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2022年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2022年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2022年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2022年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 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第一节项目申报单位概况1第二节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1第三节报告总结论4第四节项目概况6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74第一节发展规划分析74第二节产业政策分析75第三节行业准入分析75 HYPERLINK l bookmark6

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77第一节原材辅料77第三节资源综合利用分析77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79第一节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9第二节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80第三节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81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章建设用地和征地拆迁分析 83第一节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83第二节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83第三节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84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

3、ocument 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85第一节设计依据及标准85第二节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 85第三节设计原则85第四节生态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85第五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88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七章经济影响分析89第一节经济评价89第二节行业影响分析92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93第一节社会影响效果分析93第二节社会适应性分析93第三节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95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第

4、九章结论和建议98第一节 结论98第二节 建议98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第一节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一、项目名称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工程二、建设性质新建三、项目建设单位 某某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四、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于某某市北外环路以北。五、技术系统提供 某某生态环境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名称:“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实时处理方法和系统” 发明专利号: ZL200917419.4 知识产权人:北京国宗元投资有限公司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某某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工程咨询资格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工咨甲 1182025 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节 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5、一、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依据1、工程咨询委托书与合同书2、可再生能源法3、循环经济促进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年 4月 1日;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7、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9、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 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 20119 号)10、“十二五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国办发201223 号,2012年4月 19日1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发 200539 号), 2

6、005年 12月1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城 2000120 号), 2000年 5 月;13、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 157号, 2007年 4月14、“十二五 ”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15、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6、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7、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二、设计所依据的标准规范1、生物有机肥标准 NY525-200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定 GB50187-93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 GB50058-92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7、-94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三、编制原则1、新建项目的工艺装置, 采用技术先进, 性能可靠、 成熟的国产设备。2、本设计按照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原则,注意节省投资、降低原 材料消耗和减少定员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采取各种切实可靠、行之 有效的事故防范和处理措施,以确保装置安全生产,做到消防、环保、安 全设计“三同时 ”。4、本项目通过对生活垃圾生化发酵制取沼气发电、供热,对沼渣制取 有机土壤改良剂,变废为宝,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作为对居民生 活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治理和综合利用的项目,对和谐社会的建 设和保护环境具有

8、深远的社会意义。5、遵循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安全和工业卫 生法规、完善“三废 ”处理设施,建立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控制对环境的污染, 节约能源。四、研究工作范围1、项目必要性2、建设条件与建设地址3、技术工艺方案4、工程技术方案和生产设备5、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7、节能分析8、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9、投资估算10、项目经济效益分析11、社会影响分析第三节报告总结论该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第三十八 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18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第 20条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 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及

9、综合利用 工程”中有关产业发展要求。某某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生活垃圾为原料,利用生化技术对整 个某某市产生的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对 生产沼气、沼渣和沼液进行综合利用,通过沼气发电、余热锅炉产蒸汽、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沼渣制取有机土 壤改良剂,变废为宝,从根本上治理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杜绝了因 治理污染而造成的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了 对三废的综合治理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1、建设内容与规模该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20000m2 (折合30亩),新建生产破碎车间、 发电车间、沼渣脱水干燥车间及办公生活用建筑物

10、4740m2;新建厌氧发酵罐、脱硫罐,污泥浓缩调节池等构筑物 66550m3,场区道路硬化2700m2, 厂区围墙570m,新建厌氧发酵罐12座及配套设施;购置设备186台套, 项目投产后,年可资源化处理10.95万吨生活垃圾,年生产有机土壤改良剂 1.27万吨,年供电量 2045.3万kWh。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建筑面积1垃圾破碎车间m25002垃圾贮仓m3P5503垃圾水选池m310004沼渣浓缩调节池m350005沼渣脱水机房mr3006厌氧生化罐m34500X127沼渣脱水干燥车间m8008沼气发电车间m4009控制室m20010脱硫罐m32000 X11沼气调压罐m32

11、00012车辆清洗房m2P 10013变配电室m212014综合办公楼m120015食堂、浴室mP 80016倒班宿舍m20017地磅房m6018门卫室mP 6019厂区道路m270020厂区围墙m5702、建设地址该项目厂址位于某某市北外环路以北。该地块地势平坦,市政设施配 套齐全,交通便捷,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是建设该项目的理想地 段。3、劳动定员该项目劳动定员150人。其中管理人员30人,生产人员120人。4、项目实施进度该项目建设期计划为1年,计划2012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7 月项目投入使用。期间完成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土建施工、设备 安装调试、单机试车、联动试

