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晋唐时期诸家医案拾遗_第1页
4晋唐时期诸家医案拾遗_第2页
4晋唐时期诸家医案拾遗_第3页
4晋唐时期诸家医案拾遗_第4页
4晋唐时期诸家医案拾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晋唐时期诸家医案拾遗 从晋至唐数百年间,医家比较注重临床实践,收集、验证、总结、整理临床验方,蔚成风尚,诸家著作多为经验方书,象肘后方,集验方,必效方,广济方,深师方,张文仲方、小品方、删繁方、延年方、必效方,救急方,范汪方,崔氏方,古今录验,经心录等约数十家。上述方书的部分内容收载于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和王焘外台秘要中,诸家医案因此也可于千金和外台中觅其踪迹。 脉经医案师徒答问式问曰:妇人妊娠病,师脉之,何以知此妇人双胎,其一独死,其一独生?而为下其死者,其病即愈,然后竟免躯。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卫气平调,荣气缓舒,阳施阴化,精盛有余,阴阳俱盛,故成双躯。今少阴微紧,血即浊凝

2、,经养不周,胎则偏失,少腹冷满,膝腹疼痛,腰重起难,此为血理。若不早去,害母失胎。老师通过诊脉断定孕妇所怀双胎,一胎已死,一胎尚活,治以下其死胎,而后得以正常分娩脉经医案举案讲解式师曰;有一妇人将一女子,年十五所,来问诊,言女十四时经水自下。今经反断。其母方恐怖。师曰言:此女是为夫人亲女,非耶?若亲者,当相为说之。妇人答言自是女尔。师曰:所以问者无他,夫人年十四时亦以经水下。所以断此为避年,勿怪。后当自下。这是老师举例分析的病案,案中将诊疗的细节叙述得清清楚楚。颇具示范意义。甄权针药并用治疗偏风案防风汤 治偏风。甄权处疗安平公方。 防风 川芎 白芷 牛膝 狗脊 萆薢 白术(各一两) 羌活 葛根

3、 附子(外台作人参) 杏仁(各二两) 薏苡仁 石膏 桂心(各三两) 麻黄(四两) 生姜(五两) 上十六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剂觉好,更进一剂,即一度针,九剂九针即瘥。针风池、肩髃、曲池、支沟、五枢、阳陵泉、巨虚下廉。凡针七穴即瘥。 仁寿宫备身患脚,奉敕针环跳、阳陵泉、巨虚下廉、阳辅。凡针四穴即能起行。 大理赵卿患风腰脚不随,不能跪起行,针上髎、环跳、阳陵泉、巨虚下廉。凡针四穴即能跪起。 库狄钦患偏风不得挽弓,针肩髃一穴即得挽弓。甄权所行。张苗蒸发发汗案陈廪丘云:或问得病连服汤药发汗,汗不出如之何?答曰:医经云,连发汗汗不出者,死病也。吾思也,可蒸之如蒸中风法,热温之气于外迎之

4、,不得不汗出也。后以问k张苗k,苗云,曾有人做事疲极汗出,卧单簟中冷得病,但苦寒踡,诸医与丸散汤,四日之内凡八过发汗,汗不出,苗令烧地布桃叶蒸之,即得大汗,于被中就粉敷身,使极燥乃起便愈,后数以此发汗,汗皆出也。人性自有难汗出者,非唯病使其然也,蒸之则无不汗出也。诸病发热恶寒脉浮洪者,便宜发汗,温粉粉之,勿令遇风,当发汗。而其人适失血及大下利,则不可大汗也,数少与桂枝汤,使体润漐漐,汗出连日,当自解也。 崔氏自治案 崔氏小续命汤。疗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出小品。余昔任户部员外。忽婴风疹。便服此汤。三年之中。凡得四十六剂。风疾迄

5、今不发。余曾任殿中少盐。以此状说向名医。咸云此方为诸汤之最要。 麻黄(去节) 人参 黄芩 芍药 芎 甘草(炙) 杏仁(去两仁尖皮碎) 桂心(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子(一枚大者炮) 生姜(五两) 上一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甚良。不瘥。合三四剂必佳。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瘥。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之。可以防喑也。忌猪肉冷水海藻松菜生葱。 崔氏发汗法疗伤寒案疗伤寒服度瘴散而不汗出者,便作葱鼓汤方。 葱(十四茎) 豉(一升绵裹)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温暖覆取汗出,胜度瘴散也。(与前肘后方重) 又疗伤寒服葱豉汤不得汗,可服葛根汤方。 葱白(十四

