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撰写要点_第1页
专利撰写要点_第2页
专利撰写要点_第3页
专利撰写要点_第4页
专利撰写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利撰写要点专利有几个步骤:L提出想法(任何时候遇到问题).完善想法,作出实现设想(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网上查询相关产品看是否有相同点(不做重复事情).专利查询网站查询相似专利(判断自己想法是否有人提出 是否有独到之处).提取与现有专利不同创新点(这是专利要保护点尽可能多 完整).具体实施专利文档撰写(多画图,结构图,原理图,流程 图,电路图。)专利提交(个人:一般需要找代理公司要花钱,公司:发 明人为自己所属权归公司有奖励不同公司额度不同)专利技术文档介绍:.全文对同一名词、部件或步骤的叫法应统一,防止出现 一种东西多种叫法。.专利法规定:1.专利法第2条第2、3款规定:专利不保护做什么,

2、而是 保护怎么做,如:一种手机,其和现有手机的区别点在于其厚度只有一毫米厚,这是不能申请专利的;而是应 该讲清楚该手机的结构怎么样,通过结构的描述,来说 明手机为什么只有一毫米厚。.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规定:专利必须是一个清楚完整的 技术方案,应该通过文字和图相结合的方式来阐述创造 目的是通过什么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不能只有原理概 要,也不能只做功能介绍,而是应该像写科普文章一 样,很清楚和详细地对创造技术方案进行描述,特别是 让专利局审查员或法官,看完后能正确和完整地理解您 的技术方案,这样是非常有利于专利的授权和维权的。.专利法第22条规定:获得专利授权的最基本条件是:专 利申请中的技术方案

3、和申请日以前的技术方案相比,要 有新颖性和区别点,所以,为提升您专利申请获得授权 的可能性,建议您在申请之前做一定的检索;或委托代 理机构作专业的检索。技术领域 备注技术领域应指出本创造创造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 的技术领域。已有技术领域:请客户参考例如填写: 技术例如: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 平安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与本创造相关的已有技术、以及已有技术的缺点 备注已有技术,是对于本要申请专利最相近的一种已有公 开技术,如果是产品的说明已有产品的结构,如果是方法说 明已有方法的步骤,并结合结构、或方法的技术,有逻辑性的说明义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技术缺点,而不是人的主 观

4、感受。已有技术、以及已有技术的缺点:请客户参考例如填写: 例如: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 阻、凝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将测试触头与被 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裁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但是,很多电器的金 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 /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氯管启辉。一般试电笔不 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 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本创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创造目的)备注是指要解决的已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缺乏,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创造

5、创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 创造目的:请客户参考例如填写:例如:为飞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 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缺乏,本创造创造提供一种试电笔, 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本创造提供的完整技术方案(最重要局部) 备注机械产品应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 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 写明电路与机械局部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 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技术方案不能仅描述原理、动 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称

6、、功能或用途。 完整技术方案:请客户参考例如填写:际纫.本创造创造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凝管和手触电极电 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 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 极电连接。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 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筑管、手触电极电路 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凝管启辉,表示被测物 带电。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假设被测物 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 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那么氮管不启辉,假设被测物带有危 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

7、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 物带电电位,那么筑管保持启辉,到达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 目的。3本创造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备注有益效果:是创造创造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及积极效果,结合技术方案通过对技术特征分析推理来描 述,做到有理有据有益效果:请客户参考例如填写: 工缈.本创造创造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测试被测物是否 带电的同时,方便地区分安危电压,分流支路中仅采用电阻 元件,结构简单。2.4具体实施方式(最重要局部)备注如果有多个实施例,请分别写明,每个实施例都必须 写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请客户参考例如填写:例如在取1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5)、裁管(8)与手触电极(11

8、)串联,测试触头(1)与分流电阻(6) 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 连。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平安,分流电 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2 倍。图1(线条图)本发 明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触头(1)在绝缘外壳(2) 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 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是纵剖面为E形,其 中间圆柱局部限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 局部,使氛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碰到分 流电阻(6),弹簧(9) 一端与氮管(8)相接触,另一端 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相接触,弹

9、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 极(7)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6)外外表,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外表。图2 (线条图)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在绝缘外 壳(2) 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时与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 凝管(8)、弹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 通过弹簧(1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置一绝缘 隔离层(12) o图3 (线条图)2. 5本创造的技术关键点和欲保护点是什么备注简单点明,具体可以是根据2. 3局部能给本创造带来有益效果的关键技术点 技术关键点和欲保护点:请客户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