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尤报告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尤报告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尤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1综合说明项目编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决定,以加 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研究提出了一系 列旨在夯实农业基础、加强生态建设的政策措施,为我们深化水土 保持工作、加快梯田建设、促进民生条件改善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 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在 小流域对位配置林草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梯田生产潜力、提 高粮食产量、增加土地生产力,使项目区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得到 全面改善,
2、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群众 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更加有效地控制,项 目区人居环境和林草覆盖率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亦为我区全面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社会奠定基础。我局接受任务后 及时组织设计小组,对流域进行详尽的外业勘察和调查统计,根据 外业勘察和内业分析论证设计,将措施落实于流域内各个地类图斑 中,突出梯田建设重点,对位配置林草措施并进行投资概算、效益 分析,于2010年1月完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 项目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项目区初步设计报告(2010年),现上 报省水利厅予以审批。12项目区自然概况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
3、#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某某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实施区总土地 面积105. 2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2. 32 km2,占总面积的87. 7%0 项目区由于长期土壤侵蚀,地貌被分割成梁谢、梁坡、沟谷、河谷 川地。坡面土壤侵蚀严重,河滩地段平缓,原面以条田为主,地势 平坦。流域支毛沟“V”型沟道极为发育,沟壑密度1. 55km/km2,年 均土壤侵蚀模数6500t/ km2o径流模数63000 m3/ km2. ao13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0525. 03hm2,其中耕地378& 59hm2,占总 土地面积的36%;林
4、地1582. 3hm2,占15%;草地277. 62hm占总 土地面积的2.6%;其它用地2107.57 hm2,占20. 1%;荒山荒坡 2768. 95 hm2,占 26. 3%。4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项目区涉及某某区北原的草峰、香莲两个乡(镇)的15个村、2603户,总人口 1. 1632万人,人口密度111人/km2,有劳力0.49万人。人均耕地0. 33 hm2,人均基本农田0.11 hm项目区属旱作农业区,以粮食生产为主,2009年流域粮食总产量365.54万kg, 人均产粮314kg,农业总产值3894.7万元。从产出和经营方式看, 结构单一,重用轻养,科技含量低。15项目区水土流
5、失与治理现状项目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10525. 03 hm2,水土流失面积9231.96hm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6500t/hm年径流模数6. 3万m3/ hm2. ao 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 水蚀主要发生在坡面,重力侵蚀发生于沟道.悬崖立壁及沟头部位。 滑坡主要发生在沟坡与梁昴坡黄土较薄、土质较浅的结合部。截止2009年底,项目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25. 22 hm2,治 理程度33. 9% ,其中修建基本农田1265. 3hn?,营造水保林 1382. 3hm2,已建成经济林20Ohm2,人工种草277. 62hm2o通过治理 开发,部分控制了水土流失,
6、对改善生态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 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61程建设目标1.6.1总体目标:通过1年(2010年)的梯田建设,依靠科技, 强化基础,突出在构建民生水保上大做文章,做好水土、钱粮、生 态、资源相统一、相协调,正确处理长远与近期、保护与开发、经 济与生态等关系,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 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有力推动我区水土保持事业实现又好 又快发展。1.6.2水土流失治理目标及生态环境建设目标:通过1年的治理, 新增梯田面积500hm新建林草措施44.24 hm2,新修田间道路 11.5km,累计完成治理面积3669.
7、46 hm2,项目区治理程度达到 39. 7%,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初步得到改善,初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1.7T程投资与资金筹措工程概算总投资572. 32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572. 32万元, 占总投资的86. 96%;独立费用85. 85万元,占总投资的13.04%。梯U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 # 梯U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 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自筹资金及群 众投劳折资组成。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0万元,占45.6%,地方财 政配套资金120万元,占18. 2%,群众投劳折资238.17万元,