6、茎) 豉(一升绵裹) 葛根(三两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为再服,温覆取汗,汗不出更服,余时用此,一服辄汗,略不再服,救数十人甚效。 又疗伤寒,前军府直吏周虎服葛根汤,再服不得汗,余更视之,甚恶寒而拘急,更思作麻黄汤以解之方。 麻黄(二两去节) 葛根(三两) 葱白(十四茎) 豉(一升绵裹)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虎再服快汗愈,其疹与周虎相似者,服之皆汗,十余人瘥。 古今录验附子汤治验案 古今录验附子汤 疗风湿相搏,骨节烦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痛,白汗出短气,小便不得利,恶风不欲去衣,或一身流肿方。 桂心(三两) 白术(三两) 附子(二枚炮八破) 甘草(三两) 上四味咀

7、。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微汗即止。若汗出烦者,稍服五合,骠骑使吴谐以建元元年八月二十六日,始觉如风,至七日猝起便顿倒,髀及手皆不随,通引腰背疼痛,通身肿,心多满,至九月四日,服此汤一剂,通身流汗,即从来所患悉愈。本方不用生姜,既有附子,今加生姜三两。忌同。此案中患者姓名、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药后反应及治疗效果等记载完全,是较完整的医案。 张苗用独活汤治疗中风案骑士息王恕母年五十,纱扇自扇,汗出中风,口不得语,身缓不收,积一月困笃张苗为作七物独活汤,服五剂得愈。又士度良母年七十余中风,但苦口不得语。积百余日,往来饮食如故,苗又与合独活汤四剂得愈。七物独活汤疗脚弱及中风湿缓纵不随(

8、方出胡洽) 独活(五两) 葛根(四两) 干姜(二两) 桂心(四两) 半夏(四两洗) 甘草(二两炙) 防风(三两) 上七味呋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得少微汗出好。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此二案记载了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症状,病程,治法与方药,疗程与结果,故亦为完整之医案。 水肿治验案古今录验载:疗祖承郎 水肿通身,众医不能疗,用白前、紫苑、半夏,和生泽漆为汤服一剂,一夜小便五六升即差。(外台卷二十)张文仲方载:姚僧垣治周大侯正大将军平公于礼患气兼水,身面肿垂死,处以桑皮、橘皮、海藻、茯苓、赤小豆、郁李仁,应手即差。外台卷二十崔氏疗水气方用葶苈子一味为丸,治箫附马患水肿,诸名医悉疗

9、不差,唯服此丸得平复。(外台卷二十)范汪治疗寄生虫治验案范汪疗三虫白蔹丸方。 白蔹 狼牙 芦 桃花 贯众(各三分) 橘皮(二分) 芜荑(一分) 上七味捣筛,蜜丸如小豆大,宿勿食,旦以浆水服一剂,日中乃食立下,男子病大腹面黄,欲食肉,服此药下赤虫如笋茎者一尺,所有头目百余枚,病愈,又九江谢丘病胁下有积大如杯,小腹亦坚,伏痛上下移,呕逆喜唾,心下常痛,欲食肉,服此药,下虫无头足赤身有口尾二百余枚,得愈,又九江陈昉病大腹烦满,常欲食生菜,服此药,下白虫大如臂,小者百余枚,立瘥,妊身妇人不得服之。 加减麻仁丸常服养生保健案加减麻仁丸,疗积年患气,不能食饮,兼食不消化,风气冷气热气冲上,痃癖气并乳石气发

10、动,并疗之,服经三四日自觉有效方。 蜀大黄(锦纹者四两) 人参(二两) 大麻仁(二两) 诃黎勒皮(四两) 上四味捣筛依法,以蜜和丸,每服十丸二十丸,增减以意量之,以溏利病除,亦不损人,雍州k王长史k常服三十余年,八十岁万病皆无,百无所忌,补理腰脚,服经七八日,腰肾先冷者,即下脓水,腰脚轻健,以酒饮下之并得。 崔氏陈元膏外治案崔氏陈元膏 会稽太守思翊昧死再拜上书 皇帝陛下,思幸得典郡,视事六年,处地下湿,身病苦痹,饮食衰少,医疗不瘥,命在旦暮,苍梧道士陈元卖药于市,思取药摩之,日至再,十五日平复,思男尝堕马,苦为腰痛,天阴雨转发,思取元膏摩之,复愈,思妻年四十五,苦心腹积聚,得病三年,思复从元取

