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标准与方法——兼谈拟申请认证专业该如何准备_第1页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标准与方法——兼谈拟申请认证专业该如何准备_第2页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标准与方法——兼谈拟申请认证专业该如何准备_第3页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标准与方法——兼谈拟申请认证专业该如何准备_第4页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标准与方法——兼谈拟申请认证专业该如何准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陈道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结论审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计算机专业认证分委员会2017年 05月 河南郑州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标准与方法- 兼谈拟申请认证专业该如何准备中国成为国际学位互认组织“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国2016年6月2日 马来西亚吉隆坡 国际工程联盟大会 采用国际实质等效的合格标准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Why为什么要采用“面向产出”的教学评价?What 怎么样才是“面向产出”?How教学计划与实施怎样适应“面向产出”?国际实质等效的含义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的毕业要求如何证明毕业要求项的达成内容提要223什么是“基于产出”的教学评价1经费投入、师资

2、队伍、办学条件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管理机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是否明确设定的目标与要求是否达成产出导向 - 究竟有什么不同: 教育评价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投入+过程基于产出首先得说清:要求是什么?“产出”的“实质等效”培养学生使之能够:掌握深入的工程技术基本原理,并能用于工程实践;在创建和处理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理解研究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的战略性的影响有能力在多样化,包括首次遇到的环江和情景下使用知识个人的能力、态度加上人际沟通能力技术发展必须与社会责任相匹配,必须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算“说清”,关键在能否衡量?与能力相联系,而不是“为知识而知识”解决问题问

3、题或活动的“复杂”程度不同层次有差别如何将能力表述至“可衡量”能力的知识基础能够干什么?可区分的“层次”必须掌握的知识 (WK1-WK8)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分析与工具、社会毕业生能力要求 (WA1-WA12)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设计能力、社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专业能力的表述 (EC1-EC13)职业资质的总体要求关于层次的表述 (complex; broadly defined; well defined)复杂工程问题与复杂工程活动华盛顿协议:实质等效的参考框架:available through the IEA website: 华盛顿协议:Graduate Attribute Profi

4、le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支持基于产出的教育评价合理的培养目标明确的出口要求完备的内容覆盖足够的条件支撑可靠的实施效果认证标准的基本内容专家评价的关键点针对全体合格毕业生形式上,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通用标准+ 可嵌入的专业补充标准模块定义“产出”达成的“途径”1. 学生2. 培养目标3. 毕业要求5. 课程体系6. 师资队伍7. 支持条件4.持续改进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15版全面体现了国际实质等效的要求注意:这个结构框架并不是只针对通用标准的,专业补充标准内容是“嵌入”的。标准体现的核心理念目标围绕学生的培养。内容根据对学生的期望而设计。判断师资与其它支撑条件的原则是: 是否有利于学生

5、达成预期目标?评价的焦点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必须考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标准体现的核心理念分别表述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有利于对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也能更好的体现国际实质等效的要求。毕业要求的达成支撑陪养目标的达成。被认证专业必须通过举证证明可以期望每个合格毕业生达成目标要求。目标与毕业要求必须对日常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并有利于每个承担教学任务的人明确责任。对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必须分解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估。目标导向标准体现的核心理念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持续改进。常态性的评估与评价是改进的基础。对每一个常规教学活动进行评估。持续改进的实现有赖于有效的质量监

6、控与反馈机制。每个教师在持续改进中均承担责任。持续改进的效果是通过学生表现来体现的。持续改进Why为什么这里特别讲标准中这一项?What 究竟什么是毕业要求?How该如何证明“全体学生”达到毕业要求?下面专门来谈谈通用标准第3项:毕业要求为什么当前认证实践中似乎特别重视毕业要求项毕业要求,特别是通用标准中描述的毕业要求,直接对应于毕业生能力产出,也是国际学位互认判定实质等效的核心;毕业要求通过适当分解,能够直接引导教学计划的设计,使得能力培养易于落实;专业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承担直接责任,并应该能够对于达成给出逐条证明;当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重知识传授,而能力培养相对虚化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变,强调面

