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2018年3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_第1页
铜陵市2018年3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_第2页
铜陵市2018年3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_第3页
铜陵市2018年3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_第4页
铜陵市2018年3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46铜陵市2018年3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分析报告铜陵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为准确把握全市就业失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2018年3季度,我市对各县、区人力资源市场、60家失业动态监测和企业用工动态监测企业、3个产业园区、20个行政村的人力资源状况和企业招用工及人员流失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开展了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现将3季度我市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情况分析如下:一、总体情况(一)新增就业保持增势。截至9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26861人,已完成目标任务的107.44%。(二)失业率稳定低位。积极开展失业调控,加大对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截至9月底已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率90.

2、53%。三季度,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81%,低于省控目标1.69个百分点。(三)应届毕业生报到工作顺利进行,就业率达92.13%。2018年截至9月底,全市高校毕业生派遣报到总数4004人。按学历划分:博士1人、硕士151人、本科2002人、专科1850人,实现就业人数3689人,就业率达92.13%。按就业去向划分党政机关38人,事业单位238人,企业2400人,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209人,留学97人。(四)市场供求数据环比下降。3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145场招聘会,吸引3299家次用工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41496个次,环比下降7.06%。登记求职人数30230人次,环比下降

3、11.35%。求人倍率为1.37,环比上升0.06,求职者相对减少,招工压力有所增大。(五)重点企业用工监测招聘成功率持续上升,平均月工资持续增加。3季度60家监测企业计划招用员工1406人,比上季度1898人减少492人,环比下降25.92%。实际招用员工945人,招聘成功率为67.21%,环比上升9.06个百分点。计划招用人数和实际招用人数均减少,招聘成功率连续上升,其中普工招聘成功率最高,技工招聘成功率最低。季末用工监测企业平均工资3443元,环比增加35元,平均工资突破3400元,已连续增加3个季度。(六)产业园区用工监测缺工现象和员工流失现象持续得到缓解。3季度,三个产业园区的缺工人

4、数累计2348人,环比下降5.66%。共流失员工1640人,环比下降12.39%。与上季度不同,3季度缺工数和员工流失数均下降。产业园区的缺工问题和人员流失现象一直是重点关注的方面,我市积极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并组织缺工企业赴枞阳、皖北等地招聘,多措并举之下,产业园区的缺工问题和人员流失问题正在不断缓解。(七)监测行政村外出就业人员务工地区以长三角地区及省外其他地区为主。市辖区10个监测行政村3季度合计540人新增外出就业中250人选择省外其他地区就业,占比46.3%;枞阳县10个监测行政村3季度合计993人新增外出就业中528人选择长三角地区就业,占比53.17%。农村劳动力不断地外流

5、,一方面解决了农村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也推动城市化进程。但需要改变这种不断外流的现象,就要吸引劳动力回归农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大农村政策扶持,进一步强化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进一步企业的解决招工难用工荒难题,让更多的人可以选择在就近就地就业。二、全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3季度监测显示,全市6家人力资源市场共有3299家次用工单位进场招聘,环比上升10.41%,企业持续增多。提供就业岗位41496个次,环比下降7.06%。登记求职人数30230人次,环比下降11.35%。求人倍率为1.37,环比上升0.06,求职者相对减少,招工压力有所增

6、大。需求人数(人次)累计求职人数(人次)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倍)2018年3季度41496302301.372018年2季度44646386321.31与上季度环比(%)-7.06-11.35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看:一是从产业结构看,在需求总人数环比下降的情况下,第二产业需求人数环比仍增加235人,比重环比增加2.85个百分点,主要还是制造业需求人数多,尤其是经开区一些制造业企业的一线操作工等工种长期缺工。二是从企业类型看,需求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这二类非公型企业,需求占比分别下降0.45、0.67个百分点。三是从职业类型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

7、工这两类职业需求人数最多,合计20447人,占到需求总人数比重的49.27%。四是从需求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看,招聘大专及以上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数83家次,提供岗位数15015人次,占比36.18%,占比环比上升5.11个百分点;高级专业技术需求人数环比增加236人。从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看:一是从求职者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看,大专和本科两个文化程度市场供求倍率分别为1.33和1.31,大专上升0.12,本科上升0.2;其中应届毕业生求职人数环比增加1428人,占比上升14.59个百分点;高级专业技术求人倍率环比上升1.47。二是从年龄段看,受毕业季影响,16-24岁年龄段求职人数占比上升1.86个

