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概述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专题内容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概述教育技术研究设计教育技术调查研究教育技术内容分析教育技术行动研究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教育叙事质的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社会网络分析教育技术评价研究研究资料的统计处理(SPSS软件应用)研究报告(论文)的撰写 相关学习资源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谢幼如、李克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与项目实践,谢幼如主编,铁道出版社,2011年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5、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袁振国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2、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梅雷迪斯D.高尔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实践活动项目实践1:研究选题与方案制定项目实践2:研究方法应用与数据处理 项目实践3:研究论文(报告)撰写 问 题要完成一项教育技术研究任务,需要 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一、教育技术研究的科学方法与体系二、教育技术研究的程序三、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四、小结 一、教育技术研究的科学 方法与体系(一)科学的研究方法(二)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体系(一)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人们认识的规律,按照一定的系统程序去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和工具。 1、客观性 2、程序化 3、数量化 4、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 特征:基于绩效技术的Exc
3、el专题复习课教学过程结构研究 (二)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体系哲学方法 一般研究法 经验方法(文献研究、调查、观察、实验)理论方法(数学分析、逻辑分析) 综合方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专门研究法(评价研究、反应信息分析、内容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常用的研究方法 及其适用范围行动研究方法较大规模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的试验研究如有关教学模式、培养模式的研究实验研究方法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 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 如教学活动(手段、方法、内容、过程、模式)的研究评价研究方法关于品质的评价和有关效果的分析如工作水平、教材质量、教学效果、素质能力(技能)的研究质的研究方法在自然情境下对社会现
4、象所进行的整体性探究结构化观察行为表现的观察问卷调查态度反应的测量 二、教育技术研究的程序 1.研究设计 2.收集资料 确定课题 科学观察 分析变量 科学调查 建立假设 科学实验 抽取样本 3.资料分析 4.形成结论 统计处理 作出判断 模糊数学分析 得出结论 逻辑分析 撰写报告网络环境下互动课堂建构的研究申报书 三、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 内容(一)教学系统的设计研究(二)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三)学习资源的运用研究(四)教育技术的管理研究(五)教育技术的评价研究 当前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的主要领域(学术会议或期刊)新媒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如电子书包等)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云计算教育应用研究MO
5、OCs研究学习系统和学习环境(智能化学习系统 )研究移动学习研究 新媒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如:电子书包的研究从硬件设备角度上讲,电子书包就是一种个人便携式学习终端,从教育教学功能系统功能架构的角度来说,电子书包是学生的个人学习环境(祝智庭,2011)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电子书包的系统设计研究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电子书包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微课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即“微型教学视频课”,时间约几至十几分钟的微型课。它是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微课件的交互学习策略研究微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 利用
6、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研究 凤凰微课“凤凰微课”是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通过联合高校、出版社和电视台对教育文化视频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了小专题、小模块、小学分,专题丰富的海量微型课程。通过凤凰网、利用三大主流移动平台app store 、android、win 8向社会开放资源,将有效促进大学、出版社、电视台的文化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与沟通,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实现教育帮扶,构建职业学校公共服务体系,使大学更好为社会服务。 凤凰微课 云计算教育应用研究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环境构建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应用研究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研究CCBE
7、“云”是互联网的符号教育云 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指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廉价的服务器所组成的网络,在远程位置(云)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计算机服务,这是近年来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新发展。教育资源建设 (1)促进资源共享 (2)节省教育成本教学辅助平台开发 (1)增强师生 、 生生交流 (2)促进课堂互动 构建学生个人学习空间 (1)实现个性化学习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主性云计算应用领域构建教师集体学习环境 (1)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2)实现跨校教学研讨 (3)提高教学教研质量家校互动平台建设 (1)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
