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坐标和国家大地坐标_第1页
GPS坐标和国家大地坐标_第2页
GPS坐标和国家大地坐标_第3页
GPS坐标和国家大地坐标_第4页
GPS坐标和国家大地坐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PS坐标和国家大地坐标之间的转换一、前言WGS-84坐标系是目前GPS所采用的坐标系统,GPS所发布的星历参数就是基 于此坐标系统的。WGS-84坐标系统的全称是World Geodical System-84 (世界 大地坐标系-84),它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统。WGS-84坐标系统由美国国防部 制图局建立,于1987年取代了当时GPS所采用的坐标系统-WGS-72坐标系统而成 为GPS的所使用的坐标系统。WGS-84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轴指向 BIH1984. 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方向,轴指向BIH1984.0的启始子午面和赤道的交 点。采用椭球参数为:a=6 378 137m

2、,f= 1/298.257 223 563。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一属于参心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采用克 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长轴a= 6 3 78 2 4 5米,扁率f=l : 2 98.3 ;西安80 大地系坐标系椭球参数采用国际大二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19 7 5后推荐的地 球椭球参数,长轴a= 6 3 7 8 140米,扁率f1 : 298.257,大地原点在我西安 市径阳县永乐镇。西安80坐标系的建立是在54年北京坐标系的基础上完成 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GPS的测量数据。我们需要将其转换成所需要的54或 80坐标系,才能够使用。或是将其转换成相应的地方坐标系。在转换的过程

3、中 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变换。本文将对其过程做详细的说明。二、转换过程数据测量: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进行的是数据的观测。根据实际工作需 要,采用相应的观测方法进行观测,得到合格的测量成果。本文主要是针 对GPS控制网的转换来说明的。平差:在GPS控制网的测量工程中,在进行完基线测量(地面坐标和高程) 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平差,得到相应的平差结果。下面对相应的条件 平差做具体说明:AV-W=01垢L+V2基础方程和它的解: 设有r个平差线性条件方程: /a2L2+ + anLn-|- aO = 0blLl-F L2L2+ + bnLn+bO = 0 号rlLl-F t对2+ + rnLn + rO

4、= 0式中af biri(i=1,2,n)*条件方程系数,气叩七为条件方程常数项。将方 程带入2中,,得条件方程为:(alvl + a2v2 + F anvii-|- wa = 0二,_,1;一.一“一2.=。4I t Ivl + r2v2 + + rnvn + wt = 0式中wa,wfr成为条件方程的闭合差,即5wa = (alLl -|- a2L2 + + anLn -|- aO)wb = (blLl -|- b2L2-|- . -|- bnLn -|- bO)wr = (rlLl+ t2L2 + .+ rnLn + rO)-wa-irvl-alanwbv2A= bl b2 bnW= .

5、v= I,rl r2 . m-wr-vr-6按求函数极值求拉格朗日乘数法::=AtPV-2Kt(AV-W)求导d:/dv=2VtP-2KtA=0V=P-iAtK=QAtKAQAtK-W=07NAQAt=AP-1AtV =1/p(a ka+b k +了 k )ii i bi r求评差值L#=L+V(3)将得到的平差结果按以下具体步骤进行解算:1)将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成大地坐标系,得到大地坐标(B,L):L=arctan (X /Y )B=arctan (Z + Ne2sinB)/(X2 + 丫2)0.5)H= ( X2+ Y2) 0.5sin -N8用上式采用迭代法求出大地坐标(B,L )2)将

6、大地坐标系转换成高斯坐标系,得到高斯坐标(X,Y )按高斯投影的方法求得高斯坐标。x = X+j-sinBcosB I,a+9此 +4/)1+_J!L_sirLcog,顼们一宠P削93)将高斯坐标系转换成任意独立坐标系,得到独立坐标(x , y )。在小范围内测量,我们可以将地面当作平面,用简单的旋转、平移便可将高斯坐标换成工程中所采用坐标系的坐标(X、Y )。以下是具体的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方法布尔莎公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由于不同的大地坐标系之间换算除具有不同空间直角 坐标系统之间换算的七个转换参数,还要增加两个系统采用的地球椭球不同而 产生的两个地球椭球转换参数。不同大地坐标系的换算公

7、式又称大地坐标微分 公式或变换椭球公式。一般采用的解算方法是布尔莎公式:(N + H) cos B cos L10(N+ H) cos B sin LN(l- e2)+ H sinB11顾及所以 X,Y,Z各自是B, L, H, a,e2的函数。因此这些自变量的变化 dB、dL、dH、da 必引起 X、Y、Z 的变化 dX、dY、dZ。式中A=竺dB3YdB dZ-3BdXdY.dZ.dB-=A dL.dH.8H3H-+Cda-da.rdXdaC葺 dZ -daax-i 慕 竺 da dZ da -121311中可按8右边相对应变量求偏导得到。由于14= M sin B| = M cos B由

8、8得到:静=(M + H) sin B cos 籍=(M + H) sin B sin L15亲=(M + H) cosB富=-(N + H) cos B sin L=(M 4- H) cos B cos L=0dLrj - j =cos B sin L dLSy口 “ r=cos B sin L dn=SinB BH3N=cos B cos L da dady 3N=cos B cos Ldz 3m ?16一 = (_#) sinB da da3x3N=cos B cos LJe2履3N=cos B sin L狩 履 = (1 - e2) - N sin Ba矿a矿现在求偏导数亍三N=a(1

9、-e2sin2B) -1/217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换算,得到具体的表达式:A=一(M + H) sin B cos L M + H) sinBsinL(M + H) cos B(M -|- H) cos B sin L cos B cos L(N + H) 8S B cos L cos B sin L0sin BC=(N/a) cos B cos L(N/a)cosBsinL疔 sinBM/(l a)sin2BcosLM/(l a) sin2 BcasL(1- a)sinE(Msin2B-2N)1819求A-1可得fA-i =-sinBcosL/(M-FH) 一 sin B sin L/(M + H)-secBsinL/(M + H)secBcosL(M + N)cosBcosLcosBsinLcosB/(M + H)-sinB -20将以上各式整理,最终得到:AX 皿+ 扁 TOC o 1-5 h z sinLcosL0tanBcosLtanBsin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