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_第1页
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_第2页
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_第3页
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_第4页
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张小娟(浙江省富阳市富春第一幼儿园, 311400)摘要: 本研究选取257 名 47 岁的幼儿,通过上幼儿心理导向课程 ,并用情景观察、榜样法、移情训练对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一年以后考察实验效果。结果发现: 1. 幼儿在熟悉任务情景中,合作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合作行为水平显着提高; 2. 幼儿合作行为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更多的表现出了合作行为; 3. 各个年龄段的实验班幼儿合作行为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班,说明幼儿的合作行为说是可以通过培养而提高的; 4. 不同时间段的、同年龄段幼儿的合作行为水平差异不显着。关键词: 幼儿 合作行为 培养一

2、问题提出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表现。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进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研究发现,幼儿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迅速发展是在其出生的第二年以后(Radke, 1983) ,并且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各个维度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 Iannotti , 1985;王美芳等,1997;庞丽娟,2001)。王健敏等(1996)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还将合作视为幼儿社会性发展三维结构的一个重要维度。因此,合作行为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幼儿合作行为的研究和培养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

3、值。虽然合作是幼儿社会性发展领域中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但不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却 大相径庭,在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等问题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在合作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一些研究把合作和竞争结合起来考察,创设一定情景,让幼儿面临着只有两种可能的反应,或者与他人合作,或者与他人竞争。在这种实验情景下往往得出幼儿的合作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结论,如Kagan和Madsen (1971)发现4-5岁幼儿在完成“围方阵”的任务时比7-8岁幼儿更合作;早期的“二人对阵”和“卡车竞赛”的实验研究都发现,选择合作的人越来越少,而选择竞争的人越来越多。 Jame

4、sH. 认为在这种情景下,幼儿合作行为的减少多半反映的只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竞争性的增加。但如果是在鼓励合作的条件下,采用这种方法也可能得出幼儿的合作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结论 (李幼穗,2000) 。 而另外一些研究则是在自然情景开展的, 这些研究往往发现幼儿的合作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如 Stein( 1973)发现,在自然情景中,4 5 岁幼儿的合作行为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王美芳的研究(1997)也发现,大班幼儿的自发的合作行为明显多于中班和小班的幼儿。其次,在合作行为的发展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上,已有的研究结论也大相径庭。大多数研究表明:性别对合作行为没有显着的影响( Lindskol

5、d , 1970;李幼穗,2000) 。而一些研究则认为女孩比男孩更容易选择合作( Fem GG,. 1978) ,还有的研究认为男孩比女孩更合作( Schmidt , 1988; Kathryn , 1993)。从以往研究所采用的任务情景来看,基本上都是幼儿所不熟悉的任务,忽视了幼儿在熟悉任务情景中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这使得研究的生态效度不高,对实际生活中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缺乏直接的指导作用。 Siegler (1986) 曾指出,在陌生情景中所获得的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只是其心理发展规律的一半,而在熟悉任务中对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才能完整的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实质。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幼

6、儿在熟悉任务情景中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揭示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合作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另外, 关于幼儿合作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 幼儿阶段是幼儿合作行为迅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有目的地对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培养,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为幼儿更好适应社会、与人交往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但从国内外关于幼儿合作行为的研究来看, 大部分是局限于探索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特点的,对幼儿合作行为进行培养的研究比较缺乏。 因此,根据幼儿在日常生活情景中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开展培养研究,探索幼儿合作行为 的培养方法是本研究的另一个主要目标。二.研究方法(一)被试从富阳市一所幼儿园中抽取 2个小班、3个中班、2

7、个大班,共257名幼儿。其中小班 69名,中班106名,大班74名。又将每个年级的幼儿按班级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 组。具体分布如下:表1幼儿被试基本情况女总计男女总计男女总计实验组241236333871191837对照组171633161935211637所选实验班、对照班幼儿的家庭背景、平均年龄、智力发展、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等方面,大体相同,教师水平相当。(二)数据收集方式在自然教室中,采用摄像观察的方法,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记录、评分 在前测与后测之间,对实验班幼儿进行合作行为培养及训练,对比班不接受这种处理1 材料( 1)测验材料玩具餐具 2 套,包括两只煤气灶、碗、碟、盆、

8、瓢羹和橡皮泥等。( 2)培养训练材料幼儿心理导向中关于合作行为的部分。2 施测方法与程序( 1)主试主试均由心理学研究生担任。正式测验之前进行预测,每个年龄段选取4 名幼儿作为预测对象,针对预测中出现的问题,对材料的摆放、指导语呈现,摄像方法、评分等进行修订,统一施测要求。( 2)培训实验班教师根据心理导向课程教材,培训实验班的教师,协同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并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及练习。( 3)前测首先把被试随机分成若干组,每组78 人。主试预先把玩具、餐具放到观察室内的桌子上。 然后将每组被试带入实验室,并告诉被试: “现在是游戏活动,桌上有一些玩具, 你们可以自由地玩, 老师出去一

