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月 28 日政治局会议后,下半年基建投资的三条新线索逐渐浮出水面。资金方面,专项债发行完毕后,是政策性金融工具还是“限额之下专项债”将会接力?项目方面,上半年拖后腿的交通基建,下半年会否一鸣惊人?机制方面,基建项目的堵点如何打通?政治局会议后:基建发力,巩固经济7 月 28 日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增长要“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宏观政策方面,增量政策相对有限,重在已出台政策的落地。在此背景下,基建仍然是当前确定性最强的稳增长政策。一方面,7 月政治局会议没有强调经济增长目标,相比 4 月 29 日会议要求 “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本次会议没有再提经济目标,但强调“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2、,意味着仍然要稳增长。另一方面,本次会议出台的增量政策相对有限,重在已出台政策的落地。4 月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本次会议在增量政策方面相对有限,面对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会议指出“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这与此前的领导讲话精神基本一致,比如 7 月 12 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指出“经济一揽子政策等实施时间才一个多月,还有相当的实施空间,要继续推动政策落地和效果显现”;再比如,7 月 19 日总理强调“宏观政策既精准有力又合理适度,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经济增长动能转弱,需要抓紧存量政策落地,巩固经
3、济回升态势。上半年经济在 4 月触底后,5 月开始步入复苏轨道,但近期的地产风波增加了下半年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房地产销售经过 6 月环比反弹后,7 月重新下降。7 月 PMI 仅为 49%,比 6 月大幅下降 1.2 个点,同时是疫情以来第三低,仅次于 2020 年 2月、2022 年 4 月,经济增长动能正在减弱。在此背景下,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根据 721 国常会判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的关键时间窗口在于三季度,国常会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因此,政策层面近期多次要求基建要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工作量。比如 721 国常会要求“在三季度形
4、成更多实物工作量”,729 国常会提出“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在三季度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面对“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和“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两个要求,基建成为确定性最强的存量政策。疫情后,居民收入和就业恢复较慢,促消费政策效果有限;房地产政策重心在下半年将向“保交楼”倾斜;出口受外需影响大,全球经济增速下降,我国出口难以独善其身。只有谋划得当的基建政策,既可以“以工代赈”,又可以利在长远。下半年政策发力仍然会推动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在政策确定发力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观察下半年基建的三条线索分别是,如何弥补资金缺口?哪些项目将是重点?新的协调机制如何打通流程堵点?表 1:7 月和 4 月政治
5、局会议表述比较4 月 29 日政治局会议7 月 28 日政治局会议形势定调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 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总目标和工作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
6、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疫情防控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决不能松懈厌战。要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举措,
7、保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功能有序运转,该保的要坚决保住。要做好病毒变异跟踪和新疫苗新药物研发。宏观政策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财政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货币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
8、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房地产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扩内需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 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外贸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