8、占 36. 2%2 项目背景及设计依据21项目背景为了加快我省生态环境的治理步伐,改善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 条件,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09年省委1号文件提出四年新 增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2009年9月份,水利部、国家农业综合 开发办公室决定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2009 年12月47日,水利部会同国家农发办在北京召开了国家农业综 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我省16个项 目顺利通过了审查;2009年12月12日,省水保局在兰州召开了“国 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某某省秦安县兴丰等16个项 目前期工作座谈会”。某某区水土保持局按照国家农业综
9、合开发陕 甘宁梯田建设项目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 省局会议精神,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会同项目实施乡镇,对国家农 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项目区的自然 条件、经济社会情况、粮食生产现状等资料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收集 整理,现场勾绘了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在分析项目区土地利用现 状、粮食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某某区国家农业综合开 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的规模进行了分析论证,编制完成了国家 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项目区初步 设计报告(2010年)。2. 2设计依据2.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
10、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某某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1993 年。2.2.2技术规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方法,GB/T15774199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某某省机修梯田技术规程,DB62/T11612004o2.2. 3技术文件某某省水文手册;某某暴雨洪水图集;某某省水土保持区划。某某区水土保持区划。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 某某区水
11、土保持年报及统计年鉴2.2.4有关规划(1 )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国函(2002)61号”批复),黄 委会,1998年;(2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黄委会,1999 年;某某省500万亩梯田建设规划(20092012 );某某区“十一五,,水利发展与改革规划。2. 3设计标准梯田设计标准采用20年一遇6小时最大暴雨量;造林整地工程 设计标准采用10年一遇6小时最大暴雨量设计。3基本情况3.1自然概况3.1.1 地理位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 项目区位于某某区的北部原区,涉及草峰、香莲两个乡镇的15个 行政村,整个地形呈两沟两原三坡分布
12、,东西长约5.5km,南北宽 约19. 5km,总面积105. 25km2o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433 1570米,相对高差137米。3.1.2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泾河流域的一级支流大芦河、小 芦河横贯其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质为中、新生代盆地, 上层为第四纪黄土所覆盖,发育土层多为100m以下。按地貌可分 为原面及山坡、沟壑、河谷地。原面为黄土残原,山坡及沟壑为嫄 面到河川的过渡地带,沟壑陡峭、沟岸壁立、切割严重。河谷地主 要分布于大芦河、小芦河流水线的两侧,由河流长期冲淤而成的河 漫滩及阶地组成。项目区地貌形态主要以残原沟壑为主,地势较高、 大小沟壑密布,山梁与河
13、谷相间,山峦、梁昴、梁坡、残原、滩地、 河流、峡谷、沟壑各种地貌形态穿插分布,沟深坡陡,起伏跌宕。 自然坡度大,植被稀少,侵蚀严重,为我区主要的水土流失区。土地坡度组成:坡度在5。以下的面积为3060.66 km;占 29. 1%; 5 15。的面积 2136. 68 km2,占 20. 3%; 15 25。 的面积 2511. 79 km2,占 23. 9%; 25 35。面积 2030. 66 km 占 19. 3%; 35 以上面积 785. 24 km2,占 7.5%。3.1.3 土壤土壤大部分为黄土覆盖,黄土组成主要为粉砂壤土,结构疏松, 富含碳酸盐,遇水易溶,极易被冲刷流失。主要土
14、壤类型有黄绵土、 黑坦土、新积土、灰褐土、红粘土等6个土类。其中黄绵土面积 88. 2 km占全区总面积的83.8%,主要分布于水土流失严重的残 原、梁询、山坡、沟谷上,熟化层浅,湿陷性强,肥力低下;黑垛 土主要分布于黄土原区和川台地的缓坡湾掌地,面积为9.89 km2, 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4%, 土层深厚,肥力较高,耕性好;红粘土 面积7. 16k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6.8%,多分布于沟口、山脚及山 坡地带。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10%,速效氮含量49.26ppm, 速效磷含量8. 6ppm,速效钾含量154ppm, PH为77&8。土壤总 的特点:物理化学性能好,但肥力较差,有机质含量
15、低,氮、磷缺 少,钾持平,土质较粘,易板结。植被主要是草本植物,其次有小片人工林及季节性的农作物。 植物的生长与植被的优劣、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关系密切,特别是 雨量的多少,决定植物长势的强弱。总的来看,植被稀疏,林草覆 盖率为17.7% (含果园)。按地形来说,阴坡好于半阴坡,半阴坡 好于阳坡。主要草种以莎草科、蒿类植物为主,主要分布于梁询坡 及阴湿地带。主要草种有紫花苜蓿等;乔木林树种主要有刺槐、杨、 柳、榆、椿、侧柏、云杉、油松;经济林树种有苹果、梨、桃、杏、 核桃等。人工植被多呈零星镶嵌分布。3.1.5气象、水文项目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属温和干旱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的 气候特征是:春季风大
