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蒸发方案(以NaOH为例)_第1页
多效蒸发方案(以NaOH为例)_第2页
多效蒸发方案(以NaOH为例)_第3页
多效蒸发方案(以NaOH为例)_第4页
多效蒸发方案(以NaOH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NaOH 蒸 发 系 统 设 计目录章 前言11 概述 第二章 蒸发工艺设计计算21蒸浓液浓度计算 22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差的确定221 各效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22 2 各效由于溶液静压强所因引起的温度差损失223 由经验不计流体阻力产生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K的确定23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计算24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和有效温度差在各效中的分布以及传热系数25 温差的重新分配与试差计算25 1重新分配各效的有效温度差,252 重复上述计算步骤26计算结果列表 第三章 NaOH 溶液的多效蒸发优化程序部分31 具体的拉格朗日

2、乘子法求解过程32 程序内部变量说明33 程序内容:34 程序优化计算结果35 优化前后费用比较第四章 蒸发器工艺尺寸计算4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41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412 循环管的选择413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414 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确定42 接管尺寸的确定421 溶液进出422 加热蒸气进口与二次蒸汽出口423 冷凝水出口 第五章、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51 气液分离器52 蒸汽冷凝器521 冷却水量522 计算冷凝器的直径52 3 淋水板的设计53泵选型计算54预热器的选型 第六章主要设备强度计算及校核61 蒸发分离室厚度设计 6 2加热室厚度校核 第七

3、章小结与参考文献:符号说明希腊字母:c比热容, KJ/(Kg.h 对流传热系数, /m2. d管径, m温度差损失,D直径, m 误差,D 加热蒸汽消耗量, Kg/h热损失系数, f 校正系数,阻力系数,F进料量, Kg/h导热系数, /m2. g 重力加速度, 9.81m/s2粘度, Pa.s h 高度, m密度, Kg/m3H高度, m k杜林线斜率K 总传热系数, W/m2.加和L 液面高度, m 系数加热管长度, m 淋水板间距, m 下标: 效数1,2,3 效数的序第 n效0进料的压强, Pai内侧r R S t T u U V W热通量, W/m2 m 平均 传热速率, W o 外

4、侧 汽化潜热, KJ/Kg p 压强 热阻, m2./Ws污垢的 传热面积, m2 w 水的 管心距, m w 壁面的 蒸汽温度, 流速, m/s蒸发强度, Kg/m2.h 上标: 体积流量, m3/h:二次蒸汽的 蒸发量, Kg/h:因溶液蒸汽压而引起的W质量流量, Kg/h x 溶剂的百分质量 ,:因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因流体阻力损失而引起的第一章前言11概述1蒸发及蒸发流程蒸发是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含有不挥发性杂质如盐类)的溶液沸腾,除去其中被汽化单位部分杂质,使溶液得以浓缩的单元操作过程。蒸发操作广泛用于浓缩各种不挥发性物质的水溶液,是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中较为常见的单元操作 。化工生

5、产中蒸发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目的:1获得浓缩的溶液产品;2、将溶液蒸发增浓后,冷却结晶,用以获得固体产品,如烧碱、抗生素、糖等产品;3、脱除杂质,获得纯净的溶剂或半成品,如海水淡化。进行蒸发操作的设备叫做蒸发器。 蒸发器内要有足够的加热面积,使溶液受热沸腾。溶液在蒸发器内因各处密度的差异而形成某种循环流 动,被浓缩到规定浓度后排出蒸发器外。蒸发器内备有足够的分离空间,以除去汽化的蒸汽夹带的雾沫和液 滴,或装有适当形式的除沫器以除去液沫,排出的蒸汽如不再利用,应将其在冷凝器中加以冷凝。蒸发过程中经常采用饱和蒸汽间壁加热的方法,通常把作热源用的蒸汽称做一次蒸汽,从溶液蒸发出来 的蒸汽叫做而次蒸汽。2蒸

