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初 汉武帝 魏晋 隋唐 宋明 明清 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孔子创造兴起孟子荀子总结改造蔚然大宗遭到打击复苏“黑黜百家,独尊儒术” 正统思想传统主流博采众长,与时俱进新儒学体系理学心学形成批判继承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挑战吸收佛道精华新发展三教合归儒更辉煌1、创立:2、继承:3、重创:4、主导:5、冲击:6、融合:7、理学:8、批判继承: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致力于秩序重建。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礼
2、法并施,王霸兼用,治国的礼教为主。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3.阶级关系变动: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学派。根本原
3、因:直接原因:各家学派代表著书立说,互相批驳,形成“争鸣”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时 期仁的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爱人为政以德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末期战国中期战国末期同异奠定基础体系完整,成为大宗。归纳概括诸子百家的主张等内容:所处时期主要流派代表人物 主 张 哲学观 政治观 方法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墨子春秋儒家战国春秋战国道家法家墨家仁的学说以德治民兴私学,教无类民贵君轻“性本善”“实行仁政”“性本恶”君庶舟水强调礼乐道的学说无为而治相对主义法的学说以法治国专制改革爱的学说非
4、攻尚贤侠义行为自由精神顺应自然追求平等课堂小结:人物时期 学派代表阶层孔子春秋晚期 儒家奴隶主阶级老子春秋晚期 道家奴隶主阶级孟子 战国 儒家封建地主荀子 战国 儒家封建地主庄子 战国 道家奴隶主阶级韩非子 战国 法家封建地主墨子 战国 墨家平民小生产者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的阶级属性A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B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C说:“人无有不善。”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D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E说: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5、;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F说:赏厚而信,使民利之;罚重而必,使民畏之;法一而固,使民知之。G说: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1.请指出下述材料中的字母分别代表哪一位思想家?A. B. C. D. E. F. G. 老子孔子孟子 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2. 请讨论,你觉得哪些言论更有意义?请说明理由。参考要点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思想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图治的武器。孔子创私学,主张“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 墨家思想中的大爱文化,对和谐中国与世界有重要影响。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
6、提倡它吗?为什么?1、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2 、儒家提倡“孝” 、“仁义” 、“诚信”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考:4、 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5 、儒家主张的“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方法论: 坚持一分为二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7、; 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你知道吗:汉朝之前的儒学境遇 ?边境不宁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面临问题董仲舒的学说解决之道“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的统一“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限田、薄敛、省役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2)根本目的: 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维护统治
8、而提出的,是在原有儒学思想中加入了新的元素,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后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3)作用(影响):(1)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2)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评价积极消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
9、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人物主要观点对世界本原的认识认识论理学(宋)二程朱熹心学(明)陆九渊王阳明程朱理学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格物致知”;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天理即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程颐1033-1107程颢1032-1085程朱理学代表人物:“二程”、朱熹主要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主张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
10、注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程朱理学在思想界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发展陆王心学(明) 人物主要观点对世界本原的认识认识论理学二程朱熹心学陆九渊王阳明“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可以获得天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王守仁(1472-1529)陆九渊陆王心学陆九渊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反对“格物致知” 王守仁 (阳明心学) 思想核心:“致良知”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是儒学的新形式;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1、同:2
11、、异:前者认为世界本原是客观存在的“理”; 后者认为“心即理”是主观的。把握“理”的方法: 前者主张“格物致知”; 后者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四、对理学的评价:1、实质:3、积极作用: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消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封建制度渐趋衰落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3.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他们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4
12、.思想:程朱理学依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西学东渐,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认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李贽故居(福建泉州)人生经历:求学做官入狱性格特征:正直清廉、“离经叛道”代表作 : 焚书 藏书李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 材料一: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是普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材料二: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
13、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问:上述两段文字主要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 李贽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 他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学先生的虚伪,反映了其反对宋明理学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和对纲常礼教的揭露、批判。2、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1)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反对绝对思想权威(2) 批判程朱理学,强调人正当的私欲(3) 批判儒学的伦理纲常,提倡个性自由发展,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如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他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3、李贽思想的影响:
14、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排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乾隆年间官修)4、评价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共同的生活背景: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
15、的危机日益加深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根源) 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经历:都参加了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2、黄宗羲反君主专制的思想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评价: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明夷待访录3、顾炎武的经世至用思想倡导经世致用,崇实致用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所共同主张的一种学说。它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社会现实,强调要到实践中求真知,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布草定制生产与酒店连锁集团采购合同
- 2025版城市配送公司司机招聘与管理合同文本
- 2025年度燃料油代理采购与新型燃烧装置合作开发合同
- 2025版水果新品开发与市场推广合作合同下载
- 2025年拆迁安置房买卖合同合同履行及变更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特色园区厂房租赁居间服务协议范本
- 2025版食品行业食品安全认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汽车安全信息共享与应急处理服务合同
- 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营销转型中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报告
- 2025版企业生日蛋糕卡采购及服务协议模板下载
- 广告创意与用户体验-第3篇-洞察阐释
- 幼儿园一日常规安全培训
- 5G基带芯片算法验证平台:从设计到实现的关键技术与实践
-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课件
- 2025年高考生物辽宁卷真题解读及复习备考指导(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适用)
- 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
- 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板书设计优化策略
- JG/T 237-2008混凝土试模
- JG/T 232-2008卫浴型散热器
- 灭火员初级习题库
- T/CAQP 001-2017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体系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