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练案必修1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8讲酶与ATP一、选择题.抗体酶又称催化性抗体,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在其可变区赋予酶的特性, 是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能的高效催化功能巧妙结合的产物。以下有关该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B )A.该晦可以为其所催化的化学反响提供活化能B.该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C.探究该酶最适温度时,需将酶与底物先混合,然后置于系列温度梯度条件下D.高温和低温均会使抗体的失去活性I解析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响的活化能,A错误;抗体酶是一种蛋白质,蛋白 质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B正确;探究该醴最适温度时,应先将酶和底物分别在一系 列温度梯度下保温,然后再将
2、相同温度下的酶和底物混合,假设将酶与底物先混合,会导致底 物分解而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低温不会使抗体酶失去活性,D错误。.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C )iW+ci-iW+ci-反响策B底物浓度图3A.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髓具有高效性D.由图3实验结果可知。是前的激活剂解析1分析题图1只能说明在这三个温度中,30 c比拟适宜,温度梯度大,测不出最 适宜温度,A正确;分析题图2,由曲线可知,酶的最适pH为7,而胃蛋白晦的最适宜pH 是2左右,图4酶催化后麦芽糖减少可知此酶为麦芽糖酶,该酶一定不是
3、胃蛋白酶,B正确; 由图4知,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由图可知,CT是酶的激活剂,D正确。3.某同学为验证Cf+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进行如下实验。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D )_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甲乙 1%CuSO4 溶液(mL)1蒸储水(mL)1pH为6.8的缓冲液(mL)111%淀粉溶液(mL)11唾液淀粉陋溶液(mL)11各试管放入37 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取出试管,各加入1%碘溶液0.1 mLA.还应增设实验以排除SOM的影响B.步骤的目的是维持反响液中pH的稳定C.预期实验现象:甲试管深蓝色,乙试管浅蓝色或无色D.步骤可用双缩腺试剂代替碘溶液检测解析依题意可知,甲为实验组,乙为对
4、照组,该实验的自变量的控制是实验组加入 1%的CuSCU,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僧水,为了确保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改变是由CiP十引起的, 还应增设实验以排除SOH的影响,A正确;反响液中的pH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控制 相同且适宜,因此步骤加入pH为6.8的缓冲液的目的是维持反响液pH的稳定,B正确; 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其结论是的,即Cu2+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因此预期的 实验现象是甲试管深蓝色,乙试管浅蓝色或无色,C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腺试剂发生作用产 生紫色反响,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假设步骤用双缩腺试剂代替碘溶液检测,甲、 乙试管均呈现紫色,无法检测淀粉是否被唾液淀粉畴催化水
5、解,不能到达实验目的,D错误。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A.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储存了大量ATPB.等量的葡萄糖通过酒精发酵和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数量不同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产生ATP,所需的ADP可共用D.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由不同的酶催化完成解析有机物中储存的是化学能,经细胞呼吸才能产生ATP, ATP不会储存在有机物 中。.温度会影响施促反响速率,其作用机理可用如以下图所示坐标曲线表示。其中,a表示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b表示温度对酶空间结构的影响,c表示酶促反响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 )A.随着温度的升高,底物
6、分子具有的活化能增加B.处于曲线c中1、2位点的酶分子活性是相同的C.酶促反响速率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与酶空间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D.酶适于低温保存,原因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低解析随着温度的升高,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而不是活化能增加;曲线c中1、 2位点酶促反响速率相同,但温度不同,活化能不同,因此,酶分子的活性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的情况下,底物分子的能量越多,活化能就越小,酹促反响速率就越快,酶的空间结构 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酶促反响速率,因此,酶促反响速率是底物分子的能量和晦的空间结构 共同作用的结果;酶适于低温保存的原因是酶分子在低温条件下结构相对稳定,与底物分子 的能量多少无关。.以下关于酶和
7、ATP的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D )A.基因的表达需要能和ATP,酹和ATP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B.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ATP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酶和ATP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酶促反响不一定有ATP的参与,但ATP的生成定有酶参与解析ATP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A错误;酶和ATP都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B 错误;ATP没有专一性,可以作用于任何需要耗能的生命活动,C错误;酶促反响不一定消 耗能量,因此不一定有ATP的参与,但ATP的生成一定有碑参与,D正确。.以下图为运发动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 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D )A. AB段的变
