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摘要: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字、数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几种信息的媒体集合在一起,由计算机 实施综合控制的技术。多媒体通信是利用多种媒体一语音、文字、图像、图形和数据来表示信息,而 且把各种媒体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协调同步。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种涉及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技术。多媒体通信系统必须同时兼有集成性、交互性、同步 性三个主要特征。多媒体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如视频会议系统、现代 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点播系统等,未来发展的方向主要有IP融合,三网合一,移动通信和卫 星通信。多媒体通信与宽带化、智能化、
2、个人化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相配合的传输信息的形式, 将成为21世纪通信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多媒体通信的实现,将为社会提供一种全新的信息服务方 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关键词:多媒体通信、集成性、交互性、同步性、IP融合、三网合一、移动通信、卫星通信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a technology which integrates text, digital, graphics, images, sound and other types
3、of information together, and i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technology.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xpress information by a variety of media-voice, text, images, graphics and data , and integrated to various media information into an organic ensembl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an
4、integrated technology involved in many area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s must be integrated, interactive, and synchronous at the same tim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in vari
5、ous sectors of society, such as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s,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telemedicine, video-on-demand systems, and its main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is combined with IP integration, triple pla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the form
6、 of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and broadband, intelligent, personalized broadband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compatible will b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will provide a new information society services way to make peop
7、les lives more convenient and perfect.Key words:0前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 这三个互相独立的技术领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了一门崭新的技术,即多媒体技术。几十年前,人们曾经把几张幻灯片配上同步的声音,称为多媒体系统。随着微电子、计算机和通 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多媒体系统也发生了质的变化。1984年美国Apple公司在Macintosh上为了改善人机之间的接口,弓|入了位映射(Bitmap)的概 念对图进行处理,并使用了窗口(Windows)和图符(Icon
8、)作为用户接口。该公司最早采用图形用 户接口(GUI)取代了字符用户接口(CUI),用鼠标器和菜单取代了键盘操作。美国Commodore个 人计算机公司于1985年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Amiga,后来不断完善,形成了一个 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列。1986年,荷兰Philips公司和日本Sony公司公布了 CD-ROM文件格式, 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并成为ISO国际标准。1991 年,Intel公司和IBM公司又推出多媒体改进技术Action Media II,可作为微通道和ISA总线的选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逐渐成熟,从以研究 开发为重心转到以应用为重心。多媒体应用迅猛
9、发展,为了解决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ISO于 1991年制定JPEG标准,并于1992年与IEC制定了 MPEG-1标准,又在1994年和ITU-T共同制定 了 MPEG-2标准,并在1999年正式公布了 MPEG-4标准。随后各种多媒体技术标准的制定,如H.261、263、H.264、AVS等等解决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最直接、最简单的体现是配之以声卡、显卡的多媒体计算机。它一出现,即在世界范 围内、在家庭教育和娱乐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并由此激发了小型激光视盘(VCD和DVD)以及数 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又反