16、少雨,冷暧无常,多寒潮;夏季温和凉爽, 雨水集中,多洪雹;秋季气温渐降,阴雨连绵,多云雾;冬季多风 寒冷,干燥少雪,多晴天。在地域分布上总的特点是南湿北干.东 暧西凉。气候温和,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光能充足, 日照较长。我区的气温条件,北方大部分农作物及林木果树均能正 常生长发育。多年平均降水量511.2mmo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 年际年内分配变幅较大。最多年份达744.5mm(1964年),最少年份 为318. 5mm(1971年)。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年内变率大,年蒸发量1512. lmm,
17、干燥度11。由于降雨冬、春季少,夏、秋季多,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降雨与作物生长需水时间很不协调,降低了水分的有效利用率。年均气温为8.6C, 10C有效积温2800C,多 年平均日照时数2424.8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21千卡/cm2,无霜期183天,平均风速4. 9m/S,大风日数多年平均15天。地表水属泾河水系的一级支流,径流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约占90%。年平均径流模数为63000 ni7km年平均输沙模数为6500t/km2o据平凉市气象资料分析:34年日降雨量超过50mm的降雨发生过22次,最大降雨强度30mm/h,多年平均径流深55mm。最大lh降水量21mm,最大6h降水量40
18、nini,最大24h降水量62mmo干旱年几率为30%。6 土地利用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0525. 03 hm其中:农地3788. 59 hm 占36 % ,林地(含果园经济林)1582. 3 hm占15%;草地277. 62 hm2, 占 2. 6%;荒地 2768. 95 hm 占 26. 3%;其它用地 2107. 57 hm 占 20.1%O表31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血项目总面积其中:农地林地荒地人工种草其它用地坡耕地梯田小计乔木林经小计数量10525. 02523. 291265.3788. 51382. 32001582. 32768. 95277. 622107.5比 10024|
19、12|36|13. 1| 1.9 |15|26.3|2 620. 13. 2社会经济状况3.2.1人口与劳动力项目区共辖两个乡镇15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05.25km总 人口 1. 163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1. 1632万人,2603户,人口密 度111人/km农村劳动力4900个。人均耕地0. 33hm2,人均基本 农田0llhm2o322经济概况项目区属旱作农业区,以粮食生产为主,截止2009年底人均产粮314kg,农业总产值3894. 7万元,农业人均年纯收入2178元。 从产出和经营方式看,结构单一,重用轻养,科技含量低,广种低 产薄收。33梯田建设现状多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
20、力支持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 导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项目区梯田建设工作取得了 较好成绩。截止2009年底,项目区总耕地面积为3788. 59 hm人 均耕地为0. 33 hm2,已建成保存的优质梯田1265. 3 hm2,梯田化程 度为33. 4%,农民人均0. 11 hm2o项目区现有5。25。的坡耕地 面积为2523. 29 hm2, 25度以上不宜修梯田的坡耕地面积为111.5 hm梯田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通过梯田建设,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对改善生态和农业 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发挥了显著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效益。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梯田建设项目
21、可行性研处报告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 4梯田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水平梯田具有拦蓄暴雨、地表径流,保土保肥、方便耕作、保 墻增产等作用,是夯实农业基础,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经济可持 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大规模开展梯田建设,一是有效控制了水 土流失,项目区现有梯田每年可拦蓄经流71.7万米拦蓄泥沙 6.97万吨;二是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经济效益明显。多 年梯田测产表明,在正常年份下,水平梯田比坡耕地增产粮食(小 麦)51公斤/亩,增收秸杆61.2kg/亩,在大旱之年,梯田比坡耕 地增产80%以上。项目区每年梯田比坡耕地增产粮食96. 8万kg, 增产秸杆116. 2万kg,每年为农
22、民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51. 7万元; 三是土地利用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在项目区梯田建设工作发展较快 的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也不断加快,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蓬勃 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是在进行梯田建设的同时逐步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条件。交通条件 的改善促进了现代化生产工具的使用率,项目区农村拥有摩托车、 三轮农用车的农民越来越多,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便捷了商品 流通。项目区的梯田建设现状与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 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而:一是老式梯田较多。五、 六十年代的人修梯田存在大平小不平,田块面积窄小,年久失修, 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耕
