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的投资策略_第1页
定增的投资策略_第2页
定增的投资策略_第3页
定增的投资策略_第4页
定增的投资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定增的投资策略当前中国的机构投资者面临着转型,其未来发展方向是逐步地“对冲基金化”。这背后的含义是投资者不再仅限于孤立的选时或者选股,而是逐步建立起产品化的投资策略。每个策略背后都有着科学的获利机理和程序化的投资流程,从而使投资变得日益产业化和产品化。下面仅以定增套利为例,来说明机构投资者的策略化投资。定向增发是最近几年国内流行的融资方式。即上市公司针对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用于募集资金、资产重组或者是引入战略投资者等的行为。定向增发本身必然会引发公司股价产生波动,如何识别和获取这类波动机会,就是定增投资策略所研究的内容。定增策略的获利机会定向增发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事件点:董事会预案、股东大

2、会通过、证监会批准通过。从历史统计看,有定向增发行为的股票的超额收益率集中体现在董事会预案到股东大会通过,以及股东大会通过到证监会批准这两个时段。从上市公司与定增投资者的博弈关系看,为了增发成功,同时也使公司股价显著高于增发价格从而为定增参与者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上市公司有动机也有能力持续释放公司业绩和利好,这将成为公司股价上涨的最大推动力。如果统计2006年到2010年共计491个公司的定增案例,这些公司从董事会预案日到股东大会通过日(平均43天)的平均区间收益为15.1%,从股东大会通过日到证监会批复通过日(平均184天)的平均区间收益为42.9%。而且,在491个案例中,在上述时间段获得

3、正收益的公司401家,占比高达81%。可见,定增事件本身对于公司股价具有巨大影响,而投资机会也由此产生。尽管上述数据显示定向增发本身对相关公司股价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定增公司的股价表现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别。从历史案例看,定增公司在董事会预案日到证监会批复日的合计涨幅最高达到过6倍,但也出现过在相同时间窗口股价下跌60%的案例。同样是定增公司但股价收益率差别很大,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市场环境直接影响到定增公司的股价表现。在06-07年股票市场单边牛市的时候,定向增发概念深受市场追捧,但在08年的单边牛市中,定增股也会随行下跌。历史上出现负收益的定增公司,很大比例都是那些董事会预案日

4、和证监会批复日横跨了2008年下跌行情的公司。第二,定增目的也会影响定增公司的股价。如果定向增发的目的是为了资产注入、整体上市或者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会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定增公司的股价表现更为可观。但如果定增仅仅是为了项目融资,等待项目产生效益还要较长时间,市场对这类定增的认可度相对较低。第三,定增对象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股价表现。如果定增的认购对象包括了大股东、或者大股东关联方(且它们采取现金认购方式),就表明股东对公司未来的信心。但如果仅仅针对外部投资者发行,在二级市场上受到追捧的程度就较低了。第四,定增公司的行业属性也会影响到其股价表现。从历史数据看,医药、电信、汽车零配件、资源类行业的定

5、增公司股价表现较好,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行业都是国家鼓励扶持的行业,或者是资产重组较多涌现的行业;而银行、地产、食品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定增股票表现较弱,这可能是由于部分行业面临着政策压力或者是行业属性过于传统导致。此外,定增公司自身财务资质、定增发行规模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股价表现。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对具有定增概念的股票也需要进行筛选。要在市场环境转好的时机,综合考虑定增的目的、对象、行业属性、财务状况等多种因素,筛选出最可能被市场认可的股票,这样可以增强定增投资策略的效果。定增策略的操作环节定增概念能够带来股价收益,通常的操作过程是在董事会预案日买入该股,并持有到证监会批复日卖出。但在具