8、2)促进家校交流教育理念 (3)提供教育服务云计算应用领域 粤教云“粤教云”计划是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 规划五大行动计划之一。“粤教云” 由广东省高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持术学院)和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牵头,联合相关高校、行业骨干企业以及地方教育部门组成“政、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共同实施。构建云、端结合的多模式教学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MOOCs研究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国内精品课和国外网络开放课程对比研
9、究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国际现状分析高校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现状研究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教学应用研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开放课程质量评价研究 移动学习的研究移动学习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移动学习课程开发研究 移动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移动学习系统的标准化研究 移动学习与终身学习、PBL和协作学习等的结合研究 典型研究课题介绍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2012年度项目 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 1、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2、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支持服务研究3、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与区域协作研究4、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5、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6、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7、信息技术环
10、境下的德育研究8、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研究9、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研究10、中外教育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十二五”期间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基础教育)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指南(一)政策专题1、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2、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3、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4、教育信息化标准的比较研究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指南(二)教学创新专题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重构研究2、信息技术支持的教与学模式创新研究3、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法研究4、基于“粤教云”的学习模式研究广东省教育科
11、学“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指南(三)资源专题1、区域性“三通”工程实现的模式及策略应用研究2、智能化学习环境研究3、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4、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及有效应用研究5、基于“粤教云”的服务模式与应用创新研究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指南(四)人才培养专题1、信息化与科研、教研模式创新与机制研究2、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与案例研究3、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能力发展模式与案例研究(五)数字化校园专题1、数字化与学校现代化的特色发展研究2、信息技术促进校际协作和协同创新研究 问 题作为一名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如何培养自身的教育技术研究
12、与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好基础? 四、小结确立研究兴趣和方向加强文献研究,关注相关研究动态凝练题目设计研究规划选用研究方法开展基础研究谢谢!37 教育技术研究设计 面向智慧城市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需求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为个案面向智慧城市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需求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为个案基于Elgg 的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构建与应用网络环境下互动课堂建构的研究 问题教育技术研究的特点?如何开展教育技术研究?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二、研究方案的撰写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一)选择课题(二)确定变量(三)建立假设(四)抽取样本 (一)选择课题原则 1、需要性2、创造性3、科学性4、可能性 研究课题面向智
13、慧城市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需求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为个案(张 韵)新世纪国际国内信息化学习方式发展演进与研究动向的知识图谱分析(陈广云)面向中小学教师学术搜索微课程设计与开发(冯智慧)基于 HTML5 的“微校”移动社交应用在android 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莫伟德)基于 Flex 的轻度智障儿童数学游戏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余超健)MOOCs 教学运行模式的研究(林晓芸)基于电子书包的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张金勇)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以华景小学为例(骆昀)小学微课的应用策略研究以天河区华景小学为例(林哲瑛)Web2.0 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袁也越) 研究课题
