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代码07341_第1页
课程名称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代码07341_第2页
课程名称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代码07341_第3页
课程名称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代码07341_第4页
课程名称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代码0734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0课程名称: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 课程代码:07341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是基础教育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具有文学性、历史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第一,学习经典文学作品。选取周秦以来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学经典,使考生获得基本的文学常识和文学史知识。第二,培养文学趣味。将文学史知识与个人人格的培育和趣味的养成结合起来,达到优化认知的心灵的目的。第三,建立中国文学史、文化史和艺术史的知识结构。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掌握基本的文学作品知识和文学史常识,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悠久传

2、统和主要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对于基本常识要熟练掌握,对于文化常识能够正确判断。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言说方式和艺术特点,能运用文学、语言学、美学、历史等相关知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学现象、文学流派进行分析和评述,在宏观上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线索。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在中文类专业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由此可以拓展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知识的理解,具有文史合一的特征。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应该首先对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古代汉语等课程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前端课程,学习本课有助于认识和理解中国现代文

3、学的传统渊源,认识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变迁,从而更深刻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学现象、文学流派等。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总绪论学习目的与要求认识文学史著作的文学本位,理解文学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因素,掌握中国文学史发展的主要阶段。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识记:文学史著作应该立足于文学本位(重点)理解:撰写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次重点)应用:从文化学视角考察文学(次重点)(二)中国文学的演进识记: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重点)理解: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次重点)应用:复古与革新(一般)(三)中国文学史的分期识记:中国文学史的“三

4、古、七段”(重点)理解: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一般)第一编 先秦文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先秦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理解主要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 HYPERLINK ada99:004.htm t _self 绪论识记:诗乐舞紧密结合(次重点)理解:先秦文学文史哲不分(重点)应用: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一般)(二) HYPERLINK ada99:005.htm t _self 上古神话识记: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一般)理解: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重点)应用: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一般)(三) HYPERLINK ada99:006.htm t _

5、self 诗经识记:诗经的编订和体制(一般)理解:诗经的内容(重点)应用:诗经的艺术特点(次重点)(四)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识记:从甲骨卜辞到春秋(次重点)理解:左传的叙事(次重点)应用: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重点)(五)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识记: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重点)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重点)应用: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次重点)(六)屈原与楚辞识记: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一般)理解:离骚的内容(重点)应用:楚辞的流变和屈原的地位(次重点) 第二编 秦汉文学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主要作家作品的艺术特点,掌握其思想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绪论识记: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一般)

6、理解: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重点)应用:汉代文学样式的嬗变及其分期(次重点)(二) HYPERLINK ada99:011.htm t _self 秦及西汉散文识记:吕氏春秋的语言(次重点)理解:李斯的散文(重点)应用:贾谊的政论文(一般)(三) HYPERLINK ada99:012.htm t _self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识记:骚赋体及“九体”(重点)理解:枚乘和“七体”(次重点)应用:扬雄四赋(次重点)(四) HYPERLINK ada99:013.htm t _self 司马迁与史记识记: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重点)理解:史记的叙事艺术(次重点)应用:史记的地位和影响(重点)(五) HY

7、PERLINK ada99:014.htm t _self 两汉乐府诗识记: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一般)理解: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重点)应用: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次重点)(六) HYPERLINK ada99:015.htm t _self 东汉辞赋识记:班固、张衡的京都赋(重点)理解:抒情小赋的出现(一般)(七) HYPERLINK ada99:016.htm t _self 汉书及东汉散文识记:汉书的内容(重点)理解:吴越春秋的艺术特点(次重点)(八) HYPERLINK ada99:017.htm t _self 东汉文人诗识记:班固的诗歌(重点)理解: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一般)第三编

8、魏晋南北朝文学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文学自觉的意义,掌握诗歌、骈文、小说的艺术特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绪论识记:文学的自觉(重点)理解:乱世与乱世文学(次重点)应用:玄学对文学的渗透(重点)(二) HYPERLINK ada99:071.htm t _self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识记:曹操的乐府诗(一般)理解:曹植的诗歌(重点)应用: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重点)(三) HYPERLINK ada99:072.htm t _self 两晋诗坛识记:太康诗风的特征(次重点)理解:郭璞的游仙诗(一般)应用:王羲之与兰亭唱和(次重点)(四) HYPERLINK ada99:073.htm t

