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笏仏政骼*学本科生学年论文题目: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学号20100540232姓名刘唯专业经济法指导教师韩续锋论文成绩2012年11月28日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年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年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奉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签名:日期:2012年11月28日提纲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一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百年发展简史二中国面临知识产权形势二、其他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发展一美国知识产权制

2、度的产生、发展二日本知识产权制度的产权、发展三、其他国家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四、对我国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的启示一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上的完善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建议三深入挖掘知识产权创造潜力1、政府应强化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度2、注重培养知识产权人才3、社会各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张宗浩:大学知识产权基础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15页杨巧: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页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每个企业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有了历史性的提升。面对新形势,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

3、制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应当通过不断学习,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及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建设,努力使我国与国际新局势趋于一致。【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制度、TRIPS协议、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意识【Abstract】Ininformationeconomyera,intellectualpropertyhasbecomeastrategicresourcesforeachenterpriseandevennationalenhancecorecompetitiveness,theimportanceofintellectualpropertyhashistoricascension.Infac

4、eofthenewsituation,thedevelopedcountryintellectualpropertysystemisworthusstudyingandusingforreference.Weshouldthroughcontinuouslearning,strengtheningofintellectualpropertysystemanditsmanagementmodeofconstruction,tomakeourcountryandinternationalnewsituationtotheagreement.【Keyword】IntellectualProperty

5、、IntellectualPropertySystem、AgreementOnTrade-relatedAspects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IntellectualPropertyStrategy、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从知识产权词源来看,知识产权一词最早是由17世纪中叶法国学者卡普佐夫创设,他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统称为知识产权。我国学者在定义知识产权时采用概括式方法以便于学习研究,将知识产权定义为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承受人,工商业标记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专有性权利。21世纪被称为知识经济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强调知识产权保护

6、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所以研究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强国战略。我国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的关注起步较晚,发展缓慢,重视不足。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借鉴国外众多国家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不断弥补缺陷,让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在发展中自我完善,发挥其重大作用。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一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百年发展简史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长期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商品交换规模小,并没有形成标准模式。因此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古代并不具备建立的环境和条件。近代中国,西方列强侵入,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开始发展。这些历史条件促进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一方面,西方列强侵入中国后不断向

7、中国政府施压,要求在中国建立与之相同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另一方面,西方商品不断涌入,极大的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手工业,这些也凸显了中国政治和制度的落后。官僚、知识阶层逐渐意识到学习西方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在内的一些经济制度的重要性,所以在百年前的中国出现了零星的知识产权制度。近代中国的版权概念由日本传入。1910年大清著作权律是清政府颁布的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但随着清政府灭亡,该法并没有得以实施。这部法律使中国全面确立了著作权制度,为后世著作权立法奠定了基础。1898年清政府颁布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首次以法律形式引入西方工艺发明专利制度,揭开近代中国专利立法序幕。中国商标权出现较早,第一部保护

8、商标权的成文法是清政府1904年制定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到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在知识产权方面制定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1980年我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才将知识产权这一概念正式引入。随着改革开放依法治国和法制建设进程加快,在1982年颁布我国第一个知识产权法律商标法。随后在1984年、1990年分别制定了第一部专利法和著作权法,并且不断进行修改、完善。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我国与TRIPS协议及国际惯例接轨,使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已到达与国际同步的水平,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电脑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条例及部门规章和地方性知识产权法律。我国在法律制度建设上努力追求进步,并逐

9、步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趋于一致。二中国面临知识产权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问题越来越重视,并且逐渐建立起较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在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果。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起步较晚,虽然进步迅速,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缺陷。哈耶克认为,法律不过是民族国家自发秩序的演进形式。一个国家法律的形成应以国家内部需要产生。但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并不是在内生性需求中产生,而是由于外部力量的作用下产生,因此会存在问题也是情有可原。中国现今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我国在政治上层建筑层面重视程度大,但基层社会关注度低。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

