别离、教学资源共享、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合理安排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为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

32、平,使广阔的高校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教研教改和科学研究从而取得更大的成绩提供了可能。可以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展,研究并开发出基于网络的在线考试系统是对传统考试方式的一个冲击和革命。目前不仅是大、中专院校甚至连中、小学校,都希望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课题研究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考试的手段和媒介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从传统的纸笔考试到计算机辅助考试,其实现方法由单机形式逐步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网络考试方式开展,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网络考试系统是传统考试和考场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

33、广阔空间,满足广阔学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利用网络进行考试。借助于数据库技术应用平台,使得原来传统考试过程得到了极大的简化,并大大地提高了考试组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系统设计的主要是为了适应无纸化考试的需要,基于C/S模式的网上考试以因特网为桥梁,突破了传统考试的诸多限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考题资源共享。网上考试系统的客观题和填空题可自动评分,无任何人为因素,不仅能够使教师摆脱繁重的阅卷负担,提高阅卷速度,而且可以防止人为误差及人情分等问题,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因而,计算机网上考试系统具有保密程度高、客观性强、评分迅速公正,降低考试本钱,解决繁重的考务工作等传统考试不可比较的优势。计算机组

34、装课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目前我们学校所使用的考试方式是通过传统的试卷考试,因此,利用先进的Web技术研制开发计算机组装课网上考试系统很有必要,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考试与相应的教学内容挂钩,而且可以更大范围地使教学资源得到共享。本课题是根据本人所在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学改革需要,以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依托,利用校园网强大的效劳功能,研究并实现了计算机组装课的网上考试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浏览器/效劳器模式,即C/S 模式,实现了网上考试的管理功能。在权限的控制下,考生可以通过终端参加网上考试、网上查分;教师可以对题库进行管理、完成试卷生成、试卷评分、考生管理等功能

35、。考试系统作为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一个有益探讨,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今后可以扩展到学校教务管理、图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中,真正实现高效实时的无纸化办公。1.2 在线考试系统的研究现状随着网络技术的开展,运行在单机上的考试系统根本上趋于淘汰趋势,主要原因是单机运行的考试系统虽然没有网络需求,但缺乏数据共享、集中管理等功能,这样反而给管理人员增加了较大的负担。目前,在一些硬件设施比较落后的地方,还有这样的系统在使用,更多的是随着硬件设施的提高,选用这样系统自带的题库,完成自测工作。美国是率先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测量的国家,目前己步入成熟应用阶段。许多国际著名的计

36、算机和外语考试均采用基于网络的考试平台,这种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认证考试使我们不出国门就可以获得各种国际上通行的证书。例如微软的认证考试,考试没有固定的时间,考生随时可以到各授权考试中心报名,在确定了考试时间后,提前几天通知考试中心,就可以参加考试。提供远程考试效劳也已经成为一项颇有前景的产业,比方美国的思而文学习系统就是一家专业从事教育和计算机化考试效劳的公司,计算机辅助测试是该公司主要经营的业务之一。该公司组织的CAT,考题可通过网络传送到普及世界的各个考场,考试大多采用标准选择题,考生只需提前通过注册,便可以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后考生马上就可以知道考试成绩,同时考生成绩也会立即通过网络传送

37、到相应的授证机构。当今大局部的授证机构(Microsoft、Cisco、Oracle等)均委托思而文公司为其进行测试、评估。目前较多的在线考试系统是采用C/S(客户机/效劳器)模式开发的,这种模式下的考试系统要求在客户端单机和效劳器上都安装考试应用软件。客户端软件主要包括考试和自动阅卷模块,负责显示考试界面、考试计时并提供自动评卷及与效劳器进行联络的功能;效劳器端软件主要包括题库管理和考试管理模块,负责维护题库、生成试卷、考试监控及考后必需的人工阅卷、成绩的收取、统计、汇总等工作。考生在单机上参加考试,考试结果被系统收集到效劳器指定的目录下。比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级、二级VF和VB的上机考

38、试就是属于这种模式的考试系统。这种模式下的考试系统对客户端的软件有很大的依赖性,很难维护并且维护本钱较高,不适用于组织大范围的考试。近几年随着ASP、JSP等网页交互技术的出现,基于C/S(客户端/效劳器)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逐渐引人注目。这种模式下的考试系统是一个基于数据库和Web技术的远程在线实时测试系统,这种系统的客户端除了浏览器外,无需再安装其它任何应用软件,而同样具有自动出题、自动评卷、保存和汇总成绩等功能,同时系统的维护和升级都非常方便。考生通过 Internet即可登录参加考试,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目前基于这种模式的网络考试面向的主要是社会上的培训认证考试(如微软的各种认证考试

