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3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_第1页
943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_第2页
943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4.3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内因:中心原子、配位体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外因:温度、压力及溶液的酸度、浓度等1、中心原子的影响中心原子的电荷M的r相近时,电荷愈高,配离子越稳定。例如:Co(NH ) 2+,K =1.29x105 ;3 6稳Co(NH ) 3+,K = 1.58x1035。3 6稳中心原子的半径M的r半径愈小,配位化合物越稳定。例如:Ca(EDTA)。-,K =9.90 x101。;稳Ba(EDTA)甘,K 稳=7.24x107。2、配体的影响L中配位原子的X越小,配位化合物越稳定。如:稳定性Co(CN)63. Co(NH3)63+。由于螯合效应,螯合物比一般配合物

2、稳定;螯合环越多,螯合作用 程度越高,该螯合物就越稳定。3、中心离子与配体的关系一软硬酸碱原则与配合物稳定性软硬酸碱(Soft Hard Acid Base,即SHAB)概念及软硬酸碱原则是 1963年由皮尔生(R. G Pearson)提出的,他把Lewis酸碱分为硬酸、 硬碱,软酸、软碱及交界酸、交界碱。硬酸:接受电子对的原子(离子)正电荷高,半径小,极化率小,变 形性低,即对外层电子拉得紧的物种,如H+、Li+、Be2+、Mg2+、Al3+及高电荷、半径小的副族阳离子等;软酸:接受电子对的原子(离子)正电荷低或电荷为零,半径大,易 变形,对外层电子拉得不紧的物种,如Cu+、Ag+、Au+

3、、Hg2+、Hg2 +、 Pt2+等;交界酸:介于两者之间的酸,如Fe2+、Cu2+、C02+、Zn2+、Pb2+等硬碱:给出电子对的原子电负性大,变形性低,对外层电子拉得紧, 难被氧化,即难失去电子的物种,如F-、Cl-、OH-、H2O、O2-、NH3、 so 2 - 等;软碱:给出电子对的原子电负性小,变形性强,对外层电子拉得不紧,易被氧化,即易失去电子的物种,如、S2-、CNL SCN-、CO、S2O2 -等;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交界碱,如Br-、SO;-、NO-等。注意:在同一类酸(碱冲,软硬度也有差异,如Cd、Hg同属软酸 但其软度为CdVHg;同一种元素,因氧化态不同,而属于不同类酸,

4、 如Fes+为硬酸,Fe2+为交界酸,Fe为软酸。在分子或原子团中,取代 基的电负性越大(小),电子对给予体或接受体原子的电子密度越小 (大),有效核电荷增大(小),对价电子拉得更紧(松),酸或碱的硬度也 越大(小),如CF;为硬酸,而CH;为软酸。软硬酸碱原则(SHAB原则):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不挑选。含义:硬酸倾向于与硬碱结合,软酸倾向于与软碱结合;而交界酸与软、硬碱结合的倾向差不多,交界碱与软、硬酸结合的 倾向差不多。也就是说:硬酸与硬碱、软酸与软碱形成的化合物最稳定;硬酸与软碱或软酸与硬碱形成的化合物较不稳定;交界酸(碱)与软、硬碱(酸)都能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差别不大 该原则能解释某些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例如:稳定性:HgF42- V HgCl42- V HgBr42- V HglK 稳 1021.17x10151.00 x10216.76x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