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艾灸的制作方法_第1页
本草纲目艾灸的制作方法_第2页
本草纲目艾灸的制作方法_第3页
本草纲目艾灸的制作方法_第4页
本草纲目艾灸的制作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草纲目艾灸的制作方法手工制作艾绒是比较费时的,如果买艾叶制作的话,从价格和质量上都不如直接买艾绒比较好。基本的制作方法:艾叶晒干至手 稍捏即碎;用手或搓衣板搓艾叶至粗艾绒成团;期艾绒至太阳下曝晒;在筛子上搓艾绒,可见青叶纷纷而下;再到太阳下曝 晒,在筛子上搓艾绒;如此反复3-5遍,至艾绒到黄白色。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 此称为陈年熟艾。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 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艾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

2、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 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 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 厘米的艾卷。间隔物的制作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 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 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

3、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 间刺出筛孔后应用。很多人对于艾灸产生的的烟雾感到无法忍受,目前有些生产厂家对艾灸条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了无烟艾灸条,同传统相 比没有味道,更容易让人接受。如果是保健养生,可以灸中脘、关元、腰阳关、足三里四个重要穴位。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熏烤。距离2-3厘米, 温度适宜,要勤刮灰,注意不要烫伤。要注意的是:1,不能接触皮肤;2,开始要有二厘米的距离。根据自己的忍受能 力和局部充血红晕的情况,调整艾条的距离,如果不赶时间的话,最好距离稍远一点,灸的时间长一点,效果也会好一 点;3,距离可以时近时远,就是见热了

4、就拉开一点,感到不够热又靠近一点,总之,以不灼伤皮肤为原则。艾灸的常用穴位艾灸的常用穴位(穴道)很多但是最常用的穴位(穴道)就是关元、命门、足三里、中脘是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 脾土肥沃,肾水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关元穴关元穴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 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

5、,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 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命门穴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中脘穴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 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

6、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神阙穴: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阳之功。此穴多用隔物灸。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 亦且延年。”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具体方法是:以药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 艾炷每次35壮,药末可选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等。温和灸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易学易会。具体方法如下:将艾卷燃着一端,在足三里(在膝下三寸。以手掌心 按膝上,中指尽处向外侧横开一指即是此穴)、神阙(即肚脐眼)等穴位上薰灸。先反复测度距离,感局部温热舒适而 不灼烫,即固定不动(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以施灸

7、部位出现红晕为度。作为保健可隔日或三日一次。清晨或睡前皆 宜,每次10 15分钟。终年灸此穴,不仅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还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 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之作用。一般来说,人身上的很多的穴位大多可以使用艾灸,只要长期坚持都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作用。艾灸能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非特异性感染所致的前列腺炎性改变,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多因寒湿瘀阻,气滞血瘀, 败精阻滞所致,属中医“精浊”、“劳淋”范畴。常用穴位:中极、会阴穴。方法:先仰卧或坐位取中极穴,用艾条悬灸2030分钟后,再俯卧屈膝(膝胸位),使会阴部充分暴露,以此穴为 中点,

8、用艾条悬灸,由尾骨尖开始,越过肛门,经会阴沿阴囊后中线至其尽处,来回灸2 03 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 红晕而不灼热能耐受为度,每天一次,严重者每天23次,10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23天,再做下一疗程,连 续24个疗程。作用机理:中极穴位于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处,乃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又系膀胱募穴;会阴穴,在会阴 部,当阴囊与肛门连线中点处。两穴均有补肾培元、清热利湿功能。加上艾(灸)火的热力(温热刺激),共奏补肾通 淋、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瘀、消肿散结作用,故对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所致疼痛及其相应症状能逐渐减轻, 乃至消失。灸疗对那些阳虚、气滞、血瘀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尤为适宜。

9、气滞血瘀型选灸血海、气海、阳陵泉等穴位;肾阴虚型, 选灸足三里、三阴交、会阴等穴位。每次灸20分钟左右,或先针后灸,或针与灸隔日交替使用。目前一些厂家在传承祖国五千年中医药文化基础上,融传统艾灸疗法与现代电子、磁疗、脉冲等理疗技术为一体,研究 开发了低频多功能艾灸仪系列专利产品,生产利用艾灸和现代电磁技术相结合,生产出了前列腺艾灸治疗仪,用于治疗 作用范围: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及其引起的性功能障碍。艾叶在治病中的使用方法艾叶又名艾蒿、蕲艾、灸草,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被誉为“医草”。烟熏取干艾叶(陈久者为好,药店有售)50克左右,点燃后关闭门窗,烟熏45分钟后开门窗通风。熏艾对金黄色葡萄

