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工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法预案_第1页
生物化工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法预案_第2页
生物化工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法预案_第3页
生物化工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法预案_第4页
生物化工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法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案编号国民经济行业代码与分类山东xx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版 本 号:(2015版)编制单位:山东xx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2015年9月20日公布 2015年9月21日实施批 准 页 为及时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建立完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全面提高我公司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减轻突发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爱护环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环境爱护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和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评估结果,结合企业实际,公司编制了山东xx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本预

2、案适用于我公司厂区范围内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等工作。本预案由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负责制订,公司负责人组织公司各有关部门和聘请专家对预案进行了审核并获得通过,现予正式公布,全体职员要严格按照预案的要求执行。 山东xx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签字: 2015年9月21日企业名称:山东xx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民营企业 法人代表:何 冲通讯地址:市工业园 邮政编码:276500联 系 人: 盛何舜 联系电话:咨询机构: 法人代表:联 系 人: 联系电话:预案编制人员姓名编写章节单位签字 预案审核人员姓名单位签字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71.1 编制目的71.2 编制

3、依据81.3 工作原则91.4 适用范围91.5 事件分级91.6 应急预案体系10第二章 差不多情况112.1 单位概况112.2 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爱护目标11第三章 环境风险评价163.1 风险识不163.2 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峻程度203.3 风险能力评估20第四章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214.1 领导机构及职责214.2 工作机构及职责224.3 地点机构及职责25第五章 预防与预警255.1 信息监控255.2 预防和预测255.3 预警行动26第六章 应急处置276.1 分级响应276.2 信息报送296.3 先期处置306.4 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援316.5 应急监测

4、336.6 现场爱护与现场洗消336.7 信息公布336.8 安全防护336.9 应急终止34第七章 后期处置357.1 调查与评估357.2 善后处置357.3 恢复重建357.4 保险36第八章 应急保障368.1 应急队伍保障368.2 经费保障36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68.4 通信与信息保障368.5 其他保障36第九章 监督治理379.1 预案宣传培训379.2 预案演练389.3 预案修订389.4 责任与奖惩39第十章 附 则3910.1 名词术语3910.2 预案解释3910.3 实施日期39专项应急预案41现场应急处置方案55附 件61附件1:内部应急人员通讯录61附件

5、2:外部联系单位、人员、电话62附件3:企业环境监测应急网络分布或依托单位应急网络分布图.62附件4:应急监测机构联系人通讯录63附件5:单位所处位置图、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爱护目标分布、位置关系64第一章 总 则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爱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制订本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

6、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 (7)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条例,2013年12月7日; (8)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爱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2011年10月17日; (9)危险化学品环境治理登记方法,2013年3月1日; (10)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方法,2011年12月1日; (11)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治理方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总局令第45号),2012年4月1日; (12)突发环

7、境事件信息报告方法(环保部令第17号),2011年5月1日; (1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治理方法(环境爱护部令34号),2015年6月5日; (14)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方法(国家环境爱护总局令2005第27号),2005年10月1日; (15)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2015年5月1日; (1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2008年8月1日; (17)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 (18)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总局令第40号),2011年12月1日;(20)化

8、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2013年2月7日;(2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22)日照市环境爱护局办公室关于转发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治理方法(试行)的通知(日环办函201586号)1.2.2 标准、技术规范(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2)化工建设项目环境爱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14)(5)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30000-2013)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9、(HJ/T169-2004)(7)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8)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0)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2009)(11)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12)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总局)(1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操纵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改1.3工作原则公司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减少危害:公司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环境爱护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

10、中加强巡检和治理,做好环境风险防控措施,预防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或在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时因日常工作到位而使得危害减少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公司在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应以总指挥为统一领导,同时应急救援人员应形成具体的功能救援小组,分不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3)企业自救,属地治理: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时,公司应急救援组织应首先启动本应急预案,进行企业自救;同时,公司受当地政府治理,有及时、准确汇报突发性环境事件信息的义务,并可请求其协助进行应急救援工作。 (4)整合资源,联动处置: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时,对内,公司调集一切可利用资源,联合一切可利用人员,迅速处置突发性环境事件;对外,公

11、司积极寻求社会力量(政府部门、消防环保、医疗、附近企业等),共同处置突发性环境事件。1.4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1.5 事件分级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针对突发环境事件严峻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度、阻碍范围、公司内部操纵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三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一级事件,启动综合应急预案:a) 一次造成1人死亡,或2人重伤,或大于200000元直接经济损失;b) 对社会安全、环境可能造成阻碍;c) 泄漏源1小时内未能有效操纵,可能造成周边生产设施停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二级事件,启动专项应急预案