12、车和竣工验收。5、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2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977万元,铺 底流动资金2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中土建工程2048万元,设备购置费8439 万元,安装工程费424万元,其他费用717万元,预备费349万元。6、资金筹措建设单位申请国家补贴6000万元;其余建设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经济评价计算指标汇总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规模1.1供电量万kWh2045.31.2有机土壤改良剂吨127002项目计算期年112.1建设期年12.2生产经营期年103项目总投资万元120003.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19773.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34劳动疋

13、贝人1505正常年营业收入万元13296政策性补贴收入万元19717总成本费用万元13968利润总额万元35309税后利润万元353010经济评价指标10.1财务内部收益率%32.810.2财务净现值万元13997lc=10%10.3投资回收期年3.98含建设期1年10.4总投资收益率%29.310.5资本金净利润率%29.310.6盈亏平衡点%45.5第四节项目概况4.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背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快速上升,但是,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垃圾处理设施发展落后于现实需求,在城市环 境和宜居条件方面出现较大的差距,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一状况不断

14、发布文 件、采取措施,但牵涉面广,解决难度大,仍然难以妥善治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除对就业、住房、交通、供应等方面具有较大 影响外,产生的生活垃圾已形成灾难性的后果,生活垃圾在收集、清运和 处理的环节上为城市管理者带来巨大压力;处理能力的不足,造成垃圾的 积存及积存过程中,对空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造成对大气环境、人类 和动植物生存环境的严重影响。根据国家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利用生活垃圾,开展生活垃圾生化处 理资源化利用,开发建设集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于一体的资源循环利用项 目。这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某某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促进城乡经济健康、

15、稳定、持续 的发展,决定投资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利用项目。二、项目建设必要性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以生活垃圾为原料,利用生化技术对整个某某市产生的生活垃圾实现 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对生产沼气、沼渣和沼液进行综 合利用,通过将沼气转化为电能、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作为 土壤改良剂使用,处理后的沼渣制取有机土壤改良剂,变废为宝,从根本 上治理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杜绝了因治理污染而造成的对环境的二 次污染,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 的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治理和综合利用的目的,对城市的发展和保护环 境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该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

16、指导目录( 2011 年本)鼓励类,第三十八 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第 18 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 ”、第 20 条“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 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 工程”中有关产业发展要求。2、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划 能源与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再生能源和清洁 燃料的供给能力密切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战略安全保 障的基础之一。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一直保持年一次能源消 费量为 7.5亿吨油当量, 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人能源消费国, 到本世纪 中叶我国全面达到小康水平时, 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将达到 30 多亿吨油当

17、量。 然而目前我国人均一次能源的消费量不到美国的 1/18,仅为世界平均水平 的 1/3。与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不同的是我国以煤为主,煤占一次能源的比例 为 63.6%,由于煤的高效、 洁净利用难度大, 使用过程中已对人类的生存环 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人均石油储量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10,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 1/2。因此,开 发洁净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紧迫的课题。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 紧迫的任务。为推动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建设节能 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8、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和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了十大重 点节能工程,并对实施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本项目的建设属于国家可再 生能源法和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的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利用工 程。为进一步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进步,认真贯彻落实 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技术示范和典型带动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 极防治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原国家经贸委 2002880 号文件关 于组织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重大示范工程的通知,为了降低成本, 回收能源,改善环境条件,规定沼气综合利用属一级节能项目。因此,某某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 300t/d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 利用工程项目符合国

19、家和地方的规划。3、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对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的承诺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 2002 年 8 月批准了京都议定 书。根据条约规定于 2005年 2月 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 0.6 摄氏 度,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欧洲的平均气温已经增加了 0.9 摄氏度。出现这种 现象的主要原因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大量 排放。全球气温的急剧升高已经影响到多数人的生活以及少数人的生存。 目前国际社会的共识是: 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减排措施, 从现在起到 2100 年, 全球的平均气温将继续增加 1.