6、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在买入时遇到连续涨停如何办?定增股在董事会预案发布日常常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股票价格出现当日涨停甚至是连续涨停。历史上中山公用和海通证券都出现了连续13个涨停的情况。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如果定增股出现1-2个涨停,涨停打开后还可以追入,但如果连续5个以上的涨停就没有介入的价值,因为其最终收益率往往会小于连续涨停收益率。第二,定增股票下跌时如何止损?历史数据表明,定增股票在买入6个月内的最大回撤值的中位数是20%,最大回撤值=(阶段性峰值-峰值后的阶段性谷值)/阶段性峰值。我们应该把定增股票回撤20%作为止损点,当个股回撤率达到这个幅度,就应该强行平仓

7、止损。而在回撤率达到10%也应该采取减仓一半的策略。第三,定增股票是否需要调仓?定向增发的申请存在被证监会否决的可能,一旦发现增发被否的情况,则应立刻将该股调出组合。当然更好的办法是总结定向增发被否决的过往情况,在选股阶段就尽量避免买入这类股票。另外,如果定增公司所属行业环境急剧恶化,或者是定增公司陷入重大财务危机或者利空政策出台,也要把相关股票及时调出。勿被股市的平静所麻痹如果您一直定期查看自己的投资理财账目的话,可能会发现某种不寻常的现象。一周又一周,美国股市一路攀升,没有出现过明显回落。自2010年7月2日至2011年2月15日,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持续增长了30%,其间只下跌过13

8、次,降幅均在1%左右。从股票波动率指标来看,自1971年以来美国股市从未出现过涨幅如此之大而波动率如此之小的情况。但千万不可沾沾自喜。尽管许多投资者都预计美国股市仍将继续上扬,但分析师们却纷纷表示,这种平静的局面很难维持,而目前的风平浪静有可能是新一轮形势逆转的前兆。效力于南卡罗来纳州格林伍德市的格林伍德资本合伙公司(GreenwoodCapitalAssociates)的沃尔特托德(WalterTodd)表示:“现有状态若想进一步提升委实不易。”托德帮助管理着大约9亿美元的投资资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回购了价值6000亿美元的国库券,这使人们对美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也促使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

9、济进一步增速。因此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影响了投资者的乐观情绪,随好消息而来的股市波动率的减少就会使股票价格面临短期缩水的危险。今年1月28日,随着埃及抗议活动的进一步升级,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骤跌1.8%,为5个多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斯科特奥尼尔(ScottONeil)是奥尼尔数据系统公司(ONeilDataSystems)的基金经理和洛杉矶一家股市研究机构史密斯市场公司(MarketSmith)的总裁。他表示,尽管股市很快出现了反弹,但海外的政治风云可能会导致美国股市再度回落。保诚金融集团(PrudentialFinancial)的首席市场战略师昆西克罗斯比(QuincyKrosby)认为,

10、如果发展中国家央行坚持提高利率以应对本国通胀压力的话,美国股票也将会受挫下滑。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是美国股市的基准指标。去年第四季度,苹果电脑和联合包裹运送服务等一批公司的业绩超出了市场分析师们的预期,标准普尔股票指数随之上扬。彭博社收集的数据显示,还有更多的美国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超出了原有估计,达到至少最近4年以来的峰值。高于预期的企业收入,再加上失业率下降和制造业好转,这些迹象表明美国经济正在加快复苏步伐。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所作的一项投票调查显示,今年2月份美国基金管理者们对全球股市前景的乐观态度达到了最近10年来前所未有的程度。这项调查发现,有67%的回应

11、者在全球股票市场持有“超重级”头寸,这是自2001年4月该项调查首次开展以来的最高比例。相比之下,去年12月和今年1月达到“超重级”头寸的金融机构只分别占40%和55%。这67%的金融机构共管理着总额大约为5690亿美元的投资资金。观察一下股市波动率的数据就会发现,过度乐观对股市可能是一个不祥之兆。彭博社的数据显示,就在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持续攀升之际,一个被称为“30日实现波动率”(30-dayrealizedvolatility)的期权市场指标却下跌了69%,从2010年6月10日32.53点的峰值狂跌到今年2月15日的9.996点。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11月,“30日实现波动率

