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期末试卷_第1页
2018年《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期末试卷_第2页
2018年《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期末试卷_第3页
2018年《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期末试卷_第4页
2018年《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 年最新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期末考试答案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期末考试(20)一、 单选题(题数:70,共分)1子曰:礼之勇,()。(分)分仁为贵君为贵民为贵和为贵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2孔门弟子中, 有一位堪称 “当仁不让于师” 的弟子, 指的是 () 。 (分)分颜回子贡冉耕子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B答案解析:教育中最高的境界是()。(分)(分)分教学相长传道授业德化万物出将入相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答案解析:4天命之谓性,(),修道之谓教。(分)A、无为之谓道修身之谓道率性之谓道明诚之谓道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5佛教戒

2、三毒,三毒指的是()。(分)分A、食、色、性B、贪、痴、狂贪、嗔、痴贪、欲、妄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6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孔子的勤政思想。()(分)分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C、子路问政。曰:无倦。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7子曰:(),学则不固。(分)分君子见善则迁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克己复礼D、君子无友不如己者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答案解析:8子曰:(),犹恐失之。(分)分学而不厌学而时习学如不及学不至谷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9为什么孔子和颜回在那么物质贫乏的情况下仍然能感受到乐趣呢()

3、(分)分克己复礼见其大而忘其小仁者爱人安贫乐道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10五伦指的是()。(分)分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母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父子、姊妹、夫妇、君臣、朋友父子、妯娌、夫妇、君臣、朋友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答案解析: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普世性,体现了儒家的()(分)忠恕之道忠义之道孝悌之道齐家之道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答案解析:12文化的本质是()。(分)分A、人化教化入圣得道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B答案解析:13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回答的是 () 。 (分)分A、仁B、C、礼D、恕正确答案: D

4、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14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分)分A、 吟而诵之 B、 默而识之C、觉而悟之D、明而识之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答案解析:15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分)分君子不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答案解析:16“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分)分仁,人也,义,我也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17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君子比德于自然,这是一种()的象征,是自然的人化和人

5、的自然化。(分)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18继孔子之后,孟子对忠恕之道亦有所阐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分)分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19子路问君子。曰:()。(分)A、修身名人修己以敬修心以学修心以德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答案解析:20关于治国的评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出自()。(分)分A、论语B、道德经孟子中庸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答案解析:21孔门四科中的文学指的并不是纯文学,而是()。(分)分经史子集礼乐、文献、法令等

6、文献记载C、指礼乐、典章、制度、文献、学术等大的方面D、十三经及其注疏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22孔子心目中的至德是()。(分)分仁道孝悌忠义D、中庸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2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体现了“反求诸己”的思想()(分)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以上都有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24颜渊问仁。子曰:()。(分)分修己以敬为仁勤学好思为仁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这里的“无违”指的是()。(分)分不违仁不违

7、序不违礼不违心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26子曰:君子有三畏,()。(分)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27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孔子的事亲之道()(分)分A、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28关于今天的教育生态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分A、官学独大B、私学式微家学没落网教盛行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A答案解析: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分)分士可杀不可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有杀身以成仁D、舍小我以成仁正确答案:

8、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30子曰:何事于人,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分)分道不远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31“有事,弟子服其劳。”弟子指的是()。(分)分徒弟学生家里最小的孩子儿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32中庸之道的中庸指的是()。(分)分不偏不易清静无为修身养性天人合一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答案解析:3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出自()(分)分大学中庸礼记论语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34孟

9、子认为人生有三乐,其中不包括()。(分)分A、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少年得志,金榜题名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35孟子提出养心说,其中的“心之四端”指的是()。(分)分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B、恻隐之心,礼之端也;羞恶之心,仁之端也;辞让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之心,智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恻隐之心,礼之端也;羞恶之心,智之端也;辞让之心,仁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36“养心莫善于寡欲

10、”这是谁的观点()(分)分A、孔子B、孟子老子朱子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答案解析:37下列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案例是()。(分)分孟武伯、孟懿子、子游、子夏问孝,孔子回答各不相同林放问礼之本C、司马牛、樊迟、颜回问仁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38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这句话出自()。(分)分孔子孟子董仲舒D、朱熹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39关于当前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弊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分)分选本教育取代经典教育政治教育取代思想教育应试教育取代人格教育体验教育取代灌输教育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 40 子曰:饭疏食,饮水,

11、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分)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41关于“义”之本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分)分甲骨文有“羲”字,说文:“已之威仪也。从我羊。”段玉裁注: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所。从羊者与美善同义义者,宜也。指适宜的,适当的,应该的。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42子曰:“君子道者三”,孔子指的是()。(分)(分)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以上都对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43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一以贯之的是

12、()。(分)A、教学之道无为之道忠恕之道忠勇之道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44孔门四科指的是()。(分)分A、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B、孝悌、言语、政事和文学德行、言语、政事和忠义德行、辩论、政事和文学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答案解析:45子曰:君子不器。这句话的内涵是()。(分)分君子不应该停留在器物层面追求物欲享受君子不应该成为仅仅拥有某种技能并且以此为手段的工具型人才C、君子爱财同时应该取之有道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46孔门四科中,以政事见长的是()。(分)分宰我子贡冉伯牛D、冉有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47()善于经商

13、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分)分子禽子贡颜回子路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答案解析:48“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出自()。(分)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49子曰:(),斯害也已。(分)分驱民如蚁桀骜不驯攻乎异端不得中行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50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不包括()。(分)(分)官学私学家学国学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5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出自()。(分)A、大学论

14、语中庸孟子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答案解析:52“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 其余, 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 孔子认为 ()(分)分A、颜回的心可以长时间不离开仁德,其余学生通过学习也可以做到B、颜回的心可以长时间不离开仁德,其余学生不可能做到颜回的心可以做到仁德,其余学生还要努力很久颜回的心可以长时间不离开仁德,其余学生只能偶尔做到仁德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B答案解析:53“起予者商也”中的“起”字怎么理解()(分)分使动用法,使起来偏义用法,给予C、通“启”,启发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54孔子说子路是个器,子路问何器也,孔子回答说,瑚琏也。瑚琏指的是()。(分)分名贵的珊瑚珠宝美玉的统称盛酒用的器皿D、宗庙礼器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答案解析:55()提出了知行合一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