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检测植物激素_第1页
生物检测植物激素_第2页
生物检测植物激素_第3页
生物检测植物激素_第4页
生物检测植物激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右图中X、Y、Z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激素,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切除Y,则Z的重量不变m7B. X和Y之间仅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C.甲对Y、乙对Z,丙对X和Y都起促进作用D.若Z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和丙过少会导致身材矮小.人体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流感病毒D. “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LCM病毒被LCM病曲感染的“口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桢

2、染1二4-5 天应分离淋 加入巴细胞加入0培养4小时卮制定上清液中f,Cr释放量A .病毒抗原诱导 B细胞分化的作用B .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效应T细胞的作用.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 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抗体水平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

3、的是:b段各淋巴细胞的 DNA含量不完全相同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免疫反应C.产生甲、乙抗体的 B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6.科学家研究外源 PLCEI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将导入PLCE I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 癌细胞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裸小鼠缺乏细胞免疫能力,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B.实验表明PLCE I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入不含PLCE I基因的

4、结肠癌细胞D.实验组的裸小鼠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影响ffiH7.某兴趣小组研究 X、Y、Z三种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图。 相关判断合理的是:A . Z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JJ环生B. Y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C.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Y Z XD. X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下图1表示幼苗在水平放置时的生长情况,图2表示根和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则图3中能表示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和 B.和 C.和 D.和.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车抑制剂)的溶液

5、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芽二 液面-W一 ,处理3式外源生长素(mg/L)NPAQ mol/L)光测定指标00.0010.010.13A.根向光L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弯曲角度a度)3740312216侧生长速率(mm/天)151713118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储水处理的对照组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条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

6、处理的时间等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插条的生根数目都不相同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甲乙丙顶芽摘除保留保留时间(天)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0 ppm2 ppm0 ppmA.细胞分裂素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植物的根冠能合成某植物激素,并且能主动地向根尖的伸长区运输,其作用与分生区合成的低浓度的IAA的作用相反,与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有关。若对玉米根冠做

7、以下四种处理,请根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特点,判断四个根尖可能向左弯曲生长的是:.科研人员为探究生长素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对根的处理方式生长状况1黑暗竖直生长2单侧光照射背光弯曲生长3黑暗(一侧贴空白琼脂块)竖直生长4黑暗(一侧贴含10-8 mol L1生长素的琼脂块)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5黑暗(一侧贴含10-6 mol L1生长素的琼脂块)?A.第2组与第4组实验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第3组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空白琼脂块对根尖生长无影响C.第5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该是“向贴琼脂块一侧的对侧生长”D.根尖背光弯曲生

8、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仅起抑制作用.为探究小麦根、芽对 NAA敏感性的差异,某研究小组以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萌发的小麦种子,8天后分别测定小麦幼苗根、芽的长度,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A i衣度H中m10.110.0100010.00010芽长0.(544.74工276746,225.75根长了510.632375726网6腐6J2S.97A.当NAA浓度为0.1ppm时,对根、芽的生长均起到抑制作用B.促进根伸长的最适 NAA浓度小于芽,芽对 NAA的敏感性大于根C.上述实验结果说明IAA对植物的根、芽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每组可处理50粒小麦种子,然后获得不同组别根、芽的平均长度.下

9、图表示施用IAA (口引喋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情揭体内毒K一落方向的是: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 ,与施用10-4mol 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小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主要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第一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第二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抗体合成程度甲正常的小鼠未接种十乙正常的小鼠接种+ + + + +丙幼年摘除胸腺的小鼠未接种+丁幼年

10、摘除胸腺的小鼠接种+戊摘除胸腺后注入T细胞的小鼠接种+ + + +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与甲组相比,乙组小鼠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小鼠第一次接种时产 生了一定量的 ,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在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迅速增殖、 分化产生新的 ,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2)戊组与丁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 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 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3)若将题目的病原体痢疾杆菌换为病毒,接种病毒后正常小鼠往往先通过 免疫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散播,再通过 免疫来彻底消灭它。(4)为检验T细胞起细胞免疫作用,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

11、结果:切除小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答案(1)记忆细胞浆细胞 (2)T 摘除胸腺后,体内的 T细胞大量减少,抗原呈递受阻(3)体液 细胞(4)对照组做切除手术操作,但不切除胸腺,移植器官被排斥;实验组再注入T细胞,移植器官又被排斥1 7 .为研究口引喋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供应琼脂块卜CAA | I A |BMC-AHAHC-1AA形态学上端 Q AB形态学下端(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和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 (填序号);琼脂块和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

12、A在茎尖的运输 (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和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和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 IAA在成 熟茎切段中的运输 (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将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 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 ,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 _。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 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 (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13、”)。【答案】(7分)(1)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2)不是(3) IAA氧化(降解)酶 有利18.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储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图1实验编号文物处理日文验处理站果一 表小用引胸力里索溶油处理的叶片Q.0.0 XXL H叶面板相劝侑(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 ,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 对生长发育起 作用的 有机物。(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 ;插条插在 蒸储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5)实验n、出、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 A叶的关系是: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 (填选项前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d,用14C及粉溶?涂抹 A2叶f,用14C-细胞分裂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