9、下。 ” 幼儿在自然情景下玩玩具, 活动时间为 10 分钟,在隐蔽处用摄像机拍下幼儿活动情况。4)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我们所采用的幼儿心理导向分为四个环节:明镜台、智慧泉、回音壁和启思录, 四个环节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在“明镜台”这一环,通过活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让教师了解幼儿现有的合作水平。例如:在造房子情景中,教师先创设小老虎与小狐狸,小猫与小狗造房子的情景。情景一:小老虎和小狐狸各自造房子,房子造不好;情景二:小猫、小狗一起造房子,房子造得很漂亮。将情景一、二拍摄成录像片,让幼儿观看,教师提问: “小朋友,如果你和朋友在一起造房子, 你会怎么造?”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初步

10、和统计, 了解有多少小朋友合作意识与合作行为。在“智慧泉”这一环中,教师通过讲故事、讨论、角色扮演、参与活动等生动具体的实例,培养幼儿的合作观念和合作意识。具体操作步骤:选材;交代活动内容;提 问;讨论、评价。例如,故事谁的本领大是幼儿懂得合作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这一道 理的好教材,首先,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故事里的小猴子和长颈鹿是怎样摘到果子的?使幼儿懂得合作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道理。在“回音壁”这一环中,教师创设实际情景,让幼儿把在“智慧泉”中所获得的合作观念和体验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具体操作步骤为: ( 1) 设置活动内容; (2) 讲解活动

11、要求;( 3)讨论、评价。例如:为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教师为幼儿设置“找朋友”活动。教师引出音乐游戏的内容, 对幼儿说: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做这个游戏时, 你一定要和别人一起玩才行! ”在活动时,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 对表现 会合作行为的幼儿及时给以表扬,活动结束后,教师针对活动的情况进行讨论、评价。在“启思录”这一环中,教师主要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对幼儿的合作观念和合作行为做进一步的强化,使合作内化为幼儿内心的需要和品质。具体操作步骤为: ( 1)设置活动内容; ( 2)分组,分角色; ( 3)讲解活动要求; ( 4)讨论、评价、总结。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

12、戏中,老师将幼儿分为三组,一个幼儿扮演老鹰,他的任务是捉住小鸡,另一个幼儿扮演 “鸡妈妈” ,她的任务是保护扮演小鸡的幼儿,还有一组幼儿扮演小鸡躲在“鸡妈妈”身后,他们要跟着“鸡妈妈”跑。活动结束后,老师总结哪组幼儿配合得最好。心理导向课是以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为基础的。在我们的培养研究中,我们依据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1)利用生动具体的实例培养合作观念; (2)减少竞争,鼓励合作; ( 3)在日常活动中创造机会,培养合作能力。对于中班幼儿,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 1)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

13、力;( 2)在角色游戏中训练幼儿的合作性; ( 3)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会处理冲突。对于大班幼儿,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 1)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 ( 2)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3)强化幼儿合作的积极情感体验。( 5)后测一学年后,进行实验后测,考察幼儿合作行为水平的变化情况。具体实验程序和评分标准与前测相同。( 6)评分方法出现以下情况给0 分:不答应别人的要求,拒绝合作;自己单独玩。出现以下情况给1 分:主动提出合作要求;能与和别人合作,从事一定主题的活动。( 7)评分者信度评价者根据评分标准客观地评分,抽取两个主试对同一批被试的评分,评定一致性信度为 .6321 。(三

14、)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根据录像给幼儿的行为评分,利用 Foxpro 6.0录入和管理数据,并用SPSS 9.0进行 分析。三.结果与分析(一)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表2列出了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变化情况。表2幼儿合作行为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年级人数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小班660.150.360.350.490.230.42中班1040.360.530.460.500.410.51大班720.350.480.620.490.470.50为了考察整个幼儿园阶段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一般特点,是否存在年级(年龄) 、性别 的主效应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首先运用了ANOV行了 3 (年级)X 2

15、 (性别)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的主效应非常显着,F (2, 236) =4.286, p.05 ,表明三个年级之间存在差异。总体上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合作水平是不断提高的。进一步用 LSD方法进行效应检验表明,小班和中班、小班和大班幼儿的合作水平差异都显着(p.05)。 另外,性别主效应也非常显着,F (1, 236) =8.726, p.05 ,男女幼儿的合作水平存在差异,女孩的合作水平高于男孩,尤其在大班,这种性别更为明显。(二)干预后幼儿合作行为的变化特点本研究用情景观察的方法,在对幼儿进行一年干预后,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用与前测同样的方法进行后测,结果列于表 3。并对表2结果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