23、作的需要。二是小规模施工片建设质量不 高。三是下剩坡耕地改造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多年的梯田建设,许 多离村庄较近、黄土深厚、地形条件较好的坡地基本上都进行过梯 田建设,现在下剩的坡地中,要么就是夹杂太多的陡坡地,要么就 是地形地貌复杂,坡耕地与村落、沟谷、树林杂陈,或者地处偏远, 机械没法到达,即使机械参战,下剩的坡耕地改造难度也越来越大。4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4.1建设规模的确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 项目区主要选择在:坡耕地面积大,人均基本农田较少的草峰、香 莲两个乡(镇)的15个村,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0525.03 hm2e4.1.1建设规模针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
24、状存在的问题,计划2010年完成新增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4.24 hm2,其中:新增梯田面积500hm新建 林草措施44.24 hm2,新修田间道路ll5km。累计完成治理面积3669. 46 hm2,项目区治理程度达到39. 7%,植被覆盖率达到18. 1%.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水土 流失得到有效地控制。4.1.2各项治理措施建设规模分析(1)梯田建设规模分析: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依据项目 区现状农业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速度、梯田粮食生产能力及现状梯 田产粮、油经作物种植比重以及黄农水【1993】4号文件关于水土 保持小康区、乡、小流域人均粮食达到400
25、kg自给标准以及该县 (区)人口自然增长率5%。预测期末人口,保证期末人均2亩梯田, 分析计算确定梯田建设规模为500 hm2o项目区人均新增梯田0. 043 hm2;建设期末项目区梯田数量达到1765. 3 hm2,人均0. 151 hm 逐步实现粮食自给。(2 )林草措施建设规模分析:根据项目区土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在新增梯田占地之后,进一步确定林草建设规模。重点考虑将条件 适宜的“三荒地”进行造林,发展人工种草,走“舍饲圈养”牧业 之路,为改善生态创造条件。项目区共新增林草措施44.24 hm2e4. 2工程布局在梯田工程布局上,要以防治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增产、农民 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26、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因地制宜.高效 开发、科学管理,实现水土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项目区涉及草峰、香莲两个乡镇,2010年规划7处梯田工程,新 增梯田500 hm2,新建林草措施44.24 hm新修田间道路11. 5kmo 详见附表10。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尤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尤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尤报告- 2010年某某区梯田建设总任务表项目乡(镇)村梯田面积(亩)道路条数长度(公里)口 粮 田安国尚堡75033. 52白水王沟2jC-3.78段堡41034. 22半坡96045. 17杏林、甘沟、大潘? 1S?S11.5草峰范河58034. 65范河、杨庄1
27、00047.2I-Jl-:35056. 85张寨81735. 1寨河阀湾55034. 58香莲卜河101015. 12大秦人张136056. 98西阳唐湾90045. 12高梁、清明、西阳123057. 94人寨张庄、童嘴238367. 69小计156834789.42农综水 保梯田香莲高河111022.5香莲50010.5观殿105011草峰长沟135022安家120011.5郭刘151022.5圳洼75011.5小计75001011. 5水保 大岔河某某镇榆树100045.2柳湖乡保丰、王坪、南台100055.9小计2000911.1扶贫办白庙文邓37511.5大寨雨林37534大秦西九3
28、7532.8香莲什字37512小计1500810. 3农综 开发办安国乡土桥35001018.5土地复 垦整理大寨乡大寨、张庄、高嫄193768. 59大寨乡白土109778. 95白庙乡小陈96616.7小计40001724. 24合计3418391153. 565 工程设计5.1梯田工程5.1.1设计依据梯田设计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一坡耕地治理技 术(GB/T16453. 11995 )和某某省机修梯田技术规程 (DB62/T11612004 ),制图标准依据水利水电制图标准一水土 保持图(SL73. 62001 )。5.1.2设计标准及要求1 设计标准:水平梯田的设计防洪标准为2
29、0年一遇36小时设计减少径流90%、减少泥沙95%以上。根据某某省暴雨洪水图集、某某省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手册,项目区20年一遇36小时最大暴雨量为65. 7mm,径 流深36. lnim,工程设计蓄水深度300mm。2田区布设要求:根据地形条件,集中连片,布设连台水平梯田, 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按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要求,结合县(区) 土地利用规划和梯田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田区。选择坡度较缓,土 质较好,距村庄较近,水源及交通条件方便,有利于机械化和水利 化的地方,以坡面水系、道路为骨架,规划梯田田块,建设具有一 定规模、集中连片的梯田。同时要注意施工前一年要调顺原地块的作物茬口。根据地貌
30、及明显切割地貌地物(如道路、陡坎、沟壑、非耕地梯U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梯U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 -等)界定田片。3田块布设要求:梯田田块应因地制宜,不同地形采取不同的布 设方式。按地形、地貌特点,田块布设应做到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同时要考虑省工省时,便于机械作业等因素,沿等高线修建,要求 田面水平,填方部位需预留一定沉陷高度,能拦蓄一定频率的暴雨 径流泥沙,按坡度分级,田面宽,陡坡区(15。-25 ) 一般9m15m, 缓坡区(5。-15 ) 一般15m30m。为防止田块长度径流集中冲刷, 沿纵向每隔30-50m应修横向软玲,堤顶应低于地境;地境采用梯 形