10、较弱。中国目前发展阶段,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术资源较贫乏。实际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近99%的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而拥有专利的企业不到万分之三。同时大多数领域核心专利、通用软件和著名商标都是国外企业。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导致出现随意和无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问题。相当部分企业还会有既付出研发费用,又向外国企业支付专利费,又甚会发生明是自己的【日】福泽谕吉:劝学篇群力译,东尔较,商务印书馆1984年修订第2版,第20页张玉台:中国知识产权统一战略转型与对策中国发展出版社,第201页专利却让外国企业抢注专利的现象。2、我国建立了基本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11、,但仍有部分法律遗失,管理、执法体系存在弊端的现象。我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和行政执法并存的双轨制执法体系,及中央与地方分层设置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由于知识产权涉及各行各业而导致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过于分散、不科学。相关管理部门数量太多,缺乏一个权威而统一的主管部门,致使工作出现一定职能交叉重叠的情况。这样必定导致行政执法的作用面临被削弱的困境。对社会公众而言则会导致遇到问题不知向哪个部门求助的难题。由此会带来浪费管理成本,行政成本膨胀等弊端。3、政府对企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引导不够。相当部分企业不了解知识产权工作的性质,更不用说实践运用。这样导致在国外企业精明高超的专利战略面前

12、,我国企业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这种状况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严重脱节。而公众在现实生活中的盗版、假冒等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现象的认识程度也很低。这些情况都说明了大家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了解很少,并且重视度不高。所以广泛普及知识产权相关内容在现在显得尤为重要。二、其他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发展一美国立国前美国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美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最早和其他法律制度一起由英国引入。美国立国后,总统卡特首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并制定具体法律规章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在宪法上确定知识产权后,其知识产权立法排列在各国前沿。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专利法和著作法进行改良,同时制定商标法

13、,并且充分发挥其司法效力来保护知识产权。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知识产权产生垄断的问题,使美国进入知识产权弱化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欧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经济崛起,但美国国力却有衰退迹象,这让美国产业界开始深刻反思。美国在竞争中最大的优势在于科技和人才,所以卡特在1979年提出“要采取单独的政策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振奋企业精神。”并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80年代中后期,里根政府设立“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建成杨格委员会,标志着美国进去强化知识产权的时代。现阶段美国已经基本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知识产权制度逐步完善,推动美国高

14、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迅速发展。二日本日本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早,开始于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时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认识到“不及外国之处,就是学术、贸易和法律。日本社会各界纷纷开始学习、了解西方专利制度,并开始制定实施。二战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二战对日本社会打击甚大,但“技术立国战略”思想让日本经几十年迅速重新崛起。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日本经济实力已处世界领先地位,但仍面临困难和挑战。因此日本正式提出“科技立国”战略方针,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及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推进相应的战略,并且进行管理措施的改革。这些措施都使得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三、其他国家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一个国家法律

15、制度的作用非常重要,而想法律制度普遍被公众熟知并使用则需要国家政府这个强有力的中介。知识产权是维护国家发展的战略主体,市场竞争和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从美、日两国制度建设中看,他们都比较注重制定统一的法律,来规制政府资助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如:印度IT产业,全球十大信息技术公司在印度设立境外最大研发中心。不仅因为印度是英语国家,有大批熟练工程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印度政府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另一个重要手段在于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度。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全民的主动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跟这些国家重视培养和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及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关。重视

16、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教育也是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成功的关键。在美国、日本等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相当完善的国家,知识产权被大学、企业和民间机构所认同与接受。使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不仅局限于国家,不再只是企业或个人的民事权利,更成为全社会所重视的行动。同时,各国在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各方面形态发生变化,像美国知识产权构架,实施细则及知识产权政策调整时都是根据其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并结合其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做出适应的改变。美国政府重视对其知识产权战略的主导作用,不断构建相关法律基础,以累积运用知识产权战略而获得的经验与能力。美国在应付海外知识产权被侵犯时所使用特殊301条款是其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方面强硬作为的表现。

17、美国把知识产权列为贸易政策的关键部分,以创造一个更加尊重知识产权的国际框架。这些经验都是我国在面对知识产权时极好的借鉴与启示。针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中,我国是少数使用三家分散管理模式的国家。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显而易见。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发展较完善,其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各部门互相协作,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将版权管理和专利、商标管理分属于两个不同部门。像日本等大部分国家均采用这种将工业产权管理和版权管理分开的二合一模式。还有像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采取三合一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则较为统一,有较强的企业化色彩。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在众多方面都有弊端和缺陷。所以我国对知识产权进