6、发操作的分类 按操作的方式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工业上大多数蒸发过程为连续稳定操作的过程。 按二次蒸汽的利用情况可以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若产生的二次蒸汽不加利用,直接经冷凝器冷凝 后排出,这种操作称为单效蒸发。若把二次蒸汽引至另一操作压力较低的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气,并把若干个 蒸发器串联组合使用,这种操作称为多效蒸发。多效蒸发中,二次蒸汽的潜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提高 了加热蒸汽的利用率。按操作压力可以分为常压、加压或减压蒸发。真空蒸发有许多优点: 1)、在低压下操作,溶液沸点较低,有利于提高蒸发的传热温度差,减小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2)、可以利用低压蒸气作为加热剂;3)、有利于对热敏性

7、物料的蒸发;4)、操作温度低,热损失较小。 在加压蒸发中,所得到的二次蒸气温度较高,可作为下一效的加热蒸气加以利用。因此,单效蒸发多为 真空蒸发;多效蒸发的前效为加压或常压操作,而后效则在真空下操作。3蒸发操作的特点从上述对蒸发过程的简单介绍可知,常见的蒸发时间壁两侧分别为蒸气冷凝和液体沸腾的传热过程,蒸 发器也就是一种换热器。但和一般的传热过程相比,蒸发操作又有如下特点 :(1)沸点升高蒸发的溶液中含有不挥发性的溶质,在港台压力下溶液的蒸气压较同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低 ,使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液的沸点,这种现象称为溶液沸点的升高。在加热蒸气温度一定的情况下,蒸 发溶液时的传热温差必定小于加热唇

8、溶剂的纯热温差,而且溶液的浓度越高,这种影响也越显著。(2)物料的工艺特性蒸发的溶液本身具有某些特性,例如有些物料在浓缩时可能析出晶体,或易于结垢;有 些则具有较大的黏度或较强的腐蚀性等。如何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宜的蒸发流程和设备 是蒸发操作彼此必须要考虑的问题。(3)节约能源蒸发时汽化的溶剂量较大,需要消耗较大的加热蒸气。如何充分利用热量,提高加热蒸气的利 用率是蒸发操作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4蒸发设备 蒸发设备的作用是使进入蒸发器的原料液被加热,部分气化,得到浓缩的完成液,同时需要排出二次蒸 气,并使之与所夹带的液滴和雾沫相分离。蒸发的主体设备是蒸发器,它主要由加热室和蒸发室组成

9、。蒸发的辅助设备包括:使液沫进一步分离的 除沫器,和使二次蒸气全部冷凝的冷凝器。减压操作时还需真空装置。兹分述如下:由于生产要求的不同,蒸发设备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型式。对常用的间壁传热式蒸发器,按溶液在蒸发器 中的运动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1)循环型蒸发器特点:溶液在蒸发器中做循环流动,蒸发器内溶液浓度基本相同,。操作稳定。此类蒸发器主要有b. c. ,d.e.。其中,。 2)单程型蒸发器 特点:溶液以液膜的形式一次通过加热室,不进行循环。 优点:溶液停留时间短,故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 蒸发;,表面传热系数较大。 缺点:设计或操作不当时不易成膜,热流量将明显下降;不适用于易结晶、结垢物料

10、的蒸发。 此类蒸发器主要有a.,b. ,c.本次设计采用的是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 结构和原理:其下部的加热室由垂直管束组成,中间由一根直径较大的中央循环管。当管内液体被加热 沸腾时,中央循环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平均密度较大;而其余加热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平均密度较小。在密度差 的作用下,溶液由中央循环管下降,而由加热管上升,做自然循环流动。溶液的循环流动提高了沸腾表面传 热系数,强化了蒸发过程。这种蒸发器结构紧凑,制造方便,传热较好,操作可靠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有标准蒸发器 之称。为使溶液有良好的循环,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一般为其余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 100%;加热管的高度一般为 1 2m;加

11、热管径多为 25 75mm之间。但实际上,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其循环速度一般在0.4 0.5m/s以下;蒸发器内溶液浓度始终接近完成液浓度;清洗和维修也不够方便。第二章蒸发工艺设计计算21蒸浓液浓度计算 多效蒸发的工艺计算的主要依据是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及传热速率方程。计算的主要工程有:加热蒸 气生蒸气)的消耗量、各效溶剂蒸发量以及各效的传热面积。计算的已知参数有:料液的流量、温度和浓 度,最终完成液的浓度,加热蒸气的压强和冷凝器中的压强等。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步骤多效蒸发的计算一般采用试算法。(1)根据工艺要求及溶液的性质,确定蒸发的操作条件 如加热蒸气压强及冷凝器的压强),蒸发器的形 式、流程