10、过来进一步加速了这 三个技术领域的融合。进入21世纪以来,通信技术得到迅猛发展。随着新一代通信技术不断地投入使用,媒体通信技 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多媒体通信是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多媒体通信综合了多种 媒体信息间的通信,它是通过现有的各种通讯网来传输、转储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通信方式,几乎覆 盖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所有范畴,包括数据、音频和视频的综合处理和应用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它时时刻刻都在影 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多媒体通信 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减轻
11、社会的交通运输负担,对人们传统的教育和娱 乐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之一。1多媒体通信的概念与特征1多媒体通信的概念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媒体信息一一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 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 图信息的技术。多媒体通信是利用多种媒体一语音、文字、图像、图形和数据来表示信息,而且把 各种媒体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协调同步。实时地表现出各种信息及其变化,通信的双 方还相互地交流沟通。多媒体通信的产生发展得益于计算机和存储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计算
12、机系统 为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其创造了良好的支持环境。还有语音识别处理、 文字语音合成、数据压缩以及文字、声音、图象传输的同步性、实时性和协同操作等方面研究的进展, 为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多媒体通信就是集多媒体技术与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交互 性和电视的真实性于一体的现代通信技术。1.2多媒体通信的特征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通信的单一媒体、单一电信业务的通信系统格局,反映了通信 向高层次发展的一种趋势。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种涉及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领 域的综合技术。多媒体通信系统必须同时兼有集成性、交互性、同步性三个主要特征,这三个特
13、征是 构成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基础,缺一不可,如果不能同时具备这些特征,特别是交互性和同步性,就不 能称其为多媒体通信系统。(1)集成性集成性是指将原来独立的电话、电报、传真、广播、电视、音像等技术与计算机融合为 一体。从信息组成角度看,集成性不仅指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在内的多格式的、大量 内容数据信息,还包括一些附加的控制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显示的能力,它表现为多媒体信息 的集成和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的集成。(2)交互性交互性指的是在通信系统中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控制能力。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交互 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机交互界面,也就是系统的终端向用户提供的操作界面;二是用户终
14、端 与系统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多媒体通信终端的用户对通信的全过程有完备的交互控制能力,这是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区别多媒体通信系统与非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准则。(3)同步性同步性指的是在多媒体通信终端上显现的图像、声音和文字均以同步方式工作,它是多 媒体通信系统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最为困难的技术问题之一。如要呈现一 个包含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的信息,多媒体通信终端需要通过不同传输途径将所需要的信息 从不同的数据库中提取出来,并将这些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同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信息呈现 在用户面前。信息的同步与否,决定了系统是多媒体系统还是非多媒
15、体系统。2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取决于多媒体通信的特征和多媒体信息的特点,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于压 缩数据量、网络传输速度、快速存储和检索等。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编码速率 控制、差错控制、实时多媒体业务传输协议、多媒体通信终端和多媒体同步等。2.1压缩编码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是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ISO、IEC、ITU制定了一系列的压缩编码标准。(1)音频编码标准国际上,对语音信号压缩编码的审议在CCITT下设的第十五研究组进行,相应的建议为G系列, 多由ITU发表,已发布的相关系列的标准有G.711、G.721、G.722、G.723、G.728、G.
16、729等。另外在 目前应用的标准中还包括MPEG系列中的音频编码和DOLBY实验室推出的AC系列。(2)JPEG 标准JPEG是联合图像专家组的英文缩写。其中“联合”意指CCITT和ISO联合组成的一个图像专家 小组。他们开发研制出连续色调、多级灰度、静止图像的数字图像压缩编码方法,称为JPEG算法, 并被确定为国际标准。(3)H.621 和 H.623 标准在多媒体通信标准中,电视图像的编码标准都采用H.621和H.623标准。H.621主要用来支持电 视会议和可视电话,并于1992年开始应用于ISDN。该标准采用帧内压缩和帧间压缩技术,可使用硬 件或者软件来执行。H.623是在H.621的
17、基础上开发的电视图像编码标准,用于低位速率通信的电视 图像编码,目标是改善在调制解调器上传输的图像质量,并增加了对电视图像格式的支持。(4)MPEG标准系列MPEG- I处理的是标准图像交换格式(SIF)或者称为源输入格式(SIF)的电视,压缩的输出速 率定义在1.5Mbps以下,这个标准主要是针对当时具有这种数据传输率的CD-ROM和网络而开发的。MPEG-H标准是一个直接与数字电视广播有关的高质量图像和声音编码标准,主要适用于数字存 储媒体、数字电视、视频点播和数字视频广播系统。MPEG-W是基于内容的压缩编码方法突破了 MPEG- I和MPEG-II以矩形/方形块处理图像的方 法。MPE