18、行改革时要借鉴其他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较完备的国家,再配合我国国情做出利益最大化的改革,选择最优模式,以促进知识产权的发展与完备。四、对我国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的启示一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上的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典化代表了21世纪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法典化是一项重要的改革项目,便于解决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中易出现的问题,严密法律条款,并使标准简洁,便于公众理解、使用和推广。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施行时间各不同,给司法、行政保护时带来麻烦,这个问题应着力解决,从而使司法、行政保护范围和机构能得到统一,更好处理专利、商标、著作权保护时交叉问题,保障行政执法公正性。同时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建立较晚,大面积借鉴他国经验而

19、无视我国具体国情,易导致立法滞后,因此修改和完善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很有必要。像日本重视以判例解决立法滞后问题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同时,在修订法规时应强调第三方参与,多征求产业界、消费者和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意见,以增加立法透明度,更贴近直接受益者的实际需求。其次,行政执法保护与司法保护互相协调合作符合我国现阶段需求,也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法院与当前中国正着力进行的司法改革系统工程联系更加紧密,不仅能推动司法独立,而且有助于实现司法的公正性,从而提升司法效率。强化部门间定期沟通和重大案情进行会商的机制,以保证执法的协调与纠纷解决的速度。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建议在知识

20、产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时应在国务院直属机构中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总局,作为统一管理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的权威机构,集中原属于各个行政部门的职能。行政机构进行科学的横向分工,可借鉴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用的二合一管理模式,将工业产权集中管理,中央在知识产权总局之下分设工业产权司和版权司,使管理机关更标准和精简,提高效率。其次我国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也应进行整合。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设知识产权局,分管其行政区内知识产权事务,地方知识产权局下设工业产权处和版权处分管其区内工业产权事务和版权事务。特别注意加强经济不发达地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防止各地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不平衡的情况。三深入挖掘知识产权创造潜力1

21、、政府应强化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度。政府应积极提供资金和政策等“软实力”以支持。政府的这个“软实力”系统应包括政府信用担保、政策性银行给企王正志: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09,知识产权出版社,第187页单晓光,王珍惠:各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启示【】同济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832007-6业降低门槛、增加信贷倾斜度、鼓励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海外争取资源和市场以及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运营环境。首先政府应设专项基金,支持各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创造,加强自主品牌培育,提升国际竞争力。对具有市场前景的发明专利及高新技术等给予大力支持,予以补助。其次利用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激励社会各阶层单位、个人

22、进行创新,将知识产权融入各行各业人才选拔的重要指标中,促进各个行业人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最后政府还应大力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支持民间组织,让公众都能参与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中。2、注重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深化中学、大学的教育改革,在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同时,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增加知识产权培训,远程教育,出国进修等模式作为补充。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设立专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吸收,培养更多优秀人员进入知识产权工作中。并通过激励制度调动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积极性。3、社会各管理部门可通过举办研讨会、报告会、知识讲座、现场咨询等形式加大对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利用“41专利法颁布实施纪念日

23、”和“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推动知识产权进工厂,进课堂,进社区等活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从出现、发展到逐步完善,总体来说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与探究。关键在于应意识到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的大局势中知识产权的重要地位。意识是行为的动力,在意识到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后努力进行改善,定能使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会发展地更加完备,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更重大的作用,使我国经济逐步跟上世界发达国家的脚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骆建艳:浅议企业自主品牌的建设及政府着力点【J】北方经济2007-4肖丽: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知识产权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3参

24、考文献:吴汉东:科学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鲍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吴树山,曾培芳:知识产权法制与战略关键词详解,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张玉台,吕薇:中国知识产权战略转型与对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出版吴汉东: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李扬:知识产权法政策学论丛,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范晓波:中国知识产权管理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杨巧: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王正志: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09知识产权出

25、版社,2010年10月出版王景川,胡开忠:知识产权制度现代化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张海旭:知识产权战略与实务第6辑,法律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吴欣望:知识产权经济、规则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吴汉东:知识产权多维度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刘筠筠,熊英: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基本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评价与立法建议,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张文显:知识经济与法律制度创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鸣谢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我学习到很多。不管是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是查阅资料的学习方法,都让我受益匪浅。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直至最后论文定稿,都得到丁岩林教授的悉心指导,这期间花费了丁教授很多珍贵的时间和精力。丁岩林教授多次询问我们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