20、4 至 5.8 摄氏度。南极洲的冰川会加速融化使 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印度洋上诸多岛国的国家安全,当全 球变暖正在由学术争论变为现实,地球村的村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 1992 年,联合国通过了旨在缓解全球变暖趋势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形成关于限制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02)、甲烷(CH4)、氧化亚氮(20)、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 等)排放的法案 这就是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中安排了排 污权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英文简称 CDM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 结构,使中国控制 C0

21、2 排放的前景不容乐观。而且,从相对经济发展的温 室气体排放强度来看,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落后,能源消费强度大, 我国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当高。19902001年,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净增 8.23亿吨,占世界同期增加量的 27%;预计到 2020 年,排放量要在 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 1 .32倍,这个增量要比全世界在 1990 年到 2001 年的总排放增量还要大。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在将 来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经济水平时,也将承担极为沉重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因此,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了治污减排的各项政 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

22、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2005年 2月16日“京都议定书 ”生效,标志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再利用 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级的议题,需要世界各国来重视和认真解决。 2007 年 6 月在德国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讨论的主要议题就是各国如何控制和减少 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在 201 2年前仍享受相应的特 殊政策,但我国是 “京都议定书 ”的签约国,对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第二 的事实,一定要有彻底解决的对策。所以在八国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已经明 确表态:一定要作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对国内日益增多的温室气体 排放问题进行认真地解决。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的治污减排 的各项政策政策,符

23、合京都议定书规定的 CDM 机制,符合国家对世界 的承诺。4、项目的建设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 要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级人民政府 “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 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 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 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节约型 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通过本工程的建设,可变废为宝,使资源得

24、到综合利用,是建设节 约型社会的需要。三、市场分析1、宏观环境分析 有机肥,是指含有有机物质,既能向农作物提供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 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有机肥是有机物制作的肥料,是绿 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来源。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道路。肥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传统的农业、林业大量施用化肥后,造成土壤的板结和农产品品质退化, 肥料利用率降低,破坏人类生存环境。近 30 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农业 专家和政府都在积极倡导减少化肥的使用,多施用绿色肥料 生物有机肥, 兴起了肥料的 “绿色革命 ”与“生态产业 ”。由于化肥对土壤与环境的污染严 重,种植(畜牧、渔业)产

25、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的最高标准的数倍,为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为改善地球环境而努力。 国家农业部在 “突出十项重点工作推广十大实用技术 ”的会议中大力提倡发 展生物有机肥的生产与应用,改善环境确保食品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发展 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多年来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不足,各类养分比例 失调,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况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不同程 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化肥的长期使用已造成肥 效下降、利用率低、土壤板结等弊端。美国等西方国家生物肥料已接近肥 料总用量的 50。我国有机肥生产呈连年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成为 新一轮的新兴

26、产业。一些国内外投资者正向该行业逐步渗透。沼渣有机肥农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 只有完全符合国标 GB4284-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农用标准 ”的才能用到农田上。实践和试验证明生活垃圾有机肥是一种优质的有机土壤改良剂,含有 机质和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有机肥施用后的良好反应,表现在增 加产量、改土培肥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二方面。 有关部门在19811985年, 对 11 种农作物进行了 23 个施用污泥肥的大田试验。尽管大田作物种类和 试验条件的差异使得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增产的总趋势是明显的。土壤条 件是影响肥效的主要因素。在中、低肥力土壤上,有机肥有较高的增产效 果,特别是再配

27、适量氮肥后,增产幅度可达 6679%。速生林的迅猛发展给 有机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森林资源严 重不足,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22%,而森林资源仅占世界的 3 4%,不 论从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还是提供经济 建设和民用木材,都必须加快林业发展。为了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决我国木材严重不足己迫在眉睫。 因此 2002 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国家林业局关于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 工程规划, 200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 号)。对我国林业作出了重大决策,

28、使得发展林业有了政策 依据。规划中丰产林基地建设范围是在 400mm 等雨线以上,包括山东、河 北、广东、广西、云南、黑龙江等 18 个省(区)。计划到 2015 年建成 2 亿亩丰产林,届时可解决 40%的木材需求量,可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有机肥对树木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调查表明,有机肥对于一 些树种(特别是速生林)施用,可以增加树木的高度和直径。面对林业越 来越大的市场,用沼渣、沼液生产高品质的树木专业有机肥,为我国的林 业发展贡献力量。随着人民活水平不断提高,高产优质农产品和卫生健康食品已成为当 前社会和农业生产中的迫切需求。为此,早在 1990 年农业部就召开了绿色 食品工作会