9、_self 陶渊明识记:陶渊明的田园诗(重点)理解:陶诗艺术及其渊源(一般)应用:陶渊明的典型意义(重点)(五) HYPERLINK ada99:074.htm t _self 南北朝民歌识记: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重点)理解: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次重点)(六) HYPERLINK ada99:075.htm t _self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识记:山水诗的兴盛(重点)理解:鲍照及其创新(重点)(七) HYPERLINK ada99:076.htm t _self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识记:沈约、谢脁与永明体(一般)理解:齐梁诗人集团(次重点)(八) HYPERLINK ada99:

10、077.htm t _self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识记:北朝文化与文学(一般)理解:南北文风的交融(重点)应用:庾信诗歌的地位(次重点)(九) HYPERLINK ada99:078.htm t _self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识记:南朝美文的衍化(次重点)理解: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一般)(十) HYPERLINK ada99:079.htm t _self 魏晋南北朝小说识记: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重点)理解:志怪与志人小说(重点)应用: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次重点)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贬谪生活对于文学的影响,掌握重要诗作的艺术特点与思想内容。二、考核知

11、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绪论识记:诗人的人生信仰、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重点)理解:贬谪生活对于文学的影响(重点)应用:道家、道教对文学的影响(次重点)(二) HYPERLINK ada99:081.htm t _self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识记:南北文学的合流(一般)理解: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次重点)应用:陈子昂与唐诗风骨(次重点)(三) HYPERLINK ada99:082.htm t _self 盛唐的诗人群体识记:王维的诗(重点)理解:王昌龄的诗(次重点)应用:高适的诗(次重点)(四) HYPERLINK ada99:083.htm t _self 李白识记:李白的思想与

12、人格(重点)理解:李白歌行的价值(重点)应用: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次重点)(五) HYPERLINK ada99:084.htm t _self 杜甫识记:杜诗的诗史性质(重点)理解:杜甫的律诗(重点)应用:杜诗的地位与影响(次重点)(六) HYPERLINK ada99:085.htm t _self 大历诗风识记: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一般)理解:李益的边塞诗(次重点)(七) HYPERLINK ada99:086.htm t _self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识记: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一般)理解:韩愈诗歌的意象类型(重点)应用:李贺诗歌的艺术表现(八) HYP

13、ERLINK ada99:087.htm t _self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识记: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一般)理解:白居易的诗歌主张(重点)应用:长歌行的艺术成就(次重点)(九) HYPERLINK ada99:088.htm t _self 散文的文体与文风改革识记: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一般)理解:韩愈、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次重点)(十) HYPERLINK ada99:089.htm t _self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识记:唐传奇及其嬗变(一般)理解:唐传奇的表现艺术(次重点)(十一) HYPERLINK ada99:090.htm t _self 晚唐诗歌识记: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一

14、般)理解:苦吟诗人(次重点)应用: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重点)(十二) HYPERLINK ada99:091.htm t _self 李商隐识记: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一般)理解:李商隐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及其成因(次重点)应用:李商隐对诗歌发展的推进(一般)(十三) HYPERLINK ada99:092.htm t _self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识记: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一般)理解:花间词风(重点)应用: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次重点)第五编 宋代文学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掌握重要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思想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绪论识记: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

15、的影响(一般)理解: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重点)应用: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次重点)(二) HYPERLINK ada99:019.htm t _self 宋初文学识记: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一般)理解:宋初的晚唐体诗人(重点)应用:西昆体的盛衰(一般)(三) HYPERLINK ada99:020.htm t _self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识记:对五代词风的因革(次重点)理解:开拓词境的尝试(一般)应用:柳永词的新变(重点)(四) HYPERLINK ada99:021.htm t _self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识记:欧阳修的散文(一般)理解:梅尧臣的诗歌(重点)应用

