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覆盖件模具零件中的应用_第1页
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覆盖件模具零件中的应用_第2页
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覆盖件模具零件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覆盖件模具零件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研究了电镀、表面超硬化和金属表面 化学热处理等表面处理技术的原理及技术特点,阐明了汽车模具零件中使用PVD、 TD技术以及渗氮的原因,说明了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覆盖件模具中的应用。关键词:汽车覆盖件;表面处理技术;电镀;超硬化处理;拉深模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汽车零部件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零件的生产都 依赖于模具,这就要求模具应具有较高的制造水平。汽车覆盖件的生产是汽车制 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一般冲压零件相比,汽车覆盖件具有曲面结构复杂、厚 度雹表面质量要求高、结构尺寸大等特点。目前汽车覆盖件模具主要由钢材制造,

2、 模具零件失效模式主要集中在塑性变形、韧性断裂、疲劳断裂、脆性断裂、粘着 磨损、腐蚀磨损、疲劳磨损、磨粒磨损等方式上,上述各种失效模式中,以断裂、 磨损、腐蚀为主的失效模式最为常见。为了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使用性 能,对模具零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表面强化处理技术是通过改变模具零件表面 成分、组织及镀层提高其耐磨、耐热、硬度、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1电镀技术1.1电镀技术的原理电镀是将盐类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场电解作用下扩散到零件表面,并在零 件表面被还原成金属原子,沉积结晶形成镀层的表面加工方法。电镀时模具零件 浸在镀液中,以被镀模具零件为阴极,镀液金属为阳极。1.2电镀技术的特点汽车覆盖

3、件拉深模零件采用电镀技术处理,不仅能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还 能降低成形制件的拉毛、划伤等缺陷,其优点为:降低模具零件表面粗糙度值、 提高硬度、精度等,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成形制件因拉毛而造成的返工、 返修概率,提高成形制件合格率;镀层非常薄,约0.01-0.03mm,不影响模具 零件的形状;可重复电镀,且不影响模具的使用;电镀工艺简单,沉积速 度快,操作方便,镀层质量高、性能好,不受模具体积和形状限制。电镀技术的 缺点为:电镀成本投入大,增加成本投入会影响企业效益;电镀层会脱落、 磨损,造成成形制件的拉毛;量产初期电镀处理,成本投入大,如因零件结构 改变需破坏现有镀层。1.3电镀技术的应用由

4、于电镀不受模具零件体积和形状的限制,但Cr12MoV、Cr12、SKD11、KD11S等材质因其电镀后开裂,不宜进行电镀处理。图1所示为某车型经电镀处 理的后背门内板拉深模,电镀之前为模具零件抛光标准20件/次,电镀后抛光频 次达到6000件/次,提高了模具与成形制件表面质量,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降 低模具保养工作量。2表面超硬化处理技术2.1表面超硬化处理原理在待处理零件表面形成超硬化覆层,大幅度提高其硬度、耐磨、耐蚀等性能, 从而延长模具零件使用寿命,表面超硬化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PVD)、 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PCVD)以及TD处理技术,覆层主要成 分由氮

5、化物、碳化物、复合型化合物、硼化物等组成。TD技术是在一定温度下将 待处理零件置于硼砂熔盐及其特种介质中,通过特种熔盐中的金属原子和零件中 的碳、氮原子产生化学反应,扩散到零件表面形成一层几微米至二十微米左右, 由钒、铌、铭、钛等金属组成的碳化层。2.2表面超硬化处理技术的特点与选择超硬化处理技术在解决冲模零件磨损失效方面有优势,技术特点。因CVD技 术工艺较难实现,PCVD技术处理后模具零件变形较大,故表面超硬化处理技术 中仅PVD、TD技术适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零件的表面处理。经过实践可知,PVD 和TD技术在处理汽车覆盖件小型模具或模具镶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可有效降 低或消除成形制件的拉毛

6、、划伤等缺陷,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升整车安全性 能以及提高零件生产效率。2.3表面超硬化处理技术的应用采用表面超硬化处理技术中的PVD和TD处理模具零件表面,经处理后表面 摩擦因数明显降低,有效提升制件合格率,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3属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3.1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的原理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是利用元素扩散性能,促使合金元素渗入金属表层的一 种热处理工艺。一般该过程由分解、吸附和扩散3个基本过程组成,首先将待处 理零件放置在含渗入元素的活性介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使活性介质分解出活性 原子,活性原子被吸附到零件表面,在一定温度下完成扩散过程,形成扩散层, 改变零件表层的成分、组织以及

7、性能。3.2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的特点与选择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的特点是依靠加热扩散作用形成表面强化层,故不 具有结合力不足的问题,渗入不同元素可获得不同成分、组织和性能的表层。渗 入元素可以是碳、氮、硫等非金属元素,也可以是铝、铭等金属元素,而不同元 素对材料强度、硬度、抗疲劳性、耐磨性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同。为保证汽车模具 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及较高的表面精度,对模具零件表面处理的要求也较高,渗 氮与渗碳技术较适合在汽车覆盖件模具中应用,而渗氮技术相比渗碳技术有以下 特点:渗氮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更佳;渗氮温度低,零件变形小;渗氮层残余压应 力更高,拥有更高的疲劳极限;具有一定的红硬性,渗氮后表

8、面硬度高,在加热 时不易变形。由于渗氮层在过热蒸汽、水、大气和碱性环境中稳定性高,具有良 好的抗蚀能力,因此渗氮技术在汽车覆盖件模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3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的应用经过不断实践,选择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中的渗氮技术处理模具零件表 面。根据技术条件,渗氮处理后冲压件频次高达80万次,还降低了模具零件保 养和维护频次,适合于大批量生产。渗氮处理后模具零件型面发暗,且表面质量 良好。渗氮后模具零件表面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降低了模具的保养频次,在大 批量覆盖件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以冲压件60万频次计算,单个侧围拉 深工序渗氮处理较电镀处理可节省成本70万元左右。4模具零件

9、材料模具零件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材料处理不当会缩短模具使 用寿命。近年来研制了不少适合国内制造环境的新型高效模具材料,如冷作模具 钢材料 6Cr4W3Mo2VNb、7CrSiMn-MoV、7Cr7Mo3V2Si、6CrNiSiMnMoV 等,热作 模具钢材料 5Cr4W5Mo2V、3Cr3Mo3W2V、4Cr2NiMoV、4CrMnSiMoV、 5Cr4Mo3SiMnVAl等。一般应结合模具零件材料的性能和其他因素,根据模具服 役条件和加工能力,选择符合要求的模具材料。经过实践发现,一批适合汽车冲 模的常用材料为 Q235、#45 钢、HT300、Mo-Cr 合金、QT600、7CrSiMnMoV、 Cr12MoV、SKD11 等。结语随着模具制造技术日臻成熟,模具精密程度和制造效率也逐年提高,越来越 多的企业将关注点聚焦在如何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以及降低模具成本投入上。采用 表面强化处理工艺,可提高模具零件表面耐磨性、耐蚀性、抗疲劳性、硬度及强 度,这些性能的改善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关键,选用合理的处理工艺,有益于 成本的把控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