12、:a) 一次造成1人重伤,或2人轻伤,或50000-200000元直接经济损失;b) 泄漏源在1小时内能有效操纵,不阻碍周边生产设施安全; c) 公司经危害分析、风险评估确认的二级事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三级事件,启动现场处置方案:a)一次造成1人轻伤,或一次造成50000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b)初始泄漏能有效操纵,不阻碍周边生产设施安全; c) 经危害分析、风险评估确认的级事件。1.6 应急预案体系本单位预案体系由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成。 山东xx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泄露专项应急预案案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案 乙醇罐泄漏现场处置方案厌氧罐废水泄漏现场处置方案杂

13、醇油泄漏现场处置方案第二章 差不多情况2.1 单位概况本公司差不多情况见下表:单位名称山东xx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法人联系方式详细地址邮政编码2.1.2 山东xx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隶属于集团,是一家以化工生产为要紧产业的公司,化工 部分的项目尚未开工建设,其进展目标是成为集化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公司现有职员70余人,固定往来人数150余人,包括原料供应商和客户;。2.1.3 公司位于东经11835-11906,北纬3519-3602,隶属于沿海开放都市-日照市的下辖地区,地处山东东南部,沂蒙山区东部,地势北高南低。四周环山,中间丘陵、平原、洼地交接,沭河北入南出,纵贯全境

14、。境内诸山均为泰沂山脉系,大小山头450余座,大多呈东南西北走向。2.2 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爱护目标2.2.1 周边环境概况2.2.1.1自然环境概况山东xx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位于鲁中山区东南部,东部靠近黄海,气候变化受海、陆阻碍较大,气候较和气,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多东北风,空气湿润,具有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资源丰富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2.8(2002年),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25.6(1957年1月21日)。地区近5年平均降水为819.2mm,年最大降水1272.2mm(1974年),年最小降水为487.8mm.地区降水南北分布不均,其中公

15、司区年降水量较少,年平均降水量为754.5mm(最近的青峰岭水文站测得)。主导风向东北风;年平均湿度为72.0%,年蒸发量为1581.8mm,全年日照时数为2268.4h,日照百分率为58%,年平均地面湿度为14.2,年平均冻结期为57d,最大冻土深度为37cm.公司地形较为平坦,所处区域属淮河流域一般爱护区。2.2.1.2社会环境概况地区位于鲁东南东部,地区现有人口122万人,20个镇、2个乡,1260个自然村,人口密度560人km2。近年来,本着“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招商、突出抓开发、集中抓增收”的总体工作思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协调进展。 地区农副土特产丰富,要紧粮食作物有小麦、

16、玉米、水稻、地瓜等,要紧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棉花、瓜菜、桑蚕、黄烟、茶叶、果品、食用菌等。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初步探明的铜、铁、石灰岩、大理石、页岩硅化粘土等矿物质有38种,其中石灰岩储量达34.2亿m3,有着国内少有的优质石灰岩带。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水径流量年约6.2亿m3,平均年利用量在2.5亿m3以上。 206国道、335省道及各条县内公路交叉汇合,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2.2.2环境爱护目标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为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土壤环境风险受体和水环境风险受体。其中,大气环境风险受体要紧包括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重要基础设施、企业等要紧功能区域内的

17、人群、爱护单位、植被等,按人口数量进行指标量化;土壤环境风险受体要紧为企业周边的差不多农田爱护区、居住商用地等区域;水环境风险受体要紧包括饮用水水源爱护区、自来水厂取水口、自然爱护区、重要湿地、专门生态系统、水产养殖区、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等区域,可按其脆弱性和敏感性进行级不划分。(1)大气及土壤环境风险受体 企业周边大气及土壤环境风险受体见表2.2.2-1。表2.2.2-1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一览表环境因素(名称)周围村庄方位 厂界最近处距离(m)人口数量(人)大气环境风险受体N1500630NW15001200NW10001000NW600500W100100E2000560W100

18、0600S1002000S3000400SW10001100N5501000WSW700620SW900580SW15001000SW1700650SW2180420SW2280500SSE1650700SSE1650650SSE2550550SE17001100SE2400680SE2700540ESE23501300E17601200ENE2500600ENE1980720NE2470400NE2170550NNE2300350NNE1400420N2000300N1500450N2680330NW1500460NW1950600NW2745300NW2340280WNW2760500SE

