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债转股操作路径_第1页
商业银行债转股操作路径_第2页
商业银行债转股操作路径_第3页
商业银行债转股操作路径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商业银行债转股操作路径:通过资管业务解决2016年11月02日06:47 21世纪经济报道结构性改革下大资管的 转型与突围China Asse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rend Report 2016中国资产管理发展 趋势报告1浦发银行21世纪经济报道SPD BANK 21 CENTUM BUSINESS HERALD以上内容节选于2016中国资产管理 发展趋势报告,此报告由浦发银行 与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发布文/浦发银行(16.470, 0.05, 0.30%)资产管理部在政策红利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求变的双重作用下,投贷联动模式逐渐推广 开来,与商业银行投贷联动开展

2、紧密结合的就是、债转股的进一步实施。不同于基于增量的角度考虑商业银行参与股权投资,为减轻企业压力,政府 对于企业的存量债务问题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债转股或可作为投贷联动的重要环 节,为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中国金融资产集中在商业银行,债权融资是商业银行的传统融资服务,也是 企业的主流融资方式,长此以往,在经济新常态下形成造成金融供给体系中企业、 政府负债偏高的局面,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实施有助于改变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从银行角度来讲,债转股的实施也是对银行自身投资行为的改变。债转股使 银行对利润的获取从企业负债成本溢价转向股权投资收益,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 成本。同时,债转股基于对存量资产开发

3、的性质,也是、资产荒背景下银行资管 的突围路径之一。商业银行债转股操作路径债转股,是一种债务重组,也是处置不良资产的常用方式之一。债转股使得 企业的债务减少,注册资本增加,原债权人不再对企业享有债权,而是成为企业 的股东,实质上是将企业的存量债务转变为债权人对企业的股权投资。在企业去 杠杆、银行不良上升、注册制等股权融资受限的背景下,债转股在推出时点和政 策支持力度上均有望超出市场预期。根据市场预计,首批债转股规模约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 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最大的特 点是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

4、主。这类企业在银 行账面上多反映为关注类贷款甚至正常类贷款,而非不良类贷款。因此,此轮债 转股,并不支持过剩产能、僵尸企业参与,同时财政不再兜底。目前而言有实施意义的行业预计应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制造、多晶硅、煤化工 等产能过剩行业。这些也是杠杆率相对比较高、风险集中暴露较多的行业。债转股问题不可避免涉及到资金风险偏好和资产风险属性之间的矛盾。如果 商业银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存款,那么存款的债权债务关系和、挤兑风险 是和股权投资的高风险溢价和长期限投资内在不兼容的。商业银行资管业务恰恰可以解决这一矛盾。理财资金可以积极参与债转股交 易模式,多方位、多角度配合参与债转股资产配置,并

5、与现有股权投资模式相结 合,实现多方合作,多途径退出。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合作客户的筛选和风险定 价能力,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可以与券商、信托以及基金子公司等同业进行紧密 合作,优势互补。股权投资的现实问题和未来趋势目前,银行参与股权投资还是一个新课题,根据中国银行(3.380, 0.02, 0.60% )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4),截至2014年末,全部理财产品投资涉及11大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只占了 6.24%。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5),截至2015年末,这一数据上升为7.84%。相对而言,目前市场上商业银行的股权投资参与程度和规模比较有限,不过上升 速度较快。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并且资管业务投资仍然以债权类投资为主的背景下, 未来权益类投资的发展值得期待。不过权益类投资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存在 于监管规定的限制和银行自身风险控制的局限,究其根源仍然是由于银行是理财 投资的风险承担者。未来随着、刚性兑付”逐步打破,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权益类投资必将会迎来大幅度增长,这样不仅能满足投资者风险收益的要求,同时也将满 足融资企业的现实需求。通过投资和贷款相结合,未来小微企业、创业企业等轻 资产企业可以从商业银行拓展融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