29、议,以推动无公害健康食品的开发生产。这次会议在我国农业 和食品加工业中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国务院关于开发绿色食品的文件指 出: 开发绿色食品 (无污染食品 )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 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体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都具行深远影响 。国务院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推广 生态农业 。为了 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产无污染 绿色食品 ,农业生产中的施肥技术必须进 行改革,即合理施用化肥,走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发展之路,而有机土壤 改良剂更应大力提倡和发展。随着我国对我国环境资保护和人民生活健康 水平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一个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使用,大力发展

30、有机肥的时代已经来临在当前的世界贸易一体化 进程中,我国农业产品, 要与西方国家和世界其它国家农产品进行竞争,其首要前提,就是要推广 实施 绿色无公害 肥料,将农作物的绿色无公害肥料, 进行大张旗鼓的推广、 实施。这不但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也是我国加入 世贸 以后农业生产所 面临的一个最大、最迫切的问题。近年来,世界上有机农业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各国都相继颁布了相关 法律法规,多数国家规定只有通过有机认证的农产品才允许进口。在国内, 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和食品的生产都在悄悄的改变,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更多的人们更为重视食品的安全、口感、健康和环保。大家知道,直接关系 食品安全和健康环保的因素就是农

31、产品种植所必须的肥料和农药等生产资 料,因此,在食品安全革命的背后是一场肥料、农药等农资和种植技术的 革命。 2002年 4月,农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无公害 农产品管理办法,随后又出台了相关标准;同年 7 月,国务院又发布了 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纲领性文件,对食品生 产所采用的肥料、农药、土质等作了全新的规定,并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 同要求和必然趋势, 并且随着加入 WTO 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个全新 的有着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和新型项目 有机农业所必备的生产资料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的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契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 对农业的投入,取消了农业税并加大

32、了农业补贴的力度,同时,农产品的 销售价格大幅上扬,农民收入增加了,生产积极性高涨。但长期施用化肥、 农药使土地板结,肥力下降,污染环境和土壤、影响农业的可持续生产, 加上近年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 民急需寻找一种能部分或全部替代化肥、改良土壤、优质高效、价格实惠 的肥料,这就给高效生物有机肥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2、市场需求状况 目前,全球正在发生第六次饮食文化的变革,这就是由消费热量食品 转向消费安全、卫生、营养食品,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已从温饱型转向质量型。对无污 染、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

33、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肥料是绿色食品的基础, 只有配制绿色肥料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生物肥”、“活性有机肥 ”、“生化复 混肥”等无污染绿色生态系列肥料就是这一领域最先进的肥种。据FAO (世界粮农组织)肥料年鉴的有关报道,世界肥料的发展方向是:向多成分、 多功能、高效、高浓度、无污染的方向发展;走有机、生物、无机相结合 的道路。发达国家 7080%的化学肥料,转化成有科技含量的复混肥料类 及专用肥施用。同时也在大力发展生物肥料和新型肥料。而我国的复混肥类、生物肥及新型肥料只占肥料总用量的 10%不到。距发达国家 80%的复 混肥料类及专用肥施用量相差太远,但也预示了我国肥料市场广阔的发展 空间和

34、前景。这是一项长远性强、见效快、风险小、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农民使用放心的项目。我国是农业大国,约 20 亿亩可耕土地,年化肥施用 1.14 亿吨( 1999年统计),居世界首位。我国每公顷土地的肥料施用量是 日本的 2倍、美国的 2.4倍、加拿大的 4.4倍、澳大利亚的 8.2 倍、俄罗斯 的 9 倍。目前我国新肥种正在发展, 温总理在 “十一五 ”计划讲话中特别提到 要发展新型肥料。发达国家近年所需有机食品逐年上升,到2006 年需进口1000亿美元。所以说本公司研制并推出的 21 世纪无污染绿色生态系列肥料 的市场发展前景特别巨大, 50 年内市场看好。国际上部分国家的绿色肥料使用比例