19、20001878SE2000300SW30001500SW33003500SW33501296SW3400600SW34201350SW36005000SW34301580SW3700500SW3700550SE35001800SE3500360SE35001550S35504800SE36002250SE365012000SE36602000S35505000SE3660420SE45004000SE48005160SE42001750SE48003600SE49001500SE49002100SE47506000合计93984土壤环境风险受体差不多农田及居住商用地100km2(2)水环境风

20、险受体 企业雨水排口、废水总排口受纳水体差不多情况见表2.2.2-2。表2.2.2-2 企业排污受纳水体差不多情况表分类排放去向受纳水体情况名称汇入河流所属水系雨排水排入附近地表水体淤泥河沭河沭河水系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厂内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后排入地区都市污水处理厂地区都市污水处理厂沭河沭河水系依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公司所处区域地表水沭河的水质执行III类标准;依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公司所处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为二类功能区,执行二级标准。公司废水在厂内处理后,进入地区都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后排入沭河。公司外排放废水执行标准为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

21、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标准。第三章 环境风险评价3.1 风险识不3.1.1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差不多情况(1)生产工艺公司生产要紧工艺为木薯原料粉碎后通过蒸煮、糖化,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然后通过常压蒸馏提取乙醇,所产酒糟进入污水处理车间。附:生产工艺流程框图:原料粉碎蒸煮发酵蒸馏乙醇 酒糟 厌氧发酵压滤好氧曝气沉淀池总排口要紧原辅材料及产品一览表类不名称最大储存量(t)储存位置储存形式是否为环境风险物质备注生产原料200000木薯库堆放否50空置地罐装否辅料淀粉酶2仓库桶装否2仓库桶装否产品乙醇2000成品库罐装否杂醇油20成品库罐装是沼气10污水车间是 (2)废水

22、处理工艺酒精车间产生的所有废水分不经废水排水沟和废水管道排向污水处理车间并进入平流沉沙池。废水在平流沉沙池沉淀沙石并冷却后分不经污水泵输送往一级厌氧罐。一级厌氧采纳全糟发酵工艺,酒糟废水进入厌氧罐进行发酵厌氧,废水停留时刻15天,酒糟及废水大量降解产生沼气,处理效率达到90%以上。一级厌氧出水仍携带大量未分解的酒糟以及部分产生的厌氧污泥,因而必须在进入二级厌氧之前去除。因此,一级厌氧出水全部通过带滤机压滤,滤除其酒糟和污泥,分不得到洁净的滤液和有机污泥固体。滤液进入下一工序,而污泥则由承包商及时转运出厂。公司建有1000立方的污泥棚,能够应对2天内的污泥储存。带滤机滤液进入辐流沉淀池进行沉淀,

23、底部污泥通过排泥管道回到压滤机再次压滤,而上清液则通过离心泵输送至二级厌氧进一步处理。二级厌氧采纳UASB工艺,去除效率可达到50-60%。二级厌氧出水直接进入好氧池。好氧池分不采纳了射流曝气、微孔曝气等方式,利用活性污泥对废水中剩余有机物进行降解,效率可达到70%。好氧池出水进入终沉池,去除废水中携带的活性污泥,上清液经地下管道输送往都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3.1.2 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1)“三废”排放情况汇总一览表名称产生量(m/a)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l/l)处理措施排放浓度(ml/l)生产废水0COD200COD:60BOD:20SS:30氨氮:10溶解性总固体:200BO

24、D20SS15氨氮5溶解性总固体生活废水CODBODSS氨氮废气非甲烷总烃污泥外售生活垃圾托付环卫所填埋(2)涉及环境风险物质依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附录B,本单位涉及的要紧环境风险物质见下表:序号环境风险物质最大储存量(t)要紧风险物质种类及含量储存位置备注1杂醇油2000成品库罐装否2有机废水3废机油废水治理工艺流程图集水井排污口在线监测污泥回流流 沉淀池曝气池二级厌氧UASB脱水机初沉池污泥压滤污泥浓缩池污泥外运沼 气酒糟废水沼气脱硫沼气柜沼气锅炉一级厌氧3.2 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峻程度3.2.1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后果分析。(1)本公司产品和中间产品要紧是乙醇