12、”一度升至82.21点,创下了自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以来的最高值。每当“30日实现波动率”降至10点以下并在这一水平停留至少3日后,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便会在下一个月平均增长0.3%。彭博社1962年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这相当于该指数月度平均涨幅的一半。1994年3月,“30日实现波动率”指标曾一度降至7.94点,而标准普尔股票指数则在随后的4月份下跌6.1%。不过,从彭博社的长期数据来看,股市会随着波动率的下降而逐渐反弹,在那次波动率降至10点及至更低点位后的一年中,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最终增长了9.2%,而平均增值也保持在了7.4%。保诚金融公司的克罗斯比认为,股市的短期回落可能

13、会促进股市的长期升值。她说:“假如股市不出现翻转,投资者就会心生疑虑,不敢贸然行事,因为他们怀疑股市会发生逆转。你希望看到股市回落,而它将是有利的,因为这将使股市以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上涨。”戴维凯利(DavidKelly)现任JPMorganFunds的首席市场战略师,他帮助管理着4500亿美元的资金。他认为,股市波动的减少会鼓励投资者加大资金投入,而这正是他们的应为之举。他说:“股票现在很便宜,对于大多数长期投资者来说,他们理应顺机而动,而不是一味地波段操作。”提要:近期美国股市波动率减弱,这种现象通常预示着股票低水平回报期的到来。中国应对粮食挑战民以食为天,但粮价上涨问题正在全世界蔓延。联

14、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跟踪的粮食价格指数在2月份就爬上了236点的高峰,为1990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自不待言,即使是在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模范生”的亚太地区,某些国家的粮价和其他农产品价格涨势也令人坐卧难安:孟加拉国1月份粮价同比上涨33%,其中大米价格在一年之内猛涨50%;印尼粮价上涨23%;粮价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因为粮食价格上涨对中低收入阶层打击最重,因此攸关社会稳定。今年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西亚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在某些国家达到了政权更迭和内战的地步,究其起源,直接的导火索便是高失业率和食品价格“一马当先”的通货膨胀压

15、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怪乎3月12日下午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农业部的记者会引起了众多关注;上世纪末曾预言中国将压垮全球粮食市场的莱斯特布朗也再度对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发出了悲观的声音。频遭饥馑冲击的中国历史说起来,中国农业发展成就可观,截至去年,中国已经连续七年实现粮食增产,粮食进口量只占全部消费量的1%,目前粮食库存达到了年消费量的40%,远远高于国际通行标准。在3月12日的记者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总经济师陈萌山也发布了安民告示,表示去年冬季以来蔓延众多地区的干旱对今年夏粮生产无严重影响,丰收有希望。但中国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后天压力巨大,处境不容乐观,在开放经济环境下更不能指望置身国际粮

16、食市场压力事外。“饥荒的国度(Thelandoffamine)!这是新中国建立前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称呼。确实,以中国历史上饥馑冲击之多,给人以这种看法不足为奇:且不说古代史书中不时见到的“饿殍遍地”、“人相食”之类记载,仅在上世纪20-40年代,中国就发生多次饿死数百万、上千万人的大饥荒,其中1929年黄河流域各省大旱一次就造成灾民3400万人,陕西88个县夏秋颗粒无收,饿死250万人,甘肃58个县饿死140万人;1920-1921年华北四省区旱灾和饥荒饿死1000万人;以至于民国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JohnLeightonStuart)称1949年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万-700万人死于

17、饥饿,人口学者统计的婴儿死亡率高达17%-20%,人口平均寿命仅35岁。饥荒频发源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纵览历史与地理,与古希腊文明生长的爱琴海区域不同,中华文明诞生在一片深受季风影响而气候复杂的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从秦王朝覆灭的西元前206年至1949年,历时2155年,我国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1092次,较大旱灾1056次,平均两年一次,黄河更号称“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其中西元前206年至1936年的2142年间,中国正史记载的灾害总数便有5150次,平均每4个月一次,其中旱灾、水灾分别为1035次、1037次。建设粮食安全的成就与挑战正是在应对形形色色的挑战中,诞生了