14、学生研究实践选题学生优秀作品 讨论根据教育技术研究选题的基本原则,分析有关研究课题。 (二)确定变量研究变量类型 例如1、自变量 多媒体教学网络2、因变量 教学效果 3、干扰变量 学生的操作技能 网络的稳定性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实验研究自变量X=课堂教学方式X1=信息技术支持的情境教学X2=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变量Y=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测试)干扰变量学生由于实验时间的延续所引起的知识增长技能增长 (三)建立假设研究假设的陈述1、存在式表述 在C的条件下,A具有B的性质。2、条件式表述 在C的条件下,如果有A,则有B。3、差异式表述 在C的条件下,A和B之间存在有差异。4、函数
15、式表述 在C的条件下,随着A的改变,B将作XX方式的变化。例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利用思维导图,能提升小学生深度阅读能力。 (四)抽取样本等组的选择A、随机抽样B、配对法 甲组:1 4 5 8 9 12 乙组:2 3 6 7 10 11 C、测验法 A、随机抽样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提升小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研究(王济军,余胜泉) 该研究选取H学校六年级2个自然班。以不打乱原有教学班级和教学秩序为前提,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体抽样。 实验班为A班(31人),采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方式; 对照班为B班(28人),采用传统的多媒体辅助学习方式。 B、配对法在进行实验前
16、,先把实验对象进行一次测量测量排列顺序 1,2,3,4,5,6,7,8 分派到甲组 1 4 5 8 9 12 乙组 2 3 6 7 10 11 C、测验法协同教育平台的应用效果实验研究(鲁丽岚) 为了消除干扰变量的影响,研究需选取两个家校互动水平相似的实验班。(1)使用问卷对该年级所有班级家长进行测验。(2)选择出两个水平接近的整班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3)检验显示两个班无显著性差异,确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二、研究方案的撰写1、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2、研究的理论依据3、课题内涵的界定4、研究假设与变量分析5、研究的目标与内容6、研究的方法与步骤7、预期研究成果形式8、研究组织机构教育
17、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绩效的实证研究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信息化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战略研究 研究案例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语文深度阅读能力的实证研究提高小学生单词记忆效率的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博客环境下的小学家校协同教育中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微博客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模式构建的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讨论阅读有关教育技术研究方案,分析评价其研究设计:1、选题的意义与价值2、研究现状述评3、研究目标与内容4、研究过程与方法 小结说说你对教育技术研究的认识?如果要求你开展研究实践,说出你感兴趣的研究选题?谢谢!教育技术调查研究66调查研究是一种
18、使用范围很广的研究方法,它包括对现状的研究,以及确定和解释社会的或心理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例如:农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例如:虚拟社群环境中文化认同与学生协作建构能力的关系研究 小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学习投入的研究要点一、问卷调查二、访谈调查一、问卷调查方法问卷,就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编制而成的一套问题表格,是由调查对象自填回答的一种收集资料的工具。主要内容(一)调查问卷的类型(二)问卷的构成(三)问卷设计的程序(四)问卷调查的实施(一)调查问卷的类型类型定义无结构型问卷在问题的设置和安排上,没有严格的结构形式,受试者可以依据本人的意愿作
19、自由的回答。采用无结构型问卷,可以收集到范围较广泛的资料,可以深入发现到某些特殊的问题,探询到某些特殊的调查对象的特殊意见,也可以获得某项研究的补充和验证资料。结构型问卷问题的设置和安排具有结构化形式,问卷中提供有限量的答案,受试者只能选择作答。由于已设置了有限的答案供受试者选择做答,因此它适用于广泛的、不同阶层的调查对象;同时有利于控制和确定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易于量化和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一份完整的问卷,应包括 哪些部分?(二)问卷的构成前 言个人特征资料事实性问题态度性问题评价性意见认同性意见情感性意见认识性意见存在性事实行为性事实问卷的前言在于说明研究的目的,指导受试者如何回答,并对相
20、关问题作出某些必要的说明,以解除受试者的思想顾虑。 1、前言部分 本次问卷调查旨在对协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一次较为深入而系统的了解,从而为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协作学习提供策略与指导。 本次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答案无所谓对错,承担这次调查任务的单位对您所有的回答均严格保密,请不要顾虑。 问卷的回答方式,除少数必须以简单的文字填写外,基本上是采用选择答案的方式进行填写。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请您独立思考,认真填写。 谢谢您真诚的合作与支持!在问卷设计时,个人特征资料往往是作为自变量中的变数而被使用的。常见的个人特征因素有:个人基本因素(年龄、性别、工作/学习所在地、职业、岗位或职务、
21、工作年限等)教育条件因素(教育程度、在校年级、成绩等级、业余爱好、接触媒体习惯等)家庭环境因素(家庭人口总数及构成、父母职业、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2、个人特征资料部分事实性问题是指要调查了解客观存在或已经发生的行为事实,它包括存在性事实和行为性事实两个方面。存在性事实问题是用于调查“是否有”和“有多少”这方面的事实;行为性事实问题是用于调查曾经发生过的行为,包括发生行为的时间、地点、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内容。3、事实性问题态度是人对某种现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性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侧面了解受试者的意见。情感性意见:指人对人、人对事、人对物的好恶及情绪反应等行为事实性问题。通常用
