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8 页 共 NUMPAGES8 页山区农民增收难现状调研报告 - 调研报告 - 农民增收难,是农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农民收入来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在发展模式上要有新的突破。本文结合贫困山区的实际,分析p p 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就我县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扶贫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一、现状我县既是国家“ ”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更是 省移民大县。(一)从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情况看。全县有贫困人口12.7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28.5%,占全县总人口19%; 65%分布在全县135个扶贫开
2、发重点村,35%分散在全县资贫乏(人均耕地不足0.5亩),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基础设施落后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散居地。(二)从收入结构情况看。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474元(和全省比相差1680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297元,占87.5%,第二、三产业收入177元,占12.5%;年,全县人均收入1595元,(和全省相比差1672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325元,占83.8%,第二、三产业收入270元,占17.2%。(三)从脱贫、返贫情况看。年,全县脱贫人口1万人,其中:51个“整村推进”村占45%,相对贫困人口占70%,绝对贫困人口占30%;返贫人口1万人,返贫率高达1.94%,其中:库
3、区移民占30%,资贫乏、交通落后地区占45.4%,其它因灾返贫占24.6%。年,全县脱贫人口7000人,其中:51个“整村推进”村占48%,相对贫困人口占69.5%,绝对贫困人口占30.5%;返贫人口8000人,返贫率1.5%,其中:库区移民占32.4%,资贫乏、交通落后地区占42.5%,其它因灾返贫占25.1%。二、原因及其分析p p 帮助农民快速增产增收,是我县“十二五”期间的重大课题。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前我县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是相当突出的。(一)人多耕地少、增产难以增收。全县总面积585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4241平方公里,占73%,水面面积176.5平方公里
4、,占3%,境内有 、凤滩、高滩三座大中型电站,库区淹没耕地5.1万亩;移民人口高达12万人。另外,我县还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4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3%;人均耕地保收面积不足0.3亩,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资贫乏、人多耕地少是导致我县广大农村贫穷落后的根。(二)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近五年来,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约2个多亿,乡村公路、农田水利、教育卫生、饮水供电、电视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仍显不足。主要是移民库区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我县自 电站修建以来,全县有18个乡镇(占全县原乡镇30%)、85个村(占全县25%)
5、、12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26%)生活在移民库区,每年都会不同程度遭受洪灾、旱灾的袭击。前两年的调查统计显示:县、乡、村公路毁坏351条,山塘水库毁坏325座,水利设施58750余米,供电设施120处,饮水设施235处;仅年,全县损坏耕地5万余亩,房屋48栋,受灾群众高达10万余人。(三)农民素质低、增收路子少。“十二五”期间,随着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农民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由于我县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尚未彻底改变。当前,农民整体素质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一是在思想素质方面,不少农民市场意识淡薄,缺乏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二是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
6、育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调查,年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8%,初中文化程度占3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4%,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6年。三是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四)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结构单一。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落后大县,农民收入近90%来自农业。据调查,在全县农村中相当一些地方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种植业、养殖业),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种植业方面,至今仍以粮食生产为主,大约占到90以上,基本只能解决自身的吃饭问题;而养殖业主要是生猪和家禽,一般都是粗放经营的自然养殖,没有
7、科技含量,猪禽出栏受市场价格和疫情的影响较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不可能让农民增收脱贫的,然而,农村现有的二、三产业,经济效益十分偏低,农民来自二、三产业收入不到年总收入的12%。可见,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三、对策及建议增加农民收入不应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一条醒目的标语、一组注水的统计数字。如何长期稳定地提升农民的收入增长率,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工作入手:(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生产成本。目前,农产品产量虽然很高,但秋后算账,收入却增加不多,关键是生产成本过高。应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干旱半干早地区,降低灌溉成本
8、;通过推广机械化耕种、收割,降低劳动力成本。具体来讲:一是进一步教育农民和广大基层干部长期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要进一步狠抓已经形成的一整套趋利避害的抗灾增收措施。二是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社建设的投入,特别是病残山塘水库、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巩固和水毁工程、防洪堤坝的修复。三是要引导农民抢抓农时,抢抓季节,以早制灾。四是通过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深施化肥和生物农药等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达到减少肥料、农药等农资成本。(二)突出机制创新、提高农业产出率。一是积极创新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农业产业化运行四制,即:投资业主制、运行公司制、科技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投资业主制就是充分发挥
9、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投资方面均按市场规律操作,谁投资谁受益,产权清晰,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体系;运行公司制就是对农业的较大投资,一般建立公司制,由农业公司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营管理,组织农民进行区域化、规模化商品生产;科技承包制就是在园区内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个人或集体承包开发项目,实行项目总承包或单项承包,发包方根据承包效益,支付报酬;联结农户合同制就是公司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并提供配套服务,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二是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改革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将科技人员的报酬与农业技术推广紧密
10、联系起来,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要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通过订合同、提供良种和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农户的联系;要采取新品种展示、基地示范、技术服务等方式,及时将成熟的科技成果、先进适用技术渗透到产前、产中和产后,形成高效便捷的技术扩散通道。三是培育农业骨干项目。根据立体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经营水平确立适合本乡、本村发展的农业骨干项目,如目前已初步形成的茶叶、板栗、蔬菜、水果、七优米业、中药材等农业骨干项目,政策上要大力支持,资金上要大力扶持,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或引导农民进行加工,有效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三 )突出农民素质培训、托宽增收渠道。一是
11、加大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在农村中学课程设置中增加职业技术培训内容,在一些学校中可试行分流教学的模式,即对于那些有升学希望的学生可按常规教学体制进行教学活动。而对于一些家境贫困,需要尽早就业的学生来说,按“21”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即在2年中完成普通文化课程的学习,再用1年时间进行职业技术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使这些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就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提高新增劳动力的实用技能。二是积极发展非农产业。我县目前人均耕地不足0.8亩,增产有限,增收更有限。据年农民收入抽样调查不完全统计,年人均收入1000元,农业收入占90,非农业收入占10;
12、年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非农收入上升为40;年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非农收入上升为60。因此, 以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发展是解决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长期性和根本性措施。三是加大劳务输出、培训,增加工资性收入。首先 必须把积极支持和开展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其次政府部门要有组织地输出劳务人员,把劳务输出当作新兴产业来抓。同时要加大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扶贫培训,提升就业率,增加工资性收入;要强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的联系,县乡应成立负责劳务输出的专门机构,村要有专人负责,为外出打工架桥铺路,实行跟踪管理、服务。(四)突出小城镇建设、促进异地脱贫。一是大力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对自然条件差、环境恶劣地方的贫困户只有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在具体实施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坚持多渠道多产业安置相结合;坚持插花式、成建制与梯级搬迁相结合;坚持易地搬迁扶贫与小城镇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有光人字提花布数据监测报告
- 新疆第二医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河北省金太阳-邢襄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25-05C)-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斜挂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字式现场录像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丁苯喹嗪行业前景调查及未来风险评估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美味金枪鱼罐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三:第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纳米罗马杆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2025届高三毕业班联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人教PEP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完整版P84)
- 苏州市施工图无障碍设计专篇参考样式(试行)2025
- 2025-2030中国锻造(锻件)行业投资策略及规划建议研究研究报告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 国际关系理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流数据分析技术全套课件
- GB∕T 12237-2021 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球阀
- 东莞市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
- 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
- 3力浮力答案第1讲难题型密度计
- 专题一电磁感应与电路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