18、华夏文明,大禹以治水英雄资格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型的国家政权;也正是在应对饥荒挑战的压力下,农业成为“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国更是将农业文明推进到了全世界登峰造极的境地。战国时代,李悝在魏国推行“尽地力之教”,明确主张“农是国之本,农伤则国贫”;直到清朝,雍正仍然大声宣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自然灾害仍频繁发生,1950-2008年间,只有1952、1967、1970这三年受灾面积不到千万公顷,1990-2008年间每年受灾面积在3710.6万公顷(2004年)-5504.3万公顷(1994年)之间,成

19、灾面积在1629.7万公顷(2004年)-3437.4万公顷(2000年)之间,但中国共产党人硬是凭借强大动员能力,发动亿万农民忘我劳作三十年,修建了水利设施和农田改造工程,加上培育和推广良种,以及化肥生产增长,从20世纪80年代起,饥荒的阴影已逐渐远离中国人。到2008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52年的288公斤提高到了399公斤,中国创造了以世界10%耕地养活22%人口的奇迹,过度肥胖甚至成为越来越广泛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前期,建国前30年强调的“以粮为纲”方针一度颇受非议,重要理由之一是这一方针妨碍了农民从事比较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生产;但看看历史教训,看看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过度重视

20、经济作物生产而被粮食生产拖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有了近30年的经历,我们对“以粮为纲”应有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尽管如此,无论是在近期还是中长期,中国农业生产都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就近期而言,农业生产投入价格上涨正在损害其比较收益和农民生产的热情,其中油价上涨的冲击至关重要。毕竟,现代农业号称“石油农业”,无论是农业机械,还是化肥农药,都离不开石油和石油制品。西方国家主要中央银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来就奠定了油价等大宗商品暴涨的基础,席卷西亚北非的动乱又给油价火上浇油;日本大地震虽然在短期内减少了石油需求,从而压低了油价,但重建工作全面开始后石油需求和价格必定反弹回升,福岛核电站重大事故倘若

21、严重阻碍核电发展步伐,又会给油价上涨增添新的动力。目前,对于拥有众多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的中国农民而言,每亩粮食夏秋两季净收益不足700元(这是河南周口市市长徐光在2011年3月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供的数据),本来就不如外出打工半个月的工资,“民工荒”已经从沿海蔓延到内地,加薪潮席卷各地,农民外出务工收益进一步显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关键投入成本进一步上升,对农业比较收益和农民生产热情的损害可想而知。就中长期而言,农业基础设施荒废是我国粮食和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的最严重挑战。全面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本来也正是新中国开创的千秋大业,1951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不过1995.90万公顷,到毛泽东主席去

22、世的1976年已经扩大到了4498.10万公顷,而这一成就是在缺乏工业基础的条件下大量依靠以大寨人为优秀代表的亿万农民手拉肩扛一点点艰苦奋斗干出来的,但这笔遗产正面临丧失的风险。“我们现在还在吃着毛爷爷留下的饭”我遇到的一位留乡知青说的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账面统计看,近30年来有效灌溉面积总体上仍然持续扩大,2008年已达5847.17万公顷,但近两年的水旱灾害让我们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灌溉渠道大量废弃问题暴露无遗,而这些问题又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20世纪80年代前期,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轻率地全面否定水利工作,以至于建国六十年之际的官方总结性文献中作出了这样的评价:“1

23、949年至五五期间为水利投资高投入期,水利工程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水利基建投资占国家基建投资规模比例大于5%,其中二五、三五时期分别达到了8%和7.2%,是水利投资力度最大的时期,水利建设对恢复生产、安定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79年到七五末期,水利建设投资总量小,发展速度较慢,灌溉面积等工程能力效益基本上十年徘徊不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粮食安全问题陡然恶化后,不得不从1989年起重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两年的水旱灾害再次暴露出我们的水利设施荒废问题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应对潜在粮食和农业危机事已至此,如之奈何?在近期内,我们需要应对的是石油等农业生产基础投入品价格上涨