22、喜欢/不喜欢,有兴趣/无兴趣等一类词语表达。评价性意见:指人对人、人对事、人对物的某种品质的判断。通常用很好/好/不好,优/良/中/差等一类词语表达。认同性意见:指人对某一事物或对别人的某项意见的赞同倾向。通常用同意/不同意,赞成/不赞成等一类词语表达。认识性意见:指人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并了解所表达的思想与信念。4、态度性问题1、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和调查对象2、根据假设确立变量X、Y的数目和关系3、确定反映变量的变数项目4、设计表述问题的语句5、问题的排列组合6、试测与修订(三)问卷设计的程序研究课题:少数学生为什么厌学?思考与讨论:请根据这一研究课题,思考如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研究假设:有些学
23、生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厌学,有些学生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厌学自变量:X=厌学的原因 Xa=学习成绩 Xb=人际关系因变量:Y=厌学的现状 Ya=不喜欢读书 Yb=不喜欢去“问题”从何而来?问题的产生问卷的核心是问题。问题形成的步骤:课题分析,提出假设;概念具体化,寻找变项;确定指标;为测定已经确定的指标,编制问题。1、课题分析,提出假设;课题:“少数学生为什么厌学?”假设: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厌学,有些学生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厌学。2、概念具体化,寻找变项;概念: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厌学变项: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测验成绩;与教师的关系、与周围其他人的关系;对教师的态度、对学校的态度。3、确定指标
24、;入学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测验成绩、作业情况;与教师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学校行政人员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不愿意上学、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对教师的说教有厌烦心理、对学校环境不适应。4、编制问题;你的入学成绩是多少分?你在最近一次测验中的成绩是多少分?你经常做作业吗?对教师布置得作业乐于完成吗?你喜欢所任教的教师吗?你喜欢与同学相处吗?你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吗?你对教师的说教有厌烦心理吗?常见的问题提问与回答方式提问方式回答方式例子自由记述式描述除了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您认为网络还为问题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请把它写下来。填答式有(人),有(台)请问贵校参与
25、本次新课程标准培训活动的教师有 人二元选择式(正误)(是非)(有没有)您是否从事过网络课程的建设?(是/否)多重选择式(A)(B)(C)(D) 在运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时,您觉得困难在于:A、网络传输速率和时延问题B、客户端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置问题C、学生自控能力、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不强D、教师无法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缺乏自动答疑系统的支持E、缺乏协作学习平台的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F、缺乏测试系统的支持,难以为学生提供在线测试与反馈G、其它排序式()_()_()_()_您认为影响网络协作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请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在()内标上1,2,3,4等序号,重要程
26、度最大的标为“1”,次之为2,依此类推。()学生对协作学习没有兴趣()学生缺乏组织能力与交流能力()学生协作交流的时间不够()学生的信息技能欠佳()教师缺乏引导()缺乏有效评价网络协作学习的方法评等式(5)(4)(3)(2)(1)通过运用基于专题网站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您认为教学效果:很高 ,高 ,一般 , 低 ,很低 分配A 占()%, B 占()%, C 占()%贵校已获得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的教师比例分配情况是:请在()中填写所占的比例(%)(1)教授( )(2)副教授( )(3)讲师( )(4)助教( )里克特(Likert)量表是调查研究中普遍被采用的一种测量量表。
27、里克特量表的基本形式是给出一组陈述,这些陈述都与某人对某个单独事物的态度有关,要求受试者表明他的态度等级 。其中,每一态度等级都赋予一个数值。里克特量表里克特量表案例远程教育资源类型最好较好一般很差(1)直播录像听课(2)网上教学课件(3)多媒体教学光盘(4)双向视频会议答疑(5)访问网上相关站点(6)远程教育资源的学习效能1、调查对象数量的控制2、问卷的分发与回收(四)问卷调查的实施问卷的回收率:即发出问卷后,经受试者填答并能被研究就者收回的问卷比率。 问卷回收率=问卷的有效率:凡未做回答或者不按要求填答,都属于无效回答。有效率等于回收问卷总数减去无效回答数再除以回收总数。 问卷有效率=1、
28、调查对象数量的控制实际回收的问卷总数-无效回答的问卷数实际回收的问卷总数实际回收的问卷总数发出问卷总数邮政投递式专门递送式集中填答式网络问卷,如问卷星/?s=12、问卷的分发与回收 信度 测量可靠性的度量,它能鉴定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效度 测量有效性的度量,它是指调查的结果是否能真正反映调查的目标和意图。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则信度必定高。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的实施2004年7月开始,我们对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我们主要通过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向自己所在地区的农村教师发放和回收问卷。同时,我们针对问卷调查的对象以及实施问卷调查需要注