9、盘。要积极促进出口、扩大进口,做好技术、外资引进工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六保1、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2、要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抓好春耕备耕工作。3、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和扩大就业,组织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稳控安全生产形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4、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1、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2、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
10、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3、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平台经济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金融监管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要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严厉打击金融犯罪。方法论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
11、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各级领导班子要以饱满精神状态开展工作,领导干部要敢为善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新华社,所图 1:房地产下行加大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图 2:7 月 PMI 显示巩固经济仍需做好政策落地(万平米)908070605040302010030城-成交面
12、积-7DMA 52( )52515150504949484821-0121-0221-0321-0421-0521-0621-0721-0821-0921-1021-1121-1222-0122-0222-0322-0422-0522-0622-074722-0122-0222-0322-0422-0522-0622-07Wind,所Wind,所资金缺口下半年基建的预算内资金缺口:约 1.2 万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基建资金来源包括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等 5 类,2020 年上述五类占比分别为 21.3%、13.4% 、 0.2%、55.1%、10.7%,自筹资金
13、、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三项合计接近 90%。各项资金来源中,市场主要关注预算内资金,一是因为仅预算内资金可以粗略计算,自筹资金无法全面观察,而国内贷款也没有明确披露;二是因为基建是政府主导性投资,往往由预算内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预算内资金增速基本决定了到位资金增速、基建增速,如图 4。从投资主体来看,预算内资金所撬动的主要是国有资本。2021 年,基建的民间资本占比为 21.8%,非民间资本占比高达八成左右,主要是国有资本,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较小,2017 年约为 3.9%。基建的三大行业中,民间资本占比分别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3.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
14、9.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8.7%。因此,预算内资金加码或退潮时,会带动与之密切相关的国有资金同步变动,从而决定基建增速的高低。图 3:基建资金来源图 4:预算内资金增速决定基建到位资金和基建增速60 到位资金预算内资金基建增速50403020100-10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0.0%10.7%55.1%13.4%21.3
15、%Wind,所Wind,所图 5:各主要行业和基建的民间投资占比33.121.819.718.71009080706050403020100Wind,所预算内资金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专项债三块相关资金。上半年,三部分资金到位情况如下:一般公共预算中,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四项是主要用于基建的资本性支出。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2.88 万亿,增速为 5.9%,四类基建支出 2.92 万亿,增长 7.4%。但四类基建支出并非都用于资本性支出,还包含许多经常性支出,如各类行政运行和管理类支出。我们统计了过去几年的财政决算表中 22 个资本性支出科
16、目的决算总金额,由于 2021 年决算表要到今年四季度公布,目前仅包括 2016-2020年。根据决算数据,2016-2020 年资本性支出大约占四项基建支出预算的 40%左右,占年初总预算的 11%左右,而这两个比例在 2020 年均偏低,分别为 33.3%和 9.2%,如表 2。假设 2021、2022 年资本性支出占总预算比例分别为 9.2%、10%,对应资本性支出总额为 2.30、2.67 万亿,增速分别为 0.5%、16.1%。进一步假设上半年资本性支出进度与去年四项基建支出的进度一致,完成全年支出的 46%,那么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的基建相关资本性支出为 1.23 万亿。表 2:20
17、16-2020 年财政资本性支出科目决算(亿元)科目202020192018201720161、污染防治2434.82629.62441.31883.01447.62、自然生态保护690.5798.9616.6537.1326.53、天然林保护273.7295.1282.7273.7274.14、退耕还林还草172.3185.0240.1252.0276.05、风沙荒漠治理6.211.417.345.343.56、退牧还草5.916.918.620.924.07、城乡社区公共设施8319.111488.610292.59527.49344.48、农村道路建设259.7218.9185.8174