24、和由此造成的农业生产比较收益降低问题。必须明确,在国际市场高涨的能源价格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我国继续人为抑制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弊端已经远远大于可能存在的利益,这种制度在激励国内的成品油消费浪费、激励国际市场炒家肆无忌惮抬高油价、恶化产业结构、污染环境、造成交通拥堵等方面的“贡献”已经广为人知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下,这一体制通过削弱财政稳定性进而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性的风险正日益突出。因为几乎所有国家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低价成品油体制都建立在财政补贴基础之上,我国也不例外,而财政虚弱与货币危机之间素来存在不解之缘,近几年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国经济几度动荡,就是如此,而这些国家政府财政脆弱性的

25、根源之一就是扶摇直上的能源价格补贴,特别是成品油价格补贴。逐步理顺成品油价格,有助于巩固财政,进而巩固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性。而且,成品油价格补贴制度使得高收入阶层享受的补贴超过低收入阶层,不仅不合经济效率,也完全违背公平原则,逐步取消,势在必行在这个问题上决策者不能屈服于私车族的舆论压力。但在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们需要继续通过补贴等制度,降低其对农业之类弱势基础产业的负面冲击。对于粮食主产区,我们需要加大力度实施与粮食产量挂钩的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制度,激励地方政府和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消费环节,我们需要有序逐步适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借此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收益,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为缓

26、解此举对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冲击,我们可以同时增加对其补助,同时继续确保政府储备粮食对粮食市场行情的干预能力。须知在死亡200万300万人的1943年印度孟加拉大饥荒期间,孟加拉粮库储备充裕,饥荒成因很大一部分就应当归咎于粮商的投机。就中长期而言,我们需要正视问题,努力采取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我们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在这个问题上,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八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我们要抓的是落实。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关键是投入。我们需要下功夫解决水利田间工程、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问题,而

27、要做到这些需要巨大投入。河南周口还有7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后每亩可增产粮食240300斤,但改造投入每亩需要800元左右,农业区地方政府无力承受如此投入,需要中央和上级财政给予更大力度的投入。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农业曾经是中国工业化积累的主要来源;19501979年,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的资金约4500亿元,近年来政府对农业采取了“多予少取”方针,农业税已于2006年完全取消,但这种“予”不应仅仅表现在改善生活方面,更应当表现在改善生产条件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着力强调了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如规定土地出让收入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等,希望各地能够落实。“手里有

28、粮,心里不慌”;即使不是从事农业,也让我们多关注农业生产几分吧!时间:2011-04-0718:39:57作者: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译者:中国通胀何时休?中国央行再度加息了,这是自去年10月中以来的第三次,而且它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战斗仍未结束。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达到3%和6.06%。“就利率而言,还会有多次大幅加息,在经济周期的这个阶段,我们的实际利率仍然为负的事实令人警醒,”法国兴业银行(SociOtOGenerale)驻香港的首席亚洲经济学家格伦

29、马奎尔(GlennMaguire)说。中国政府必将把利率提至危机前的水平。摩根士丹利驻香港的经济学家王庆在2月7日指出,由于上半年发生经济过热的危险性越来越大,因此决策者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基准利率,要求银行追加准备金,并且让人民币升值,以缓解价格压力。中国政府正在销售中央储备粮以降低粮食价格,提供更多保障性住房,并且打击投机和囤积行为。有可能造成粮食减产的旱情以及新年出现的贷款热潮增加了通胀的风险。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加速,达到了年均9.8%。此次加息,人民银行对长期存款利率的提高幅度大于贷款利率。对存款人来说,5年期存款利率增加了45个基点。其目的是鼓励存款人把钱放入银行,而不是转移到证券或

30、地产领域,”CapitalEconomics公司驻伦敦的经济学家马克威廉(MarkWilliams)说。从宝钢到星巴克,各公司纷纷提价。中国人民银行去年12月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工资也在上涨,但是中国消费者比以往10年中的任何时候都更关心通胀问题。德意志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马骏说,政府深知1月的通胀指数会“高得吓人”,因此希望人们看到在3月初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它已经采取了行动。去年12月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说,中国的目标是把今年的通胀率控制在4%以内。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驻北京的经济学家孟原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预计“政府会加快采取紧缩措施”,将利率再提高1.5个百