29、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2.调查对象此次问卷调查在湖北、贵州、甘肃、湖南、浙江、吉林、重庆、江西和山东9个省共发放问卷1284份,回收问卷1186份,有效问卷995份。其中,男教师占56.3%,女教师占43.7%;专职学科教师占74.2%,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占14.1%,专职管理人员占8.8%,学科教师兼信息技术占2.9%;高中教师占23.2%,初中教师占34.3%,小学教师占38.6%,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师占3.9%;县城教师占22.3%,乡镇教师占38.2%,乡村教师占39.5%。所有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 FOR WINDOWS 1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30、3. 问卷设计本次调查采用的问卷是“关于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本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题型以单选和多选为主。 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务性质、学历、所在学校的类别和位置。第二部分: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状,包括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思想观念、信息化教学的现状、教育科研状况。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1)教师对自己本身也是学习者认同程度也是非常高(78.3 %) ,只有3%的教师 “不能接受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学生的现实”,相当多的教师表示相信自己能和学生共同发展。 4. 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分析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2)从对表1的数
31、据分析发现: 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环境和学习经验时 , 很多教师(55.2%)注意到了要设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也有不少教师(26.4%)表示不知道怎么样去满足这种个别化的学习需要。 表1 支持个别需要总数比例有效比例累计比例考虑到了并设法满足22455.2%55.2%55.2%考虑到了但不知怎么做10726.4%26.4%81.6%偶尔会考虑 5513.5%13.5%95.1%无暇考虑 133.2%3.2%98.3%其他71.7%1.7%100.0%总计 406100.0%100.0%5. 对策与措施(结论)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培
32、养针对教学实践问题开展教育科研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温忠麟. 心理与教育统计,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小结(一)调查问卷的类型(二)问卷的构成(三)问卷设计的程序(四)问卷调查的实施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是由研究者一方通过引导来收集被研究者一方的语言资料,以了解研究对象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达到研究的目的。访谈节目,如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等:/v_19rrnbid7o.html?src=frbdaldjunest&vfm=bdvtx&kwid=470#frp=%2Fshow_intro%2F&curid=302314400_927aae0188fd270871ecd0adeae061da
33、/v_19rrnbtb0g.html?src=frbdaldjunest&vfm=bdvtx&kwid=1387#frp=%2Fshow_intro%2F 二、访谈调查(一)访谈的类型(二)访谈提纲的拟定(三)访谈的发问技巧(四)访谈的记录(五)访谈资料的分析二、访谈调查(一)访谈的类型划分依据类型按照研究者对访谈结构的控制程度封闭式访谈:研究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有固定结构的提纲进行提问,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所提问题的内容和顺序以及记录方式都标准化了,而且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起主导作用。开放式访谈:事先没有拟定好固定的访谈问题,访谈形式灵活,研究者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鼓励和激发访谈对象谈论
34、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半开放式访谈:研究者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可以根据情况随即灵活地进行调整。按照访谈的正式程度正规访谈:双方事先约定好时间、地点,就一定问题范围进行交谈,这种形式有利于研究者较为深入和细致地获得资料。非正规访谈: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安排,在与对方一起参加活动时根据当时情景自然而然地交谈,这种形式有利于更加自然、真实和灵活地获得资料。按照双方接触方式直接访谈:双方面对面地坐在一起进行访谈,研究者可以看到双方的表情、神态和动作,便于掌握更详细的资料。间接访谈:双方事先约好时间,通过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手段进行的。但是研究者不能了解研究对象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不易
35、判断对方“真实”的情绪和态度。按照被访谈人数个别访谈:在一名访谈者和一名被访谈者之间进行。团体访谈:一至三名访谈者于十名左右被访谈者之间进行的访谈。访谈提纲是一个粗线条的、列出要了解的问题要点和内容范围的提示性材料,在访谈过程中可以灵活修改和调整。访谈者要有一种开放、机智的心态面对具体情景的变化。例如,为了解教师对网络协作学习活动的看法,设计了如下访谈问题:在网络环境下,您会经常组织协作学习活动吗?您通常是如何组织协作学习活动的?您认为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网络对协作学习活动有帮助吗?能 举例说说吗?您觉得学生愿意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协作学习活动吗?他们的参与性如何?在组织协作学习活动中,您通常会做
36、些什么?(二)访谈提纲的拟定推进式提问这种技巧是用来澄清及获得更多细节的方法。当受访者的陈述不完整、模糊及没有给予答案之时。访谈者以肢体语言尝试让受访者进一步说话,包括沉默、目光接触、脸部的疑惑表情或点点头等。如果肢体语言的推进不够,访谈者可尝试利用口语的推进法。比如:“啊,真的吗?”“然后呢?”“请继续说,后来呢?”(三)访谈的发问技巧反向式提问这种技巧是直接针对受访者的论点提出相反的论点,使受访者进一步澄清他的前一个论点,或让受访者提供进一步的信息,以检视访谈者是否正确解读受访者的信息。旁敲侧击的问题可以引发新信息,但这要看访谈者和受访者的熟悉度及舒服度。假设性提问 这是由访谈者提出几个可
37、能的现象、选择或发生的情形,让受访者猜想自己面对这种选择的态度或行为反应;或者提出理想,让受访者描述或分析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比较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这种方式可以让研究者了解受访者的诠释与观点。澄清式提问 针对对方的答复重新措词,使被访者证实或补充原先答复的一种提问。例如,“您刚才说您以前使用过这种教学方法,那是否意味这您现在没有使用这种方法呢?”借助式提问 借助权威人士的观点或意见来影响被访者的一种提问。采用这种提问要特别注意,所借助的人或事一定不能引起被访者的反感。当然,如果我们只是想了解被访者的个人想法,这种提问是不适合的。(四)访谈的记录在没有录音、录像条件的情况下,访谈者最好能够做
