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初中必备物理声现象技巧全解及练习题 (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是相同的【答案】C【解析】【解答】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音调,A不符合题意;B.音调一般由发声体的粗细、长短决定,所以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不改变 音调,B不符合题意;C.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C符合题意;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
2、,可以用来区分声源,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能分辨是用哪一种乐器演奏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不同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来辨别.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出人类听觉范围上限20kHz以上的声波.超声波的传播要依靠弹性介质,其传播时,使弹性介质中的粒子振荡,并通过介质按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传递能量,这种波可分为纵向波和横向波,下列理解错
3、误的是()A.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所以人听不到II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C、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故AC正确;B、超声波可传递能量,故 B正确;D、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D.【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传递能量.考试时,少数同学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转圈,笔经常会掉在
4、桌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发出声首时,只有桌子在振动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说明笔与手指间没有摩擦力D.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才会持续转圈,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B【解析】【解答】解:A发出声音时,笔和桌子都在振动,故 A错误;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合力为0,故B正确;C、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是因为笔具有惯性,故 C错误;D、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受到了力的作用,笔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是改变为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D错误.故选:B.【分析】(1)物体振动产生声音;(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
5、了合力为0; (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 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 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B.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 的振动C.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
6、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 A错误;BCD 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 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 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 BCD正确.故选A.【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 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对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乒乓球会被弹起,说 明发声的音叉在
7、振动B.乙图中,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 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起C.丙图中,从上面倒水,下面无瓶盖时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乒乓球能上浮,说明只 要有大气压的存在就不能产生浮力D.丁图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答案】A【解析】【解答】音叉发出声音时,乒乓球会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A符合题意;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部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下面的压 强不变,乒乓球下面的压强大于上面的压强,于是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托 起.B不符合题意;当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乒乓球下面的水向下流
8、,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0,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不为0,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乒乓球不能上浮;盖住瓶盖时,乒乓球浸没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水对乒乓球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乒乓球将上浮,C不符合题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 大.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F浮VG,下沉;F浮G,上浮;Fs=G,悬浮或漂浮.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9、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有一种电子牙刷,它发出的超声波,能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 舒服.关于电子牙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答案】B【解析】【解答】A、超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A不合题意;B、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电子牙刷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B符合题意;C、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不合题意;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 20000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其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 以听不到超声波,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
10、.【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超声波既可传递信息,也可 传递能量;频率高于 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声源不发生振动r B.将所有的噪声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叫D.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来防止上课时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答案】C【解析】【解答】A.在噪声的产生处可以减弱噪声,物体只要振动就会发出声音,不振动 就不能工作,A不符合题意;.所有的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里不现实,B不符合题意;C.高架道
11、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可以在声音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办法可行,C符合题意;D.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来防止上课时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也听不到讲课了,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将所有的噪声声源隔离 在真空容器中,是不现实的.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是在声音的传播途径中减弱了噪声;戴防噪声耳罩可以减弱噪声,但同时会减弱有用的声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II吻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rD.利用“B超”进行体检,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解答】A.
1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A符合题意;.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音调越高。B不符合题意;C.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控噪声污染,但不能控制噪声污染。C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所以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用于医疗观察,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声学的相关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响度取决于 振幅大小和距发声体的距离;理解各知识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音叉一定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18m/s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产生【答案】
13、A【解析】【解答】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A符合题意;B、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不符合题意;C、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能防治噪声的产生,C不符合题意;D、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时会发出次声波,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噪声的防治、次声波的相关知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时会发出次声波。.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 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
14、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 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 340 m/s ,且保持不变)()A. 28.33m/sB. 13.60m/sC. 14.78m/sD. 14.17m/s【答案】D【解析】【解答】由图示分析可知,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与汽车相遇经过的时间为0.16s,在这个时间内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v?t1=340m/s X 0.16s=54.4m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与汽车相遇经过的时间为0.12s,在这个时间内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2=v?t2=340m/s x 0.12s=40.8m 故可得
15、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si-s2=54.4m-40.8m=13.6m ,所用的时间为 t=1.12s-0.16s=0.96s,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s/t=13.6m/ 0.96s=14.17m/s ,故答案为:Do【分析】如果能确定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和第二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B之间的距离Sab ,并能得到此过程所用的时间,就能得到汽车行驶的速度.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340m/s|曲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噪声【答案】A【解析】【解答】解:A、发声的物体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
16、生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可以在声音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A.【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 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够传递能量声音在15 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X 10m/sC.声
17、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D.乐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利用了声具有能量并且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声音在15 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速度是3 x 10m/s,故B错误;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D、乐音是由于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分析】(1)声音的利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2) 15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18、播速度是 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10m/s; ( 3)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是声首.关于声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15c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 m/s 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C.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D.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答案】C【解析】【解答】解:A、在15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故 B错误;C、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如利用 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是利用声波
19、 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故C正确;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故 D错误. 故选C.【分析】(1)声音在15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噪声的分类有两种:从物理角度考虑:物体做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从生活角度考虑: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都是噪声;(3)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4)在同一介质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的速度相同.A错误;B、我们能B正确;.