8、百分点。从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排名看:需求多于求职的前五个职业:前厅服务员、加工中心操作工、治安保卫人员、驾驶员和运输工人、机械设备装配工;求职多于需求的前五个职业:行政业务人员、购销人员、财会人员、广告和公关经理、家庭服务员。 三、企业用工监测情况3季度末,60家监测企业员工总数32178人,与上季末32119人相比增加59人,环比上升0.18%。本期内企业计划招用员工1406人,比上季度1898人减少492人,环比下降25.92%。实际招用员工945人,招聘成功率为67.21%,比上季度58.15%上升9.06个百分点。计划招用人数和实际招用人数均减少,招聘成功率连续上升,其中普工招聘成功

9、率最高,技工招聘成功率最低,从重点企业用工情况来看,总体供求情况良好,技工人才最为紧缺。季末用工监测企业平均工资3443元,与上季末3408元相比增加35元,平均工资突破3400元,已连续增加3个季度。企业季末员工总数(人)企业本季计划招用员工数(人)企业本季实际招用员工数(人)招聘成功率普工1586388562870.96%技工1052336821458.15%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579215310367.32%合计32178140694567.21%从缺工情况看,合计缺工461人,与上季度763人相比减少302人,环比下降39.58%,缺工现象持续得到缓解。从员工流失情况看,用工监测企业流失

10、员工886人,与上季1087人相比减少201人,环比下降18.49%,员工流失情况也得到改善。从招聘高校毕业生情况看,用工监测企业共计划招聘高校毕业生122人,计划下季度招聘高校毕业生54人。四、产业园区用工监测情况3季度末,三个产业园区单位数、用工总量、技术型人才数均出现了增加。其中,企业户数1249家(经济技术开发区972家、大桥经济开发区185家、枞阳县经济开发区92家),与上季度末相比增加22家。季度末,用工总量54639人,与上季53674人相比增加965人,环比上升1.8%。季度末,园区技能人才数量4649人,与上季4441人相比增加208人,环比上升4.68%。3季度,计划招工2

11、640人,实际招用1904人,招聘成功率72.12%,与上季度86.14%相比,招聘成功率下降14.02个百分点,但招聘成功率依然很高。园区企业户数(户)园区企业员工总数(人)园区技能人才数(人)大桥经济开发区1856371926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972406683123枞阳县经济开发区927600600合计1249546394649从缺工情况看,三个产业园区的缺工人数累计2348人(枞阳县开发区缺工950人),比上季度2489人减少141人,环比下降5.66%。其中,普工缺工最多,达1648人。三个产业园区技工、管理人员缺工数据较小,技工420人,管理人员280人。从员工流失情况看,三个产业

12、园区共流失员工1640人,比上季度减少232人,环比下降12.39%。与上季度不同,3季度缺工数和员工流失数均下降。产业园区的缺工问题和人员流失现象一直是重点关注的方面,我市积极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组织企业问题集中解决月活动,于8月25日举办了2018年第二期“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人力资源要素对接会。同时开展了企业用工需求问卷调查,并根据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督查反馈问题铜陵市整改清单要求,针对企业反映用工难现象突出等问题,我局及时和企业进行联系和沟通,争取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另外组织相关缺工企业前往枞阳、皖北等地区招聘,多措并举之下,产业园区的缺工问题和人员

13、流失问题正在不断缓解。五、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情况3季度末,20个行政村总人口67159人(含枞阳县10个行政村人口44898人),劳动力总数41892人(含枞阳县27830人),占总人口数的62.38%,占比同比增加0.54个百分点。一是新增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返乡人数均少于上期。市辖区10个监测行政村季度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6594人,与上季度末6520人相比增加74人,环比上升1.13%,累计新外出务工540人,返乡466人;枞阳县10个监测行政村季度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12631人,比上季度末12656人相比减少25人,环比下降0.2%,累计新外出务工993人,返乡1018人。新增外出务工和