7、向毕业要求的教学实施与课程考核是有效的突破口。毕业要求项也可以作为我们理解整个标准的一把“钥匙”标准内容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必须有内部评价,评价的起点一定是“课程”,但评价的焦点是“毕业要求达成”。当然对每门课只涉及该课程支撑的要求。证明必须“有方法”- 自下而上的,不是光打分。自行制定的毕业要求必须“全覆盖”标准中列出的要求,包括广度与内涵。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0标准内容 工程知识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8、。不光是“掌握知识”,而要能体现“用于”“复杂”如何得到体现 本条主要涉及基础类课程,复杂不是体现在工程内容多复杂,而是体现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1标准内容 问题分析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不能只是说在毕业设计等环节泛泛的体现 在很大程度上这条要求也应主要体现在基础类课程的训练中处理没有清晰定义的问题,建立模型的能力文献研究和问题分析直接相关,而且有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2标准内容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9、,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是核心,从需求出发课程的分工要清晰,有针对性,说所有专业课都有关谈不上对于错,但很难让人相信能客观评价达成结果体现创新意识要理解适当非技术因素在“教”与“做”的环节中平衡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3标准内容 研究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必须有环节体现“研究”的必要区分验证性试验、设计性试验和“设计试验”的不同有意识的“信息综合”这个要求本身是

10、“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一部分,教学中未必每个环节都硬“凑”一个“复杂问题”注意区分这里的“研究”的特定含义:为了完成某个工程任务而进行的分析性研究,一般不是探索性研究(即我们说的“科研”)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4标准内容 使用现代工具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不仅仅是“信息工具”不仅仅是“会用”,要体现问题的针对性,即“预测与模拟”局限性的理解学会利用工具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本身是“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一部分,教学中未必每个环节非得硬“凑”一个“复杂问题”认证标准

11、毕业要求 - 5标准内容 工程与社会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泛泛而谈”,也不仅仅是宏观地讨论工程与社会的关系,而要能针对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的影响延伸到工程师的责任教学中体现到“案例”,要求中体现到实践环节的评分标准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6标准内容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仅仅是宏观的理解与讨论,而是针对具体的工程实践能够评价是关键强调实践环节中必须包含这一内容重于“深度”,避免

12、“口号化”教学中体现到“案例”,实践环节体现到评分标准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7标准内容 职业规范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不能太窄,也不能太泛 体现在“工程”上教学中落实到工程实践是关键教学中体现到案例,实践环节体现到评分标准用政治课来证明的多半“答非所问”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8标准内容 个人和团队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多学科背景的体现 还是要在教学中搞清“多学科”对人的要求,而不是硬凑一个形式上的多学科过一下对于角色,适当讲解(阅读其实也行)和设置教学

13、环境体验结合实践环节体现在评分标准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9标准内容 沟通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沟通能力,有特定活动的实行能力内容根据对象而采用不同表述不是单靠简单实践就可以培养的 对跨文化要有适当的理解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10标准内容 项目管理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管理和财务决策是指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不是泛泛的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主要应该指资源的多样化,

14、而不是指多学科的技术层面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11标准内容 终身学习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意识和能力究竟分别指什么要能说清楚 自主学习应侧重能力(例如泛读能力、归纳能力、问题凝练能力、联想能力),终身学习应侧重意识要明确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环节,并能够考核。认证标准 毕业要求 - 12目标达成:如何证明?特别是,“全体学生”!要学生学明白,教者先想明白“毕业要求”中每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每一项用哪些指标点来体现?每个指标点达到什么层次?(真正做到“可衡量”)每个指标点落实到哪些教学环节?这些环节每个过程(活动)是否有明确的责任人,他/

