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_第1页
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_第2页
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_第3页
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_第4页
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一、前言部分1.1药用植物及其现状药用植物资源指在一定社会和经济条件下,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植物资源中对人体疾患 具有医疗或保继作用,并对家养动物病害具有治疗作用,以及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功效 的各类植物的总称。【1】中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药用植物资 源是中药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和 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缺乏对绝大多数药 用植物资源更新规律的研究,加上药材采收的不合理,抢采、抢收、掠夺式利用现象十分严 重。生态经济学理论是药用植物资源可

2、持续管理的理论基础,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管理是 一种对药用植物资源的经营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又要使药 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其最大生态生产量,既能使药用植物资源满足当代人最大持 久的利益,又要保持其潜力以满足后代的需求”。建立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学采收制度和可 持续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相当重要。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从狭义上讲,是指药用植 物资源具有不断繁殖后代的能力;从广义上讲,不仅指其繁殖后代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其自 身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能力。植物快繁是利用体外培养方式快速繁殖植物的技术,主要应 用于用其他方式不能繁殖,或繁殖效率低的植物的繁殖。为了保持某一品种的基

3、因型稳定, 避免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发生变异,也采用植物快繁技术。快繁中利用的植物材料主要是茎 尖、茎切段、叶片、胚等。快繁技术容易掌握,繁殖率高。1.2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生的生物技术学科。植物组织培 养包括了所有类型的无菌培养技术,主要有:成熟及未成熟植物胚胎的离体培养;离体 器官包括根尖、茎尖、叶原基、花器官原基或未成熟花器官各部分以及未成熟果实的培 养;从植物各种器官的外殖体增殖而形成的愈伤组织培养;能保持良好分散性的离体细胞 或很小细胞团的液体培养;除去细胞壁的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这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对 植物科学的各个领域如细胞学、胚胎学、遗传学、

4、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发 育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上开辟了令人振奋 的多个新领域。近年来发展很快,广泛应用于植物的快速繁殖、植物品种改良、基因工程 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方面,对现代农业和医药等领域产生了深刻 影响。植物脱毒技术往往与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结合在一起应用。植物在发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 会感染病毒,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脱毒培养。在植物体内,病毒主要通过维管 束组织进行运输和扩散,茎尖新生的分生组织,没有维管束分化,病毒难以到达,因此 病毒含量很低,甚至没有。所以采取茎尖培养可减少再生植株的病毒含量,连续进行几代 培养,

5、甚至可获得无病毒植株,使植物得以复壮。脱毒植株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效应 非常明显,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植物脱毒培养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通常,取 茎尖的分生组织进行脱毒培养,尽管有高倍显微镜帮助,操作也很不易;其次,把 这样小的材料培养成再生植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外,有些病毒能够侵入顶端分生组 织,对此材料需要用高温处理等方法来杀死病毒,更增加了组织脱毒培养的难度。在脱毒 培养过程中,病毒检测是一道不可缺少的程序,常用的方法有敏感植物法、抗血清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如敏感植物法需时间较长。随着植物组培脱毒产业化的兴起,需 要大量的病毒检测,所以开发出应用简便,用时少,价格低,适

6、用于多种病毒检测的技 术,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基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组织培养最关键的一步。MS3I、N65I、B58及KC119等 基本培养基,均可用于石斛属植物的离体组织培养,但效果不同MS和1/2MS是离体培 养最有效和最常用的基本培养基b7 11。,1 /2MS培养基则适宜生根191。王国梅等驯以野 生金钗石斛茎段诱导长出的原球茎为材料,比较了 MS、1/2 MS、B5、Miller 4种不同基 本培养基在4个不同培养周期中金钗石斛原球茎生长增殖的情况,筛选出最佳增殖培养基 B5。不同的培养目的,所对应的培养基也不同。张治国等研究了 6种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铁 皮石斛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7、基本培养基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作用影响很大,不 同器官的适宜培养基不同,1/2MS适宜原球茎增殖;MS适宜种子萌发、茎段和叶片培养; 5/6适宜种子萌发、叶片培养;改良VCaite、KC适宜茎段培养。【10】曾宋君等发现N6培养基对石斛胚的萌发和生长最好,而以茎尖作为培养材料,N6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能力明 显不如Ms。【11】朱艳等以铁皮石斛茎段诱导丛生芽作为目的,筛选出1/2MS诱导丛生芽 的效果好,生成的苗粗壮。在石斛的组织培养中,以蛋白胨和白糖代替蔗糖进行试验,大大 降低了快繁生产中的成本【12】 Mitra等利用可控制的c02气体作为碳源,根长与叶子的数量 与含2%蔗糖培养基中的相等,