18、.9193.39、水利工程建设1791.91931.01808.61884.51884.010、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362.6341.2333.2299.0259.311、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129.4111.492.8116.762.812、南水北调工程建设23.453.795.878.643.21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614.11810.71685.71039.2822.214、公路建设2418.81709.51531.81573.71680.715、公路养护885.8833.0807.1779.7801.116、港口设施48.025.319.439.340.4、航道维护78.287.379
19、.192.393.218、口岸建设15.815.610.117.719、铁路路网建设708.4874.7609.7601.4632.020、机场建设165.5112.0113.121、车辆购置税用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351.02383.92107.81324.41192.122、车辆购置税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支出311.4463.3686.0623.9587.5合计22901.126284.724127.521296.52014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预算)247850.0235244.0209830.0194863.0180715.0占比9.2%11.2%11.5%10.9%11.1%
20、四项基建支出总预算68783.764654.757043.953685.649856.6占比33.3%40.7%42.3%39.7%40.4%财政部,所土地出让收入为 2.36 万亿,下降 31.4%,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为3.08 万亿,下降 6.3%。上半年土地出让支出中约 3388 亿元用于基建。土地出让收入所安排的支出也并非都能用于基建,只有扣除成本补偿性费用后的土地出让收益,才是政府可用的财力。因此,土地出让支出可区分为成本性支出和非成本性支出(即土地出让收益安排的支出)两大部分。由于 2015 年后土地出让收支数据未再公布,目前市场大多用财政部公布的 2015 年数据类推此后年份
21、。根据财政部公布的 2013-2015 年土地出让收支数据,土地出让支出中有八成左右属于成本支出,非成本性支出大约占两成左右,而基建支出占非成本性支出的 60%左右,仅占土地出让支出的 11%左右,如表 3。以此比例推算,上半年土地出让支出中用于基建的部分约为 3388 亿元。表 3:2013-2015 年土地出让支出情况(亿元)科目201520142013成本性支出26844.633952.433698.7用于征地拆迁补偿和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17935.821216.021760.0土地开发支出6533.99206.48580.0其他成本性支出2374.93530.03358.7非成本性支出
22、6883.27258.67183.1农业农村支出2528.22435.52685.2农村基建445.2428.9516.7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823.5760.1721.8城市建设支出3531.54063.03776.0土地出让支出合计33727.841211.040881.8基建支出3976.84491.94292.8非成本性支出占比20.4%17.6%17.6%基建支出/非成本性支出57.8%61.9%59.8%基建支出/总支出11.8%10.9%10.5%财政部,所注:2015 年农村基建支出未公布,假设其增速与农业农村支出相同专项债上半年已发行约 3.40 万亿,占 3.45 万亿项目建
23、设专项债的 98.5%左右,同比增加 2.28 万亿,增速约 205%,发行进度为历年来最快。上半年发行的专项债约有 2.1 万亿投向专项债。专项债主要投向九大领域,其中有五个领域可归类为基建:农林水利,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根据财政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中有 61.5%投向五大基建领域,2021 年约为 61.0%。但财政部统计数据中既包含专项债也包含一般债券,专项债投向基建的比例一般会更高。即使按 61.5%计算,上半年投向基建的专项债规模也有 2.1 万亿左右。图 6:专项债发行进度图 7:专项债投向2018年201
24、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生态环保,支持化解中小银行风险,其他, 2863.7,100%1549.6, 135.0, 0.36.790%80%70%60%50%40%30%20%10%0%1月 2月3月 4月 5月6月 7月8月 9月10月 11月 12月3.6保障性安居工程, 5409.6,12.7市政建设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13052.3,30.7社会事业,7945.9,18.7交通基础设施, 7045.7,16.6农林水利,3853.4,9.1能源、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660.2, 1.6Wind,所注:2022 年按 34500 亿项目建设专项债算总进度,其余年份均按当年
25、下达额度计算Wind,所将上半年基建的预算内支出加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23 万亿、土地出让支出 3388 亿、专项债 2.1 万亿,合计约 3.67 万亿。假设全年土地出让支出下降 10%(降幅小于土地出让收入),可以得到全年基建的预算内资金约为 5.54 万亿,那么下半年为1.87 万亿。按节奏来看,今年上半年基建预算内资金支出约三分之二,下半年剩下约三分之一,基建投资靠前发力十分明显。假如下半年预算内资金达到 2020 或 2021 年水平,分别存在 1.26 和 1.35 万亿的资金缺口。依据前文同样的逻辑,我们可以得到 2020、2021 年基建预算内资金的情况,全年分别为 5.