25、、杂醇油和沼气,均属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一旦发生泄漏,易导致火灾爆炸,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危害人身安全,污染环境。(2)杂醇油罐、厌氧罐等危险化学品储罐及有机废水储罐因罐体破裂、管线及设备损坏等缘故发生泄漏,如未及时收集,危险化学品或有机废水等风险物质进入雨水系统,会造成环境污染。(3)危险化学品及有机废水等环境风险物质输送管道或设备,发生泄漏,泄漏的污染物进入雨水系统,有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3.2.2火灾爆炸伴/次生事故后果分析 生产装置或储存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可能的伴/次生事故危险要紧包括高浓度有机废水泄漏、化学品泄漏和灭火过程中产生的消防水如没有得到有效操纵,可能会进入雨水系统

26、,造成水体污染。同时火灾后破坏地表覆盖植被,会有部分液体物料、受污染消防水进入土壤,甚至污染地下水。3.3突发环境事件对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阻碍分析 离公司最近的环境风险受体为距离公司0.3Km的淤泥河,一旦储存及装置区发生事故,有可能造成危险化学品、高浓度有机废水泄漏,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伴随产生大量的事故水。公司在厂区废水及雨水排口设置切断措施,防止事故情况下物料经雨水及废水管线进入地表水水体,同时设容积2000m事故水池,可将物料及消防水等引入事故水池,防止污染物进入地表水水体,防止公司事故状态下排水通过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淤泥河产生阻碍。最坏情况下,因风险防控措施失效,导致事故废水流入淤泥河,

27、最终流入沭河,高浓度有机废水一旦进入沭河,有可能对沭河水体造成污染,同时受污染的水流入沭河下游河流,最终进入淮河流域,有可能造成跨界阻碍。3.3 风险能力评估3.3.1 风险防范措施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危险化学品及生产废水,为防止发生风险事故对周围环境及受纳水体产生阻碍,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车间、罐区、排水管沟等采取重点防渗,罐区设有围堰、导流渠;(2)依托事故水池,将事故废水、消防废水等通过防渗管沟导入事故水池;(3)对厂区废水及雨水总排口设置切断措施,封堵废水在厂区范围内,防止事故情况下物料经雨水及废水管线进入地表水水体。(4)事故结束后,首先对事故水池中的废水进行检测,确定废水水质

28、情况。然后分批次进行处理达标后外排或回用。3.3.2 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队伍建设齐全,设置环境应急救援组、应急通讯组、应急保卫组、应急后勤组、应急环保组,包括环境应急、抢修、治安、消防、交通治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各种专业人员。具体见第四章“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3.3.3 应急保障制度 公司制定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治理制度、防止非正常性排放措施、日常环境监测制度、设备仪器检查与日常维护制度、突发环境事件培训与演习制度、安全运输卡等应急保障制度,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监督和检查,确保公司应急保障制度持续有效。3.3.4 外部资源及能力 本预案纳入地区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治理体系,在县环保局的指

29、挥下开展较大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依托地区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开展应急检测,建立专家咨询电话,与县环保局实现资源互助。第四章、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4.1.领导机构及职责4.1.1应急救援指挥部 组 长:*副组长:*成 员:盛何舜 *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组 长:1)负责召开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2)负责应急预案的审核和批准工作; 3)负责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指挥; 4)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工作的考核、奖惩; 5)保证公司应急救援物资、资金、人员。 副组长:1)协助组长开展好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应急预案的年度打算审核; 3)负责监督应急演练,并负责评价应急预案演练效果; 4)组长不在时,代替组长

30、执行应急救援总指挥工作。 组 员:1)分不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应急救援打算和演练方案; 2)负责本部门人员参与应急演练,并总结、评价其效果; 3)负责本部门人员风险物质理化特性、事故风险等内容的培训,负责本部门应急预案培训。 4)负责本部门应急救援物资的检查和保养。4.1.2 应急组织机构体系图: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警戒疏散组勤勤保障组医疗抢救组勤勤勤保障组应急救援组后勤勤勤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勤勤勤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勤勤勤保障组4.2工作机构及职责4.2.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总经理任总指挥,分管厂长任副总指挥。总经理不在公司时,应急救援总指挥由厂长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各部门负