18、G-W具有高效压缩、基于内容交互(操作、编辑、访问)等以及基于内容分级扩展等特点, 具有基于内容方式表示的视频数据。MPEG-W的正式名称为“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它为各种类型的多媒体信息规定一种标准化的 描述,这种描述与多媒体信息的内容一起支持用户对其感兴趣的各种“资料”进行快速、有效的检索。 2.2同步技术同步就是保持和维护各个媒体对象之间和各个媒体对象内部存在的时态关系,组织多种媒体序列 以实现某种特定的表现任务。媒体间同步通信方案可分为四类。2.2.1多路复用同步技术。多路复用同步技术是将多个媒体流的数据复用到一个数据流或一个报文中,从而使它们在传输中 自然保持着媒体间的相互关系,以达
19、到媒体间同步的目的。多路复用的同步方法实现起来比较简单, 同步比特开销较少;但它的灵活性较差,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同步要求。2.2.2同步标记同步技术发送者在每个媒体流中插入“同步标记”每个媒体流通过不同的通信信道传输,接收方缓存数据 直到所有信道中的“同步标记”都达到时,才将已同步化的数据提交给用户。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其 简单性,以及能与现有协议体系良好地兼容,但它不适合媒体流来源于不同结点的情况。2.2.3同步信道同步技术将不同的媒体在分离的信道中传输,同步信息并不包含在媒体流中而是通过附加同步信道来单独 传输的。该技术能较好地适应各种媒体通信要求之不同;能支持较复杂的同步关系;不改变数据流
20、, 可用于直连设备;不需要时钟同步。它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同步信道中的同步信息可能丢失或比要同步 的媒体数据迟到。在数据传输速率化频繁的情况下,需要传输大量的报文分组作为同步信息,开销将 会很大。2.2.4时间戳同步技术不同的媒体流通过分离的信道传输媒,体间同步是通过所有媒体流的数据单元都达到一样的端端 延迟这一间接的方法而完成的。数据分组在发送端打上时间戳,接收方在从发送时计起的一个固定延 迟后,才将数据分组提交给用户。时间戳同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接收方基于时间戳实现媒体间同步, 同步信息(即时间戳)装入数据分组中一起传输,不要附加信道,不需另外的同步信息,不改变数据 流。2.3终端技术终端设备是
21、组成通信网的要素之一它的功能与业务类型有密切的关系,也与通信网的性能直接相 关。多媒体通信终端是挂在多媒体网络上的一个个支点,是各种媒体信息交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多媒体通信终端一般由搜索、解码、同步、准备和执行等部分组成。搜索部分:指人机交互过程中的输入交互部分,如各种输入方法,选单选取等输入方式。解码部分:对多种信息表示媒体进行解码,并按要求的表现形式呈现给用户。同步部分:处理多种表示媒体间的同步问题。多媒体终端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多种表示媒体通过 不同的途径进入终端,由同步处理部分完成同步处理,再送到用户面前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声、文、图、 像一体化的信息。准备部分:其功能体现了多媒体终端所具
22、有的再编辑功能。执行部分:完成对系统的接口。它主要由网络和各种接口组成。2.4多媒体数据库由于多媒体信息的特点,多媒体数据库具有下列区别于传统数据库的特点:占用存贮空间大,数 据源广泛;大量的非格式化数据信息,即多媒体信息,种类多,结构复杂;由于大多数多媒体应用都 主要基于通信技术,因此数据库系统必须是完全分布式的。3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多媒体通信应用已经很普及,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越来越要求网 络服务商(并非专指计算机网的服务商)提供服务更好的多媒体通信业务。从目前来看,多媒体通信技 术主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3.1向IP融合IP技术是未来数据网络中的核心技术
23、,是承载各种应用业务的平台,而在IP网上实现多媒体通 信更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入因为公众电话网(PSTN)无论怎样发展,其资源利用率低A带宽窄A线路质 量不稳定等缺点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有线电视网(CATV)则相对缺乏在通信领域运营的经验,研究工 作也相对比较滞后;只有数据网因为有了 Internet:网络技术的成功开发而迅速进入到开放的A分布式的 发展环境,并飞快地向前推进。A照着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人们更是期待着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网络上开展各种业务,传输各种 信息以保障高效率地利用网络资源和更好地开展业务A因此三大网络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且这种融 合不仅是业务上的融合,更是网络上的融合A
24、而IP就是能够实现这种融合最好的统一的协议,所以无 论未来的基础网络会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宽带多媒体业务都必将会统一到IP网上。所以研究基于IP的多 媒体通信有着极大的特殊意义。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无论是ATM、SDH、WDM等传输交换技术,还 是诸如JPEG、MPE G、H261等压缩技术的成熟化和实用化,尤其是近年来高速网络交换技术和骨 干IP技术的发展融合。IP技术正在把数据、语音和视频等业务结合在一起,将使现有的三个网络(计 算机网络、电信网络、电视网络)走向融合,IP将成为网络通信的统一平台,所以基于IP的多媒体 通信的高质量传输就成为可能。而近几年MPLS,IPV
25、6和DWDM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以及新型数据压缩算法的出现和完善, 基于IP的多媒体通信传输系统完全能够保证信息传输完美的服务质量QoS,而这些正在逐步成为现 实。3.2三网合一随着数字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全面推广,有线电视,电信和计算机等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相应的数字处理、数字压缩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各种媒体信息的传送提供了必要的带 宽;而T C P / IP协议的广泛应用更是为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提供了共同的语言,这一切都为“三网 合一”创造了技术条件。“三网合一”正是指将计算机网、电视网和电信网在传输、接收和处理等方 面合而为一,并全面实现数字化、如此便可以使三大行业在技术上逐
26、步趋向一致,在业务上相互交叉 渗透,在网络上互连互通,在经营上相互合作竞争,从而更好的、更全面的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多样 化的通信服务。除此之外,多媒体通信技术在“三网合一”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3.2.1、多媒体通信技术可以为“三网合一”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三网合一之后,数据通信的方 式将更加多元化,通信质量和通信准确性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三网合一的推出,使计算机网络、 电视网络和电信网络的发展趋同化。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通信技术实现了声音、视频信号的叠加, 为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形式。之所以提出三网合一的概念,主要基于提高通信能力的角度出 发的。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通信技术