14、返乡人数较上季度相比均略有下降。二是新外出省外其他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转移就业趋势明显。市辖区10个监测行政村3季度合计540人新增外出就业中250人选择省外其他地区就业,占比46.3%;枞阳县10个监测行政村3季度合计993人新增外出就业中528人选择长三角地区就业,占比53.17%。三是非农就业形势较为稳定,总体情况市辖区优于枞阳县。市辖区10个监测行政村3季度末非农就业3544人,在企业就业2033人,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1437人,分别占劳动力数比重为25.2%、14.46%、10.22%;枞阳县10个监测行政村3季度末非农就业246人,在企业就业184人,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64人,分别占劳

15、动力数比重为0.88%、0.66%、0.23%。六、失业动态监测情况一是总体监测企业岗位总数持平。3季度末监测企业岗位总数31845人,与上季末31804人相比增加41人,环比上升0.13%。本季内月度岗位总数分别为7月31795人、8月31925人、9月31845人。二是监测企业流失员工数环比下降。3季度监测企业共流失员工882人次,与上季度1043人次环比下降15.44%,其中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36人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498人次,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224人次,劳动合同终止124人次。三是监测企业隐性失业人数较为稳定。3季度末监测企业共有891人隐性失业,占岗位总数2.8%,占比环比

16、下降0.34个百分点。其中576人内部退休,126人放假轮休,166人离岗培训,23人其他类型隐性失业。七、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完善失业风险预警和快速相应工作机制,努力防范失业风险。在失业动态监测方面,市人社部门将通过对月度信息数据汇总,形成失业预警指标体系信息数据,形成专题分析报告或综合性分析报告,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除此以外,市人社部门将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失业预测预警工作,对辖区内某行业同时出现5个(含)以上企业由于非正常原因实施一次性集中裁员,每户企业集中裁员超过50人或裁员数量占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单个企业非正常原因一次性集中裁员200人以上的,根据其对当

17、地就业形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影响程度,作出准确分析判断,提前做好相关预警准备工作。根据失业预警等级,有关部门将启动相应调控应急政策措施,通过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加大财政投入、发挥失业保险功能作用、扩大公益性岗位规模等手段,有效应对失业风险,确保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二)做好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企业用工的摸底调查工作。为全面了解本地 HYPERLINK /68858.html 返乡就业创业基本情况,更好地为返乡就业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就业创业中的实际困难,下一步将采取走访调研、上门服务、网上征集等多种方式方法,全面收集整理各类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基本情况。通过摸清本辖区返乡就业创业人数

18、和企业户数,了解返乡就业创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听取他们对返乡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返乡就业创业台账,研究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措施。组织开展走访园区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岗位变化情况,确定需要帮扶的困难企业,落实有针对性的扶持服务措施,为困难企业“降压减负”。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3季度全市各县区人力资源市场监测点共举办145场招聘会,其中在市新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31场。主要特点为招聘企业数增多,但供求人数环比略有减少。本季度在市新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铜陵市就业援藏专场招聘会、铜陵市人才对接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8月11日、9月1日)、安徽省长江经济带退捕渔民就业

19、帮扶专场招聘会、铜陵市人才对接暨“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专场招聘会、2018年铜陵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暨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四进四扶”专场招聘会、铜陵市人才对接暨“美丽安徽”秋季人才交流大会等共25场专场主题招聘会,为各类求职者搭建供需平台,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供求总体概述3季度监测显示,全市6家人力资源市场共有3299家次用工单位进场招聘,环比上升10.41%,企业持续增多。提供就业岗位41496个次,与上季44646个次相比减少3150个次,环比下降7.06%。登记求职人数30230人次,与上季34101人次相比减少3871人次,环比下降11.35%。求人倍率为1.37,环比上升0.06,

20、求职者相对减少,招工压力有所增大。季度供求数据对比如下图所示:需求人数(人次)累计求职人数(人次)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倍)2018年3季度41496302301.372018年2季度44646341011.31与上季度环比(%)-7.06-11.352017年3季度27901196181.42与2017年3季度同比(%)+48.73+54.09二、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一)按产业分组的需求分析。从需求比重来看,第一产业逐渐淘汰,比重越来越小占比只有1.45%;第二产业占比增加2.85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人员需求量持续增加;第三产业需求占比仍然最高,为65.7%,说明新兴行业发展较好,新