39、)和远程教育的考试。这种方式适应了现代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在远程教育日趋成熟的今天,它代表了未来考试系统的开展方向。本论文的研究课题就是基于C/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众所周知,考试需要监考,那么随时随地可以进入的网络考试又如何实施呢?按照目前的情况,针对网络考试的组织状况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 完全开放型:这种类型适合自我认定性质的考试,用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的自我考核。它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开进行,可在任何网络环境中进行,不需要监考,任何时间、地点随时考试。往往考试结果立即可知,非常方便,一般是不收取费用的。如网上公开的一些小型知识问答。(2) 半开放型:这种类型适用于社会上认证性质的

40、考试。它需要被试者个人申请,并按要求在指定的考点上网参加考试。这些考点是由所认定的考试机构专门开设的,有专人监考,一般是随机效劳方式,随到随考,考完立即知晓成绩,一般是要收取一定考试费用的。如微软的各种认证考试。(3) 组织型::这种类型适用于单位、学校及社会认证性质的考试。通过集体申请,在认定的考试机构专门开设的大型考点上网参加考试,也有专人监考,要定时定点,收不收费用由机构自定,如学校机房针对在校学生的网上考试。以上这三种类型的网络考试都仅仅需要浏览器就可以了,无须安装考试系统和题库,所有信息和考试结果都在效劳器上。本论文的研究课题就是基于组织型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 相关技术和理

41、论 ASP技术介绍ASP(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是微软推出的一个效劳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一种可以建立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效劳器应用程序环境。应用ASP的网页设计者只要将一些简单的指令嵌入到HTML文件中,就能实现动态网页的功能。ASP内置的ADO(Active Data Object)效劳器组件,用于数据库访问,它使得客户端应用程序能够通过任何 OLE DB 提供者来访问和操作数据库效劳器中的数据。ASP被包含在Microsoft IIS(3.0以上版本)中,而IIS作为Windows NT及Windows 2000的最正确Web效劳器,己经被非

42、常多的企业和ISP采用。2.1.1 ASP的原理ASP技术原理是:使用脚本编程语言(目前支持VBScript和JavaScript两种脚本语言)所编写的动态页面保存在WEB效劳器内,当用户向Web效劳器发出访问动态页面的请求时,Web效劳器从硬盘或者内存中接收正确的ASP文件,并将这个文件发送给ASP的解释引擎(ASP.DLL),解释引擎扫描整个页面文件,并执行脚本代码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如:用ADO组件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执行算术或逻辑运算等,最后把执行结果返回Web效劳器。最终,Web效劳器将解释引擎的执行结果连同页面上的HTML内容一同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虽然客户端用户所接收的页面与传

43、统页面并没有任何区别,但实际上页面的内容己经通过了效劳端处理,完成了动态的个性化设置。2.1.2 ASP的特点从技术上说,ASP技术对于熟悉Windows环境的开发人员来说,更容易上手、使用更为熟练。ASP的文档资料非常丰富,对开发者和维护者都是有利的一面。PHP等基于Unix或类Unix系统开展起来的,虽然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在Windows效劳器平台工作,但多数不稳定、效率不高。因此本系统采用ASP技术,其特点如下: (1) 使用VBScript、Java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即可快速地完成网站的应用程序。(2) 无须编译,容易编写,可在效劳器端直接执行。(3

44、) 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如Windows的记事本,即可进行编辑设计。(4) 与浏览器无关,用户端只需使用可执行HTML文档的浏览器,即可浏览所设计的网页内容。ASP所使用的脚本语言(VBScript、JavaScript)均在WEB效劳器端执行,用户端的浏览器不需要能够执行这些脚本语言。 (5) ASP的源程序,不会被传到客户浏览器,因而可以防止所写的源程序被他人剽窃,从而提高了程序的平安性。2.1.3 ASP的常用内建对象ASP提供了内建对象,这些对象使用户更容易收集通过浏览器请求发送的信息、响应浏览器以及存储用户信息。它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经过任何声明或建立的过程,使用方便、功能强大。

45、ASP的内建对象都是在效劳器端运行的,它们都放在效劳器端脚本中。ASP的常用内建对象有:(1) Request对象在网站应用过程中,效劳器端和客户端交流信息是最常见的。Request对象的功能是从客户端取得相关信息,如表单参数及Cookies等。使用Request对象可以访问任何用 请求传递的信息,典型的信息是从HTML表单中用POST方法或GET方法传递的。Request对象还能访问发送给效劳器的二进制数据,如上载的文件。(2) Response对象Response 对象可以动态响应客户端的请求(Request),将动态生成的响应结果返回到浏览器中。(3) Application对象使用Ap