38、详细的现场笔录。内容型笔录:记录的是被访谈者在访谈中所说的内容;观察型笔录:记录访谈者观察到的东西,包括访谈的现场和周围的环境、被访谈者的神情和衣着等;方法型笔录:记录访谈者自己所用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被访谈者、访谈过程、结果和效果产生的影响;内省型笔录:记录访谈者个人因素对对方的影响,如性别、年龄、职业、相貌、衣着、言谈举止、态度等。(五)访谈资料的分析与应用编码是将访谈记录资料的意义予以重组,使研究者能从资料原本的“描述”中抽离出来,并且提升到更高层次、更为概念化的“抽象”诠释。它是一个将资料概念化、类别化的过程。具体步骤:1、将资料开放编码(open coding),逐句或小段落审视资料
39、内容,找出资料内容所涵盖的主题与类型,并给予标记;2、将编码后的资料,加以比较、分类、归纳,把属性相近的主题归为一类,成为核心类别(core category);3、依据核心类别的关系加以组织。 白芸. 质的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作业小组合作,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小结问卷调查(一)调查问卷的类型(二)问卷的构成(三)问卷设计的程序(四)问卷调查的实施访谈调查(一)访谈的类型(二)访谈提纲的拟定(三)访谈的发问技巧(四)访谈的记录(五)访谈资料的分析谢谢!内容分析法 121一、案例:网络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 为分析网络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们进行研究样本的选取。通过查阅 199920
40、04年与网络课程有密切关系的教育技术类期刊,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中相关网络课程文章114篇,剔除与本研究内容相关度不大的文章,确定83篇有关网络课程的文章作为内容分析的样本,有关研究样本的详细情况如表所示。根据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建立如表所示的内容分析类目表,表中的分析类目分为“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等五类,每一类又根据实际情况细分成不同的子类目。本研究活动中,分析单元为“篇”。根据需要,组成3人研究小组,进行分析评判。网络课程的研究发展迅速。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课程的研究,有关的研究论文数目不断增加,从 1999年的1篇增加到2
41、004年的26篇。 网络课程的研究重点是有关设计与开发的内容。网络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设计”(占54.2%),其次是“开发”(占21.7%)与“评价”(占15.7%),而“应用”和“管理”较少,分别占1.2%和7.2%。 二、什么是内容分析方法比较项目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分析对象系列文献单个样本内容处理鉴别评价单元判断分析程序查阅归类类目分析结果表述评述说明定量统计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的比较内容分析是以明显的传播内容为对象,对客观存在的内容作出判断,按特定的表格形式和程序进行判断,获取量化的结果的分析程序。三、内容分析方法的特征明显的传播内容被分析的对象是以任何形态被记录和保持下来的有价值的传
42、播内容。报纸、杂志、书籍、文件、广播、唱片、演讲记录、音乐、电影、电视、图片、聊天记录、微博记录、空间日志等。客观性分析过程要客观依据类目标判断和记录客观事实系统性内容判断、记录、分析过程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程序进行。量化内容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数字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学关系来表示,如次数分配、百分比、相关关系等。四、内容分析步骤1、内容抽样确定总体样本选取(来源抽样/时间抽样/单元抽样)2、设计分析信息编码(类目)表格分析项目分析单元3、判断记录存在性判断频数记录法确定83篇有关网络课程的文章作为内容分析的样本,有关研究样本的详细情况如表所示。本研究活动中,分析单元为“篇”。根据需要,组成3人
43、研究小组,进行分析评判。例:教学过程录像分析类目活动项目出现频数人数比例时间段时间比例课前活动展示情境提出问题分配任务运用电脑学生提问协商讨论学生操练展示作品评价作品形成练习活动方式出现频数人数比例时间段时间比例启发对象提供信息作出指示对象领会对象响应对象思考对象犹疑提供答案五、内容分析的应用模式特征分析(意向分析)找出同一对象,对不同问题或不同场合的内容表述所显示的稳定、突出的因素(语言特征分析)。例如:通过对某个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况录像的内容分析,研究他的教学风格特点。案例:优秀教师的自我形象对特级教师人生经历的内容分析,胡定荣2、发展分析(趋势分析)找出同一对象,对同类问题,不同时期所显示
44、的内容表述,判断其发展方向。通过对某个学者或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在不同时期所做学术报告的录像、录音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研究该学着或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案例:国内学者关于“教学评估”文献的内容分析,杨群华、郎福臣案例:教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对90年代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的统计分析,陈晓端3、比较分析找出不同对象,对同一问题,所显示内容表述的异同。例如:比较社会建构主义和激进建构主义的异同。案例:儿童社会化的理想与现实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作者:王立波小结内容分析案例什么是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的特征内容分析的步骤内容分析的应用模式The End!141 教育技术行动研究 E-m
45、ail: xieyouru基于个人空间的课前问题讨论教师空间学生空间 发布问题通过案例学习,你发现教育技术行动研究法有什么特点?在同学们拟定的教育技术研究选题中,哪些选题比较适合应用行动研究法? 教育技术研究实践选题课语整合式学习提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小学scratch教学对学生计算思维影响的实证研究 新社交媒体影响中学生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 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大学生微型学习设计研究 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促进小学生语文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基于MOOC的在线学习与提升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在联通主义的的视角下MOOC学习中大学生的学
46、习困难与对策的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学习空间 能归纳总结教育技术行动研究法的特点能在具体研究情境中,正确选用教育技术行动研究法存在问题: 1、关于教育技术行动研究法的具体应用,缺乏实操经验。 2、在教育技术行动研究中,如何体现研究特色与创新? 讨论结果基于专题网站的高中历史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行动研究应用案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步确定高中历史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分组探究作品评价学生作品充实完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培养评价能力第一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教学内容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从人文精神到科学理性”主题内容(1)初步得出基于专题网站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