31、断面,用人工筑成顶宽0. 4m,内外坡1:1,境高以安全拦蓄集水 区设计暴雨径流为标准,一般不大于6m。外坡不得大于1:0.5或 者出现倒坡现象。5.1.2设计要求根据不同的施工小区测算地面坡度和坡长所确定的田面宽,在图纸上沿基线截去相应的点,沿准等高线分开即为地境线。平均田面宽度13米,新增境高平均在2.4米。各田块断面设计均依照规范中有关梯田断面各要素计算公式设计,地埃设计为锹拍堰。5.1.3梯田断面设计5131水平梯田断面要素 水平梯田设计主要是水平梯田断面设计,即求出不同坡度下梯田的优化断面。梯田的断面设计一般是地面坡度越陡,田面宽度越 小,相应的田坎高度越大,坡度缓则相反。(1)水平
32、梯田的断面要素(见下图)水平梯田断面要素图CI原地面坡度(。);0梯田田坎坡度(。);H梯田田坎高(m );Bi原坡面斜宽(m);B梯田田面毛宽(m );Bi梯田田面净宽(m);B?梯田田坎占地宽(m);Dl田境下宽(m);口一田境上宽(m);Dh田境髙(m );(2)各要素间关系田面毛宽B=BLcosa ;田坎高H=BLsina = Btana ;原坡面斜宽Bi=Hcsca;梯U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 #梯U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 梯U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田坎占地宽B2=Hcot p ;田面净宽 Bi=H ( cot a -cot P );田长田长设计应坚持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能
33、长则长的原则。一 般为几十米到几百米,依具体地形、地貌变化而定。田埃D;=Di+2Dhcot P ;田境高度山在30cm以内,田境上宽Di=30cm40cm,田境外边 坡角同田坎侧坡角D,田境内边坡一般取1: 1,即45。或同外边 坡。对于多雨的湿润地区,田境内侧要开沟排水。5.1.4水平梯田工程量的计算5. 1.4.1 土方量的计算V= H,*Hl/8;V单位面积(hn?)梯田土方量(nf);L单位面积(hn?)梯田长度(m);H田坎高度(m);B)田面净宽(m )。单位净面积(hm2) 土方量:V净=1250H ( m3/hm2);单位毛面积(hm2) 土方量:V 毛=1250*H*B7B
34、 ( m7hm2);5. 1.4. 2 土方运输量的计算土方运输量=1/12*(BIH,.B)A,单位面积(hm2) 土方运输量(n?m )土方运输量的单位为mm,是一复合单位,即需将若干立方米的土方量运若干米距离。单位净面积(hm2) 土方运输量 A . =833HB ( m3 m/hm2) 单位毛面积(hm2) 土方运输量 A毛,=833HB, (m3 m/hm2) 5.1.5境坎占地的计算5.1境坎长度的计算Ld =10000K/B(m)Ll每公顷田境长度(m)B田面平均毛宽(m)K修正系数(1K1.3)K值因地而异,如果田块平直且长,K值取1;埃坎弯曲大且 田块短,K值取1.3;其余介
35、二者之间。5. 2境坎面积的计算单位毛面积(血)梯田埃占地面积的计算Sd =Ld Bd ( m2)S每公顷梯田境占地面积(n?)B田境平均下宽(m)L每公顷梯田田境长度(m)单位毛面积(賦)梯田坎占地面积SE的计算Se =tana /tanp (hm2)5.1.6梯田面积的计算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梯田毛面积 S=0. 0001BL(hm2)梯田净面积 S 净=0. 0001BlL(hm2)(B产B-B?)7不同设计类型的梯田分布及设计结果项目区2010年共布设水平梯田500hm其中:5 -10面积 325hnr; 10 -15面积175 hm2e不同典型设计类型
36、的梯田布设情 况见附表图斑登记表。根据水平梯田建设的原则要求,结合项目区地貌类型特点,水 平梯田按原地面坡度设计,各设计类型的断面要素见表5-1、5-2. 5-3。表5-1各典型设计类型的断面要素表(5。梯田断面设计要素)原地面坡度a5IH坎坡度P75田坎高度H1. 5m地境高氐0. 3m坡面斜宽Bl17. 2m田面毛宽B16. 7m田面净宽Bi16. 3m田坎占地宽0. 4m地坝顶宽Dr0. 3m地坝内外坡比1:1表5-2各典型设计类型的断面要素表(10。梯田断面设计要素)原地面坡度a10*田坎坡度B74田坎高度H2. Om地境高Dk0. 3m坡面斜宽&11. 5m田面毛宽B10. 8m田面
37、净宽B】10. 2m田坎占地宽B,0. 6m地硬顶宽D】0. 3m地境内外坡比1:1表5-3 各典型设计类型的断面要素表(15。梯田断面设计要素)原地面坡度a15。田坎坡度073田坎高度H2. 5m地坡高IX0. 3m坡面斜宽Bi11.5m田面毛宽B10. 8m田面净宽&10. 2m田坎占地宽B:0. 6m地埃顶高口0. 3m地境内外坡比1:1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5.1.8梯田施工设计梯田施工主要是机械修筑,人工辅助打境。机修梯田的施工程 序是:测量放线、清理田坎基础、处理表土、挖填推运土方、压实 修筑田坎、田面平整、田面耕翻等。在一般情况下,挖、运、填、 压、
38、修坎和平整都是交叉协调进行。挖和填同时进行;回填与压实 轮翻交叉,填一层压一层。推土机修梯田的关键是土方调运规划, 要尽可能顺坡直线向下推运,就近挖填平衡。应避免迂回和二次推 土。8.1测量定线根据梯田规划确定机修梯田施工的地块或坡面,在其正中(距 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的一半,在中轴线上确定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从中轴线 上,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 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开挖线。8. 2表土处理 机修梯田,应根据地形情况,选择保留表土数量多、机修工效高的表土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A纵坡蛇脱皮法(
39、又称表土逐台下移法)。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上的坡地修筑田面较窄(10m以下)的梯田。优点是保留表土数量多, 质量好。在整个坡面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 不保留表土;将上一台的表土依次推运到下一台铺平,最上一台没 有表土,可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 #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 -梯U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 -B横坡蛇脱皮法。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较缓坡地修筑田 面较宽(1 Om以上)的梯田。把地块顺境分成几个开挖区,每一个 开挖区的长度,以推土机便于出土为原则,一般长为20m-30m; 将后一开挖区的表土依次推运到前一开挖区铺平,最后