31、责人组成。4.2.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由公司中层治理人员组成,厂长任办公室主任。4.2.3现场应急指挥部 现场应急指挥部是公司应急指挥部的派出机构。现场指挥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指派。当现场指挥丧失指挥职能时,由公司应急指挥部立即指派或由现场最高领导接替。4.2.4应急救援小组组成a)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部、生产部人员组成。行政部部长任组长。b)应急救援组,由车间上班人员、安全科人员组成,车间主任任组长。c)医疗抢救组,由质检部、财务部人员组成,财务部负责人任组长。d)警戒疏散组,由保卫人员组成,保卫负责人任组长。e)善后处理组,由公司领导、生产部、财务、行政部及事发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32、,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组成人员(见附件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名单及通讯联络电话)。4.2.5职责4.2.5.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a)组织制订并实施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b)负责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资源的配置以及应急队伍的调动,并组织实施和演练;c)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增援的各项预备工作;d)发生事件时发出和解除事件应急救援命令、信号;e)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f)依照情况临时指定现场指挥员;g)组织协调应急资源和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实施救援行动;h)负责应急事件信息的上报,向友邻单位通报事件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求救请求;i)接收政府、集团

33、公司的指令和调动;j)负责爱护事件现场,组织事件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4.2.5.2现场指挥部职责 a)按照公司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功能工作;b)正确组织指挥有关专业救援小组,有效展开工作和组织人员的调配;c) 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进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d) 分析事件进展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置措;e) 依照先救人、后疏散物资和事故处置等具体任务的需要有打算、适时准确地向事故现场调集力量;f) 组织好本单位义务消防队与外部救援力量协同作战紧密配合;g) 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公司事故应急指挥指挥部请示应急终止。4.2.5.3应急指挥办公室

34、a)负责公司应急指挥部的应急值班,并负责值班记录和现场处置总结的审核、归档工作;b)同意应急事件的报告,跟踪事件进展动态,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汇报;c)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部指令,统一对外联系,并向地点政府或相关部门、企业求援;d)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新闻发言和上报材料的起草工作;4.2.5.4后勤保障组职责1)负责各类应急物资的预备、定期治理和维护。2)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将有关应急装备、环保防护品、现场应急处置材料等应急物资运送到事故现场;3)负责厂内车辆及应急装备的调度。4.2.5.5 应急救援组职责1)负责向指挥部提供灾难原材料或污染物类不,现场生产设备设施布局情况、工艺流程等,为指挥现场救援提供

35、必要信息。2)听从指挥部安排,利用防泄漏设备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3)负责监督和指挥现场救援人员的操作。4.2.5.6警戒疏散组职责1)听到疏散信号后,指挥人员疏散。2)指挥各部门负责人清点人数后汇总。将疏散结果向指挥部报告。3)设置警戒线,不同意不必要人员和车辆进入,对事故现场外围区域进行保卫。4)在总指挥领导下和现场指挥员指挥下,拉起警戒线,划定警戒范围,疏散警戒范围内无应急任务的人员和周边群众,必要时通知下风向周边企业人员及居民撤离。4.2.5.7医疗抢救组职责在总指挥领导下和现场指挥员指挥下,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施救,专门情况下,及时送伤员到医院救治。4.2.5.8善后处理组职责 a) 收

36、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资料,协助调查部门调查缘故;b) 与有关保险机构联系,做好相关理赔工作;c) 总结事故经验教训,提出类似事故的防范措施; d) 做好受伤人员安抚、救治等工作,维护公司的稳定。4.3地点机构及职责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立即电话上报地区环保局,依托地区环保局、环境监测站进行污染监测、信息公布、污染处置及操尽情况通报。在应急救援的同时,有可能需要联系地点医院、消防等机构,请求其进行救援。当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时,需及时上报县政府,并请求其安排救援力量。政府应急办电话:环保局:医院:120消防大队:119第五章 预防与预警5.1信息监控 公司按照“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置”的

37、原则,对公司内各风险物质进行了多方面监控。(1)废水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查看排放数据,安排专人进行巡查;(2)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危险岗位均有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3)对全厂、重点风险源有巡查制度;(4)罐区安装摄像头,对罐区实行远程影像监控;5.2预防和预测公司应做好以下预防和预测措施:(1)分析潜在事故源点统计,组织有关部门对潜在事故发生的场所设置警示标识,配备必要的应变急救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同时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2)各类紧急器材应标识清晰,保持通道畅通。(3)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检查各类应急设备和设施,防止失效。(4)对可能引起泄漏等相应的设施,应有专人负责治理。(5)依