35、已高达 45%-60%。目前,我国已 出台各种优惠、鼓励政策,开始大力发展有机土壤改良剂与绿色农业,倡 导有机食品与绿色消费。由于生物有机肥的诸多优势逐步被人们认可加上 国家政策的倾斜, 专家估计:到 2015年生物有机肥的销售总值将超过 1500 亿元(平均每个省达到 50 亿元)。因此,生物有机肥是将来农业的主要生 产资料,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庞大产业,也是一项 收益率极高的朝阳产业。多年的科学试验表明,绿色肥料具有很多优点: (1).营养平衡,促进作 物生长,增产明显,肥效高; (2).改善农产品品质; (3).抑制病原菌,减轻病 虫害;(4).改良土壤,减少土壤中硝酸

36、盐的污染; (5).增加作物对水份的吸收、 增强作物抗旱及抗倒伏能力; (6).利用城乡工农业及生活废弃物,生产成本 低;(7).可达到国家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的用肥标准。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使生活 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作为燃烧燃料发电、供热,对沼渣制取 有机土壤改良剂,不仅变废为宝,使资源得到综合利用,而且降低了温室 气体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4.2、建设地点概况1、项目建设地点 该项目厂址位于某某市北外环路以北。该地块地势平坦,周围城镇道 路均已建成,市政设施配套齐全

37、,交通便捷,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完全符合项目建设的各项条件要求,是建设该项目的理想地段。附图:区域位置图2、城市地区概况某某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 “辽西走廊 ”东端,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 区域的交通枢纽,下辖黑山、北镇、凌海、义县和凌河区、古塔区、太和 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山新区等 9个县(市)区,总面积 10301 平方公 里,海岸线 105公里,人口 312.91 万人。某某是辽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辽宁省 14 座城市可按区域划分为三 个组团,一个是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东半岛城市群,一个是以沈阳为中心的 中部城市群,再一个就是以某某为中心的西部城市群。京哈铁路、锦承铁 路、秦沈铁

38、路客运专线和京沈、锦阜、锦朝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交汇。通 过某某机场中转联航可在一日内飞往全国各地。便捷的区位交通条件使某 某与朝阳、阜新、盘锦、葫芦岛等周边城市形成 “一小时城市群 ”,成为辽宁 省三大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之一。某某是中国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某某港是中国沿海纬度最高 的一类开放商港,全年 365 天均可正常作业,腹地覆盖中国东北西部、内 蒙古东部乃至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运输航线通达我国南北方各个港 口,已同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通航关系。港口现已建成包括 25 万吨级 油泊位、10万吨级散杂货泊位和 5 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在内的 19个泊位, 具备内外贸集装箱运输、

39、油品、大宗散杂货的装卸、仓储、运输等多项功 能。 2009年,港口吞吐量达到 5200万吨,集装箱运输 68 万标箱。某某是中国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上世纪 60 年代某某被国务院 命名为“大庆式 ”新兴工业城市, 曾创造出第一支半导体晶体管、 第一块石英 玻璃、第一根锦纶丝、第一台电子轰击炉等 21 项新中国第一的产品。目前 已形成以石化、新型材料、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包括电子、医药、纺织 等行业在内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光伏、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等新 兴产业集群快速壮大,钛白粉、单晶硅切片、汽车安全气囊、石英制品、 汽车起重机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居国内领先地位。某某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40、 境内拥有 “潮涨隐、潮落现”天下一绝的笔架 山天桥、中国皇帝登临次数最多的医巫闾山、开凿于 1500 多年前的万佛堂 石窟,以及辽沈战役纪念馆、青岩寺、奉国寺、北普陀山等一批知名的自 然、人文景观。3、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 某某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常年温 差较大,全年平均气温 8C -9 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降水形式主要为冷 锋气团交锋所形成的锋面雨,多出现在 7、8 两月,全年降水不均,年均降 水 564. 8 毫米,无霜期达 180 天。全年平均气压为 1008. 3 1015. 7百帕, 四季中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地貌地形 某某市处于内蒙古高原向辽东湾