40、一个开挖区 没有表土,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5.1.&3田面整平一般采用机械修平田面,同时用人工修筑田坎,适用于山地坡 度不大,地面土层较厚、梯田成片的地方,要根据地形、地块情况, 选择合理的出土线路、开挖方式和推土方法。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两部分:田坎线上下各15m 范围内,采取下挖上填法,从田坎下方取土,填到田坎上方,其余 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中心线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田面整平后,用水准仪测量是否达到水平。要求误差不超过 1%。田边lm左右,保留10。左右反坡,填方部位应比水平面高 出10cm左右。8.4修筑境坎田坎要用生土填筑,不能夹杂树根、草皮等物;施工过程中,土壤含水
41、率以12-16%为宜。筑坎时,先清基开槽,槽宽60cm 80cm.,槽深20cm- 30cm,作为清基线。在此基础上逐层筑坎夯实,每层覆虚土厚约20cm, 夯实厚约1 5cm, 土壤干容重达1. 4t/m3左右。筑坎时,一般用铳拍、脚踩、碾压等方法。在筑坎过程中随着田坎升高按设计的田 坎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坎面拍光,在雨季施工或凸坡地段, 坎外侧坡角应比计算值小2030,以利安全。5.1.&5表土回铺在地块生土挖运完成,田面基本达到水平后,要及时进行表土 回铺。用推土铲推运表土,根据机头起伏情况,判断地面高低进行 高铲低填,倒退拖刀,这样往返多次,直至田面平整。8. 6耕翻土壤为提高新修梯
42、田蓄水保境能力,在完成表土回铺后,随即进行 田面耕翻耙糖,一般要求深耕松土 12次,耙#2-3次。5. 2.道路设计521布设原则田间作业道路配置与村庄主干道路配置相结合,统一规划,统 一设计,防止冲刷,保证道路完整、畅通;在布局上合理,有利生 产,方便耕作和运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尽可能避开大挖大填, 减少交叉建筑物,降低工程造价,节约用地,占地少,便于与外界 联系。5.2.2设计标准按照村庄与田间要有道路贯通的建设要求,在项目建设中,我 们规划设计了通往田间的农路和田间道路。设计路面宽为3.5米, 比降不超过15%。道路两旁修筑排水沟,边坡填方部位不陡于 1:0.5,挖方部位不陡于1:0.
43、3,坎高超过3米时需设马道,在坡 度较大的地方,采用形盘绕而上,减小路面最大比降。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 梯U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 -5.2.3道路断面设计道路断面要素见下图:原地面线524道路设计结果2010年,项目区共设计宽度35米道路11.5kme5.2.5工要求作业道路和坡面水系都是连片梯田、连片果园的骨架,要先于 坡改梯实施或同步实施;道路两侧开挖排水沟应与整个坡面相通、 相连。沟、路相邻的可利用开挖的土方用作路基填筑;路面中间稍 高于两侧,略呈龟背形,转道外侧稍高于内转弯角度不能太小。5. 3林草设计项目区域现有乔木林1382. 3hm果
44、园20Ohm2,人工草277. 62 hm 2010年计划新增林草措施44. 24 hm5.3.1造林设计原则依据5. 3. 1. 1设计依据造林设计是在项目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立地条件类 型,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一一荒地治理技术(GB/ T16453. 2-1996)确定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整地工程防御标准, 按10年一遇6h最大暴雨量设计。5. 31. 2设计原则A.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立足发挥各种立地条件的土地生产力;B从实际出发,坚持适地适树,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和经过多 年栽培适应性较强的驯化树种,提高造林成活率;C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经济、社 会
45、、生态效益兼顾为原则;D.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发挥自然地理优势,科学布局,注重 质量。5313主要造林树种规划的主要造林树种,水保林树种为刺槐。刺槐适宜于梁询、 阴坡或半阴坡。5. 31.4立地条件的划分与确定适宜的树种根据地形、坡向、坡度、地形部位等主要因子,项目区造林立 地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见下表。造林立地条件类型表分区立地类型面枳(hm2)利用现状及主要特征适宜树种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坡(鱼鳞坑)35. 4坡耕地,坡度20 ,以黄绵土为主,土壤水分缺乏,有中度侵蚀刺槐沟谷(鱼鳞坑)荒地,坡度30 ,以黄绵土为主,土壤水分缺乏,有中度侵蚀刺槐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兄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
46、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尤报吿- -5. 3.1. 5造林苗木出圃质量标准树种苗木类型苗龄(年)二级产苗标准地径苗高根长地径苗高根长万株/亩刺槐实生苗211200.6803-5造林苗木出单位:cm5316主要造林技术措施整地工程设计造林前整地,蓄水保墻,消灭杂草,疏松土壤,增加肥力,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树生长的基本措施之一。根据不同的立地 条件和地类以水平阶整地方法为主,对较陡或坡面破碎地形,采用“品”字型鱼鳞坑整地。每坑平面呈半圆形,长径0. 6m,短径0. 5m, 坑深0. 5me坑内取土在下沿作成弧状土境,高0.2 m (中部较高, 两端较低)o各坑在坡面基本上沿等高线布设,上下
47、两行坑口呈“品” 字形排列。根据设计造林的行距和株距,确定坑的行距和穴距。树 苗栽植在坑内下沿0. 2m位置。坑的两端开挖宽深各约0. 2m、倒“八” 字形的截水沟。整地时间一般安排在前一年秋季,也可根据当年降 雨情况,春季进行。栽植按不同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采取植苗方法 进行栽植,采用国家一、二级标准以上苗木,造林时间视雨水情况, 以春、秋两季为主。抚育管理栽植后,要加强林地管护,采取专人管护和专业队管护的办 法,严禁牛羊践踏、人为破坏。每年要对幼林进行松土、锄草、抚 育、补植工作,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5. 3.1. 7刺槐水保林种植典型设计立地类型:刺槐水