38、照本厂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制订各类应急打算并将其融入有关的作业指导书。(6)应急制度统一由各部门、车间备案治理,并随着公司环境行为的变化及时组织修订和完善。(7)突发事件发生后,要依照监测监控信息分析、推断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进展态势,并依照以上情况及时调整突发环境事件级不。5.3预警5.3.1预警分级与预警公布采纳三级预警,预警级不视事故阻碍程度而定。 (1)三级预警:事件阻碍范围只限于厂区局部,通过抢修或系统临时停车等措施专门快操纵住事件进展及蔓延。 事件发生后立即报告车间应急小组,同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汇报。在积极组织抢修的同时,与厂区范围内要紧受阻碍的部门及时联系,做好预防

39、措施,并派专人到受阻碍区域进行观看和组织疏导临时撤离。(2)二级预警:事件发生在厂区内,可能对厂区空气、水体环境造成严峻污染,短时刻内不能制止,对厂内范围产生危害阻碍时,可发出二级报警。 由企业应急指挥部全面指挥,及时通知厂内的人员,调集公司内部应急资源进行处置,并派出专人协同组织人员疏散及防护工作。 (3)一级预警:事件性质与二级报警类同,但泄漏量较大或者火灾事故较大,可能对周围区域周边区域或地表水造成严峻污染。 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逐级上报,利用各种通讯工具,直接进行报警,指挥部接报后发出紧急动员令,协调一切人员和器材、设备、药品等急救物资,积极有效的投入抢修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

40、伤亡,并立即报地区环保局、地区应急办等有关部门报告请求外部支援。5.3.2预警措施(1)预警的方式若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立即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环境应急小组同专家讨论后确定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级不后,及时向公司领导通报相关情况,提出启动相应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警的建议,然后由公司领导确定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2)预警的措施在确认进入应急状态之后,环境应急小组按照相关程序采取以下方法预警:a.立即启动相应事件的应急预案。b.按照环境污染事故公布预警的等级,向全厂以及附近居民公布预警等级;若可能的环境污染事件特不严峻,应当及时向县环保局通报,由县环保局决定后公布预警等级。

41、c.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d.指令各应急专业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人员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e.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f.调集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其他应急保障工作。5.3.3预警级不的调整和预警解除预警级不的调整:突发环境事件警报的单位应当依照事态的进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不并重新公布。预警解除:突发环境事件差不多得到有效操纵或处理,不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危险差不多解除的,公布警报的总指挥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差不多采取的有关措施

42、。第六章 应急处置6.1分级响应6.1.1分级响应机制按照突发事件严峻性和紧急程度,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级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级突发环境事件: (1)发生严峻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危险化学品或废水大量泄漏,并对环境造成重大阻碍的突发环境事件;(2)发生3人以上中毒(人身损害)或人员死亡的突发环境事件;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的突发环境事件; (4)事件危害阻碍到周边地区、利用公司应急资源不能迅速予以操纵,并有进一步扩大或进展趋势的突发环境事件。级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级突发环境事件: (1)发生一般火灾、危险化学品或生产废水少量泄漏等事故,对环境阻碍较小,需要调动公

43、司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应急资源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2)发生中毒(人身损害事故)3人以下事件;(3)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突发环境事件;(4)事件危害阻碍在厂区内,利用公司应急资源能迅速予以操纵,阻碍要紧在厂区内的突发环境事件。 级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级突发环境事件:(1)发生一般火灾、危险化学品或生产废水少量泄漏等事故,事件危害阻碍在车间或某一区域内,对环境阻碍较小,利用岗位应急资源应急能力能够快速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2)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下的突发环境事件;(3)其它利用岗位应急资源能够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分级:一级响应:发生级突发环境事

44、件的应急响应。二级响应:发生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三级响应:发生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6.1.2分组响应的启动 三级响应发生级响应事故时,现场负责人立即启动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开展救援行动并汇报应急办公室。由应急办公室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依照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同时紧密关注事故动态,随时掌握事故处置进展情况。若级应急行动不能操纵险情时,由现场负责人报告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启动级响应。二级响应:发生级事件时,应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值班人员或现场负责人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组织现场人员或各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行动。启动应急预案时应注

45、意:1)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救,各应急救援小组进入工作状态,组织相应的人员开展工作。同时安排疏散周围群众和职工。2)假如事态接着扩大,现场指挥人员应立即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依照事态进展确定是否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执行扩大应急。一级响应:发生级事件时,应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同时执行扩大应急响应。应急值班人员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后做好详细记录,并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再由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通知本组组员到事故现场集结,开展救援行动。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负责或安排专人立即报县应急办、环保局等部门,请求上级部门支援。级图6-1 应急响应流程图6.2信息报送6.2.