10、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和结核杆菌等均有杀灭和抑制作用。艾灸以艾叶轧成艾绒或制成艾绒条,用于灸法,可调节胃肠运动、血管舒张收缩、肾上腺分泌等功能,增强机体免疫能 力。常用保健艾灸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命门、神阙等。外敷艾叶逐寒湿疗效显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 不可言。”据此可制作艾袋:取艾叶500克,用布缝一个15x25厘米的袋子,装入艾叶,兜在肚脐处,对老人脐腹冷痛、 妇女寒性痛经和寒湿引起腰膝疼痛疗效显著;艾枕:取艾叶1000克,用布包做成艾枕,对风寒湿引起的头痛、头重有辅 助疗效;艾垫:用艾叶缝制鞋垫,垫

11、于鞋内,能治脚气、足癣、冻疮等。外洗治黄水疮,以陈艾叶60克,加水1500毫升大火煮沸35分钟,待温度适宜时浸泡熏洗患处。内服治痢疾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皮各等份,共为细末,以酒煮烂饭为丸(梧桐子大),一日两次,每次空腹 服20丸。艾灸分类:(一)、艾灶灸:即用艾绒或艾粉做成因锥型或自贴灸型进行施灸。A:直接灸一将艾泣直接放在皮肤上灸至起泡,对咳喘、肺痨、痞块有良好的作用。B:间接灸一即隔物进行施灸、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等。(二)、艾条灸:A、温和灸: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进行熏灸,病人感到舒适无灼痛感,以皮肤潮红为度。B、在啄灸: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象鸟雀啄食一样

12、,一起一落,一远一近。C、回旋灸:将点燃的文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2-3cm左右移动,往返回旋。D、太乙神针:加十一味中药制成的药艾条,点燃药艾条,用七层棉布包裹着艾火,紧按在穴位上,稍停留1-2分钟。如感 觉过热可提起等热减再灸。E、雷火神针:加八味中药制成的药艾条,灸法同太乙神针。(三)、温针灸:把针插入艾绒球或艾粒边燃烧边行针。(四)、灸器灸:把艾灸放在灸器里施灸。(五)、天灸:与直接的灸法相同,千旦有蒜泥灸、毛莨灸、斑蟊灸、早莲灸、白芥子灸,吴某芙灸之分。(六)、灯火炙:用灯草蘸油点燃火苗对准穴位猛一接触,迅速 离开,反复若干次。艾灸的制作与治病方法“一针二灸三用药”,这是中医治病的原则,

13、由此看来灸的重要。常用的灸有艾灸,盐灸, 灯火灸,香火灸,烟头灸等。在艾灸中有艾条悬灸,艾柱坐灸。还可分为损伤灸和无损伤灸, 这里介绍一下无损伤艾灸。它既可治病又可健身,还可美容,安全可靠无禁忌。艾条悬灸:1。将点然的艾条对准患处或穴位灸,热了离远一点,不热了就离的近一点,艾条燃烧的的 灰多了用棍拨掉,也可吹掉,弹掉。将皮肤灸到潮红色。2。对准患处或穴位划圆运动灸,想补就顺时针划圆,想泻就逆时针划圆。面积可大可小, 跟据需要来决定。灸到皮肤潮红。3。鸡啄灸,像鸡啄米样灸,持艾条的手腕要用力点向患处或穴位,再抬起来或拉向别处, 反复这个动做,灸到皮肤潮红。4。导引灸,与鸡啄米灸类似,用力点下去后