16、:王安石的散文(次重点)(五) HYPERLINK ada99:022.htm t _self 苏轼识记:苏轼的创作道路(一般)理解:苏轼诗歌的精神(重点)应用:苏轼词的风格(次重点)(六) HYPERLINK ada99:023.htm t _self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识记:黄庭坚的诗歌(一般)理解:陈师道的诗歌(次重点)应用:江西诗派的形成(一般)(七) HYPERLINK ada99:024.htm t _self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识记:黄庭坚的词(一般)理解:晏几道的诗歌风格(次重点)应用:秦观的伤心词(八) HYPERLINK ada99:025.htm t _self

17、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识记:李清照词的意境(一般)理解:朱敦儒的人生道路(次重点)应用:张元干的词(一般)(九) HYPERLINK ada99:026.htm t _self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识记:陆游的诗歌渊源(一般)理解:陆游诗歌的特点(重点)应用:诚斋体的艺术特征(一般)(十) HYPERLINK ada99:027.htm t _self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识记:辛弃疾的创作道路(次重点)理解:辛词的艺术成就(次重点)应用:辛派先驱张孝祥(一般)(十一) HYPERLINK ada99:028.htm t _self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识记:姜夔的咏物词(一般)理解:吴文英亦梦亦幻

18、的境界(一般)(十二) HYPERLINK ada99:029.htm t _self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识记:胡铨、陈亮等人的政论文(次重点)理解:理学家的文论(重点)(十三) HYPERLINK ada99:030.htm t _self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识记:永嘉四灵的诗风(一般)理解:宋末诗人的两个群体(次重点)应用:金诗发展的三个阶段(一般)第六编 元代文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元曲的发展脉络,掌握主要戏曲名作的艺术特点与思想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绪论识记:叙事文学成为主流(一般)理解:散曲之为“散”(次重点)应用: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的吻合(一般)(二) HYPERL

19、INK ada99:032.htm t _self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识记:说话“四家”(一般)理解:小说话本的体制(次重点)(三) HYPERLINK ada99:033.htm t _self 关汉卿识记:关汉卿的创作旨趣(一般)理解:救风尘与关汉卿的喜剧创作(次重点)应用:窦娥冤与关汉卿的悲剧创作(重点)(四) HYPERLINK ada99:034.htm t _self 王实甫的西厢记识记:崔莺莺故事的创新(次重点)理解:西厢记的戏剧冲突(重点)应用:西厢记的人物塑造(一般)(五) HYPERLINK ada99:035.htm t _self 白朴和马致远识记:梧桐雨的意蕴(一般)

20、理解:墙头马上的思想内涵(次重点)应用: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一般)(六) HYPERLINK ada99:036.htm t _self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识记:大都作家群的形成(一般)理解:河北作家群的杂剧创作(次重点)应用:山东作家群的杂剧创作(一般)(七) HYPERLINK ada99:037.htm t _self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识记:以杭州为中心的戏剧圈(一般)理解:倩女离魂的思想内涵(重点)(八) HYPERLINK ada99:038.htm t _self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识记:南戏的形成与体制(一般)理解:琵琶记的悲剧意蕴(重点)应用:琵琶记的艺术成就(次重点)(

21、九) HYPERLINK ada99:039.htm t _self 元代散曲识记:散曲的文体风格与审美取向(一般)理解:书会才人作家(次重点)应用:散曲文体的日趋成熟完善(一般)(十) HYPERLINK ada99:040.htm t _self 元代诗文识记:元代诗文对唐宋诗文的沿革(一般)理解:“雅正”的文学思潮(重点)第七编 明代文学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明代小说与传奇的基本常识,掌握小说与传奇名作的艺术特点与思想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绪论识记:审美趣味的转变(一般)理解:弘扬个性和对人欲的肯定(重点)应用: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次重点)(二) HYPERLINK ada

22、99:042.htm t _self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识记:三国志演义的主要版本(一般)理解:三国志演义的主旨(重点)应用: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次重点)(三) HYPERLINK ada99:043.htm t _self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识记:水浒故事的流传和发展(一般)理解:水浒传的思想内涵(重点)应用: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重点)(四) HYPERLINK ada99:044.htm t _self 明代前期诗文识记:高启的文学创作(一般)理解:台阁体的特征(重点)应用:八股文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次重点)(五) HYPERLINK ada99:045.htm t _self