46、1信息报告的时限和程序 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突发环境发生后,事件所在部门现场人员或发觉人应利用电话等通讯工具,在10分钟内向部门负责人、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同时组织职工进行自救互救。发生超出公司应急能力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在1小时内向地区应急办、环保局等部门报告,并确认环境污染事件的等级。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部门、时刻、简要通过、伤亡人数、损害程度、涉及范围。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类不、起始时刻。可能阻碍范围、警示事项、事态进展。发生缘故的初步推断。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应急情况等。6.2.2信息报告的方式和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

47、类。初报从发觉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差不多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初报能够用电话直接报告,要紧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刻、地点、污染源、要紧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缘故、过程、进展情况及采纳的应急措施等差不多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纳书面报告,处理结果在出保和续保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时刻在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阻碍、处理后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与上级部门联系方式: 县应急办联系电话: 县环保局应急电

48、话:6.2.3信息通报当发生事故差不多或可能波及周边单位时,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依照事故情况安排人员向县政府应急办、县环保局、镇政府等部门以及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使之对事故概况和应急情况进行了解,必要时疏散周边人员。6.3先期处置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后。依照事故发生的位置及危害程序,决定启动相应的的应急预案,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各应急小组依据预案的分工、机构设置赶赴现场,采取相应的措施。(1)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后,应急救援人员首先抢救现场受伤人员,要及时把中毒、受伤人员救出现场。在抢救受伤人员的同时,要及早切断危险源和堵塞泄漏点。 (2)及时把可能波及的污染危险源进行隔离封闭,操纵事故的进展

49、趋势。 (3)坚持先自救的原则,尽快把事故消除在初始状态,无力量自救的要及时报警,不能贻误救灾时机。 (4)应急救援时,注意次生灾难的发生。6.4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援6.4.1污染事件现场应急救援措施(1)确定污染物扩散模式污染事件首先应当确定污染物的性质、排放量、严峻程度、可控能力、阻碍范围、风速风向以及大气稳定度。依照各车间的工艺技术水平,切断污染源所需时刻等来确定污染物质的扩散速率。(2)污染防治措施重点需要防范的物质包括储量较大的废水、乙醇和沼气。泄露后现场警戒,在完全收集处理前严禁他人接近。2.1危险废物泄漏1)确定泄漏物名称,性质和泄漏量。2)现场警戒,在完全收集处理前严禁他人接近。

50、3)应急人员必须熟悉此泄漏物质的MSDS后处理。4)应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应急使用的防护用品。5)假如泄漏物是易燃物,则必须首先消除泄漏污染区域的点火源。6)收集方法:a.气体泄漏,应急人员首先止住泄漏,如可能合理通风和喷雾状水。b.液体泄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泄漏源,使用相应的汲取棉或砂土,锯末等汲取后妥善处理。c.固体泄漏,使用适当的工具和容器收集泄漏物。 装置正常运行,一旦泄漏物料进入污水系统,将事故废水切入事故蓄水池,以防污水排入附近水环境,造成超标排放。应急人员要先关闭罐区的围堰应急池内阀门,封闭整个应急池,泄露的废水将存在应急池内,可不能流出到厂外,切断雨水阀门,安装临时水

51、泵,将厂区内的排水区内泄漏的废水全部回收到污水处理系统,应急办公室安排化验人员在厂区内的排水渠每隔半小时取样化验一次,严格监控泄漏情况,在泄露达到应急池储水能力60%时通知厂内职工疏散,应急办通知个单位负责人,职工全部通过主通道撤离到厂区外五百米处, 关于泄漏量小,容易收集或容易及时处理,能够迅速把污染操纵切断在源头处;关于危险物泄漏量大,不易操纵,预测可能会超标的,应当一方面处理泄漏的污染物,另一方面通知公司应急小组,由应急小组依照污染物类型确定防护措施和方法;关于泄漏量大,依照预测严峻超标的污染物,一方面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各救援小队救险,另一方面通知上级相关部门,指挥受爱护的村舍和社区做

52、好防范措施,同时通知应急监测小组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测;若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十分严峻,威胁到受爱护区域人的生命安全,应当由应急监测小组组长立即通知县环保局,依照事态的严峻程度安排该区域的人员疏散,同时划定隔离区。(3)差不多防护措施在确认发生气体泄漏后,应用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 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淌的水冲洗躯体,特不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4)受阻碍区域人群疏散方式当环境事件发生后严峻阻碍到了厂内以及受爱护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时,应当组织人员疏散,疏散时,遵循以下原则:a.保证疏散指示标志明显,应急疏