41、过渡的斜面上,境内低山、丘陵起伏,平原依山傍海,零散分布有小型盆地。南临渤海辽东湾,地貌结构为 “三山 一水三分田, 二分道路和庄园 ”。地形上具备三个特点: 第一,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西北是松岭南翼山地和丘陵,东南是饶阳河、大凌河下游的冲积 平原;从海拔 400 米的山区,向南逐渐降到海拔 20米以下的海滨平原。第 二,南北地势变化大,东西地势变化小。第三,地形多样。全市除高原外, 其它地形俱全。3)地质、水文 某某市河流主要有大凌河、小凌河、绕阳河、女儿河,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其中大凌河发源于凌源县打鹿沟。流经朝阳、义县、凌海市, 与八千里姜家街南注入渤海。某某境内长度为 132公里

42、,汇水面积 3080平方 公里,有细河、大定河、大业河、百股河等河流汇入。大凌河下游河床开阔,水流缓慢,遭遇洪水河道极易改变,中下游淤成广阔的冲积扇。大凌河流量极不稳定,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 3亿m3。小凌河发源于朝阳助安喀 喇山,全长 206公里,某某境内长 88公里。有北小河、女儿河、百股河等河 流汇入,于凌海市小张庄汇入渤海。某某市属低山丘陵区,全市土壤大部分为壤土和砂壤土,西北部山丘 区多为沙质壤土及沙土,平原区为壤土及砂壤土,沿海一带有部分盐碱土。4)地震烈度根据国家地震局和辽宁省地震局资料, 项目拟建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从从上述条件来看,该项目建设地点适于工程建设。4、交

43、通 某某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 位于“辽西走廊 ”东端,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京哈铁 路、秦沈铁路客运专线、大郑铁路、锦承铁路、沟海铁路、京哈公路、京 沈高速公路、辽宁滨海公路横贯全境。锦阜、锦朝高速公路及 102 线国道 使某某与周边城市形成了 “一小时城市群 ”。某某港是中国沿海最北部的一类开放商港,已跻身于中国港口二十强。 某某机场是辽宁省西部唯一一座达国际 4C 级标准的民航机场, 已开通某某 北京、上海、大连等中转联航,可飞往全国各地。优越的地理位置, 发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大大增强了某某的城市影响力和经济、文化 的辐射力,也

44、为某某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奠定了天 然的基础。5、给水 项目用水由某某市自来水公司供给,公司在场区内建设供水管网,即可保证项目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6、排水该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管道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 道,生活污水经排污管道排入场区生活垃圾水选池,与生活垃圾一同进行 处理,制取沼气和有机土壤改良剂。7、供电 该项目用电由某某市供电管网供给,项目新建变配电室,自就近的 10KV 供电线路引入电源,即可满足项目用电需求,电力供应有保障。8、电讯 某某市以程控电话、移动电话、高速宽带为主形成高效迅捷的通讯网 络,各类信息能够及时传输交流,为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生产、管

45、理、销售 提供了良好条件。9、消防 某某市消防支队根据火灾危险性类别和重点单位、工商企业、人口密 度、建筑状况以及交通道路、水源等实际情况划分消防区,以 “消防结合、 以防为主 ”的原则组织消防。整个城区消防给水以城市自来水为主,消防设 施按防水规范要求设置,沿城市主干道每隔 120 米设一消火栓,以确保火 情发生时能及时灭火,降低损失。该项目的消防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计、配置。该项目场区消防水管线按规范要求环状布置,室内设置消防栓,室外 设置消防栓和干粉灭火器。4.3、沼气、有机土壤改良剂一、城乡生活垃圾数量1、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用下面公式计算:Va= N F

46、 w式中:Wa 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单位:吨/天;N 城镇居民常住人口,单位:万人;Fw-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产生系数,单位:千克/人天。项目生活垃圾收集服务范围为某某市辖黑山、北镇、凌海、义县和凌 河区、古塔区、太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山新区等 9 个县(市)区, 人口为 312.91 万人,按照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 3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相关 数据,某某市属于一区二类城市,生活垃圾量按0.62千克/人天计算。某某 市生活垃圾理论计算产生量为 1940 吨 /天。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某某市现已实现全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

47、,清运方式为各居民区产生的散垃圾、袋装垃圾以及果皮菜叶等垃圾投入垃圾箱,由各片区垃圾 清运队运送至各乡镇和片区垃圾转运站,再由某某市环卫处垃圾压缩车送 到垃圾厂进行处理。目前垃圾全部清运到现某某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进 行卫生填埋处理。3、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及预测 垃圾产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使用燃料和类型、季节、生活习惯、气候等条件变化而改变,生活垃圾作为一种废弃物,不可能都经过称量统计, 需对垃圾产量进行推算预算。1)城市人口预测某某市 2011 年全市人口为 312.91万人,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市人口保持了 较平稳的年增长率,平均年