15、她是否理解究竟要求做到什么?(真正做到“全覆盖”,而且都能“说得清”)相关的过程(活动)该如何实施的,如何考核学生才能体现成绩与期望产出相对应?(真正是按照“说的”去“做的”)该如何定期对这些过程(活动)进行评价,根据什么来评价,评价结果如何促进改进?(真正对教学效果“有数”)认证促进办学单位想清楚下列问题标志性成果在认证中没有意义认证专家不直接检查学生学的怎么样,而是检查专业如何教学生以及如何考学生专业对如何教以及如何考的表述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一致的认证专家直接查看学生学习材料只是为了验证专业说的与做的是否一致。 不要机械的理解“全体”,但也不能利用数字游戏将“全体”完全虚化。合格的专家得到

16、的关于“全体”学生的结论应该在“很大概率”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相对应的,专业提供的证据也应该“在很大的概率意义上”能支撑全体学生目标达成这一论断。怎么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关键是“机制”!内部评价机制的核心是:面向产出的课程评价目前流行的课程评价方式不是“面向产出”的,不能证明目标达成。高质量的课程是一流本科教学的基本元素,一切期望都应该通过课程实现。作为合格性评价手段,认证不考虑“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所谓面向产出的课程评价是指将关注点聚焦于:课程支撑的目标是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并且与专业毕业要求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在整个教学中的位置。课程的上法确实能支撑目标达成。课程的考试方式和内容与目标要

17、求一致学生的考试结果达到目标达成度评价规定的指标对于认证标准中的每一项(涵盖该项中的每一句话),申请认证的专业承担“逐项举证”以证明要求达成认证方的任务是查证,即确认举证者提出的证据有效,决不是帮专业“挖掘”证据如果举证不足,或者无效,则为“该专业不合格”专业负责举证那么,什么样的举证对于“毕业要求达成”才是合格有效的呢?这是自评中最关键的一点!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方式“做的”是否符合 “说的”?什么是结果?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注意:这里包括如何考学生评价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方法合理?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面向达成度的过程考核举什么“证”基于数据的达成度评价认证的基本工作方式目标:全体学生达到毕业要求

18、方法:专业举证,专家查证什么才“算”是证据?通过制度化的内部教学评价机制积累的目标达成度证明材料这就意味着:有内部评价机制,而且它是以评价目标达成度为工作重点的。既然能建立面向目标的评价机制,目标一定能表述得“可衡量”。既然已经形成机制,一定有说起来合理的评价方法。证据适用于“全体同学”。任何标志性成果对证明都没有价值!通过内部评价机制得出的结论能支持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标准中对于毕业要求的描述虽然比我们习惯的“口号”明确了很多,但仍然值得仔细考虑该如何理解,包括从内涵上以及教学体现上如何理解。认证最关键的是衡量要求是否达成,分解指标点的目的是 便于达成度评价。分解是否合理的着眼点就是是否

19、利于达成度评价。具体说是否易于对应到课程。(即使采用面向产出的方式,课程总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单元)“纵向分解”应该比“横向分解”更合理,因为比较符合学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框架。一个指标点对应课程太多,或反之一门课支撑太多指标点都让人难以相信能够有效的实施达成度评价为什么对毕业要求要分解指标点“横”与“纵”:两个例子基本语言及其应用基本模型的建立与表现利用模型解决问题模型的分析与评价复杂性控制与权衡模型的局限性分析设计基础-原理与语言功能设计系统设计工程设计设计分析与评价设计中的创新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

20、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从“说不清”到“说得清”:例子具有至少一门外语的应用能力(最好是英语)对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有基本理解对本专业当前国际研究前沿与产业状况有基本了解能针对当前热点问题形成并表述自己的见解理解技术环境的多样化以及应用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和要求技术理解力归纳和重现凝练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说得清”的标准就是能通过考核判定该能力是否具备。明确毕业要求如果没有特别理由,不妨