23、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识记: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一般)理解:格调说中的重情色彩(重点)应用:前后七子的文学影响(次重点)(六) HYPERLINK ada99:046.htm t _self 明代杂剧的流变识记:转型期杂剧的特征(一般)理解:徐渭及其讽世杂剧(重点)(七) HYPERLINK ada99:047.htm t _self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识记:传奇的渊源及其体制(一般)理解:四大昆腔与昆腔的发展(重点)(八) HYPERLINK ada99:048.htm t _self 汤显祖识记:人生的“至情”论(一般)理解:“临川四梦”的内容(重点)应用:汤显祖的影响(次重点)(九) HYP

24、ERLINK ada99:049.htm t _self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识记:西游记的题材演化(一般)理解:富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重点)应用:神幻世界的奇幻美与诙谐性(次重点)(十) HYPERLINK ada99:050.htm t _self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识记: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一般)理解:金瓶梅的悲剧性(重点)应用:金瓶梅的影响(次重点)(十一) HYPERLINK ada99:051.htm t _self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识记: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一般)理解:“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重点)应用:体式和语言的变化(一般)(十二

25、) HYPERLINK ada99:052.htm t _self 晚明诗文识记:“童心说”(次重点)理解:以“性灵说”为内核的文学主张(重点)应用:小品文的创作特色(次重点)(十三) HYPERLINK ada99:053.htm t _self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识记:嘉靖以后散曲创作的繁荣(次重点)理解:明代歌词创作的繁荣(重点)第八编 清代文学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清代的文化语境与文学发展的关系,掌握清代文学名著的艺术特点与思想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绪论识记:文化专制独尊程朱理学(一般)理解:文学中的人文意识(重点)应用:文学古典形态的再度辉煌(次重点)(二) HYPERLIN

26、K ada99:055.htm t _self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识记:主要的遗民诗人(一般)理解:古文三大家(重点)应用:词的中兴(次重点)(三) HYPERLINK ada99:056.htm t _self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识记:李渔的风情喜剧(一般)理解:长生殿的艺术风格(重点)应用:桃花扇的戏剧结构(次重点)(四) HYPERLINK ada99:057.htm t _self 清初白话小说识记:两种续法仿造与假借(一般)理解:荒唐的因果报应模式(重点)应用:李渔的小说创作(次重点)(五) HYPERLINK ada99:058.htm t _self 聊斋志异识记:

27、聊斋志异的创作与成书(次重点)理解:神怪、梦幻的艺术(重点)(六) HYPERLINK ada99:059.htm t _self 儒林外史识记:科举扭曲的社会和文人(一般)理解:杜少卿形象的人文内涵(重点)应用: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次重点)(七) HYPERLINK ada99:060.htm t _self 红楼梦识记:贾宝玉和人生悲剧(重点)理解:写实与诗化的融合(重点)(八) HYPERLINK ada99:061.htm t _self 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识记:袁枚及性灵派诗人(一般)理解:义法说和雅洁的审美标准(次重点)应用:骈文复兴及文化背景(一般)(九) HYPERLI

28、NK ada99:062.htm t _self 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识记:长篇小说的多样化(一般)理解:传奇、杂剧创作的最后阶段(重点)第九编 近代文学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近代政治发展与文学之间的双向互动,掌握文学改良与革命的主要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绪论识记:现代化传媒的发展(一般)理解:政治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重点)应用:文学观念的变化(次重点)(二) HYPERLINK ada99:064.htm t _self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识记:以“史官”自处的社会批判精神(一般)理解:个性解放的呼喊(次重点)(三) HYPERLINK ada99:065.htm t _

29、self 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识记:侠义公案小说的基本趋向(一般)理解:人情世态小说的发展趋势(重点)应用:地方戏的发展与京剧的兴盛(次重点)(四) HYPERLINK ada99:066.htm t _self 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识记:“诗界革命”与黄遵宪的新派诗(一般)理解:新体散文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重点)应用:康有为的浪漫主义歌唱(次重点)(五) HYPERLINK ada99:067.htm t _self 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识记:小说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一般)理解:官场现形记的思想内容(重点)应用:戏剧改良运动的勃兴(次重点)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

30、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教材1、指定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2、参考教材章培恒,骆

31、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上中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