53、散通道出口通畅,应急照明灯能正常使用。 疏散小组用最快速度通知现场人员,按疏散的方向通道进行疏散。积极配合好有关部门进行疏散工作,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利用广播将发生事故的部位,需疏散人员的区域,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告诉大伙儿,对已被困人员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治理,防止脱险人员对重新返回事故现场。(5)交通疏导发生严峻环境事件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安排好交通封锁和疏通;设置路障,封锁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防治车辆或者人员再次进入事故现场;配合好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小队,确保应急救援小队进出现场自由通畅;6

54、.4.2现场人员应急救援6.4.2.1事故发生后救援程序:(1)应急人员在现场由组长亲自指挥,并由指挥中心对全部的活动进行治理和协调,检测人员在穿戴好防护用品的同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现场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以便确定其阻碍程序和范围。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与相关部门配合,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2)应急抢救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与外援力量协同作战,现场指挥人员要对检测人员与抢救、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负责,做好防护监护工作。(3)当检测人员实地检测发生异常情况下,现场指挥人员要把检测人员迅速撤离现场,爱护好检测仪器,然后一同迅速撤离现场。撤离到安全地点后,把检测到的结果立

55、即向指挥中心汇报,以便及时操纵现场。6.5应急监测企业环境检测部门第一时刻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掌握第一手监测资料,并配合地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依照检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性环境事件的进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的依据。6.6现场爱护与现场洗消6.6.1现场爱护:事故发生后,指挥人员制定专人在事故原发点20米外设立警戒线,除指挥清洗救援等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严禁入内,做好现场爱护。事故处理结束后,仍要48小时内有专人负责。6.6.2现场洗消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指

56、挥部依照事件阻碍范围,指定专人在事故原发点外设立警戒线,除救援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入内,做好现场爱护。本着科学处理、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则,对灭火、抢险后事故现场进行洗消处理,能够采纳以下几种方法:(1)对乙醇等化学品泄漏,可采取用水稀释、中和、吸附等方式处理现场泄漏的物料,处理后的污染物送废水处理处置,固体废物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理。(2)对润滑油等油类物料泄漏,可采纳围堰、挖坑及容器收集、回收等方式处理,确实不能回收的,可采纳水稀释后送废水处理处理。(3)事故水可利用围堰、事故水池等收集,送废水处理处理后排放。(4)对应急行动工作人员使用过后衣服、工具、设备进行处理。6.7信息公布 与

57、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对事故信息等情况与县政府应急办、县环保局等部门沟通后对外公布。6.8安全防护6.8.1环境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处置人员应依照环境事件的特点配合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觉场程序。6.8.2受威胁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要紧工作内容如下:(1)依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受威胁人员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2)依照事发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制定有关部门组织受威胁人员安全疏散撤离。(3)在事发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6.9应急

58、终止6.9.1应急终止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操纵,事件条件差不多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差不多被完全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接着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爱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阻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6.9.2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6.9.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查找事件缘故,防止类似问

59、题的重复出现。 (2)编制环境事件总结报告,于应急终止后上报。 (3)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环境应急预案。(4)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5)应急状态终止后,依照事件造成的泄漏量及阻碍范围,由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对区域地下水质、地表水体和区域植物进行跟踪监测治理和评价工作,厂区内的自身监测也同时进行,直到自然过程或其它补救措施无需接着进行为止。第七章 后期处置7.1调查与评估应急救援结束后,公司要依据处理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的缘故,责任人,要制定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并立即实施。 组织环境监测、环境评

60、价人员及相关部门或专家对事故进行污染损失评估。弄清污染状况和污染覆盖面,确定事故的阻碍范围和阻碍程度,对事故污染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报上级部门。环境污染事故的经济损失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1)自然资源和能源流失的损失;(2)人员生命、健康和劳动力损失;(3)事故清污费用及其它事故处理费用;(4)事故后期环境恢复措施及相关监测费用;(5)其它相关费用。应急事故处理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取证工作,查明事故缘故,确定事故责任,报上级部门。7.2善后处置7.2.1安置受灾人员,赔偿受灾人员损失。若发生重大环境事件,疏散人群后需安置群众于安全区域,当受污染水体达标后再安排人群返回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