26、97、5.28 万亿,下半年分别为 3.13、3.22 万亿。按节奏看,2020 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基建资金大致平衡,2021 年下半年占比则高达六成。如果分别对标 2020 和 2021 年,今年下半年存在 1.26 和 1.35 万亿的资金缺口。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推算没有考虑资金跨期使用的情况,比如 2020 年 7000亿用于基建的特别国债当年仅支出 5757 亿1,而 2021 年四季度发行的 1.25 万亿专项债大部分要到 2022 年使用。另一个逻辑是计算出财政收支缺口,再按相应比例转化为基建资金缺口。相比年初预算,今年可能存在超万亿的财政缺口。一是减税降费规模比年初预算至少增加
27、5000 亿。年初政府工作报告预计全年减税降费 2.5 万亿,但二季度在疫情冲击下,减税降费规模较年初预算有所扩大,国税总局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20 日,今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 3万亿,其中包括约 2 万亿增值税留抵退税、约 5 千亿减税降费、约 5.5 千亿缓税1 2020 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 National Government-managed Funds Expenditure ()缓费2。相比年初预算,减税降费已经扩容至少 5000 亿。二是二季度疫情带来的财政额外减收增支,预计约 5500 亿。上半年扣除留抵退税后,一般公共预算增长 3.3%,假设扣除留抵退税
28、后,上半年财政收入与名义 GDP 增速一致,为 6.3%,二者之间差额即为疫情对财政收入的拖累,约为 3500亿元。另外疫情防控增加了财政支出,2020 年这部分为 4000 亿左右3,今年上半年考虑到时间更短、单人核酸成本更低但常态化核酸人次更多,粗略估算为 2020年一半,即 2000 亿左右。三是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约 1.7 万亿,但带来的地方财力减少仅为 3500 亿左右。假设全年土地出让收入下降 20%,对应减量约 17400 亿。但土地出让收入中,扣除成本性支出后才是地方可用财力,由前文 2013-2015 年成本性支出占八成,可推算今年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带来的地方财力减少约 3482
29、 亿。上述三项加起来得到今年的财政收支缺口约为 1.4 万亿,3500 亿土地出让可用财力约带来 2100 亿基建资金缺口,假设其余资金 10%投向基建,对应 1000 亿左右基建资金缺口,合计约 3100 亿。由于基建相关资金靠前支出,下半年的资金缺口会远大于全年缺口。按照2019 和 2020 年进度,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一般为 60%左右。因此从财政缺口角度看下半年的基建资金缺口,大致是 40%专项债(61.5%投向基建)加上 3100亿预算缺口,合计约 1.16 万亿。如何补缺口: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局部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基本能补足资金缺口,但如果基建增速和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可能进一
30、步加码专项债。专项债资金用于项目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用作资本金,二是作为项目配套资金,资本金部分最多可占到 25%,但实际仅 5%-7%左右。今年 3.45 万亿的项目建设专项债,最多可有 25%用作项目资本金,即 8625 亿左右。但由于相关项目要求严格,符合标准的项目较少,实际用作资本金的专项债比例远远达不到 25%。上半年大约有 2400 亿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占比 7%左右4;2021 年这一数字为 1700 亿左右5,占比仅 5%左右。6 月出台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基本能补足下半年基建资金缺口。3000 亿政策性金融债用作资本金,8000 亿政策信贷用作配套资金,大致与 1.1 万亿专项
31、债的作用相当,基本能补足下半年资金缺口。专项债加码,是备用而非必须,是局部而非全国。7 月政治局会议指出“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为下半年专项债加码上量留下想象空间。目前“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主要有两种可能路径。一是将部分 2023 年专项债额度提前到今年发行,总量不突破限额;二是各地区使用专项债余额低于限额的部分。2 /s/B72gV1Oq3tQwQl70VGRj1Q3 财政部:各级财政疫情防控资金支出超 4000 亿元 ()4 /s/L-3h4_2B2hlLqHlt3ZO1UQ5 /s?id=1719305878812839184&wfr=spider&for=pc但我们认为
32、,政策性金融工具基本能补足下半年资金缺口,增量专项债是备用政策,只有当基建增速或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时才有可能推出,即使推出也只是在东部沿海省份加码,而不会在全国层面加量。提前发行 2023 专项债可能性较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此前没有专项债跨年发行的先例,即使四季度提前下达额度,正式发行和使用也要到明年一季度。二是换届之年,今年两会答记者问时,李克强总理指出“今年是本届政府最后一年”6,本届政府提前发行使用明年专项债的概率较低。更大可能是使用专项债余额低于限额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债务限额,由财政部在全国人