48、保林栽植地类为荒坡,见造林图斑登记表。B造林图式:详见造林典型设计图。C栽植密度及需苗量:详见下表。项目区刺槐水保林栽植密度及需苗量表林种树种株距(m)行距(m)单位而积定植数量苗龄及等级种植方法面积(hm*)需苗量(万株)防护林刺槐1.52.03300 株/hm:2年生实生苗,1-2级苗木植苗35.411. 68D种植技术措施:详见下表。项目区水保林种植技术措施表项目时间方式规格与要求整地种植前一年秋季或雨季前整地,春、秋季植苗造林鱼鳞坑长径0. 6m,短径0. 5m坑深0. 5m。抚育6、 7、 8 月松土、除草第1年松土除草3次,第2年2次,第3年1次。5.3.2人工种草围绕某某区草畜产
49、业发展规划,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 业经济比例入手,实行陡坡耕地退耕还草,走以草促牧、以牧养农 的路子,达到减少水土流失量、改善生态、农民增收的目的。5. 3. 2.1人工种草的技术要求根据当地种植经验,项目区适宜种植的草种为紫花苜蓿。草籽 质量标准要求达到:草籽颗粒饱满,纯度达到96%以上,发芽率达 到85 %以上,净度达到98%以上,水分控制在13%以下。要求种植 方式:以农户分散零星种草为主。播种采用撒播。5. 3. 2. 2 人工草地主要栽培技术人工草地主要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 式、收获、利用途径等。2010年计划种草8. 85 hm籽种用量530 公斤。532
50、3 人工草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松土.补种。播种后地面板结的,应及时松土,以利出苗, 齐苗后,对缺苗地方应及时补种。收割利用。每年可收割利用23次,雨后不宜收割。大力推广舍饲,有效保护草地资源,提高草畜转化率。依法加强对草场资源的管理保护,采取制定乡规民约、明 确奖罚措施和群众专人承包管护相结合的办法,保护草地资源。6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安排6. 1施工组织设计6.1.1施工条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项目区,地处某某区北部,是我区重要的农业经济发展区域,交通 方便,道路条件较好,农村剩余劳力多,有多年的治理经验,群众 基础好,我区有多个国有和农户苗圃,能够提供计划所需的
51、苗木及 籽种,项目梯田建设由某某区水保局机修梯田服务中心提供机械和 技术人员。6.1.2施工方法项目区规划的林、草工程以户包治理为主;连片、规模建设 的梯田工程由某某区水保局机修服务中心承担;面积连片综合治理 工程,可采取农田水利施工合同管理或单项招标承包施工,政府提 供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区农发办保证必要资金。工程所需苗木、草籽等材料由区水保局直接负责,确保树种、 草种的来源和质量,工程所在地乡(镇)负责劳力调配,施工安排, 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6.2进度安排计划建设期为2010年。7水土保持监测7.1监测目的、任务全面、系统、动态的监测工程实施进度、质量等方面基本 情况;收集、整理、分析各种
52、信息资料,明确影响项目区各项工程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 #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处报告- 建设各个过程的重要原因,找出有利于项目进展和效益提高的关键 途径。针对工程设计技术要求,提出相应的调整改进措施,为政 府有效发挥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提供科学依据,全面实 现工程建设目标。积累基础资料提供技术支撑,客观系统地反映流域工程建 设业绩和效益,为该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专项验收和监督管理提供技 术依据,为总结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经验、延长梯田产业链条以及 对今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监测数据。7. 2监测依据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年6月9日
5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1993年8月1 0;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12号令, 2001 年月 31 0 ;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2003 202 号。技术规范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GB/T15774-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SD239-1987水土保持试验规范;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LS19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GB/T15773-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SL212006降雨量观测规范;SL2491堰槽测流规范;J.某某省水文图集。3监测的内容、方法针对项目区
54、梯田实施方案及建设E标,项目监测内容主要包括 各项治理措施的质量与进度等方面。7.3.1质量与进度监测7. 3.1.1监测内容梯田:梯田断面尺寸、田境、梯田年度修筑数量、面积。造林:鱼鳞坑整地规格、造林选用的树种及其密度、苗木 规格,造林成活率,造林年度完成数量。种草:草种、苗高、种草成苗率。7. 3.1. 2监测评价指标主要监测指标:梯田面积、造林面积、林草面积。主要评价指标:治理程度、林木存活率与林木、工程保存率、 合格率。7. 3.1.3监测方法(1)梯田:采用地块监测方式,逐块丈量、计算面积,并按设 计和规范要求评定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对达到技术规范要求的,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
55、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 核查田块逐一上图( 1:10000地形图,下同),对不合格的梯田提 出限期治理要求,等符合规范后造册登记。种草:采用样方监测苗木成活率,先查成苗率与苗高,将 达到要求的面积按照图斑面积上图,对达不到要求的如出苗率、合 格率较低的,提出限期治理,达到合格后再汇总面积上图。造林:采用典型地块监测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核查典 型地块林木总株数,然后调查该地块死亡林木数,计算其成活率; 核查整地工程质量采用目视和测算地块土壤容重等方法,然后在图 上勾绘出核查地块位置,量算面积并造册登记。7. 3.1.4监测频次林草措施在每年项目年度计划完成后进行当年措施治理进度 与质量的