31、分点。提要:3次加息之后,中国仍在与通胀搏斗。经济学家预计,要想缓解通胀,还得加息。时间:2011-02-2820:05:59作者:LiYanping,沙米姆亚当(ShamimAdam)译者:杨鸣娟笼罩在中国太阳能产业上的欧洲阴影去年对于英利绿色能源控股公司来说是一个好年景。这家中国公司专门生产光伏太阳能发电机组,可以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英利公司的财务总监李宗炜说,随着全球需求的增长,英利公司的产能翻了一番,工厂展开“全年365天、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运转,“我们出售各种型号的产品”。公司把所生产的几乎全部机组都卖到了欧洲,在那里,政府为太阳能发电企业提供慷慨的补贴。英利公司计划今年把生

32、产规模再扩大70%。无独有偶,包括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和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公司在内的其他中国太阳能企业都计划在2011年将产量进行两位数的扩张。位于纽约的Soleil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保罗莱明(PaulLeming)说:“中国所有大企业都在推行大规模的、极为激进的产能扩张计划。”但是它们所选择的时机也许并不理想。当中国公司奋起直追的时候,节俭的欧洲政府却在缩减对太阳能的补贴。德国计划到今年7月份将太阳能的上网电价补贴减少15%,电价补贴政策曾保证政府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太阳能电力企业生产的电力。法国、西班牙、捷克和其他欧洲国家也在减少对太阳能电力行业的支持。Solarbuzz市场调研公司的高级

33、分析师芬利科尔维(FinlayColville)说:所增加的产能远高于市场的吸收能力。”欧洲之所以要削减补贴,是因为其预算赤字已达到历史高点,而且国内还存在针对该政策的政治阻力,因为有人认为这种补贴的受益对象首先是像英利这样的外国生产商。法国在去年两次降低了对太阳能的上网电价补贴,其环境部长娜塔莉柯希亚斯柯莫里塞(NathalieKosciusko-Morizet)去年12月对议会说,法国的大部分新太阳能电池板“都是由中国生产的,而且伴随着高度可疑的碳足迹”,法国的环境政策必须是“在法国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补贴中国企业”。当月,法国政府在制定新的投资规则时对太阳能工程冻结了3个月。中国制造商的

34、首要任务是使其客户基础多元化。现在,它们极度依赖来自欧洲的市场需求,例如:英利公司去年6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德国。尚德公司的首席商务官安德鲁毕博(AndrewBeebe)说,他们打算通过扩大在美国和其他市场的销售来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2009年,来自欧洲的销售额占了尚德公司总收入的74%。去年,该公司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开办了一个占地11.7万平方英尺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厂,并将其在美国的工作人员数量增加了一倍,达到150人。其他公司则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国内。中国的电力公司正斥资数十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远距离电力传输,这是把电力从偏远的太阳能发电站和风力发电站传输到急需电力的城市的先决条件。

35、地方政府也开始提供更多的支持。1月6日,中电光伏公司签订合同,计划在南京火车南站的屋顶上安装7兆瓦的太阳能发电机组。1月10日,CNPV太阳能电力公司则在中国山东省完成了价值2500万美元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该项目会生产7兆瓦的太阳能电力。李宗炜说,英利公司2010年在国内的销售额“很小”,但是今年将会出现增长,达到总收入的10%。去年,中国的太阳能发电总需求大概只有400到480兆瓦,这虽然相当于前年的两倍,但是仍然远低于德国市场的规模,德国在2010年的太阳能发电规模为8000至9000兆瓦。彭博社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wEnergyFinance)驻北京的分析师应俊(JunYing)说:“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中国今年的市场需求也不会超过860兆瓦。他说:“如果你看看中国企业正在增加的产能,就知道需求还是太小。”Soleil证券的莱明说:“对混乱的太阳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