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提取分离方法的新进展为提高中药质量、改变传统中药剂型“大、黑、粗”的状态、让中药步入国 际市场,一些现代高新工程技术正在不断地被借鉴到中药生产中来,一方面使中 药生产加符合传统的中医药理论,确保用药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现有 中草药资源的利用率。笔者拟对几种研究和应用较多且发展前景广阔的中药提取 分离技术作一综述。1中药提取分离的传统方法中药提取的传统方法包括浸渍法、渗漉法、改良明胶法、回流法等。其中水 煎煮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传统方法存在较多的缺点:(1)煎煮法有效成份损失较多, 尤其是水不溶性成份;(2 )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有可能与有效成分作用,使其失去 原有效用;(3)非有效成分
2、不能被限度的除去,浓缩率不够高;(4)提取液中除有效 成分外,往往杂质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给精制带来不利;(5)高温操作会引 起热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分解。2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方法2.1半仿生提取法(S emi-bionicExtractionmethod,SBE 法)XXXX年张兆旺等提出了 “半仿生提取法”的中药提取新概念。即先将药料 以一定pH的酸水提取,继以一定pH的碱水提取,提取水的pH和其它工艺参 数的选择,可用或几种有效成分结合主要药理作用指标,采用比例分割法来优选。 药料(饮片)提取过程中有些成分可能相互作用,生成新的化合物,从药物代谢过 程考虑,可能是体内发挥药效过程中的
3、复合作用SBE法的运用既体现了中医 临床用药综合作用的特点,又符合口服药的经胃肠道运转吸收的原理。同时不经 乙醇处理,可以提取和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缩短生产周期,并可利用一种或几种 指标成分的含量,控制制剂的内在质量。张兆旺等采用SBE法对芍甘止痛颗粒 剂、寒痛定泡腾颗粒剂、黄连解毒颗粒剂等多种复方制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 提示SBE法有可能替代WE法(水提取法),SBAE法(半仿生提取醇沉淀法) 有可能替代WAE法(水提取醇沉淀法)。2.2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 iticalFluidExtraction,SFE)该技术是80年代引入中国的新型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Su
4、percriticalFluid , SF )作为萃取剂在高于临界温度和压力 下,从目标物中萃取有效成分,当恢复到常压常温时,溶解在流体中成分立即以溶 于吸收液的液体状态与气态流体分开。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改变超临界流体的 密度使其能溶解许多不同的化学成分,达到选择性地提取各种类型化合物的目的。在医药行业中常用的萃取剂为C02,因其无毒,不易燃易爆、价廉,其极性类 似乙烷。超临界C02萃取技术更适合脂溶性,高沸点,热敏性成分,现广泛用于 具有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刘红梅等利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对中药白芷中香豆 素类物质进行提取研究,优化提取工艺。王玳珠等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提取延胡 索乙素的提取率
5、及提取液的含固量的影响,SFE法不仅溶剂用量较少,提取率 高,而且含固量低,证明其是叔胺类生物碱较为理想的提取方法。蔡明招等用SC F-C02技术萃取大高良姜精油,其主要成分是1-乙酚氧基胡椒酚酯,占精油 中相对含量的95.29%。其结构与文献中的1 -acetoxychavico lacetate相同。付玉杰等7用SCF-C02技术萃取甘草中甘草次酸, 并与索氏提取法、超声法进行了比较,提取率是索氏提取法的13倍,超声法的5 倍,且溶剂用量小,周期短。以上研究结果表明:SFE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具有收率高、速 度快、纯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但SFE也存在一些缺 点
6、,如常用的SF极性小,在提取时需加调节剂来改变极性,从而会影响后续的分 离分析。2.3 微波提取(Microwaveextraction)微波提取是一种新的提取技术,具有耗能低、操作时间短、溶剂耗量少、选 择性高、目标组分得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分析化学的一种快速制样手段。近年, 韩伟等用微波辅助萃取法,研究提取青蒿素与传统提取法相比,提取率有明显地 提高。郝守祝等用此法研究提取大黄游离蒽醍浸出量与传统法比较得出结论,此 法的提取效率明显优于蒸煮法,且操作简单。用此法从棉籽中提取棉酚、从豆类 中提取蚕豆嘧啶葡萄糖苷、金雀花碱等天然化合物,提取效率大大高于索氏提取 法和超声法,而且消耗溶剂少、时间短
7、。除此以外,酶工程技术(cellulaseengineeringte chnique )、超声波提取(TheUltrasonicwithdraw sthetechnique)、大孔吸附树脂法(MacroAbsorpti onResin)等方法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3中药有 效成分分离新方法3.1超滤(UitraFiltration,UF)技术超滤技术是上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Membran ceSeparationTechnique ),作为介质的膜,具有分离不同 分子量的功能。超滤技术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具有分离过程无相变、分离效率高、 无须添加化学试剂
8、、条件温和、无成分破坏、流程短等优点,以应用于分离中药 有效成分。彭国平等研究各材质超滤膜对不同中药成分的影响,结果超滤法对有机酸类 及各苷类成分影响较小,对混悬液成分影响明显,生物碱类成分对膜超滤有较强 的选择性。结论为水溶性较大的成分可适用于超滤,膜材质对各类成分也有一定 影响。邹节明等研究了超滤法苦玄参、黄苓、黄柏水提液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 滤法更能有效地保留有效成分,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3.2新型吸附剂电泳(Electrophoresis )及色谱(Chromatography ) 分离技术新型吸附剂电泳及色谱分离技术是指由如聚丙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两性电 解质、大孔树脂等为固定相
9、或载体,选用新的溶剂体系进行分离的一类新兴色谱 技术,如毛细管电泳(CE)、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凝胶电泳(GE)、等电 聚集电泳(IEE)、等速电泳(ITP )14以及束胶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 快速蛋白液相技术等。现已逐步在中药成分的分离、分析及鉴定中得到普遍应用。杨伟峰等应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技术测定了西洋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北 京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用HSCCC技术提取紫杉醇纯度可达98.5%。生物碱、黄 酮、皂苷及其他各类成分均有采用树脂法进行成分研究,与传统萃取法相比能够 减少有机溶剂溶剂量60倍以上,显著降低成本,有利于工业化。除以上几种分离技术外,液滴逆流色谱法(DC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观音片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萍乡市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名校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连云港市名校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新能源光伏电站运维技术测试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市两江新区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生命科学园区租赁协议及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合作协议
- 创业公司核心员工离职协议及股权激励范本
- 现状调查培训课件
-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全本课件
- 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养老机构行政值班查房记录表格
- 中国服用过兴奋剂运动员名单 兴奋剂真的是毒品吗
- 小学英语语法时态讲解与归纳
- 《生存与修炼》熊厚音讲《道德经》教学文案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修改版ppt]课件
- 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 华为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考察报告(全)
- 冶金工业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共82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