12、和效数。(2)根据生产经验数据,初步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各效完成液的浓度。(3)根据经验假设蒸气通过各效的压强降相等,估算个效溶液沸点和有效总温差。4) 根据蒸发器的焓衡算,求各效的蒸发量和传热量。5) 根据传热速率方程计算各效的传热面积。若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不相等,则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重 新分配有效温度差,重复步骤 至5),直到所求得各效传热面积相等 =4557.3 (1- =3038.2kg/h并流加料蒸发中无额外蒸汽引出 ,可设 :W2:W 3=1:1.1:1.2而W=W 1+W2+W3=3038.2kg/h 由以上三式可得 :W 1=920.7kg/h 。W 2=1012.7kg/h 。W

13、 3=1104.8kg/h。X1=0.125 。 X 2=0.174 。X3=0.322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差的确定设各效间的压强降相等,则总压强差为:P=式中/ =P1-PK/=501.3-30.4=470.9KPaP - 各效加热蒸汽压强与二次蒸气压强之差KPa ,第一次加热蒸气的压强 KPa 末效冷凝器中的二次蒸气的压强 KPa各效间的压强差可求得各效蒸发室的压强 即P1/=P1- Pi=501.3-470.9/3=344.3KPaP2/ =P1-2 Pi=501.3-2 470.9/3=187.4KPaP3/=Pk/=30.4KPa由各效的二次蒸汽压强从手册中查得相应的二次蒸汽温度和汽化

14、潜热列与下表中 :第一效第二效第三效二次蒸汽压强 Pi/(KPa344.3187.430.4二次蒸汽温度 Ti/( ( 即下一效加热蒸汽温度 138.2117.966.8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 (即下一效 加热蒸汽的 ri/2154.12197.52332.8多效蒸发中的有效传热总温度差可用下式计算:有效总温度差式中有效总温度差,为各效有效温度差之和,。第一效加热蒸气的温度,。 冷凝器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气的饱和温度,。 总的温度差损失,为各效温度差损失之和,=/+/+/式中 / - 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由于蒸发器红溶液的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由于管道流体阻力产生压强

15、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22 1各效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杜林规则 dnhring srule ) : 某种溶液的沸点和相同压强下标准液体一般为水)的沸点呈线性关系。在以水的沸点为横坐标,该溶液的沸点为纵坐标并以溶液的浓度为参数的直角坐标图上,可得一组直线,称为杜 林直线。附录五位 NaOH水溶液的杜林线图。利用杜林线图,可根据溶液的浓度及实际压强下水的沸点查出相同压强下溶液的沸点,从而可以得出 / 值。根据杜林规则也可以计算液体在各种压强下沸点的近似值。此法的义举世:某液体在两种不同压强下两沸点之差 ),与水灾同样压强喜爱;两沸点之差 ),其比值为一常数,即 ) / ;所以,

16、不要杜林线图也可以计算出溶液的 / 值。我们的设计是根据 Ti/( 即相间压强下水的沸点 和各效完成液浓度 xi由附录NaOH 水溶液的杜林线图查得各效溶液的沸点tAi分别为 :tA1=143.8。 tA2=126.2。 tA3=84.8 。则 =143.8-138.2=5.6 =126.2-117.9=8.3 =84.8-66.8=18.0 所以 =5.6+8.3+18.0=31.9 222各效由于溶液静压强所因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由于蒸发器中溶液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某些蒸发器在操作时,器内溶液需维持一定的液位,因 而蒸发器中溶液内部的压强大于液面的压强,致使溶液内部的沸点较液面处的为高,

17、二者之差即为因溶液静 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为简便起见,日夜内部的沸点可按液面和底层的平均压强来查取,平均压强近 似按静力学方程估算:p =p/+pm=p+式中 pm蒸发器中液面和底层的平均压强, pap/二次蒸气的压强,即液面处的压强,pa溶液的平均密度,-液层高度g- 重力加速度,根据pm=p/+取液位高度为 1M由 NaOH 水溶液比重图可得下列数据3NaOH水溶液密度 (Kg/m 3Pm1=344.3+=349.6KPaPm2=187.4+=193.0KPa=36.7KPaPm3 = 30.4+根据各效溶液平均压强查得对应的饱和溶液温度为=138.8 。 T=118.9。 T=72.