48、增长率为 1%,到 2020 年以后,由于城镇化建 设范围和规模已基本完成,建设重点转移至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 上,因此全市人口年增长率较前几年有所减慢, 2020 年某某市人口规模为 342.22万人。2)城区垃圾产生量 根据垃圾产量和垃圾产生趋势资料分析,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应为递减趋势,现状人均产量为0.62kg/d,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 质量的不断提高,预测每日人均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按每年每人 0.01kg 逐渐减少,而生活垃圾的收集率按每年 3%逐年递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某某市生活垃圾产量近期平稳增加而远期发展呈稳定趋势, 预计到2030年人均生

49、活垃圾的平均产量和生活垃圾的收集率基本趋于稳 定。未来20年某某市人口增长情况和生活垃圾产生量、收集率、垃圾年处 理量预测见下表。某某市人口增长及生活垃圾产量预测表年份全市总 人口(万人)人均垃 圾产率(kg从.d)日产生量(t/d)日收集量(t/d)日收集率(%)垃圾年 处理量 (万吨)2011312.910.621940.01067.05538.92012316.040.611927.81118.15840.82013319.200.61915.21168.36142.62014322.390.591902.11217.46444.42015325.620.581888.61265.367

50、46.22016328.870.571874.61312.27047.92017332.160.561860.11357.97349.62018335.480.551845.21402.37651.22019338.840.541829.71445.57952.82020342.230.531813.81487.38254.32021345.650.521797.41527.88555.82022349.100.511780.41566.88857.22023352.590.51763.01604.39158.62024356.120.491745.01640.39459.92025359.6

51、80.481726.51622.99459.22026363.280.471707.41605.09458.62027366.910.461687.81586.59457.92028370.580.451667.61567.69457.22029374.290.441646.91548.09456.52030378.030.431625.51528.09455.83)垃圾成分分析城市垃圾组分是处理厂设计的最基础参数, 但目前某某市环卫处关于这 方面的计量统计还不多。根据辽宁省其他城市生活垃圾的调查,以及某某 市环卫处提供的资料分析,某某市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包括:厨余物、 废纸、废塑料、废织

52、物、废金属、废玻璃、砖瓦渣土、废旧竹木等,其主 要特点是来源广、数量大、成分复杂,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 市燃料结构的改变使某某市烧煤量减少,垃圾中的灰渣等无机物减量不少, 有机物含量比例增加,能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也越来越多。所以,将来的趋 势必将是分类收集回收和资源化相结合。垃圾成分见下表。某某市生活垃圾成分成分有机生物质可燃物渣土塑料橡胶玻璃金属含量()50.017.016.812.04.00.2某某市生活垃圾含水率情况表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含水 率(%)31.233.135.237.242.141.641.042.438.236.233.3

53、32.137容重:0.55t/m3,平均含水率37.0%项目建成后,日处理生活垃圾量为 300吨,生活垃圾中含可生化物质 为50%以上,由某某市环卫公司负责提供。该项目是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生成沼气,用沼气发电、供热,沼渣制取 有机土壤改良剂,日处理生活垃圾 300吨。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高 效回收和高附加值转换,促进现代城市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 原材料供应是可靠的。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某某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工程,设计生活垃圾 处理规模为300t/d,年处理量10.95万吨。本工程采用高温厌氧发酵工艺,厌氧处理方法产生的剩余污泥比好氧 处理方法少,且剩余污泥

54、脱水性能好,浓缩时不需要使用脱水剂,因此, 厌氧剩余污泥的处理要容易得多。由于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处理同 样数量的废液仅产生相当于好氧处理方法的 1/101/6的剩余污泥。厌氧处 理方法所产生的沼渣高度无机化,可用作速生林、花卉肥料和农田土壤改 良剂,大部分作为新运行的厌氧处理装置的菌种和垃圾有机质的稀释用水。1、生产方案及执行标准1)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固体生态肥 12700吨。2)质量标准执行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15063-2009有机土壤改良剂标准NY525-2002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2、沼渣成份检测序号检测项目检测值1TN1.23%2TP1.61%3TK0.

