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意象_第1页
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意象_第2页
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意象_第3页
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意象_第4页
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意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意象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意象樱花是最受日本人喜爱的花种,被指定为日本国花,在日本人心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例如,日语中的“花见”一词就特指“赏樱花”,每当春天樱花绽放之时,人们便齐聚于赏樱名所,席坐于樱花树下,举杯高歌,尽情享受烂漫春光,这是日本人一年里十分重要的事情。事实上,早在奈良、平安时期樱花就受到了日本歌人的喜爱,并且被大量地咏入和歌;在幕府统治时期,樱花与武士结缘,成为武士的象征;到了江户时代又倍受日本国学家的推崇,使樱花深深根植于日本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土壤之中。所以,樱花成为了解日本文化,考察日本人的审美取向及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在天皇授意下编纂的

2、歌集。该歌集确立了日本短歌的基本形式,其歌论也对后世的和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古今和歌集成书时期,正是日本“国风文学”崛起的时期。从汉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中觉醒的自我意识使得日本歌人的作品被深深的打上了日本民族特有的烙印,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樱花取代了唐朝传来的梅花而成为当时歌坛的主流审美对象,可以说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是展现日本人独特内心世界的一个样本。意象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是鉴赏诗歌、研究诗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必不可少的概念。本文引入这一概念,旨在通过对古今和歌集中樱花意象的分析来考察隐藏在樱歌背后的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取向及价值观念。意象与其他中国古典文学固有的概念一样,没有统

3、一的定义和用法,所以本文首先在第一章追溯了意象的产生及其发展,从起初的关于“象”的模糊论述到比较完备的意象学说的形成都做了简要的介绍。在明清之后,意象学说的发展进 TOC o 1-5 h z 入了低谷,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响应构建新的文艺理论体系的要求,诗学中的“意象”这一概念又重新受到了文人学者的重视。因此,本章着重整理了8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意象学说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本文所采用的意象的含义。即,意象是对象化的情感,是主观情感“意”与客观事物“象”的统一。而且,本文还结合了日本古代诗歌理论,以古今和歌集中的樱歌为例,阐述了意象的在诗歌中的形成过程。明确了

4、不同事物拥有不同的意象,即使是相同事物,由于被赋予的情感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意象。另外,针对同一首诗歌中的同一事物也可能同时拥有两个以上不同意象的情况,也以古今和歌集中的樱歌为例做了说明。由于“花”一词除了泛指自然界的花之外,还可以特指樱花。所以,关于古今和歌集中到底有多少首樱歌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就存在争议。针对此情况,笔者查阅了多本附有注释与鉴赏的古今和歌集,把春歌下卷的29首存在争议的歌排除在外,找出了确确实实是吟咏樱花的所有的和歌,共计56首。但在这56首和歌中,并不是每一首和歌的樱花都具有明确的、独立的意象。于是,笔者又把这样没有明确、独立意象的诗歌一一剔除,将余下的37首确定为本文的研

5、究对象。第三章笔者从“象”与“意”两方面细致分析了古今和歌集中樱花的意象。毫无疑问,樱花意象中的“象”必定是指樱花这一客观事物,由于没有其他事物与之形成对比,似乎很难看出隐藏在樱花中的日本歌人审美取向的特殊之处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同为樱花,但被吟咏入歌的樱花的种类与状态却大有不同。通过分类、总结,可以发现其中最常被吟咏的是山樱,而相对于盛开的樱花,落花更易入歌。随后,为了便于说明,本文又按照樱花意象的“意”的不同把樱歌分为了八类,对所有樱歌逐一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意象大致划分为孤独、常住、无常、美好的事物及品质等四大类别。另外,在本章的结尾,笔者又对樱花的意象做了两点补

6、充。其一,虽然古今和歌集的樱歌中已经出现了“无人欣赏的山樱”这样的词句,但除了“孤独”之外,并没有形成其他相对独立的意象,直到佐久间象山的樱赋的出现,山樱的“不被人赏识,无法施展政治抱负”的意象才得以正式确立。其二,古今和歌集中有不少诗歌提到了折樱送人的情节,故笔者又将中国的“折柳”与日本的“折樱”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古今和歌集中的“折樱”大多数是为了与人共赏樱花的美丽,分享赏花的愉悦之情,而并没有像我国的“折柳”一样,发展成为“惜别、送别”这样特殊的、独立的意象。第四章重点分析了从樱花意象中折射出的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相对于艳丽的八重樱,日本歌人似乎更喜欢自然、朴素的山樱;本是在生

7、机勃勃的春天里盛开的樱花,但大多数樱歌却都充满了哀婉、悲伤的情绪;相对于盛开的花朵,日本人更心醉于樱花的凋零之美等等。另一方面,古今和歌集中的樱歌中没有一首像电影的特写镜头那样对樱花做具体的形态描写,大多数都是从整体上吟咏樱花的,从中不难窥探出日本人特有的集团意识。从欣赏凋零之美和赞赏樱花决然凋落的超脱态度,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日本人独特的以死为美的生死观,这和后来樱花与武士的结合以及日本的高自杀率现象的出现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本文还试图探寻古今和歌集中的樱花的一些代表意象的渊源与发展,并以无常思想为中心分析了樱花意象对后世的影响。樱花最常用的意象是“无常”,但是在万叶集中这一意象并没有体现出来,到了古今和歌集,樱花的无常意象得到了空前发展,虽然此时的“咏叹式”无常并没有上升为“自觉式”的无常,但是却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