21、型职业需求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三个产业数据分布情况如下所示:需求人数(人)与上季环比(%)与去年同期同比(%)需求比重()需求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点)第一产业602-41.15-10.011.45-0.84第二产业136301.7540.8932.852.85第三产业27264-9.8155.2865.7-2.01(二)按行业分组的需求数据分析。从需求比重来看,制造业占比最高,为23.46%,相比上季度19.13%增加4.33个百分点,本季度开发区旭创科技、国展电子、安博电路板等几家制造业企业大量缺工,使得本季度制造业需求人数环比上升13.96%。除了传统制造业缺工以外,本季度房地产业和教育业

22、需求环比也在上升。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数据:需求人数(人)与上季环比()需求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农、林、牧、渔业602-41.151.45-0.84采矿业1182-28.922.85-0.87制造业973313.9623.464.3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10-10.841.23-0.05建筑业2205-15.815.31-0.56交通运输业4102-11.89.89-0.53信息传输业4812.781.160.11批发和零售业4493-4.4710.830.3住宿和餐饮业4112-5.199.910.2金融业106-18.460.26-0.03房地产业17037.924.10.

23、57租赁和商业服务业1917-15.334.62-0.4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263-23.10.63-0.14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537-10.51.29-0.0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617-16.046.31-0.67教育16409.853.950.6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987-25.172.38-0.5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874-13.479.34-0.69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432-42.321.04-0.64国际组织000备注:需求人数小于1000人的行业未显示在图表内。(三)按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数据分析。本季,国有企业需求人数环比上升,占比也增加。由于本季度举办多场专场招

24、聘会,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等群体,铜化集团、有色公司等国有企业也提供了大量岗位。其余性质单位总体呈环比下降趋势。从需求比重来看,企业依然是用人主体,需求人数39547人次占比高达95.3%,环比增加2.93个百分点,其中内资企业占企业需求的81.07%,这也是全球经济发展形势的客观因素决定的。 按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数据:需求人数(人)与上季度环比(%)需求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企业39547-4.1195.32.93其中:内资企业320620.5981.073.79国有企业312524.97.91.83集体企业97923.772.480.56股份合作企业1297-19.393.28-0.6

25、2联营企业1402-31.813.55-1.44有限责任公司153927.2838.924.13股份有限公司3849-10.559.73-0.7私营企业2876-9.77.27-0.45其他企业31422.017.940.4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01-42.141.01-0.57外商投资企业289-51.990.73-0.73个体经营6795-15.8317.18-2.4事业635-30.981.53-0.53机关310-39.450.75-0.4其他1004-49.112.42-2(四)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本季度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来看,仍然是专业技术人员最高,为3,同比上升0.3

26、5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较大,且这类求职人数相对较少,存在缺口,反映出我市求职人员中专业技术水平总体不高,难以满足企业对这一方面的招聘需求。但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落实培训计划,这个问题已经逐渐在改善。从用工需求看,本季度依然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占比最大,达到25.23%,商业和服务业人员需求次之,占比24.05%,和开发区几家大型制造业企业缺工有关,相关职业工种的用工需求持续上升。求职人数也同样集中在此类职业中,求人倍率1.13,环比基本持平。按职业分组的供求数据:需求情况求职情况求人倍率需求人数(人)与上季环比(%)需求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求职人数(人)与上季环比(%)

27、求职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求人倍率(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单位负责人1840-18.874.43-0.651234-11.414.0801.25-0.1专业技术人员76880.8318.531.451540-19.835.09-0.5430.3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5808-3.73140.493422-17.1611.32-0.791.390.16商业和服务人员9979-3.3424.050.934807-12.315.9-0.171.630.11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171-500.41-0.36122-52.340.4-0.351.180.04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10468-14.2