47、养模式的构成要素;(2)分析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制定相关表格和教学设计方案。按照教学设计方案,运用“巨人的时代”专题网站进行教学试验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学习活动。通过课堂录像、教学日志反思基于专题网站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划分是否合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第一轮行动研究第二轮行动研究第二轮行动研究教学内容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科学技术的革命”主题内容(1)在第一轮行动研究得出的培养模式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完善模式中三大要素所包含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2)制定教学设计方案。按照教学设计方案,运用“巨人的时代”专题网站进行教学试验观察教学环节
48、中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专题网站的应用方式。通过课堂录像、教学日志反思基于专题网站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图的构建是否合理、专题网站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第一轮行动研究第二轮行动研究第三轮行动研究教学内容计划行动观察反思“19世纪以来科学文化艺术”主题内容(1)在第二轮行动研究得出的基于专题网站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该模式的设计方法与具体操作流程;(2)制定教学设计方案。按照教学设计方案,运用“巨人的时代”专题网站进行教学试验观察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专题网站的应用方式。通过课堂录像、教学日志反思基于专题网站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策略及其操作流程是否
49、合理、科学。第三轮行动研究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分组探究作品评价学生作品充实完善问题解决(形成作品)选题、计划收集资料研究讨论演示作品讨论评价教师总结培养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创造信息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问题呈现专题知识提供学习指南专题学习培养确定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的能力调整后的高中历史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一、行动研究法的意义二、行动研究法的特征三、教育技术行动研究的步骤四、教育技术行动研究法的应用范围 一、行动研究法的意义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
50、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参与进行的研究。 1、一般与特殊相结合 是在通常情况下对特定问题的分析和决策2、专业研究人员与实践者相结合 二者参与从计划制定到结果评定的全过程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连续评价与即时评价相结合 持续不断地对每一次行动的修改作出及时评价 行动研究的优点1、反馈及时2、出成果快3、易于推广应用 行动研究的局限性1、缺乏代表性2、环境特定,缺乏严格控制 二、行动研究法的特征1、 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2、 从研究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3、 从研究环境看,
51、是“在行动中研究”4、 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5、 从研究进程看,是“边行动边调整”6、从研究结果看,是“行动的改进和发展” 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同点:1、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法2、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3、以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合作方式进行研究的 方法4、在动态环境下立即(或较短时间内)显示 作用和效能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中常用的手段1、日常观察2、笔记3、问卷调查4、谈话5、个案研究 三、教育技术行动研究的步骤1、发现问题2、背景分析(初步分析)3、制定计划4、实施行动5、效果反馈6、总结评价1、计划 包括总体计划、每一个行动的具体计划2、行动 实施计划或按照目的和计
52、划行动3、观察 对行动、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考察4、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 整理和描述、评价解释、下一步的计划和构思 行动观察计划1计划2反思行动观察反思行动研究操作模型计划/根据教学需求拟定研究目标和试验对象行动/教师培训、教学设计研究、上课实践观察/试验研究过程日记、试验可录像和课堂纪录反思/分析录像、阶段总结、找出问题和改进策略根据反思结果,拟定新的研究目标、任务和计划基于专题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应用案例 行动研究工作流程的特征1、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动态中,可随 时被修改2、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等参与研究全 过程3、诊断性评价、
53、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贯穿研究过程始终教育技术行动研究的应用模式模式一:1、确定研究总体目标2、通过第一轮行动研究向总体目标逼近3、通过第二轮行动研究向总体目标逼近4、通过第三轮行动研究向总体目标逼近5、实现研究总体目标行动研究应用模式一案例教育技术行动研究的应用模式模式二:1、确定研究总体目标,并分解成若干子目标(2-3个)2、通过第一轮行动研究,完成子目标1的试验3、通过第二轮行动研究,完成子目标2的试验4、通过第三轮行动研究,完成子目标3的试验5、实现研究总体目标基于专题网站的高中历史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行动研究应用案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构建过程方式一:通过理论
