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功效与用量_第1页
中药功效与用量_第2页
中药功效与用量_第3页
中药功效与用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功效与用量【关键词】中药功效用量配伍炮制煎煮许多中药无论单用还是配伍组方,均可随着用量的大小、配伍的变化、炮制的不同和煎 煮的各异,功效或有递增,或呈双向性,或表现出功能的多样性。剂量大小不同,功效不同同一味药,用量大小对其功效有极大的影响。黄连、龙胆草,12g小量应用,能清热健胃,增进食欲;36g则燥湿、泻火、解毒;大剂量 应用则败胃,引起胃肠道反应而恶心呕吐。甘草15g应用,起调和诸药作用;512g,温胃、补中、解毒;若用30g以上,有类似激素 样作用。桂枝汤中,桂枝和白芍的用量相等,起和营卫解肌的作用;桂枝加白芍汤中,白芍的用量比 桂枝多1倍,则治疗太阳病误下,转属太阴,因而腹满时痛

2、。厚朴三物汤、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三方均由厚朴、大黄、枳实组成,因为三方中三药 的用量、君臣佐使地位变化,证治各异。小承气汤以大黄为主,功能泻热通便;厚朴三物汤,以厚朴为主,功能行气消胀;厚朴大黄汤, 以厚朴、大黄为主,功在开胸泄饮。柴胡在小柴胡汤中,用量大于其他药味1倍有余,用在透邪;在逍遥散中,用量与各药相等, 用在疏肝;在补中益气汤中,用量甚微,主要起升清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对利尿和血压的作用,剂量不同,功效相反。黄芪的利尿作用,用量 在20g以内明显,30g以上趋于抑制。另外,对血压的改变,用量在15g以内可以升压,35g以 上反而降压。人参对血压的影响,也与黄芪类似,一般剂量有

3、兴奋和升压作用,较大剂量则起抑制和降 压作用。川芎小剂量能收缩子宫,兴奋心脏;大剂量则使子宫麻痹,心脏抑制。配伍不同,功效不同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大多以复方的形式出现,而同一种药在不同的方中因配伍不同,发挥 的功效也不同。升麻在升麻葛根汤中与葛根配伍,表现为发表透疹作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头痛以及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在清胃散中与黄连、生地等配伍,清热散火解毒,用于治疗胃有积热所致 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在补中益气汤、升陷汤及举元煎中与人参、黄芪配伍则表现出 升阳举陷的作用,用于中气虚弱或气虚下陷诸证。麻黄汤中桂枝与麻黄配伍起发汗解表作用,治疗风寒感冒;温经汤、桂枝茯苓丸中与当 归、川芎、桃仁

4、配伍,温经活血、逐瘀消症,治疗月经后错或闭经不潮以及经行腹痛、腹部症 块等证;与羌独活、威灵仙配伍,则表现为祛风寒通络作用,治疗风寒阻络引起的痹症;与茯苓、 泽泻、白术配伍表现为助心阳、温化水饮的功效,治疗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的心悸、怔忡、 胸痹心痛等证。柴胡在小柴胡汤中和黄苓、半夏配伍,能使侵入于半表半里的外感之邪出表而解,起和解 少阳的作用;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中和白芍、枳壳、香附配伍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 汤、升阳益胃汤中和黄芪、党参、白术等配伍,能引清气上行而治疗清阳下陷所致诸症,起升 举阳气的作用。薏米仁配伍车前子、泽泻、茯苓利水祛湿;参苓白术散中配伍白术、茯苓、山药,健脾燥 湿;

5、苇茎汤中配伍冬瓜子、桃仁,清热排脓;配伍威灵仙、防己、羌独活舒筋利关节,缓解痹痛。蛇床子配伍仙灵脾、肉桂、山萸肉温肾阳,暖子宫,治疗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证;配 伍苦参、黄柏,燥湿、杀虫、止痒,治疗顽癣、湿疮及女阴痒。天花粉配伍生地、麦冬、石斛,清热生津,治疗热病伤津;配伍瓜萎、白芷、贝母,清热解 毒,排毒消肿,治疗痈疮。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不同许多药物在炮制前后或用不同炮制方法,可使药物本身的成分和性味发生变化,其功效 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生姜具有发散风寒、和中止呕的作用;姜汁则辛温而润,治疗噎膈反胃;生姜皮则和脾行水; 干姜则性辛热,温中回阳,散寒化饮;炮姜则性苦温,长于温经止血,适于虚寒

6、性吐血、便血、崩 漏及腹痛泻痢;煨姜则主要长于和中止呕,但比生姜而不散,比干姜而不燥。牡蛎生用,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消瘰疬;煅用则敛汗、涩精、止白带。荆芥生用为散风解表药,炒炭则减其辛散之性而增止血功能,成为治产后血晕及子宫出 血的止血药。地黄生用甘寒凉血,养阴清热;蒸熟用则甘温补肾,滋阴填精;酒制后主补阴血,且借酒力行 药势,通血脉,滋补而不腻;生地炭入血分凉血止血;熟地炭补血止血,治崩漏等血虚出血诸证。薏米仁生用偏于清热利水除湿,炒用则偏于健脾止泻。大黄生用泻下力猛,适于急下存阴;蒸熟则泻下力缓,适于年老、体衰须用大黄者;酒制则 泻下力弱而活血作用较好,宜于瘀血证及不宜峻下者;炒炭则偏于止

7、血,而泻下力很小,多用于 大肠有积滞的大便下血。石膏生用则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煅后熟用则敛疮生肌止痒。黄柏生用主泻实火、燥湿,用于治疗足膝痿软无力,小便赤黄等症;而酒炙后主泄上焦之火, 治疗口舌生疮及头面部病患;盐炙后主降相火滋肾水,治疗阴虚盗汗、梦遗滑精等症;蜜炙则主 泄中焦之火,且不伤脾胃,用来治疗五心烦热等症;炒炭后苦寒之性大减,增加了收涩之性,则偏 于止血,用于治疗痔漏、崩漏不止等症。蒲黄生用活血化瘀止痛,炒炭后性涩偏于止血。葛根生用发表解肌透疹,煨用则升阳止泻。煎煮方法不同,功效不同同一味药,因煎煮方法如火候和时间不同而临床功用亦有很大的差别。生大黄入汤剂,后下或用开水泡服,泻下力宏,而久煎泻下之力大减。利用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治疗夏季感冒暑湿的表证不宜久煎,而利用其利水消肿治 疗水肿、小便不利,则要浓煎。白附子入汤剂煎服取其燥湿化痰,祛风止痉作用,治疗风痰壅盛的抽搐或口眼歪斜;熬膏 则取其解毒散结作用,外用治疗毒蛇咬伤及瘰疬痰核。大多发散药和芳香药的煎煮,要求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煮即可,若久煎 则致香气挥散,功效大减;而补益滋腻药物则要求煎煮较久,为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否则药力 不完全,达不到补益作用;而贝壳、甲壳、化石及矿物药入汤剂则要先煎久煮,否则药中成分不 能充分溶出,功效也大打折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