28、625.23-2.127884-17.6126.08-1.981.130.03其他5542-5.1813.360.275721-0.6318.922.040.84-0.04无要求/5500-1.6618.191.79/(五)需求多于求职缺口最大的职业。本季度,需求多于求职的职业中,缺口数最多的仍为前厅服务员,达279人,此类职业分布范围广,大多数企业都需要招聘服务员,如餐饮、住宿、销售等,这类岗位招工需求一直很大。由于职业要求,用工单位希望招聘年纪较轻的、素质较高的人员,但是待遇薪酬却不是很高,所以缺口一直较大。其余缺口较大的职业有加工中心操作工、治安保卫人员、驾驶员和运输工人等。与上季度不同

29、的是,减少了财会人员,新增了房地产业务人员,主要由于本季度新开业楼盘、项目部等公司新增很多房地产相关岗位。需求多于求职缺口最大的职业职业职业代码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职倍率前厅服务员4040101330512796.47加工中心操作工6040108322512716.31治安保卫人员3020200319522676.13驾驶员和运输工人6240000313502636.26机械设备装配工6050200318622565.13建筑工程技术人员2022100300522485.77房地产业务人员2060600298552435.42保险业务人员2070200229391905.

30、87(六)需求少于求职缺口最大的职业。本季度,需求少于求职的职业中,缺口数最多仍为行政办公人员,达250人,特别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业提供的行政办公岗位对求职者吸引力更大,此类求职人员中,以高校毕业生居多,他(她)们虽拥有高学历,但对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的岗位基本没什么兴趣,大都希望从事办公室之类的工作,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与上季度不同的是,减少了物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美装饰服装广告设计人员,增加了购销人员、财会人员和教学人员,由于新增许多相关专业毕业应届毕业生追求专业对口的工作,本季度会计和教育相关工作求职者偏多。需求少于求职缺口最大的职业职业职业代码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求职

31、人数缺口数求职倍率行政业务人员3010100492992500.16购销人员4010000442812370.16财会人员2060300432702270.16广告和公关经理1050109442602160.17家庭服务员4071202482542060.19销售和营销经理1050108312101790.15教学人员2090000291961670.15财务经理1050105301741440.17(七)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分析。从求职比重来看,新成长失业青年占比最高,10432人占比34.51%,环比增加3.09个百分点,其次是其他失业人员,占比13.78%,表示2季度这两类求职者作为

32、主要求职群体,有强烈的工作意向。从环比数据来看,本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仍上升47.88%,主要由于7-9月全市共报到4004名应届毕业生,是本季度前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主体类型。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数据:求职人数(人)与上季环比(%)求职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新成长失业青年10432-2.6434.513.09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499540.0347.8814.59就业转失业人员4037-13.6113.35-0.35其他失业人员4167-22.113.78-1.91在业人员15813.275.230.74下岗职工1817-21.886.01-0.71退休人员547-8.99

33、1.810.05在学人员615-29.712.03-0.54本市农村人员3908-10.9412.930.06外埠人员3126-14.1910.34-0.34(八)按性别分组的人员结构供求分析。在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中,用工单位对女性岗位需求较少,大部分单位都要求招用男同志,不愿招用女同志主要是出于上夜班、身体承受能力和家庭负担等方面的考虑,女性明显处于劣势。本季供求数据显示,男性岗位需求17191个,占比41.43%,与女性14437个相比多2754个,招聘岗位偏重男性现象如往常一样。但是,需求无要求项占比越来越低,且环比下降,说明单位针对其提供的岗位,性别指向性越来越明显,避免因无条件招聘后却

34、因员工无法胜任工作而对单位造成损失。求职人员中,从占比来看女性偏多。按性别分组的人员结构需求数据:需求情况求职情况求人倍率需求人数(人)与上季环比(%)需求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求职人数(人)与上季环比(%)求职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求人倍率(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男17191-7.0841.43-0.0114437-14.1447.76-1.551.470.09女16008-3.5338.581.4115793-8.6452.241.551.290.05无要求8297-13.1419.99-1.4/(九)按年龄分组的人员结构供求分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25-4

