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肇建时代的新闻追踪与社会观察_第1页
法制肇建时代的新闻追踪与社会观察_第2页
法制肇建时代的新闻追踪与社会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制肇建时代的新闻追踪与社会观察民国肇建后的1913年,京、沪有两桩引起时人关注的凶杀案,一是3月20日晚间上海沪宁车站发生的宋教仁被刺案,二是8月30日凌晨北京西城东斜街前清尚书陈璧北京宅中发生的其侄陈绳被害案。对于两桩凶杀案,当时的报纸都有连篇累牍的跟踪报道。宋教仁案常常被史家提起,而陈绳被害案则几乎沉寂了一个世纪。两起凶案在当时皆属巨案,堪称民初法制史和新闻史上的重要案例。两案均出现过匿名信,著名记者黄远庸都曾介入,审理过程都出现翻供,同时,与宋教仁案的江苏都督程德全呈大总统检查报告附应夔丞家搜获之函电文件五十三通(1913年铅印本)类似,陈绳被害案也曾印行陈伯台被杀案律师刘崇佑辩护陈璧

2、等七人意见书(1914年铅印本),在民初颇有司法普及的意义。并且巧合的是,两案都有手枪作为证物,还都被民兴社改编成新剧搬上舞台(陈绳被杀案,1914;阴曹革命,1916)。相比于宋教仁案的政治谋杀,陈绳案虽是普通刑事案件,然而在新闻报道和市井传闻中卷入了权力、政党、凶杀、绯闻等因素,新剧的改编又引起当事人和剧社的民事纠纷,因而这一桩案件在作为司法典型案例的同时,也折射出民初市民文化的观察和趣味。在民初司法界,陈绳被害案因其“离奇实为从来所未有”,被视为“极重要极可研究之案情”。1而与此断语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迄今为止,关于此案的研究仅有刘广定民初北京第一件大命案与刘崇佑律师2一文,且将重点聚焦于

3、律师刘崇佑身上。由百年前的书信、报纸、档案、判决书等材料,追索该案背后的司法典范、新闻关注和文学改编意义,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前清尚书花园中的凶杀案1913年秋到1914年春,林纾(琴南,1852-1924)给其子林璐(字叔遇)的数封家信中提到一件谋杀案:(1)玉伯之侄伯炱,为人谋死,投尸井中。起出时首中七创,尸状甚惨,刻官中已派侦探四人,守其前后门,不许女眷外出,不知何故。玉伯可云倒运矣。九月二十四日父字。(1913年10月23日)12)陈玉伯之侄,被人杀死,投尸井中,刻尸已起出,外间谣言,咸谓为玉伯所杀,刻下巡警侦探日五、六人,将玉伯守住,不知起诉后如何。年老遇此奇惨之事,殊可

4、悲也。阴历廿八日父字。(1913年11月25日)2刻玉伯已被审判,押入囚人所。年老被祸,万分可怜,吾不忍视之也。闻将开军法审判,此事更不得了矣,如何,如何!正月廿五日父字。(1914年2月9日)(4)玉伯及伯炅皆被审判厅押入优待所。此次参谋处合力与玉伯为难,联参陆海三部分,将开军法审判。海军次长亦已签字,一入此间,百死无一生。幸余与徐又铮先生交好,将玉伯冤状诉说,徐君允诺,遂不签字。此案仍交审判厅。刻下如意姑娘已拿入官,董升兄弟三人亦同押。大概玉伯父子可以松动,不至有覆盆之冤。玉伯家颇感余救命,实则路遥方知马力,疾风方知劲草。父谕阴历二月十二日(1914年3月8日)汝来信仍寄下斜街,月尾之信则

5、寄棉花头条胡同闽侯林寓。4根据第四封信可知,当时林纾寓居下斜街,而以上信中言及的这桩凶案,发生在西城东斜街苏园,相距不足3公里。信中的“玉伯”即陈璧(18521928),字玉苍,晚号苏斋,福建闽侯人,光绪三年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礼部员外郎、顺天府丞、府尹、商部侍郎、户部侍郎,官至邮传部尚书兼参豫政务大臣,1909年被参革职,有望同堂奏稿。5陈、林二人同龄、同乡,关系甚为密切,林纾还为陈璧宅园作过苏园记。陈璧于1896年奔丧返闽后主讲凤池书院,创办福州苍霞精舍,林纾任总教习。1901年,陈璧任顺天府尹期间,又招林纾为五城学堂总教习。陈璧曾拟上书推荐林纾为郎中,为林纾谢绝,但二人始终为

6、挚友,并且“方尚书盛时,议者颇有异同,而余独坚信其能廉天下,唯廉者始不以退隐为憎”7,故而林纾对老友家中的不幸始终关切,这四封信亦可作为当时报纸舆论之外的另一种关注8。陈璧被罢官后,初居苏州,后迁天津,民国元年移家上海,次年又“以南方卑湿不宜疗养移居京师,筑小园临清宫之东,命曰苏园,种花莳蔬以自娱”1。苏园位于宣武门之东,占地四亩2。其详细位置,陈宗蕃燕都丛考有记:顺皇城根而西曰灵境,旧名灵清宫。灵境之间小胡同曰井儿胡同,吾师陈弢庵宝琛太傅居于是,亦即吾师陈苏版璧尚书之故居也。其西曰八宝坑,又西曰东斜街,其北曰大酱房胡同,有崇庆寺。大酱房胡同中间之南,有小胡同曰广兴里,稍东曰小酱房胡同,斜达于缸瓦市,宁公府在焉。其南为甘石桥。东斜街之东,即西安门外南皇城根,亦名西皇城根,苏版尚书筑宅于是,园林甚广。然而,陈璧当年“七月侄伯台为贼所害,匿尸眢井中。事既发,怨公者又以诬公,久之始得白”4。这年谱中轻描淡写的一句,在民国二年却是件轰动京城的凶杀案。该案成为重要新闻,主要是由于年过六旬的前清尚书被地方检察厅以教唆杀人嫌疑而收押,死者是他的侄子陈绳,字伯台,殁年26岁,时任陆军参谋部科员。案发后,参谋部曾收到匿名信,指认陈绳为暗杀党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