18、2 式中根据 =- 根据平均压强求取的水的沸点,- 根据二次蒸气压强求得水的沸点所以 1= T- T =138.8-138.2=0.6 2= T- T =118.9-117.9=1.0 3= T -T =72.2-66.8=5.4 =0.6+1.0+5.4=7.0 22 3由经验不计流体阻力产生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由于管道流体阻力产生的压强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在多效蒸发中末效以前各效的二次蒸汽流到次一效的加热室的过程中由于管道阻力使其压强降低蒸汽的饱和温度也相应降低由此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即为,根据经验其值可以省略。=0根据以估算的各效二次蒸汽压强 及温度差损失,即可由下式估算溶液各效溶液的沸点

19、 t 所以总的温度差损失为=+ 溶液的沸点 ti=Ti/+=31.9+7.0+0=38.9 5.6+0.6+0=6.2 所以各效溶液沸点:t1=138.2+6.2=144.4 , t2=117.9+9.3=127.2 , t3=66.8+23.4=90.223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计算第 i 效的焓衡算式为:有上式可求得第 i 效的蒸发量 . 若在焓衡算式计入溶液的能缩热及蒸发器的热损失时,尚需考虑热利用 系数 一般溶液的蒸发, 可取得 0.94-0.7 x式中 x 为溶液的浓度变化,以质量分率表示)。第 i 效的蒸发量 的 计算式为W2=式中-第 i 效的加热蒸汽量,当无额外蒸汽抽出

20、时=- 第 i效加热蒸气的汽化潜热第i效二次蒸气的汽化潜热 原料液的比热- 水的比热 分别为 第 i 效及第 i-1 效溶液的沸点 第 i 效的热利用系数无因次,对于加热蒸气消耗量,可列出各效焓衡算式并与式 解而求得。第一效的焓衡量式为 :W 1=cp0=3.8644KJ/(Kg. ,cpw=4.2035 KJ/(Kg. 所以W 2= 热衡算式为第三效的0.94-0.7(0.174-0.125=0.9057W3=W3=0.7456 W 2-0.0568W 1+237.93(c又W1+ W2+ W 3=3038.2(d联立 (a,(b,(c,(d 式,解得 :W 1=1057.9Kg/hW 2=

21、1032.6Kg/hW 3=947.7Kg/hK的确定D1= 1169.0 Kg/h24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和有效温度差在各效中的分布以及传热系数任意一效的传热速率方程为Si=式中 -第i效的传热速率, W。 第i效的传热系数, W/m 2,) .-第i效的传热温度差,Si 第i效的传热面积, m2在三效蒸发中,为了便于制造和安装,通常采用各效传热面积相等的蒸发器,即 S1=S3=S3=S 若求得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应根据各效面积相的原则重新分配各校的有效温度差。方法如下: 总的传热系数 K ;称为公式 A)式中 , - 管外蒸汽冷凝传热系数与管内液体沸腾传热系数, 管外和管内的污垢热阻, 管壁的

22、导热系数, 管壁的厚度, , , 加热管的外径、平均直径与内径,计算 K0 值主要在于求取关内溶液的沸腾传热系统 。该值受溶液的性质、蒸发器的类型、沸腾传热 的形式伊基蒸发操作的条件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一般沸腾传热膜系数关联式的准确度较差。Q1=D 1r1=984.3 2113=1.94 Kg/h=T 1-t1=151.8-145.8=6.0 查得RS0=0.8610-4m2 .K/W , R Si=3.4410-4m2K/W,取规格为 的加热管 则d0=38mm,di=38-2.5 =33mm,d m=,b=2.5mm第一效:蒸汽在垂直管外的冷凝对流传热系数假设壁温 tw1=150,特性