8、组培苗的干重和鲜重都高于含蔗糖培养基的组培苗,但是 C02对发根影响不大。增殖与分化原球茎是石斛试管苗繁殖的关键,其增殖与分化情况直接影响着试管苗培 养的成功与否。目前多以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苗形成与生长、试管苗移栽等培养条件的 研究为主_11,16J。添加植物激素XI和2, 4. D对促进霍山石斛试管苗生长和继代增殖的 效果最佳口 o;NAA对金钗石斛原球茎的增殖效果明显好于IBA,在不同激素6-BA和NAA 配比组合正交试验中,处理6-BA0. 5mg / L+NAA0. 2mg / L的配比为最佳激素组合20。 NAA和6 一 BA有利于鼓槌石斛组培幼苗的生长与分化u90;铁皮石斛原球

9、茎诱导以1 / 2 MS为培养基,添加BA和NAA为佳,原球茎分化以1/2MS添加BA和NAA为佳。适宜 浓度的Ge02(5. 00 mg / L)能够显著增加铁皮石斛原球茎的鲜重L26J。培养基中加入天然提 取物,对组织器官的形成及生长也有影响。齿瓣石斛胚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N6,添加 椰乳可以提高胚的萌发率,并增加繁殖系数,香蕉汁可以加速幼苗的生长及促进生根-50; 铁皮石斛以添加椰乳对芽的增殖效果最好。【13】二、主题部分2.1药用植物组织培养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学领域中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指在无菌和人为控制的营养(培养基)及环境条件下对药用植物器官、组

10、织或细胞进行培 养,用来生产药用活性成分或进行药用植物无性快速繁殖的技术。【14】随着大规模药用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的成功,药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在中药领域得到了更深的研究和应用,可 利用组织细胞培养物来代替全植物提取的有效活Jl生成分,给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 广阔的前景。【15】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三点:1可以人为地选择和控制药用植物组织培养能够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可以排除病 虫害与农药残留量的困扰,且能够严格控制药材的质量,便于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繁殖效率高、生长周期短,节省人力和物力药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可以在人为提供的定温度、光照时间、湿度、营养激素等条件下进行科学

11、培养生产。3可以得到高浓度的次生代谢产物,细胞,通过优化培养液、培养条件和选择优良细胞系的方法,可得到含量高于整株植物栽培的次生代谢产物。【16】2.2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主要着重于四个方面:植株的培养、成分的比较、植物生理和工业 化生产的探索1植株的培养植株的培养方面,首要的培养出新的植株,而能否培养出新的植株关键是培养条件。据 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400多种植物建立了组织和细胞培养体系,并从中分离出600多种代 谢产物,其中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紫草细胞大规模培养、代中理 工大学的红豆杉细胞大规模培养、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黄芪毛状根大规模培养等。2成

12、分的测定及比较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价值如何,主要取决于其有效成分与自然植株的差异,有研究表明, 以干重微基础的粗人参皂苷,在愈伤组织中的含量(21. 1%)显著高于天然根(4. 1%)。紫草 中的有效成分萘醍类化合物一一紫宁草及其衍生物在我国被用来治疗烧伤、皮肤病和痔疮, 并具有抗肿瘤活性,对获得的高产细胞系进行悬浮培养和发酵培养后发现:其细胞生长的最 高月产率达22克.干重/升,色素含量达培养物干重的17. 5%。应用10升搅拌式反应器 酵培养,月产率达9. 47克.干重/升,色素含量达干重的14. 26%,而通常在完整植株 中仅含1. 5%左右。在白芷的悬浮培养系统的研究中发现,在培养基中加

13、20克/升吸附剂 Amberlite XAD 一 7可提高其主要成分imperatorin产量140倍。【17】3.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产生的药物药用植物组织培养能产生很多种药物,主要有苷类、生物碱、固醇类、醍类、黄 酮类、蛋白质及其它生理活性物质。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通过组织培养成功的 药用植物至少有种。培养的药用植物从常见的到珍稀濒危植物、民族植物,如云南黑节草、 延龄草、高山红景天,藏药一川西獐芽菜、莪术、水母雪莲、星花乡线菊、溪黄草、 玉叶金花、辽东葱木等。从生产常用药的植物到具有抗癌、抗病毒等有效成分的植物,如 红豆杉、艾黄杨、狼毒、大戟属、长春花、米仔兰、狗牙花和香榧等。【1