46、plication对象可以使所有用户一起使用该对象,到达共享信息的目的。最典型的是聊天室,大家的发言都存放到一个Application对象中,彼此就可以看到发言的内容了。Application对象没有有效期的限制,直到应用程序停止前它是一直存在的。在Application级别定义的数据,对整个应用程序中的所有页面有效且对所有访问该应用的用户都有效。Application可以统计目前上站的人数,用于网站上不同用户之间的通信,记录广告条被点击的次数等典型应用。(4)Session对象Session对象可以存储每一位用户客户端的信息。当用户在网页与网页之间跳转时,存储在Session对象中的信息一般

47、不会丧失。ASP效劳器系统默认的信息保存时间一般为20分钟,如果客户端超出20分钟不再向效劳器提出请求或刷新Web页面,该Session信息就会自动结束。合理地利用Session对象变量,就可以很容易保存一个在多个主页面之间切换的用户的信息了。Session对象与Application对象存储的信息不同之处在于,Session对象存储的信息只对单个用户有效,与用户一一对应。Session对象可以鉴别客户的身份,储存浏览客户的一些特定信息(姓名、浏览器类型、访问停留时间),跟踪访问客户,了解访问客户的习惯、爱好,存储访问客户的信息容器(如虚拟购物篮)等典型应用。(5) Server对象Serve

48、r对象提供对效劳器上方法和属性的访问,其中大多数方法和属性为实用程序提供效劳。Server对象提供了一个属性和四个方法,利用它们可以和IIS进行通信并使用11S提供的功能。Server对象中的功能允许对脚本进行处理来完成脚本本身无法提供的功能。在ASP处理模型中,访问者键入他们要访问的页面地址,也可以单击一个链接或他们当前所在的ASP的一局部,这项请求通过因特网被发送到效劳器。效劳器检索到请求访问的页面,如果它是一个ASP的话,它将开始对这个页面进行处理。在这里,Server对象的作用是确定代码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处理。Server对象允许你在处理该页面的过程中使用到其他组件,还允许你和效劳器本

49、身进行通信,然后处理后的页面被发送到访问者的浏览器。2.1.4 ADO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t)组件是一个ASP内置的ActiveX效劳器组件,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数据访问对象技术,用于数据库访问。ADO在ASP网页与数据库之间起着链接与传递的作用,也就是把ADO中的对象嵌入到ASP程序中,来执行ASP网页发出的处理数据库中数据的指令,如增加数据、删除数据或查找数据等操作。因此可以说ASP是依赖于ADO来实现数据存取的,而ADO又是通过ASP把数据传输给客户或把客户端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ADO组件主要是用Connection、Command和Recordset三种对象进

50、行Web应用程序设计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如果要使应用程序具有更好的健壮性,可以利用Error对象来处理程序运行时的错误。三个对象的作用分别是:Connection对象主要用于翻开或链接数据库文件,表示对远程数据源的连接;Recordset对象主要用于存取数据库,表示从数据源返回的结果集;Command对象主要的作用是对数据库下达查询指令,可以用来执行命令和参数化的查询语句,可以用于SQL语句和返回结果集的SQL查询。在使用数据库时,只需控制Recordset对象就可以完成数据库在效劳器上的任何操作。但要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时,那么必须先通过Connection 对象链接需要的数据库,再通过Com

51、mand对象向效劳器发出数据查询的请求,然后通过Recordset对象从数据库中取得数据集。在返回数据时,通过效劳器端的脚本程序对返回的数据运行处理和分析, 然后将数据显示在客户端的浏览器上。2.2 ACCESS数据库简介Access 2000是0ffice 2000中文版的组件之一。与以前的Access版本相比,Access 2000不仅界面更加友好,而且功能也有了加强,尤其是网络功能有明显的提高,使Access 2000与互联网的结合更加紧密。Access 2000是一个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方便、功能强大,与其它数据库有良好的接口。通过Access 2000功能强大的管理工具,用户

52、可以方便的使用和管理数据库,如创立和编辑数据表、设计和使用各种查询工具进行查询操作、设计和使用窗体、制作和打印报表、设计和使用宏、设计和使用Web页等。还可使用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开发高级应用程序。Access 2000具有完整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用户可以方便的设计、修改、浏览一个记录数据的根本表;可以在表数据中进行各种筛选和查询操;:可以设计和使用各种窗体以实现数据显示和操作;可以根据表数据设计打印各种报表;可以设计和使用宏,对表进行一系列特定的操作。Access 2000内有强大的操作向导,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根本表模板.用户只需简单的操

53、作就可建立数据库中所使用的各种根本表、窗体和报表。在Access 2000中,可以设定、修改根本表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在多个相关表之间的关系查询。Access 2000中的宏可以实现操作的自动化,使操作更加简单、快捷.Access 2000增强了网络功能,用户可以轻松自如地完成网页发布等。Access 2000不仅可以处理自身的数据库文件,还可以处理其它一些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所建立的数据库文件,并且支持开放式数据库互连性标准(ODBC)的SQL。Access 2000能与工作站、数据库效劳器或主机上的各种数据库互相连接,与其它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相比,Access 2000具有以下优点:(1

