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橙溃疡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分析总结_第1页
脐橙溃疡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分析总结_第2页
脐橙溃疡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分析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页脐橙溃疡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分析总结 脐橙溃疡病是脐橙种植期间消失的一种病害,严峻影响脐橙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农户们必需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措施。 1、发生规律 病菌生长相宜温度为2030 ,最低5 ,致死温度4952 10 min。病菌埋伏在病组织(病叶、病梢、病果)内越冬,尤其是秋梢上的病斑为其主要越冬场所。在气温2530 下雨量与病害的发生成正相关,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雨水是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病斑大小与雨量多少有关,春梢期气温低,雨量少,病斑较小;夏秋梢期高温多雨,则病斑较大。干旱季节虽处于抽梢期,温度亦相宜,若无雨水,则病害不

2、发生或很少发生。各个抽梢期均可发生,在温度相宜、雨水充分的年份发生多,反之则少,一年中夏秋梢发病尤为严峻。溃疡病菌一般只侵染肯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对刚抽出来的嫩梢、嫩叶、刚谢花后的幼果,以及老熟的组织都不侵染或很少侵染。由于幼嫩的组织器官各种自然孔口尚未形成,病菌无法侵入。据观看,新梢幼叶达2/3长时(萌芽后2540 d)开头发病,后随新梢增长,发病率渐渐增高至新梢停止伸长,而叶片尚嫩绿时(萌芽后4560 d)气孔形成最多,呈开放型,中隙大,染病率呈现最高,其后发病率渐渐下降。当梢已老熟、叶片已革质化时(萌芽后90120 d),气孔不再形成,原有气孔多数处于老熟型,中隙微小或闭合,病菌侵入困

3、难,则发病基本停止。幼果在横径958 mm时(落花后30215 d)均可发病,而以幼果横径2832 mm时(落花后6080 d)发病率最高。果实着色后,即不发病。 2、防治措施 2.1 抓住关键物候期的防治 2.1.1抓住发梢期打好药,预防病菌上梢上叶。重点打好春梢发芽期的第1次药,春梢发芽期是一年之中依据物候期防治溃疡病的“基础期”,春梢完全发芽后开头打药,可使春季溃疡病的发生基数削减,甚至没有。假如在夏、秋梢发芽期再各打好12次药,就能使全年的叶、梢少感或不感溃疡。 2.1.2细心打好花蕾期的药,预防病菌上花。自现蕾末期到开花前打药是防止溃疡病上果、削减落花,提高产量的重要一环,应在花开放

4、前选择晴好天气打好药,打药以铜制剂为好,预防有效期较长,效果较佳。 2.1.3仔细打好幼果期的药,预防病菌上果。脐橙完全谢花后到第2次生理落果前肯定要打一次预防剂或防治结合的治疗剂,应选晴好天气,细心把每一个果都打好药,以有效掌握溃疡病少上果或不上果。据观看,有的梢、叶上有溃疡病病斑而果实却不感病。 2.2 药剂选择 夏梢前以预防药为主,春梢发芽期以铜制剂冠菌清1 000倍液、多宁800倍液等为主,结合用生物农药;夏、秋梢期以农用链霉素等治疗剂为主;冬季清园后喷1%波尔多液或3 B石硫化合剂1次。 2.3 抓好冬季清园 冬季是防治溃疡病的最终一环。要搞好冬季清园,把全部病枝、病叶、病果彻底清除烧毁或挖土深埋,并在全园喷一次石硫合剂,最大限度地削减病菌越冬基数。这步工作不做好,如遇冬暖年份,则翌年溃疡病肯定会大暴发,给以后的溃疡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翌年开春后,当新梢尚未萌发而将要萌发前再喷一次石硫合剂,此期浓度略低于冬季清园时的浓度,此次喷药对毁灭越冬后的病虫害,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2.4 加强综合管理 一是每次新梢老熟后,重点清除带病枝叶果。天气晴好时,随时摘除带病枝叶,并集中深埋或烧毁。二是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树体。要控施速效性氮肥(如尿素、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