27、在专业技术方面有了快速的进步,提升了网络通信质量,满足 了网络发展需要。从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来看,这项技术为三网合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3.2.2、多媒体通信技术可以解决“三网合一”中具体问题。在三网合一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就是 如何将计算机网络、电视网络和电信网络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消除接口障碍,提高结合质量。在三网 合一的建设过程中,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解决这一问题上。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多媒体通信技术在信号 整合方面进行了重点攻关和突破,有效解决了三网合一的融合问题,使三网合一在整体融合质量上有 了明显的进步,充分满足了网络构建的需要。由此可见,多媒体通信技术在三网合一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特别
28、是在解决网络融合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保证了网络融合的有效性。3.3与移动技术结合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则定位于实时视频,高速多媒体和移动Intemet访问业务,是将无线通信与 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在投入运行初期便可实现共享式ZM带宽的 数据业务,并在逐步提高中,从而为多媒体通信与移动通信的结合提供可能。考虑到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特点,其最主要的应用就是在移动通信领域。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 最大程度的带动并促进了移动技术的发展,使移动技术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在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 展方向中,与移动技术的结合是其重要的应用方式。多媒体通信技术与移动技术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
29、方面:1、多媒体通信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实现了提高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给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 带来了新机遇,使移动通信技术能够在数据传输方面获得较强的能力,实现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传输 质量的双提升,促进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从目前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来看,多媒体通信技术与移 动技术的结合,对移动技术的发展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移动技术的整 体发展轨迹。2、多媒体通信技术在数据传输类型方面得到了有效增加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数据传输类 型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不但改变了数据传输方式,同时还在音频信号的传输基础上增加了视频信号的 传输,满足了新一代移动通信的需要,使移动通信技术能
30、够在传输类型上得到丰富,有效增加移动通 信的功能,提高移动通信能力,使移动通信的功能能够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话需求,提高移动通信 的整体发展质量。3、多媒体通信技术为移动通信提供了技术保证从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来看,多媒体通信 技术的发展为移动通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具体表现在:多媒体通信技术在数据种类上有所增加, 满足了移动通信的实际通信需要。在数据传输类型上有所增加,保证了移动通信能够在整体功能上满 足实际需求。由此可见,多媒体通信技术为移动通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提高了移动通信的整体 质量。3.4与卫星技术结合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业务
31、的需求已经由原来单 一的电话电视窄带数据转变为包括话音图像文本视频和数据的多媒体业务。虽然地面宽带网络技术日 新月异地迅猛发展,但是它只能让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的人们享受到宽带服务,而对农村 人烟稀少地区和经济落后的地区,仅靠地面网络是无法经济有效地提供宽带服务的。因此,卫星作为 唯一能够实现全球无缝隙覆盖的通信手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新建立的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络采用基于DVB标准的电视、语音、IP相融合的宽带多媒体技术, 并应用多种回传通道实现卫星因特网接入服务。据预测,未来的卫星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将主要采用 TCP/IP、DVB_S数字平台和ATM技术。卫星通信系统中采用TCP/
32、IP,有利于与地面因特网的互联, 但TCP/IP在卫星链路中的性能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特别是保证服务质量和支持实时话音图像传 输方面DVB_S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而成功的应用该数字平台适用于广播业务,但通过一些 特殊的传输模式,可利用DVB_S来传输软件,支持Internet业务,提供交互式电视服务等目前许多 卫星通信系统的业务分类都是基于ATM的,ATM可保证高数据传输率及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因而 特别适合于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而我们之所以说新多媒体宽带卫星发展前景光明,是由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决定的:1.覆盖面积 大通常一颗卫星的波束覆盖范围可达数千公里,能提供处处可以使用的通信2.