54、) 存储文件单一, Access 2000的一个数据库文件中包含了该数据库中的全部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等所有数据,便于管理。(2) 支持长文件名,并可以在文件名内加空格,使文件便于理解、查找。(3) 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可通过网络传送数据。(4) 使用简便,用户无需了解编程语言,便可轻松地设计和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5) 可以处理多种数据信息,如文本文件和其它数据库文件。由此可见,开发中小型网络系统,选用Access作后台数据库,从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来说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近些年由于Web技术的开展,利用ASP+Access组合进行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已经非常成熟。2.3 开发工具Dream

55、weaver8简介Dreamweaver是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2398.htm t _blank 美国 HYPERLINK :/baike.baidu /view/8375.htm t _blank 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集网页制作和管理网站于一身的所见即所得网页编辑器,它是第一套针对专业网页设计师特别开展的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利用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制作出跨越平台限制和跨越浏览器限制的充满动感的网页。本系统就是使用Dreamweaver作为开发环境。 IIS IIS的特点11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是微软公司的

56、一种集成了多种 Internet效劳(WWW效劳、FTP效劳等)的效劳器软件,它与Windows NT/2000/XP紧密地集成在一起,提供全方位的Internet和Intranet效劳,其平安机制也以NTFS(新技术文件系统,这个新技术是相对于FAT文件系统来说的。在目前的windows系统来说,NTFS还是最先进的,其平安性比较高,并且可以进行磁盘配额管理,还能进行磁盘压缩。种种特性使得NTFS逐步的代替了FAT文件系统成为了目前的主流。)平安机制为根底,因此可以利用IIS构建平安的Web站点。在因特网/企业网上的基于浏览的开发方案中,Microsoft的IIS起到客户端与效劳器端的连接作

57、用。在这种应用中,客户端是指各种各样的浏览器,例如 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 Navigator或其他的浏览器。效劳器端是指我们用来生成站点内容的各种工具和应用程序的结合体。在一些页面中,IIS的作用仅仅是发布一些静态的HTML文件,而在其他的一些网页中,它却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在连接效劳器的多种资源上为你提供很大的便利。在这种客户/效劳器环境下对一个请求的处理包含的步骤为:访问者在浏览器中键入对效劳器上的一个网页进行访问的请求。这个请求通过因特网路由到效劳器端,然后效劳器再将它交给IIS处理。IIS检索所请求的页,并根据所请求的文件名对该页进行相应的处理。

58、如果这个文件是以.asp为扩展名或者该文件是某种类型的文件,它能够在你的计算机上进行处理,那么IIS将对该页面上的代码进行处理。这一处理过程也可能涉及到其他的组件。如果代码需要从SQL效劳器检索数据,那么必要的组件将被实例化;如果代码需要画图程序提供一幅图片,那么相应的组件将被启动;或者,如果代码需要调用你自己创立的组件,那么这个组件也将实例化。代码的处理结果以及为该网页所加载的所有组件将回送给请求该项效劳的浏览器,然后浏览器会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并将该页面显示给访问者。如果这个页面不包含IIS可以进行处理的文件名或扩展名,那么这个页面将会被直接发送给浏览器,无需实例化任何组件,或是对该网页进行任

59、何处理。与其他Web效劳器相比,IIS有以下特点(1) 与Windows NT Server的集成,使得IIS的安装、管理、平安性和运行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2) 便于开发具有强大功能的网络应用程序。由于IIS支持DNA(分布式网络应用)结构,因此可以使用ASP,运行VBScript、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利用ADO及ODBC存储数据,使用Visual InterDev等工具开发专业应用,这些都为开发大型网络应用提供了方便。(3) 支持多种方案。IIS可以满足多种使用方案的需要,从工作组到企业网,直至Web站点都可以使用IIS。(4) 提供多种效劳。除了提供 (Hypertext

60、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效劳之外,IIS还提供了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及Gopher效劳(Gopher系统就是当你从菜单上做出选择时,客户机就连接到对应的效劳器,无论它安装在网络的什么地方)上并完成你要求的效劳。 IIS 的功能至今,IIS已推出6个版本,其中IIS 4.0版提供了几乎所有的建立WEB站点所需要的功能,IIS 5.0那么在的根底上增加了一些新功能,这将有助于使用最新的加密技术,以及客户端与效劳器端证书的鉴别方法。新增的功能主要有:(1) 平安性 摘要式身份验证:摘要式身份验证允许跨代理效劳器和防火墙对用户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