33、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批准的总限额内,根据各地区债务风险、财力状况等因素,并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需要,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债务余额不得突破国务院批准的限额。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限额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 6 月末,全国专项债限额为 21.8 万亿,余额为 20.3 万亿,余额到达上限还有 1.5 万亿的空间7。为什么会出现专项债余额低于限额的情况?根据财政部披露的 2021 年专项债决算说明,2021 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实际数小于 2021 年限额,主要是 2015 年以来一些地区通过安排财政预算资金、企事业单位等原债务人资金
34、偿还、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方式消化了部分存量政府债务,以及部分工程款结算后,根据实际情况相应核减了债务余额。我们认为,今年东部各省使用专项债剩余空间的可能性更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东部沿海省份在当前稳增长中扮演着“挑大梁”的主力作用。7 月 7 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要求东南沿海 5 省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7 月 28 日的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二是专项债余额低于上限的剩余空间也集中在东部地区。根据 2021 年底的
35、数据,专项债剩余空间较大的省份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北上广苏闽浙鲁等东部五省两市占到全国剩余空间的一半左右。三是今年以来专项债分配原则更倾向东部省份。财政部在 4 月的政策吹风会上透露了今年专项债额度分配的几个原则,一是考虑财力和债务风险,二是额度要向中央和省级重点项目多的省市级倾斜。东部地区财力相对充足,而债务风险相对较小,更符合专项债分配原则。从债务率来看,2021 年底东南沿海五省一市中,除福建达到 116%外,其他省市均低于 10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_2022 两会直播_中国政府网 ()7 2022 年 6 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 ()
36、图 8:2021 年底各省专项债余额距离限额的空间(亿元)图 9:2021 年底各省债务率(%)企业预警通,所企业预警通,所项目和机制项目:交通基建蓄势待发,“十四五”项目储备充足占基建投资三成的铁路和公路基建负增长,成为上半年主要拖累。今年上半年广义基建增长 9.3%,分行业来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15.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行业增长 10.7%,但交运仓储行业只有 4.6%,不到整体增速的一半。具体看,铁路运输下降了 4.4%,道路运输下降了 0.2%。2021年,铁路和道路运输分别占全部基建的 3.9%、25.3%,合计 29.2%。基于两方面考虑,我们认为下半年交通
37、基建将蓄势待发。一是政策驱动。7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2035 年国家高速公路达到约 16.2 万公里,普通国道约 29.9 万公里。相比 2021 年底的 12.4、25.8 万公里,分别有 30.6%、 15.9%的增量空间8。铁路方面,5 月底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支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行 3000 亿元铁路建设债券。上述相关政策将在下半年逐渐形成基建投资实物工作量。二是高频数据改善,用于道路基建的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经过了长达半年的低位期后,近期开始回升,6 月 8 日时仅为 24.8%,7 月 6 日已经回升到 33.8
38、%。8 https HYPERLINK /xxgk/zcfb/ghwb/202207/t20220712_1330358.html?code&state=123 :/www.nd HYPERLINK /xxgk/zcfb/ghwb/202207/t20220712_1330358.html?code&state=123 /xxgk/zcfb/ghwb/202207/t20220712_1330358.html?code=&state=123图 10:分行业的基建增速图 11:6 月以来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反季节性回升(%)( )基建电热燃水交运仓储水利环公50403020100-10-20-30
39、19-0119-0319-0519-0719-0919-11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1-0121-0321-0521-0721-0921-1122-0122-0322-05-4020222021202020192018706560555045403530252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Wind,所Wind,所此外,“十四五”系列重大项目也仍将是下半年重点,各类建设资金更偏向重点项目。一是专项债投向重点项目,强调“资金跟着项目走”,专项债额度分配向中央和省级重点项目多的省市倾斜。二是财政直达资金很大一部分用
40、于重点项目。疫情后财政部创立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2021 年中央向地方分配的直达资金 2.8万亿元,其中,安排了 1 亿元以上项目接近 3000 个,总投资规模超 1.3 万亿9。“十四五”项目储备充足。今年是“十四五”第二年,国家级 102 项重大项目和各省市的“十四五”重点项目刚刚起步,项目储备充足,可以“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今年可以完成五年规划的 30%进度,以适度超前的投资,来加强逆周期调节。相比之下,2020 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重大项目投资进度取决于前四年,项目储备没有今年充足。我们在 4 月报告扩投资、稳增长的主力军:重大项目中介绍过“十四五”102 项重大项目