35、4岁之间,共占比55.23%。从招聘会情况看,企业多需求劳动年龄段且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从求职情况方面看,与上季度一致,25-34岁求职人数最多,10426人次占比34.49%,求职人员越来越年轻化,能够更好满足企业的招聘需求。按年龄分组的人员结构需求数据:需求情况求职情况求人倍率需求人数(人)与上季环比(%)需求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求职人数(人)与上季环比(%)求职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求人倍率(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16-24岁9649-6.4323.250.156632-3.1321.941.861.59-0.0525-34岁13102-7.531.57-0.1610426

36、-11.534.49-0.061.390.0535-44岁9816-12.6123.66-1.58246-21.1427.28-3.381.320.1145岁以上499216.3112.032.424926-1.8116.31.591.140.15无要求3937-15.249.49-0.91/(十)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分析。本季度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数据中,硕士需求30人,环比增加17人;求职12人,环比增加5人,主要是本季度耐科挤出有限公司、文一三佳股份有限公司、蓝盾光电子有限公司招聘工程师等学历要求高的岗位,吸引了部分高学历人才。从占比来看,本季度仍然是高中项最高,需求人数13606人次占

37、比32.79%,求职人数11373人次占比37.62%。说明本期招聘岗位仍多分布于需求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岗位上,为有学历的求职人员提供了更多合适的岗位。求人倍率总体略有上升,反映出本季度供大于求的现象。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数据:需求情况求职情况求人倍率需求人数(人)与上季环比(%)需求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求职人数(人)与上季环比(%)求职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求人倍率(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初中以下5318-0.5112.820.856651-6.09221.231.050.04高中13606-17.8332.79-4.311373-18.4637.62-3.281.450其中:

38、职高、技校、中专22655.3516.653.67158717.2913.954.251.73-0.21大专81874.7919.732.236807-6.4622.521.181.450.12大学679812.2316.382.815387-6.9317.820.851.510.2硕士以上30130.770.070.041271.430.040.022.750.64无要求7557-14.718.21-1.63/(十一)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分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需求情况中无要求21400人次,占比51.57%,环比上升6.5个百分点,是单位招聘员工的主体。求职情况中,无技术等级或职称1608

39、8人次求职者,占53.22%,环比上升10.52个百分点,也是求职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从需求比重来看,我市企业对专业技术等级要求在逐渐提高,要求的等级级别也在提高,拥有技术等级证书的求职者比重开始增多,说明在这种找工作难的社会现状下,面对巨大压力的求职者也开始通过学习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来完善自己。但经调查显示,考取的大部分证书都在我市以外地区获得,本地较少,说明我市专业技术资格培训难以满足用工单位的需求,但这一现象会逐渐减弱。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数据:需求情况求职情况求人倍率需求人数(人)与上季环比(%)需求比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求职人数(人)与上季环比(%)求职比重()环比增减(个百

40、分比)求人倍率(倍)环比增减(个百分比)职业资格五级5651-13.6513.62-1.044318-24.6914.28-2.532.020.29职业资格四级4134-22.69.96-23240-26.410.72-2.191.980.18职业资格三级1322-29.643.19-1.02835-46.442.76-1.812.760.96职业资格二级791-38.921.91-0.99366-57.641.21-1.322.870.78职业资格一级401-59.980.97-1.27168-69.40.56-1.053.10.68初级专业技术职务4218-5.8510.160.13296

41、6-15.529.81-0.492.130.26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069-17.267.4-0.912071-24.396.85-1.182.190.25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1086.131.230.62178-1.660.590.063.571.47无技术等级或职称/1608810.4853.2210.520.710.12无要求214006.3551.576.5/企业用工动态监测情况一、用工监测企业整体情况3季度末,60家监测企业员工总数32178人,与上季末32119人相比增加59人,环比上升0.18%。人员净增减数据如图所示:本期内企业计划招用员工1406人,比上季度1898人减少492人

42、,环比下降25.92%。实际招用员工945人,招聘成功率为67.21%,比上季度58.15%上升9.06个百分点。计划招用人数和实际招用人数均减少,招聘成功率连续上升,其中普工招聘成功率最高,技工招聘成功率最低,从重点企业用工情况来看,总体供求情况良好,技工人才最为紧缺。3季度各项监测数据如下所示:企业季末员工总数(人)企业本季计划招用员工数(人)企业本季实际招用员工数(人)招聘成功率普工1586388562870.96%技工1052336821458.15%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579215310367.32%3季度,共计划招聘男性员工1009人,占比71.76%,女性397人,占比28.24%