21、照抄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形成指标点分解:两上两下第一个周期:在明确毕业要求后,让任课教师从各人的课程出发,自己列出支撑的“能力点”,尽可能往标准上靠。多多益善。专业对结果进行仔细梳理,也可以经过讨论,按照标准点确定指标点。第二个周期:按照形成的指标点分配到课程(尽量参照上一轮任课教师的意见),要求教师修订课程大纲。及时沟通修订情况调整指标点的表述,原则是便于评价。最终作为任务下达,并坚持按此对课程进行考核。分解指标点:一个可行的途径不考虑“间接”的;可以给每个“课程”分配“实现”方式(例如:讲课、实践、测试),以及合理的“权重”(每个指标点对应项的总权数等于1)让相关教师有足够的理解。课程计

22、划能反映相应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方式支持相关的能力目标;考试内容以及不同部分的分配与承担的支撑任务相匹配。“产出”与“课程”如何对应产出的“每一个”指标点对应一个或若干“课程”每个“课程”支持一个或若干个指标点的达成注意:一个课程支撑的指标点的总权数没有上下限(其实是无意义)。但支撑指标点太多效果令人怀疑。课程内容与考试要求是否体现了对相关指标点支撑的要求;如果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才能以学生成绩作为指标点达成情况的证明数据。以相关课程评价结果为基础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内部评价机制的核心:课程考核课程评价:为目标达成度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每个“课程”支持一个或若干个指标点的达成能够有效的实施系统

23、设计(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作为毕业要求3的一个指标点):课程1:系统分析与设计,授课为主,权重20%;系统概念的建立,系统方法初步,课程2:授课+模拟系统实现,权重20%+20%,可选操作系统:支撑平台系统技术为主数据库系统:数据应用系统技术为主课程3:授课+模拟系统实现,权重15%+15%,可选人机交互系统设计:侧重系统的应用环境因素嵌入式系统:侧重系统的硬件平台课程4:毕业论文,评价,权重10%示例:从“产出”到“课程”数据库系统:支撑以下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1,毕业要求2,指标点*:理解系统的概念及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主要体现:基于数据应用的系统概念,相关内容:数据模型2,毕业要求5,指标

24、点*:能够有效地进行系统设计:基于数据应用的系统设计与实现,内容:数据库系统设计原理、方法和模块集成,课程设计3,毕业要求9,指标点*:能够在一个团队中有效的发挥成员和领导的作用:评价,内容:课程设计4,毕业要求9、10,指标点*:表现出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成效,评价;内容:熟悉一些主流的数据库开发平台,并在课程设计中应用课程考核:书面考试:内容与分值的分布:1:45%;2:65%课程设计:2:80%;3:10%; 4:10%示例:课程实施与评价毕业要求*,指标点* (能够有效地进行系统设计)基础:课程评估确认相关课程确实能够实现对本指标点的支撑对学生考试/考核成绩的统计处理,得到每一个课程活动对

25、本指标点支撑的目标达成值(注意目标值计算的合理性: 合格的含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计算:根据上述目标值加权求和课1*0.2 + (课2.1+课2.2)*0.2 + (课3.1+课3.2)*0.15 + 课4*0.1结论:根据预先设定的达成度合格分数(例如: 75),判定“达成”或“未达成”示例: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估第3项:毕业要求全覆盖指标点分解让人觉得合理对达成度评价机制描述清楚第4项:持续改进让人觉得上述评价机制确实是教学质量管控机制的有机组成,且是其核心部分第5项:课程设置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从逻辑上说的通,同行相信有效面向产出:“象那么回事”申请:为何不被受理?自评报告初稿:为何被中止?理

26、解毕业要求:“复杂”是个关键词复杂被明确写入标准前沿部分本标准中所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1),同时具备下述特征(2)-(7)的部分或全部:(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2)需求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标准和规范中;(6)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怎么才算是“复杂”基本要求改革教学的必要性始终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作为大背景专业能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要求更突出非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