54、与文献研究,提出教学模式雏形通过行动研究,逐步修改与完善教学模式方式二:将要研究的教学模式分解为若干部分每一轮行动研究完成相关部分的内容行动研究应用模式案例基于个人空间的课堂设计实践 应用教育技术行动研究法,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以下某项研究课题,设计相应的行动研究方案。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大学生微型学习设计研究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促进小学生语文思维发展的行动研究 四、教育技术行动研究法的 应用范围 1、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2、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3、优质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4、新型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5、学生个性发展与能力提升研究6、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7、学校管理的改革研究 教育技术行动研究典型案例中
55、职电子商务基础项目实训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网络环境下PBL教学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网络环境下互动课堂建构的研究网络环境下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专题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基于专题网站的高中历史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技术行动研究应注意问题1、明确研究总目标2、合理分解子目标,正确划分每一轮行动3、对每一轮行动具体规划4、重视反思,及时调整新一轮的规划5、注意行动研究过程的表述,突出研究特色 基于个人空间的课后问题讨论通过学习与实践,比较行动研究法与基于设计研究法的区别,并发布在个人学习空间的“日志”模块中。谢谢!教育技术实验研究 请大家在下面的数字中,分别找出: 第五个出现
56、的数字是什么?颜色是什么? 第十一个出现的数字是什么?颜色是什么? 第十九个出现的数字是什么?颜色是什么?6573432367446912343494564597678903312480681904873191873550479211329586595683689000713478732679184082555903070005571214219711463886360806352765734323674469123434945645976789033124806819048731918735504792113295865956836890007134787326791840825559030
57、700055712142197114638863608063527657343236744691234349456459767890331248068190487319187355047921132958659568368900071347873267918408255590307000557121421971146388636080635276573432367446912343494564597678903312480681904873191873550479211329586595683689000713478732679184082555903070005571214219711463
58、8863608063527一、实验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二、实验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三、实验假设的建立四、实验模式的设计五、实验变量的操纵控制和测量六、准实验研究及其设计方法一、实验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实验研究,就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在典型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探索活动。它可以把某种特定因素分离出来,以便分析某一特定因素的效果;它可以使人观察到在自然条件下所遇不到的情况,从而扩大研究的范围;它便于测量,可从中获得比较可靠的研究成果;它可以重复验证。二、实验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操纵控制刺激干预信息收集反应测量为什么要开展实验? 影响
59、因素分析 事物规律探索 应用效果分析如何开展实验? 建立实验假设 选择实验模式 控制实验变量 测量实验结果三、实验假设的建立假设是用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知事实(包括现象间的规律性联系、事物的存在或原因、未来事件的出现)的假定的解释。假设确定了研究的方向与具体目标。同时,假设澄明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研究的重点,提示收集资料的方向与范围,并能提供研究结论的框架。假设验证的结果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假设被证实,这是通常认为的理想结果;二是假设被证伪,事实上这也是一种理想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假设被证伪,并不意味着研究本身的失败。假设的证实或证伪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判断,而只
60、能是事实检验的结果,事实是检验假设的根本标准。假设是对研究意图的一种具体化简要的描述,一种带有某种预测性的陈述。但是,它并不是研究者的一种主观臆测,而是建立在坚实的文献综述分析基础之上的。科学性推测性可检验性简明性要表述一个研究假设,通常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1)研究主题的限制性条件 它可包括研究个体对象的特征参数,或研究群体对象的特征参数,或研究环境的状态参数。(2)研究的自变量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打算加以操纵控制的,并有计划安排变化的诸因素,它可以是刺激研究对象的输入因素,也可以是研究对象的结构因素。(3)研究的因变量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打算进行观测、了解的有关研究对象如何对自变量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地安全警示标语汇编
- 机动车驾驶员安全培训教材与试题
- 仓库机车出售合同范本
- 跨学科职业病预警模型-第1篇-洞察与解读
- 热力学力耦合效应-洞察与解读
- 电子商务企业数字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 泰戈尔经典诗集教学参考资料
- 疫苗追溯体系构建-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中专护理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数学阶段性测试题
- 2025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全册期末复习清单
- 化工工艺报警管理制度
- T/CSWSL 021-2020饲料原料大豆酶解蛋白
- 2025-2030中国林业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警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大单元作业设计
- 高效节能灯具采购及售后服务保障协议
- 秦皇岛市市直医疗卫生单位选聘笔试真题2024
- 大学生物科学第1课课件
- 密闭式静脉输液的护理
- 化工管道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