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计算书_第1页
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计算书_第2页
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计算书_第3页
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计算书_第4页
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计算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v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一、电缆截面图及说明紧压铜或铝导体导体屏蔽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屏蔽纵向阻水缓冲层皱纹铝护套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护套1本产品按照GB/T11017.2-2002标准进行生产。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允许的长期最高工作温度,为90C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电缆导体允许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C。弯曲半径:电缆安装时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一般为电缆直径的25倍。二、绝缘厚度计算书及对各系数取值的依据。由于电缆绝缘层材料的击穿强度随线芯半径的增加而降低,而电缆的电场强度随线芯半径增大而减小,因此采用平均电场强度来确定电缆绝缘层厚度。根据脉冲电压来确定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绝缘厚

2、度采用下列公式:=BIL*a*0/Giav式中:绝缘层厚度(mm)iBIL-电缆的基本绝缘水平(kV)G-绝缘层的平均脉冲击穿强度(MV/m)a-绝缘层的冲击电压老化系数(交联聚乙烯取12)0绝缘层的温度系数(交联聚乙烯取1.3)三、电缆电场梯度、电容、电感计算书电缆电容:C=2ns/ln(D/D)0iC式中:为真空电介常数,=8.86*10-12法/米;为绝缘材料00的(相对)介电常数,=2.3;D为电缆屏蔽外径;D为绝缘层外径。Ci电缆电感:L二L+2ln(2S/D)*10-7H/micL为规则绞合结构线芯内感值;D为线芯直径;S为线芯中心轴ic间距离;电缆电场计算:在电压U作用下,单芯电

3、缆绝缘层中最大电场强度E位于线芯max表面上E=E=U/(rInR/r)maxccc最小电场强度E位于绝缘层外表面上minE=U/(RnR/r)minc式中:R为绝缘层外表面屏蔽层半径;r为电缆线芯屏蔽层半径。c四、短期过载能力曲线,说明全年过载时间为多少不至于影响电缆寿命温度电流曲线K数倍载过190YJLW0264/110kV短时过负荷曲线100110120130140过载温度C3522.TX1X1L0O1五、电缆载流量计算书(0-0)-nW(T/2+T+T+T)c0i1234I=()1/2(A)nR【T+(1+入)T+(1+入+入)(T+T)】1121234式中:0为电缆允许长期额定工作温

4、度;线芯温度;0为周围媒质c0温度;n为芯数;T、T、T、T分别为单位长度电缆绝缘层、内1234衬层、外被层和周围媒质热阻;为单位长度线芯在0温度下的电阻。c六、金属护套厚度计算书金属护套最小厚度=+KD(mm)s0式中:=0.61.2,k为-常数;计算铝护套时取0.86,k取0.02,00D为护套内径。七、计算导体温度由20C增加到90C,电缆的末端推力电缆固定敷设使用时,线芯在周期循环负载下,自身产生膨胀或收缩,其机械强度发生变化,电缆末端推力一般为导体抗拉强度乘以导体截面的结果的20%。八、电缆导体以及金属套的短路热稳定校验判断电缆的热稳定性需确定电缆的发热和散热曲线,当电缆是热稳定的,满足下列条件1)电缆发生热量W电缆散发热量2)电缆发生热量随温度的变化率V电缆散发到周围媒质热量随温度的变化率。计算电缆的发热及散热值,得到了曲线即可判断电缆的热稳定性。九、缓冲层和阻水结构设计依据缓冲层和阻水结构设计依据为GB/T11017标准要求和标准附件透水试验要求。十、电缆弯曲半径确定依据电缆弯曲半径确定依据为GB/T11017中弯曲试验用圆柱体直径。十一、牵引头和封帽的结构图牵引头材料为钢制,允许使用最大张力40kN,与金属护套的密封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