14、顺经络往下拖灸,反复拖灸就会将病气拖着下 行,直至排出体外。这样灸法很容易打通艾火经过地方的经络,是很高级的灸法。也要灸到皮 肤潮红艾柱隔药灸:将艾绒做成直径三厘米大小的艾柱,再将新鲜的生姜,蒜切成二,三毫米厚的片,用牙签 或三棱针扎上一些孔,放到要灸的位置上,把点然的艾柱坐放到姜片上灸。一片姜不够大,可 以把姜片的一边切成直线,把两片姜的直线对在一起。灸热了再垫一层。根据需要还可以垫大 蒜片,膏药,盐,中草药等。盐和中草药事先要用纱布包好,或装到小布袋中。生姜解表解表 效果好,大蒜去寒效果好。坐灸的效果好于悬灸艾灸后如果口干渴,要及时喝几口凉开水或别 的冷饮以解除火气。艾灸的主要作用:艾的通

15、串力很强,能疏通经络,去寒,去风,去湿,活血。灸,就是用 火长时间的烤,起做用的不是燃烧时冒出的烟,而是燃烧时辐射出的一种肉眼看不见的能量。 燃烧的热量增强了它的这些作用的力度,所以对虚寒淤滞之疾尤为适合。补气活血,补虚泻实, 清热利湿,培元固本,修复退化损伤,美容驻颜,强身保健-凡病皆可用也。艾叶的采收和艾条的制做:采收艾叶时尽量选择还未分杈的艾蒿的叶,太嫩了气不足,太 老了气也老。南方宜在五六月分采,北方宜在六七月分采。采回的艾叶晾晒干后搓成绒,这就 叫艾绒,艾绒是艾灸的基本原料。将艾绒用卫生纸卷成条状,就叫艾条。做成柱状就叫艾柱。 艾条的粗细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决定。粗,燃烧的时间长,作用

16、力强,灸的面积也大。保健用 的艾条直经在2.5到3厘米最好。艾柱的大小也是根据需要来决定的,一般直经在要3厘米以上。太乙真人灸脐法:是一种很好的保健疗法,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强壮人的身体,对各种 慢性病也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兴趣者不防一试。具体做法是:乳香.没药.附子.肉桂各等分, 再加上小回香和公丁香研成细粉沫,放入瓶中密封。用时取一些药粉放到肚脐眼中,把切好的 生姜片盖到药粉上,再将点燃的艾柱放到姜片上灸,灸热了就在姜片上面再加一层姜片,再热 了就再加一层姜片一;也可用艾条悬灸姜片。当灸到印堂发热,下达涌泉,四肢微汗为止,每 周一次,连灸九周。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

17、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 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有六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 中有越人熏之以艾i土,孟子中也有i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i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艾灸能激发、提 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艾灸,就是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 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护理上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

18、等。1、艾条灸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必要时备艾灸盒。操作方法: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24cm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感烧灼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中途艾绒烧灰较多时,应将绒灰置于弯盘中,避免脱落在病人身上。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盒内纱隔层上,灸盒放 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达到艾灸的目的。2、艾柱灸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操作方法:将艾绒放入艾柱器内,根据病情,制成大小适宜之艾柱。将艾柱置于应灸穴位上,点燃艾柱顶端。等艾柱燃至病人感发烫时,

19、即用镊子取下放入弯盘,另换一艾柱,继续点燃。一般每次灸35壮(每个艾柱谓一壮)。3、隔姜灸、隔蒜灸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艾柱器、火柴、镊子、弯盘,根据需要准备切成0.20.3cm厘米薄,直径约2cm的 鲜姜片或鲜大蒜头横切成片数片(或用大蒜捣泥,取0.3cm厚的大蒜泥敷于穴位皮肤)。操作方法:暴露应灸部位。取鲜姜片或蒜片(或蒜泥),放于穴位,上置艾柱。点燃后待病人感灼热时即更换艾柱,连灸35壮。脐部也可敷食盐后,置艾柱灸之,称隔盐灸,或在穴位放其它药物如附子片等,统称间接灸法。4、艾灸护理行艾灸时,须注意病人保持舒适体位,以免病人自行移动时,艾灰脱落或艾柱倾倒而发生烫伤或烧坏衣被。艾条灸时,要注意燃点的距离,太近则易烫伤,太远则疗效不佳,应随时询问病人温热感,并观察局部潮红程 度。行艾柱灸时,更应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灸后如起小水泡,一般不须处理或涂龙胆紫,较大水泡应消素后用无菌针头刺破,涂上龙胆紫或金万红软膏。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之艾条套入玻璃试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 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艾灸毕应为病人盖好衣被,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凡颜面、五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