23、温度 t= =10806.6验算 :Re=398.5 其中,: - 沸腾液体与其蒸汽间的表面压力 ,N/m。 液体的导热系数 ,W/ m.k 。 P 二次蒸汽压力 ,Pa。c L液体的比热 ,J/Kg.K 。r 液体的汽化潜热 J/Kg。 液体的密度 Kg/m 3。蒸汽的密度 Kg/m3 液体的动力粘度 Pa s。水的动力粘度 Pa.s。 管壁与沸腾液体间的传热温差 K。C 与表观液面高度百分比 h有关的系数。h: 加热管内含纯液柱高度占总管长的百分比。对一效查得:=0.07943 N/m ,P =344.3K Pa ,C=0.33,cL=3813.1J/Kg.K 。=0.7036W/ m.k

24、3。3。-3 -3=2154.1KJ/Kg 。=1090.5Kg/m 3。 =1.87807Kg/m 3。 =0.194 4 10 Pa.s。 =0.534 5 10 Pa s。=150-144.4=5.6K 。带入上式解得:1=5903.9带入公式 A)得K 1=1082.3检验 , 带入数据解得 tw=149. 9, 与假设基本相同,故不必重算。所以K1=1082.3第二效:假设tw=135 ,特性温度 t=0.25=9221.7验证: Re=529.9 2000 ,所以2=9221.7由经验公式因为 t=135+127.2 )/2=131.1对二效查得:=0.08359 N/m , P=

25、187.4 KPa, C=0.33 , cL =3738.0J/Kg.K 。=0.7090W/ m.k。 r3 。3 。-3 -3=2197.5KJ/Kg 。=1142.4Kg/m 3。 =1.06027Kg/m 3。 =0.2233 10 Pa.s。 =0.6925 10 Pa s。=135-127.2=7.8 K 。带入上式解得:2=5443.8带入公式 /2=136.25 t=138.2-135.3=2.9 由 t=136.25 查得3 -3=0.6853 ,密度 =928.93Kg/m 3 ,粘度 =0.2065 10 Pa s,又 =2154.1Kj/Kg根据式 2 =得: 2 =9

26、454.3验证:验证: Re=493.12000 ,所以 2=9454.1因为 t=135.3+127.2 )/2=131.25=0.08359 N/m , P=187.4 KPa, C=0.33 , cL =3738.0J/Kg.K 。=2197.5KJ/Kg 。=1142.4Kg/m 3。 =1.06027Kg/m 3=135.3-127.2=8.1K 。对二效查得:。 -3。 =0.2233 10 Pa.s。=0.7090W/ m.k 。 r=0.6925 10-3 Pa s。根据公式:得 2=5653.1 由公式 A) 计算得到K 2=1057.3检验与假设基本相同,故不必重算。所以

27、第三效带入数据解得 tw=135.2,K2=1057.3根据式 3 =假设 tw3=110, 导热系数=0.6846, Re2000 ,验证: Re=特性温度 t= =7114.6验证: Re=由t=110+90.2 ) /2=100.1 =817.5 2000 ,所以 2=7114.6=0.0855 N/m , P=30.4 KPa, C=0.33 , cL =3638.30J/Kg.K 。 =2332.8KJ/Kg 。=1275Kg/m 3。=0.19326Kg/m 3。=0.2832 10-3 Pa.s。=110-90.2=19.8K 。经验公式 :对三效查得:=0.7090W/ m.k

28、 。 r-3=1.555 10 Pa s。带入上式解得:3=4383.8 带入公式 A) 得K 3=961.6检验 带入数据解得 tw=110.0,与假设基本相同,故不必重算。所以K3=961.6即K1=1082.3 差别不大,优化效果不明显, 分别带入公式:,K2=1057.3故用经验值,,K3=961.6K1=1860。因为参数太多,值查的不准,计算的 K 值,K2=1280,K3=700Si=1-平均传热面积 :S= 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38.26m 2得到S1=S2=S3=误差为: 误差较大,故应调整各效的有效温度差,重复上述步骤。25温差的重新分配与试差计算251重新分配各效的有效温