56、第一次监测,秋季完成补植补栽的第二次监测;梯田工程 在每年度计划完成后进行一次监测,考虑到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水 土保持监理项目,本次监测可结合水土保持监理工作一并开展,连 续监测至2011年底,林草工程共监测6次,梯田工程监测3次。7. 3.1. 5监测指标评价质量与进度年度(或实施期末)监测指标评价内容及标准明细表将监测到的各措施进度与质量数据经过年度或实施期末资料整理后,用分析计算出的监测指标与各项目综合治理设计指标进行 对比分析,评价是否达到了设计标准。项目进度与质量监测指标评 价内容及标准详见下表所列。监测项目监测指标值设计标准对比差值评价结果梯田完成面积(hm?)按年度计划质量水土保
57、持技术规范水保林栽植面积(Jim?)按年度计划整地规格鱼鳞坑树种密度(株/hrnb乔木3300,成活率(95人工草种植面积(hm?)按年度计划菴种紫花苜蓿成苗率()8574监测机构与管理(1)监测工作组织与管理:本项目监测体系将纳入国家农业综合 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项目区管理之中,由 区水土保持监测站负责本项目监测工作,乡监测站配合并组织实 施。项目结束后由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组织资料汇总分析和项目实施 情况的评价工作。(2)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与成果资料汇总:根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结合项目实施情况,实行分级负责,平凉市 水土保持监测分站负责项目监测工作的监督管理
58、、技术指导。某某 区水土保持监测站负责流域农户监测、样方监测及原始资料初步整 理,并配合市监测分站的监测评价工作。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兀报告- 梯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尤报告 8 组织管理8. 1组织机构平凉市某某区水土保持局为项目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实施。 为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某某区成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 宁梯田建设项目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区长任 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区发改、财政.审 计、水保及项目实施区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总体方案 的制定,重大事项的协调和有关政策的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内设规划组
59、、施工组、监测组,负责落实实施方案、施工管理、检 查验收和培训等工作,定期向有关部门上报工程执行情况。办公室 地点设在水保局,调剂专职人员两名,具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 施、计划管理、资金使用.政策兑现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并组织各 相关部门,根据业务职能,组织专门力量,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项 目所在乡镇成立实施工作站,由乡镇分管领导担任站长,负责劳力 组织及治理成果的管护工作。8. 2.建设期管理办法按照国家科委、财政部、水利部、建设部关于公益性水利工 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020号)以及黄委会对 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项目区实际,国家农业综 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
60、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项目将全面实行 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和公示制。建设管理机构按照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和管理规定和某某省 有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项目将在某某省水保局统一 领导下,由平凉市某某区人民政府成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 田建设项目某某省某某区大芦河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承担项目计 划、资金筹措、督促检查及协调组织管理工作,对项目建设行使行 政管理职能,完成项目建设实施,并责成某某区水保局为项目法人, 具体负责实施项目建设任务。某某区水保局作为项目法人和工程建设单位,履行项目法人职 责,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组织项目区初步设计初审,衔 接申报规划设计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鄂州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 青浦区企业管理办法
- 期门穴对失眠的即时效应-洞察及研究
- 防中间人攻击技术-洞察及研究
- 八大行星课件
- 八合里操作安全培训课件
- 充电站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虚拟现实体验评估-洞察及研究
- 供应链金融中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实践与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报告
- 储粮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课件
- 押题宝典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无人机驾驶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2025年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初中语文学科组质量分析
- 70岁老年人三力测试能力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中级)考试全真模拟试卷
- 2025年广告设计师专业知识考核试卷:2025年广告设计与制作软件应用实战试题
- 供应商保价协议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国乒乓发球机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在线知识付费讲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GB 2536-2025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