33、可部署性宽带卫星系 统既可与地面系统相结合,又可绕开复杂的地面网建立独立的卫星网络后一特点是可快速部署,卫星 通信终端可即插即用,迅速实现全球通信3.大容量,高功率,高频段可与陆地光纤容量相比美,地 面终端小型化,价格可以被大多数用户所接受,增加了卫星通信的市场竞争力4.卫星上处理和交换 功能先进新传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充分发掘了卫星传输不对称性所带来的优势,带宽按需动态分 配,可满足广播多点传送和多媒体通信需求5.成本低廉新的宽带卫星数据业务扩大到更多的商业企业 政府机构和家庭用户,新卫星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降低了月接入费用,有利于扩展用户数6.提供 一体化网络数字卫星网络因其覆盖面广和易部
34、署等特点,将来有可能取代目前传输速率参差不齐和接 入方式复杂的地面网络,并提供全球宽带主干系统,企业用户还可以有选择地把多种应用统一到一个 卫星网络上。因此,多媒体通信与卫星技术的结合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卫星系统在通信、广播、 导航定位、遥感遥测、地球资源、环境监测、军事侦察、气象服务等方面逐渐体现出其重要的 价值。卫星技术已进入到数字化发展的阶段,它可以直接对用户提供高带宽,轻易地将宽频信号传送 给用户而无需中间节点。可想而知,将多媒体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全球性或区 域性的多媒体网络。4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多媒体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如视频会议系
35、统、现代远程教育、远 程医疗、视频点播系统、移动多媒体业务,多媒体呼叫中心和电子商务等,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方式和生活质量。视频会议系统是通过视、音频压缩和多媒体通信技术实现,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 时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展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视频会议通过传送协作成员的视、音频信息方便了协 作成员之间真实直观的交流;同时,视频会议还利用多媒体支持协同工作中各种信息的处理,从而可 营造一个多人共享的工作空间。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育网络,它借助先进的通讯 技术传递信息,可以实现不同地点实时地、交互地或者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利用Web强有力的交互 性创建一种交互
36、式的学习环境。远程医疗是利用远程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信息技术来传输医学信息以进行诊断、治疗 和教育的一门应用学科,这里所描述的医学信息包括医学图像、实时的音频和视频、患者的病历、医 学设备输出的数据等。视频点播系统(VOD)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据压缩技术等 多学科、多领域融合交叉的产物,是可对视频节目内容进行自由选择的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VOD) 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如服务、教育、金融等)的应用十分广泛,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移动多媒体业务也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应用。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已能够提供简单的多媒体业 务,但与我们将要实现的目标相差还很远。目前国内外正在积极开展商用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将会实现 真正的移动多媒体业务。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多径成分的解析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因此, 它将能够提供更好的连接质量和获取更高的容量、更大的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件-第3章 第12部分(跳动的检测)
- 绿色建筑2025推广策略报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Unit+3+Family+Matters+Developing+Ideas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感知健康与慢病管理
- 太平AI面试题及答案
- 探梅陈鉴之试题及答案
- 兼并贷款管理办法
- 内乡县管理办法
- 内部凭证管理办法
- 内部道路管理办法
- 2025年高级育婴员(三级)《理论知识》试卷真题(后附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预售奖励管理办法
- 2024年云南大学图书馆招聘真题
- 胖东来收银管理管理制度
- 结核病临床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2025版
- 2025版保姆家政服务合同范本家政服务规范详细版
- 《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专家共识(2023)》解读 4
- 2025年初中英语教师进城考试试卷及答案
- 破伤风防治健康宣教大纲
- 2026上海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