29、度差,=252 重复上述计算步骤:2521 由所求各效蒸汽量求各效溶液浓度X1=。X2=,X3=0.3 ,2522 计算各效溶液沸点 末效溶液沸点和二次蒸汽压强保持不变 , 各种温度差损失可视为衡值,故末效溶液的沸点=90.2. 而 =23.53 , 则 第 三 效 加 热 蒸 汽 温 度 151.8134.5107.93有效温度差 ( 9.4612.9323.532523各效焓衡算 : 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和二次蒸汽温度Ti/( ( 即下一效加热蒸汽 温度 如下表:效数第一效第二效第三效二次蒸汽温度 Ti/( 即下一效加热蒸汽 温度135.67113.7366.8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 (即下一效

30、加热蒸汽的 ri/2161.32222.32332.8第一效:=0.940.7 =0.8595W3=0.859 5Kg/hW3=211.14 0.0482 W 1+ 07705W 2 因为: W 1+ W2+ W3=3038.2Kg/h得:W 1=1047.1Kg/h , W 2=1023.4Kg/hW3 =967.7 Kg/h , D=1165.4Kg/h 与第一次热量恒算所得结果:W 1=1057.9Kg/h ,W2=1032.6Kg/h ,W3 =947.7Kg/h 比较并计算误差得=0.0103, =0.009 , =0.0021 相对误差均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股计算得各效蒸发面积合理。

31、其各效溶液浓度无明显变化不必再算。 2524计算各效传热面积S1=S2=1-=1 36.27/38.15=0.049 151.8135.67113.7366.8操作压强 Pi/ (KPa319.6162.630.430.4溶液沸点 ti142.22122.7490.2完成液浓度 (%13.018.530.0蒸发水量 Wi Kg/h1047.11023.4967.7生蒸汽量 D Kg/h1165.4传热面积 Si m237.1837.1837.18表中 Pi/ 按T1/ =T2 =135.67查得, P 2/按 T2/ =T3 =113.73 查得 ,Pk/P3/ =30.4KPa 第三章 Na

32、OH 溶液的多效蒸发优化程序部分31 具体的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过程具体的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过程如下:1 )先输入笔算得相关数据 。计算总的蒸发量(3) 根据 Tpm3 ,Ta3,T3 德具体数值计算相关量 b视为不便的量。( 4) 在输入笔算的第一效和第二效蒸气的汽化潜热为程序内部循环作准备(5 ) 根据公式 w1=w/(1+r1/r2+r1/r3 。 w2=w/(1+r2/r1+r2/r3 。w3=w-w1-w2 。D1=w3*r3/R0 。计算分别算出各效蒸发量并求出生蒸汽的量(6) 根据公式 x1=f*x0/(f-w1 。 x2=f*x0/(f-w1-w2 。进一步求出第一效和第二效的浓

33、度( 7) 根据根据拉格朗日乘子法,求出各效温度差损失dt1、dt2、 dt3。(8利用经验公式 R1=(2466904.9-1584.3*T1-4.9*T1*T1/1000 。 R2=(2466904.9-1584.3*t1- 4.9*t1*t1/1000 。求变化后的第一效和第二效蒸气的汽化潜热。当满足条件时退出循环并开始计算面积,同 时求出费用,如果不满足条件就自动传递变量第一效和第二效蒸气的汽化潜热,重新进入循环直至满足条件9)分别计算年生蒸汽费用,蒸发器年折旧维修费用和整孔系统费用。并考虑节省的费用。32 程序内部变量说明程序内部变量说明:a0-计算年蒸汽费用时的常量0.018,a 双精度变量 ,A3- 面积的一维变量 ,b- 计算年蒸汽费用时的常量 00.000146,b- 双精度变量 ,B蒸发器用不锈钢市场钢材价格 ,40000c0- 水的比热容 ,c1- 电费 0.5,c2- 动力费附加系数 ,c 双精度变量 ,d- 双精度变量 ,D1- 生蒸汽 -双精度变量dt1,dt2,dt3, 分别为温度差变量e 循环控制常量 0.00001,E- 双精度变量 ,f- 溶液流量 ,fc- 蒸发器念折旧及维修率0.15,h 双精度变量 ,H3- 增资系数的一维变量k1,k2,k3 各效总的传热系数L- 双精度变量 ,M- 双精度变量 ,N- 双精度变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