43、;共实际招聘男性员工707人,占比74.81%,女性238人,占比25.19%。不论是计划招聘还是实际招聘人数来看,男性占比均大幅高于女性占比。计划招聘实际招聘7月8月9月小计7月8月9月小计男性3374042681009208312187707女性1251601123976211462238二、用工监测企业缺工情况3季度合计缺工461人,与上季度763人相比减少302人,环比下降39.58%,缺工现象持续得到缓解。各工种缺工数为普工257人,技工154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50人。缺工岗位仍然主要分布在操作工、质检员等一线普工上,大量制造业企业登记招聘,提供大量一线工作岗位,但由于此类岗位工

44、作量大,工作环境艰苦,平均工作时间长等因素导致供大于求,导致实际招用的员工数远不能满足需求数。3季度缺工各项数据如下图所示:缺工最多前三行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三、用工监测企业员工流失情况3季度,用工监测企业流失员工886人,与上季1087人相比减少201人,环比下降18.49%,员工流失情况也得到改善。在所有流失岗位中普工变化最大,高达645人。在流失的岗位中,正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人数最多。 3季度各工种流失数据如下所示:人员流失率前三行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四、用工监测企业平均月工资情况季末用工监测企业平均工资3443元,与上季末3408元相比增

45、加35元,平均工资突破3400元,已连续增加3个季度。五、用工监测企业日工作时长情况季末,60家监测企业实行8小时法定工作时间,占比81.67%;10家实行7小时,占比16.67%;1家实行9小时。2018年79月平均工作时间(小时/日)单位:家7月8月9月7小时1010108小时4949499小时111产业园区用工情况监测一、监测园区企业用工整体情况3季度末,三个产业园区单位数、用工总量、技术型人才数均出现了增加。其中,企业户数1249家(经济技术开发区972家、大桥经济开发区185家、枞阳县经济开发区92家),与上季度末相比增加22家。季度末,用工总量54639人,与上季53674人相比增

46、加965人,环比上升1.8%。季度末,园区技能人才数量4649人,与上季4441人相比增加208人,环比上升4.68%。 监测园区企业用工主要数据:园区企业户数(户)园区企业员工总数(人)园区技能人才数(人)大桥经济开发区1856371926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972406683123枞阳县经济开发区927600600合计1249546394649二、监测园区企业招用工情况3季度,计划招工2640人,实际招用1904人,招聘成功率72.12%,与上季度86.14%相比,招聘成功率下降14.02个百分点,但招聘成功率依然很高。3季度三个产业园区共流失员工1640人,比上季度减少232人,环比下降1

47、2.39%。三、监测园区企业缺工情况3季度,三个产业园区的缺工人数累计2348人(枞阳县开发区缺工950人),比上季度2489人减少141人,环比下降5.66%。其中,普工缺工最多,达1648人。三个产业园区技工、管理人员缺工数据较小,技工420人,管理人员280人。各工种缺工数据:与上季度不同,3季度缺工数和员工流失数均下降。产业园区的缺工问题和人员流失现象一直是重点关注的方面,我市积极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组织企业问题集中解决月活动,于8月25日举办了2018年第二期“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人力资源要素对接会。同时开展了企业用工需求问卷调查,并根据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督查反馈问题铜陵

48、市整改清单要求,针对企业反映用工难现象突出等问题,我局及时和企业进行联系和沟通,争取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另外组织相关缺工企业前往枞阳、皖北等地区招聘,多措并举之下,产业园区的缺工问题和人员流失问题正在不断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监测一、监测行政村就业整体情况3季度末,我市20个行政村(枞阳县10个,义安区6个,铜官区2个,郊区2个)总人口为67159人(含枞阳县10个行政村人口44898人),劳动力总数41892人(含枞阳县27830人),占总人口数的62.38%,占比同比增加0.54个百分点。我市市辖区10个监测行政村季度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6594人,与上季度末6520人相比增加74人,环比上升1.13%,累计新外出务工540人,返乡466人。3季度末非农就业3544人,在企业就业2033人,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14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