8、化说明ATP快速水解,其释放的能量可以转换成肌肉收缩的机械能 B. BC段骨骼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和磷酸肌酸的分解等过程使ATP相对含量升高 C. ATP由腺喋吟、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连接而成D.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中仍含有大量的ATP未被释放出来解析| AB段的变化说明ATP快速水解,其释放的能量可以转换成肌肉收缩的机械能, 用于肌肉收缩;剧烈运动时,ATP中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磷酸肌酸的分解,进而引起ATP 相对含量升高;ATP由腺嚓吟、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连接而成;乳酸中有大量的化学能没有 释放出来,不是含有大量的ATP未被释放出来。.以下关于载体蛋白、酶和AT
9、P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A.都能在活细胞中找到.都含有元素C、H、O、N、P、SC.都属于生物大分子D.都会在草履虫吞噬食物过程发挥作用解析载体蛋白、酶和ATP都能在活细胞中找到,A项正确。载体蛋白和酶可能含有 元素C、H、O、N、P、S, ATP中不含S, B项错误。ATP不是生物大分子,C项错误。草 履虫吞噬食物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属于胞吞,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项错误。. ATP合酶是B和Fo的复合体,其中R位于某些细胞器的膜外基质中,具有酶活性; Fo嵌在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为质子出土)通道,当膜外的高浓度的质子冲入膜内时能为ATP 的合成提供能量。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C )
10、ATP合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上Fo为ATP合酶的疏水部位,能催化ATP的合成C.合成ATP时的能量直接来自H的化学势能D.高温使B和R)别离后,B仍能合成ATP解析ATP合酶是Fi和Fo的复合体,其中Fi位于某些细胞器的膜外基质中,Fo 嵌在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在光合作用中,ATP合成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响 阶段,因此叶绿体内膜上不存在ATP合酶,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合成,其场所 依次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因此ATP合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A错误; Fo嵌在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为ATP合酶的疏水部位,是质子出土)通道,当膜外的高浓度的 质子冲入膜
11、内时能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说明合成ATP时的能量直接来自H,的化学势能, B错误,C正确;B具有酶活性,高温使R和Fo别离后,B会因高温而变性失活,不能催 化合成ATP, D错误。10.(不定项)以下图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CD )M-ADPA,组成图中“M”和“N”的元素与动植物体内重要储能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图中过程消耗的能量1可来自光能,过程释放的能量2可转化成光能C.图中“能量2”能为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直接提供能量D.代谢旺盛的细胞内ATP含量较多,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DP含量较多解析图中“M”指的是腺嚓吟,“N”指的是核糖,前者
12、含有氮元素,脂肪是动植物体内 的重要储能物质,不含氮元素,A错误;过程为ATP的合成,能量可能来自光合作用固定 的光能,过程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可转化为光能,B正确;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 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ATP含量在细胞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代谢旺盛和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TP与ADP之间“循环”的快慢有差异,而不是含量方面有 差异,D错误。.(不定项)如下图,abc与abd为不同类型的酶促反响实验曲线,有关曲线的判断正 确的是(BCD )A.假设曲线abc为温度影响酹活性的曲线,c点时酶变性失活,那么所含有的肽键数比b点 时少B.假设曲线abc为pH影响酶活性
13、的曲线,那么b点时酶的最适温度和a点时的最适温度相 同C.曲线abd,假设X为底物浓度,丫可表示反响速率,bd不再增加可能是由于随浓度的 限制D.假设曲线abd为某化学反响产物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那么bd不再增加可能是底物已 消耗完解析1假设曲线abc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c点时酶变性失活,由于蛋白质变性过程 中不涉及肽键数量的减少,故所含有的肽键数与b点时一样;假设曲线abc为pH影响酶活性 的曲线,那么b点时酶的最适温度和a点时的最适温度相同;曲线abd,假设X为底物浓度,丫 可表示反响速率,bd时反响速率到达最大,其不再增加可能是由于酶浓度的限制;假设曲线abd 为某一化学反响产物的产
14、量随时间的变化,bd时产物的产量不再增加,原因可能是底物已消 耗完。.(不定项)最新研究发现,“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蛋白质类) 不仅能延长小鼠的寿命,还逆转了小鼠身体机能的衰老,这一研究可让人的“返老还童”成 为可能,有关该酶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CD )eNAMPT由基因控制合成,通过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cNAMPT的催化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特定的空间结构eNAMPT可降低反响的活化能,可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保存eNAMPT可与双缩版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响产生紫色络合物,高温变性后仍能与该 试剂反响解析eNAMPT是一种蛋白质,故其合成由基因