41、的情况。“十四五”的 102 项重大工程并不都是投资项目,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包括单项和打捆项目),如交通强国、水利工程等方面的项目,大多属于此类;第二类是不直接形成投资的、非建设性的重大任务,比如文化繁荣工程大多属于此类。不过很多重大项目常常既包含第一类,又包含第二类,难以截然分开。“十四五”102 项重大工程的分解清单尚未披露,我们以“十三五”为例,可以看到上述两类项目的组成情况。“十三五”规划确定的 165 项重大工程共分解为 770 个项目,其中形成投资的主要是单项工程和打捆项目两类,单项工程 160个,占比 20.8%,打捆项目 86 个,占比 11.2%;
42、不直接形成投资的重点任务 524个,占比 68.1%。9 2.8 万亿直达资金去哪儿了 ()今年 3 月 5 日,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指出,“十四五”规划确定的 102 项重大工程是个“大套娃”,目前已分解出2600 多个项目,正在稳妥有序地推进实施。可见,“十四五”重大项目总数虽然少于“十三五”,但分解更细。表 4:“十四五”102 项重大工程专栏数量工程项目内容科技前沿领域攻关7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基因与生物技术、临床医学与健康、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4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前瞻引领型、民生改善型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8高端新材料、重大
43、技术装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北斗产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农业机械装备交通强国建设工程8战略骨干通道、高建铁路、普速铁路、城市鲜和都市围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港航设施、现代化机场、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工程5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沿海核电、电力外送通道、电力系统调节、油气储运能力国家水网骨干工程3重大引调水、供水灌溉、防洪减灾数字经济重点产业7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数字化应用场景10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
44、、智慧政务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8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农业机械化、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乡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6都市圈建设、城市更新、城市防洪排涝、县城补短板、现代社区培育、城乡融合促进边境地区发展工程5发展边境城镇、抵边村庄、沿边抵边公路、边境机场、边境口岸社会主义文化聚荣发展工程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版传播、文艺精品创作、全媒体传播和数字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典籍整理出版、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旅游目的地质量提升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8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库带、自然保护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程6大气污染物减排、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医废危废处置和固废综合利用、资源节约利用教育提质扩容工程5普惠性幼儿园、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平台全民健康保障工程6疾病预防控制、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医院、中医药发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一老一小”服务项目5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养老机构服务提升、普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工程常见材料及性能分析试题及答案
- 完整工作经历与岗位证明文书(5篇)
- 智慧供应链管理 课件 第七章 智慧采购管理
- 旅游目的地文化与特色知识题
- 经济师考试预测试题及答案准备
- 数字化时代的品牌转型策略计划
- 班级心理健康周的活动安排计划
- 经济法与企业责任试题及答案
- 班主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计划
- 公共关系的职业发展路径试题及答案
-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之审题立意30道选择题训练(附答案)
- 21. 三黑和土地 课件
- 挖掘机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个人理财真题卷权威解读
- 建筑工程保修承诺及保障措施
- 兴安盟2025年兴安盟事业单位春季专项人才引进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和歌手合作合同协议
- 2024年甘肃酒泉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 西部计划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