11、膏摩之,六日下宿食即愈,思铨下郭少苦头眩,思取膏摩,三日鼻中下水二升,所病即愈,思知元药验,谨取元本方奉上。崔氏陈元膏处方及制法 当归(三两一方陇西者) 生地黄(二斤捣取汁) 附子(三两) 细辛(二两) 桂心(一两) 天雄(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丹砂(一两研) 芎(二两) 雄黄(二两半研) 乌头(三两) 苦酒(三升) 白芷(一两) 松脂(半斤) 不中水猪脂(十斤炼去滓) 上十五味咀,以地黄汁苦酒渍一宿,取猪脂纳诸药,微火煎之,令十五沸,膏成去滓,纳朱砂等末,熟搅,勿令妇人鸡犬孝子恶疾不具足人小儿等见。陈元膏外用治验案有人若胸胁背痛,服之七日,所下状如鸡子汁者二升,即愈,久有人苦胁下积聚如杯

12、,摩药十五日即愈,又有人苦脐傍气如手,药摩之,去瓜中黄穰者升许,即愈,有人患腹切痛,时引背痛数年,以膏摩之,下如虫者三十枚,即愈,又有妇人若月经内塞,无子数年,膏摩少腹,并服如杏子一枚,十日下崩血二升,即愈,其年便有子,又疗风搔肿起累累如大豆,以膏摩之,五日即愈,老少患脚膝冷痛,摩之五日便愈,又有人若头项痛寒热瘰疬,摩头及病上,即愈,又有人患面目黧黑消瘦,是心腹中病,服药下如酒糟者一升余,即愈。内外诸风及腹中积聚,可服之,百病无不愈,所疗人无数,不可悉记。 孙思邈用人参汤治疗羸瘦验案人参汤 治男子五劳七伤,胸中逆满,害食乏气呕逆,两胁下胀,小腹急痛,宛转欲死,调中平脏理绝伤方。 人参 当归 白

13、芍 甘草 桂心 麦冬 白糖 生姜(各二两) 前胡 橘皮 川椒 茯苓 五味子(各一两) 枳实(三两) 大枣(十五枚) 上十五味咀,以东流水一斗五升,渍药半日,用三年陈芦梢煎,取四升,纳糖复煎数沸,服一升。二十以下,六十以上者,服七八合。虽年盛而久羸者,亦服七八合,日三夜一不尔,药力不接,则不能救病,要用劳水陈芦,不则,水强火盛猛,则药力不出也。k贞观初k有人患羸瘦殆死,余处此方一剂,即瘥。如汤沃雪,所以记录之。孙思邈治疗水肿验案 治大腹水肿,气息不通,命在旦夕者方: 牛黄(二分) 椒目(三分) 昆布 海藻 牵牛子 桂心(各八分) 葶苈(六分) 上七味为末,另捣葶苈如膏,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

14、二,稍加。小便利为度,大良。贞观九年,汉阳王患水,医所不治,余处此方,日夜尿一二斗,五六日即瘥。 孙思邈治疗痈疽验案李根皮散 治痈疽发背及小小瘰疬方。 李根皮(一升) 栝蒌根 半夏(各五两) 通草 白蔹 桔梗 厚朴 黄芩 附子(各一两) 甘草 当归(各二两) 葛根(三两) 桂心 芍药(各四两) 川芎(六两) 上十五味治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疮大困者,夜再服之。曾有人患骨从疮中出,兼有三十余痈疖,服此散瘥。 孙思邈治疗消渴案论曰:夫内消之为病,当由热中所致,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极短气。夫内消者,食物皆消作小便,又不渴。贞观十年梓州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既久,忽房道强盛,经月余,渐患渴,经数日,小便大利,日夜百行,百方治之,渐以增剧,四体羸惙,不能起止,精神恍惚,口舌焦干而卒。此病虽稀,甚可畏也。利时六脉沉细微弱,服枸杞汤即效,但不能长愈。服铅丹散亦即减,其间将服除热宣补丸。枸杞汤 治渴而利者方。 枸杞枝叶(一斤) 黄连 栝萎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