15、控制,通过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 性状;eNAMPT是一种酶,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特定的空 间结构;eNAMPT是酶,幅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响的活化能,晦适于在低温(04 )下保 存;蛋白质与双缩腺试剂的反响不需要加热,蛋白质高温变性后仍能与双缩服试剂发生紫色 反响。二、非选择题.研究证实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种信号 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以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ATP作为信号分子时,酶和ATP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一专一性.。 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前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落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16、腺背。(2)典型神经递质和ATP都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如果ATP使受体细胞兴奋, 那么突触后膜的信号变化是一由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一假设浆细胞产生的某种抗体破坏了 ATP 的相应受体,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属于一自身免疫一病。(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 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 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收局部神经信号;科学家寻找 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一受体一0解析(1)由题干和图可知,细胞膜上存在着P2X、P2Y和P1受体,而ATP与P2X和 P2Y受体特
17、异性结合,直接引起神经纤维发生电位变化,那么ATP可以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 息。ATP作为信号分子时,醉和ATP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专一性。每个ATP分子中有一分 子腺昔和三分子磷酸基团,因此,磷酸基团逐个脱落下来后,剩下的是腺昔。(2)如果ATP使受体细胞兴奋,那么突触后膜的信号变化是由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从免疫 学角度分析,假设浆细胞产生的某种抗体破坏了 ATP的相应受体,这属于自身免疫病。(3)设计实验应遵循对照原那么和单一变量原那么等,假设研究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 信号的作用,实验自变量是ATP的有无,因此需要排除神经细胞分泌的典型神经递质的干扰。 假设发现受体细胞仍能接收局部
18、神经信号,那么可推测细胞中存在ATP受体,由此,科学家寻找 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受体。.用一定的低温处理果实,可以延迟果实在常温保鲜过程中的后熟,这种低温效应称 为“冷激效应”。香蕉在保鲜过程中,淀粉酶活性上升导致香蕉后熟加快、硬度下降。为研 究不同冷激处理对香蕉后熟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下表:0冰水处理不同时间0冷空气处理不同时间00.5 h1 h2h01.5h2.5 h3.5 h后熟软化天数121823712192416有无冻伤 状斑点+ + + +注:“一”表示无;“ + ”表示有,“ + ”数最越多表示斑点越多(1)淀粉酶和盐酸都能催化淀粉水解,但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原因是艇降低活化能的作 用更显著一,这说明酶具有一高效性一。(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一冷激处理方式和时间一,根据实验结果,应选取0_冷空/工处 理25h的冷激处理条件,对延缓香蕉后熟效果最理想,理由是.该处理条件对香蕉后熟软 化的抑制效果最显著,且不会使香蕉产生冻伤。(3)在实验过程中,可用 斐林试剂 对淀粉分解产物可溶性糖进行检测,5065 温水 水浴后生成_石专红色 沉淀。研究发现,香蕉产生的.乙烯.能提高淀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营养师考试冲刺试卷:实操技能与心理营养深度解析
-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 深层搅拌桩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 2025年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春季学期专任教师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4计算机四级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4计算机四级考前冲刺练习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临床执业医师测试卷(名校卷)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考试彩蛋押题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4自考专业(建筑工程)考试黑钻押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4-2025学年度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能力提升B卷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GB/T 8167-1987包装用缓冲材料动态压缩试验方法
- GB/T 34903.2-2017石油、石化与天然气工业与油气开采相关介质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第2部分:弹性体
- GB/T 19806-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挤压剥离试验
- -Unit 2知识点归纳 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中医内科学表格
- 陶瓷-课件商周至汉代瓷器
- 村卫生室健康扶贫督导考核表
- DB37T 3842-2019 铁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 《光电显示技术》OLED原理
- 诊断学基础知识常见症状ppt课件
- 丰田安全管理(安全班组活动)(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