55、15%4OA22.42%5W15.0%6As25.44000 mg/kg7Pb65.64 mg/kg8Cd2.11 mg/kg9Hg4.72000 mg/kg10Cr107.0 mg/kg三、沼气 沼气是一种混合的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二氧化碳(CO2)和少量的硫化氢(H2S)、氢(H2)、一氧化碳(CO)等。沼气的容量比为1.22kg/Nm3;沼气的比重为 0.943;沼气的热值为 21528kJ/Nm3(5142kcal/Nm3)。项目建成后,该项目是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生成沼气,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经高温(53i2C)厌氧发酵,每吨可生化处理生活垃圾中含BOD(加权平均

56、值)为47.91%,每吨BOD产沼气500Nm3,每天可制取的沼气 资源量为71865Nm3。不明损失率为1.4%,每天可制取的沼气可利用资源 量为70859Nm3,则项目每天产生沼气的发热量为 36436万kcal。1、沼气成分:CH46065%CO239.9934.99%无空气比重 0.943低位发热量 21528kJ/Nm3(5142kcal/Nm3)2、管网沼气压力 5kpa3、沼气温度37 C4、沼气利用本项目产生的沼气经过脱硫、净化处理后利用活塞式内燃发电机组发 电,利用发动机的余热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使生物能有效的转化为绿 色电力和热力资源。本工程设计拟定的发电机参数及技术规范

57、如下:型号: 500GF-T 型燃气发电机组 7 台套额定功率: 500kW额定转速: 1000r/min额定频率: 50hz额定电压: 400V/230V相数:三相四线电压稳态调整率: 2%缸数: 16V启动方式: 24V 电启动缸径: 280mm行程: 285mm功率因数: 0.8机组尺寸:2670X1588X2366 (mm)机组净重量: 5300kg4.4、工程技术方案一、工艺方案比选 在现代城市存在的诸多问题中,环境恶化是影响到城市千家万户的严 重问题。目前我国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已达 1.8 亿吨,而且以每年 6-10%的速 度递增,如北京高达 15%,折合人均日产生垃圾已超过 1 千

58、克。由于资金、 技术、管理方面的原因, 90 年代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年处理率仅 2%,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和技术提高,近几年来虽有 63%垃圾得到了不 同程度的处理,但从处理水平来看,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还处在由堆放 到处理的发展阶段,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因而,城市生活垃 圾也成为影响生活环境质量,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本项目,首先考虑的是进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其次考虑将 发酵生成的沼渣转化成有机土壤改良剂。为此,选择三种不同发酵类型中 比较有代表性、运行比较稳定、技术路线比较先进的工艺进行比较。厌氧发酵工艺选用:多级高温厌氧发酵工艺技术;厌氧发酵工

59、艺选用: 塔式分层发酵技术工艺和 EATAD 工艺技术1、厌氧发酵工艺技术1)生活垃圾有机质厌氧发酵处理 厌氧发酵处理技术是有机废弃物生物处理方法的一种,是利用生物处 理方法去除废弃物中有机物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项目就是利用微生物生 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废弃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去除有 机污染物的目的,该过程被称为有机废物的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则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氧的情况下把有机 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 这些无机物主要包括大量的生物气 (即 沼气)、絮凝物(沼渣)和水(沼液)。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约 2/3 的甲烷和 1/3 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可回收能源。厌

60、氧处理有机废物是一种低成本的生 物处理技术,它是把有机废物的处理和能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目前厌氧生物发酵工艺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城乡生活垃圾及有机废物生物处 理,不仅可大量去除可溶性有机物(去除率可达 85%90%),还可杀死 传染病菌,有利防疫,这是固液分离、沉淀和气浮工艺不可取代的;厌氧 处理工艺可产生沼气、沼液、沼渣,是综合利用城乡生活垃圾和有机废物, 变废为宝的重要手段。总之,厌氧工艺因其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净 化效果好、能源环境综合效益高等优点,已成为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和有机 废物工艺中最重要的方法。本工程采用多级厌氧消化和高温杀菌灭毒工艺,即把接种和产甲烷阶 段分开,又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