14、8】培养用的 材料也有提高。开始以草木、木本或藤本植物的根、茎、叶、花、胚、果实、种子、 髓、花药等组织或器官进行培养,发展到从器官诱导到愈伤组织、冠瘿组织、毛状根进 行培养,再发展为细胞培养。目前还借助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获得基因 药用植物,利用转基因组织和器官培养生产药用成分。目前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的主要应 用4.利用试管微繁生产大量种苗以满足药用植物人工栽培的需要药用植物种苗的快速繁殖由于野生药材资源日益枯竭,人工栽培品 种品质不稳定,生物技术的兴起对传统药材的生产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组织培养是现 代最先进的植物繁殖技术,通过利用植物细胞再生能力,培育出完整植株。利用植

15、物组织 培养技术进行药用植株无性繁殖,解决药用植物天然资源不足的棘手问题,具有成本低、 高效率、生产周期短、无性遗传特性一致的优点。特别是对某些种子繁殖慢、难繁殖的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通过选择材料的部位(如根、茎、叶的段、片、块等),运用培 养基获得芽体,最后培养成为植株。现在已经在药用植物中广泛应用,已在上百种药用植 物上成功完成组织培养。例如组织培养技术已成功运用于石斛、桔梗、丹参、地黄、绞 股蓝、半夏、杜仲、怀山药、麻黄、银杏、肉苁蓉、黄芪、红景天、西洋参、雪 莲、桔梗、五味子、何首乌、金线莲等药用植物。此外在药用植物育种方面,一些药 用植物收种困难或种子的发芽率低,有的栽种时耗种量大而

16、繁殖系数小(例如贝母、番 红花),运用组织培养可以短期内繁殖出植株,解决供种不足的问题。在预防病虫害方面, 该项技术主要运用在因病毒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的药用植物、靠有性繁殖提供种子而 种子发育不完善或种子成本高的药用植物、依靠无性繁殖提供“种子”而无性繁殖系数低 且种子需求量大的药用植物、濒危或有极高药用价值的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2.3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在中药领域的应用1大规模快速无性繁殖的药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在选材消毒、接种培养、诱导筛选、继 代保存、分离鉴定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方法,运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大大提高繁 殖效率。【192.药用植物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易退化和变种,

17、影响品质和产量。可利用组织培 养选用优良品种的药用植物储备足够的活种质,以便应用它们来开发研制。3培养无病的药用植物品种,促进良种栽培许多植物在自然生长环境往往患有病毒,且 代代相传,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4.生产药物活性成分随着中药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特别是珍贵药用植物资源匮乏、生长 缓慢、产量低,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利用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药用活性成分来代替 原植物.目前,进行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研究的植物已达百余种,其中以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的细胞工程近100多种,从组织细胞培养物中产生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有600种左右,包括生物碱、醍类、甾醇、皂苷、酶类等。【20三、总结部分通过查阅

18、文献,对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其主要的应用以及药用植物重要性有了基本 的了解。到目前为止,植物组织培养已成功用于药用植物。药用植物资源是人类健康的物质 基础,药用植物资源是新药开发的重要源泉和模型依据。组织培养是现代最先进的植物繁殖 技术,通过利用植物细胞再生能力,培育出完整植株。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药用植 株无性繁殖,解决药用植物天然资源不足的棘手问题,具有成本低、高效率、生产周期 短、无性遗传特性一致的优点。药用植物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也渗入到了古老的中药研究中,它丰富了传统药用植物研究内容,借助植物 组织培养,可以保存和繁殖那些濒临灭绝的药材资源,

19、保持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为解 决传统药材的资源与品质提供崭新的途径。而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作为生物制药的主要技术 之一是生物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领域,被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 前途的产业之一。二、参考文献【1】王雨华,裴盛基,许建初.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实践与建议【J】24卷掷4 期资源科学vol 24,No 4【2】杨利民,韩梅,张连学,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J】种群生态学研究与展 望,1000-5684(2006)04-0383. 06【3】闵庆文.欧阳志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M】农村生态环境1998, 14(2): 40- 44【4】杨利民,韩梅,张连

20、学,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J】种群生态学研究与展 望,1000-5684(2006)04-0383.06【5】程玉琴,韩振海,徐雪峰”苹果病毒及其脱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 报,2003,19(1):72-74【6】马慧,张立军,阮燕姓,崔振海.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农 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581001A53 0B83 99C73 9【7】王际轩.苹果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北方果树8 910 : 10 8【8】程玉琴,韩振海,徐雪峰”苹果病毒及其脱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 报,2003,19(1):72-74【9】傅玉兰,张志平,姚萍.春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 464465.【10】 陈之林,曾宋君,段俊.独角石斛的离体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 40(3): 342.【11】丁长春.齿瓣石斛的胚培养技术及其快速繁殖研究J.热带农业科技,2004,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