20、如图所示,拨打悬挂在广口瓶内的手机,听到手机来电铃声,同时看到手机指示灯亮,然后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下列相关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铃声逐渐减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B.铃声中有古筝在演奏,是根据音色”辨别的C.根据声音逐渐减小,可以推断真空不能传声D.根据指示灯一直闪亮,可以推断真空能够传播电磁波【答案】A【解析】【解答】解:A、铃声逐渐减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 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说明空气介质在减少时,声音变小到消失,充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 C正确;D、我们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属于光信号)
21、,这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 D正确.故选:A.【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 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 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依据你所学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解答】解:A、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
22、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声音越洪亮,声音的响度越大,但在空气中的传播的快慢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 良好的听觉器官;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有足够的响度.(2)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无关.(3)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声音既能
23、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很高C.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II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答案】C【解析】【解答】A、若物体振动发出超声波或次声波人们就听不到,A不符合题意;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大,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B不符合题意;C、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符合题意;D、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超出了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人耳听声是有限的,在20Hz-20000Hz的声音才能听到,
24、震耳欲聋”是指响度大,树木可以减弱噪声,超声波频率很高.下列四句谚语、俗语中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A.孤掌难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B.隔墙有耳”固体能传声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的温度D.秤泥虽小压千斤”杠杆的平衡条件【答案】A【解析】 【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 体;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的说法不正确;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彳声;故 B的说法正确;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的温度;故C的说法正确;D、秤泥虽小压千斤”是利用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故 D的说法正确
25、; 故选A.【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 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3)金属都属于晶体,晶体都有熔点;(4)杠杆平衡条件是: FiLi=F2L2 .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帮助实现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的是().A.声波B.超声波C.次声波D.微波【答案】D【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有时要经过真空区,ABC不符合题意.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靠的是电磁波,即微波,D符合题意.故
26、答案为:D.【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C.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的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 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答案】C【解析】 【解答】解: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A错误;B、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C、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包括手机上网,故 C正确;D、此句中的 高声语”意思是大声说话,应是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
27、人耳处减弱噪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速和介质种类、介质温度都有关系,和声音的种类无关;(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20.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迎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答案】B【解析】【解答】解: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是球迷们激动之举
28、,不 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由于是震耳欲聋的,这种声音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所以是噪声,此项符合题意;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在歌舞厅里人们愿意去欣赏,不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是为了方便人们,不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分析】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生活的角度考虑,不管声音 是优美动听,还是杂乱刺耳的,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可以称为噪声.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
29、.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r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ri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答案】B【解析】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 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 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水中的彳播速度为 340m / sB.高速公路旁边的隔音扳是从阻断噪声传播的方面来控制噪声的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
30、是音色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答案】A【解析】【解答】A.声音在15c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 340m/s, 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B.高速公路旁的隔音板阻断了噪声的传播, C声纹锁利用音色辨别发声体,才能打开, D.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工作, 故答案为:A.【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较慢,隔声是在传播途径中阻止噪声,利 用音色辨别声音的不同。.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DT色A.频率B向度【答案】B【解析】【解答】调节手机的音量是改变响度,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响度反应声音的大小,又指音量。.下列说法
31、中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C.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有害的叫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答案】C 【解析】【解答】解:A. 一切声音的产生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和次声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有害的,但不是所有的都有害,C错误,符合题意;D.声音即能够传递信息,如医生给病人做B超检查身体的病变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粉碎体内结石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
32、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 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 石,超声波清洗牙齿等.李老师希望同学回答问题的声音大”一点.犬”是指声音的()A.响度南调窗色而速【答案】A【解析】【解答】李老师希望同学回答问题的声音大”一点.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声音的大与 TOC o 1-5 h z 小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强弱,由振幅决定及距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的大小是指响度的大小.在中国达人秀节目中,来自安徽的两位菜农带来了他们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冬瓜的中心被挖空,土豆被做成陶笛状,胡萝卜被串成一排做成排箫不同的瓜果吹出了不同的声音,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表演。兄弟二人用冬瓜、土豆等做成的吹奏乐器, 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相同的()A.音色音调B音调响度C音色响度D音色音调响度【答案】B【解析】 【解答】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 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 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故答案为:B【分析】(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调配中心租赁与保障服务合同
- 2025年个人租房合同标准范本(含家具家电)
- 2025年高端带私家泳池别墅购置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智能车棚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深海秘境:海底设施探索
- (人教版2017课标)高中物理高一年级下册 期中测试及答案03
- 农产品农业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园动物丰容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化社区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虚拟助手集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轮机揭缸施工方案
- 中国移动2024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
- 2025年山东威海城投集团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9人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野外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传染病防治监督)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劳务合作协议书范本 二人
- 2025年烘干香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宜宾2024年四川宜宾市社会福利院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风电吊装劳务分包合同
- 2.石化厂15万吨常减压及30万吨催化装置拆除
- 2025重庆市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