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1.铜石并用时期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又称金石并用时代。为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主要使用石器并兼有少量小型铜器的文化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主要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石器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出现了数量不等的以红铜(天然铜)器为主体的金属器,采用冷锻和冶铸两种技术成器,多属小型工具和饰物;也有因自然共生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产生的合金铜。2.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从距今约250万年
2、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3.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是早期人类,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最初生活在非洲(大约300多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研究南方古猿,对于探索人类的起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4.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
3、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5.人又称猿人,科学命名为“直立人”(拉丁语: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中国猿人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市西南的店龙骨山发现。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而最近一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78万年前。另现代意义上的人,泛指居住或生活在的人。6.直立人: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后又发现骰骨化石,1894年正
4、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中国境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主要包括蓝田人、人、巫山人、元谋人等,中国最早直立人脑量为800-1000ml,一般认为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200-20万年补充:Homo erectus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曾称作猿人,含有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意思 。生活在距今约 180万20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直立人可能起源于非洲,一般认为大概是由能人进化来的,后来进化成早期智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以后发现地点不断增多,主要集中在亚洲南部和中部 、非洲东部和西北部及欧洲西部。 直立人头
5、骨平扁 ,骨壁厚 ,眉脊粗壮 , 脑量平均小于1000毫升(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 1200毫升左右)。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高大,平均身高为 160 厘米,平均体重据估计约有60千克,肢骨与现代人差别不大。有名的直立人化石,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中国的蓝田人和人、北非的毛里坦人等7.峙峪文化中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1963年发现于省朔县城西北峙峪村附近。同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掘。该文化以细小石制品为主要特征。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89451370和281351330年(未经校正)。8.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在人活动过的地
6、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 HYPERLINK /view/3247.htm t _blank 龙骨山顶部的 HYPERLINK /view/432304.htm t _blank 洞穴里发现的,因此考古学家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9.新 HYPERLINK /view/7198.htm t _blank 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在 HYPERLINK /view/15602.htm t _blank 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 HYPERLINK /view/535584.htm t _blank 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 HYPERLINK
7、/view/605961.htm t _blank 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 HYPERLINK /view/3565.htm t _blank 英国考古学家 HYPERLINK /view/3888328.htm t _blank 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 HYPERLINK /view/45266.htm t _blank 全新世,继 HYPERLINK /view/1902226.htm t _blank 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10
8、.老官台文化中国 HYPERLINK /view/4479.htm t _blank 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 HYPERLINK /view/2120635.htm t _blank 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 HYPERLINK /view/6510.htm t _blank HYPERLINK /view/975622.htm t _blank 华县老官台遗址发现而得名。但该遗址涵贫乏,后来发掘了规模较大、同类遗存涵丰富的 HYPERLINK /view/8461.htm t _blank HYPERLINK /view/31357.htm t _blank 安湾遗址,一般改称老官台文化为 HYPE
9、RLINK /view/259457.htm t _blank 湾文化。其年代距今80007000年,主要分布在、省境的 HYPERLINK /view/51168.htm t _blank 渭河流域。居民的经济生活以 HYPERLINK /view/818596.htm t _blank 原始农业为主,种植黍等作物。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铲和石斧等。制业很原始,采用泥片敷贴法。 HYPERLINK /view/82561.htm t _blank 器以圈足碗、彩钵与筒腹三足罐最具特点。住房是圆形的,为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亦是圆形。居民死后埋入长方形土坑墓,随葬器等物品。该文化的发现,对了
10、解渭河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有重要意义。11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省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省到省之间。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省为最多,共计2040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12. HYPERLINK /view/367036.htm t _blank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 HYPERLINK /view/94246.htm t _blank 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
11、心,东起 HYPERLINK /view/8520.htm t _blank 黄海之滨,西到鲁西 HYPERLINK /view/26000.htm t _blank 平原东部,北至 HYPERLINK /view/45137.htm t _blank 渤海南岸,南及今 HYPERLINK /view/4380.htm t _blank 的一带, HYPERLINK /view/5488.htm t _blank 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 HYPERLINK /view/120834.htm t _blank 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12、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 HYPERLINK /view/1182047.htm t _blank 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 HYPERLINK /view/22365.htm t _blank 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 HYPERLINK /view/107216.htm t _blank 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13.北辛文化是黄河下游一种原始社会较早期的文化遗址,环鲁中南山地周围的兖州、曲阜、平阴、长清、章丘、邹平、店、青州、莒县、临沭和滕县等地,都发现了距今
13、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由于 最早发现于青莲岗,考古界曾定名为青莲岗文化,后因该文化以滕县北辛遗址最为典型,遂重新定名为北辛文化。主要遗址有滕县北辛、兖州三因、大汶口、邳县大墩子、市二涧村和青莲岗等。碳 测定这种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 年至前 年之间,其后发展为大汶口文化14.齐家文化黄河上游是黄铜石并用时代因1924年在 HYPERLINK /view/8461.htm t _blank 广河齐家坪首先发现而得名。年代为 HYPERLINK /view/1039767.htm t _blank 公元前2000前1900年。分布在、省境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 。共发现 HYPERLINK
14、/view/218824.htm t _blank 遗址350多处。居民经营 HYPERLINK /view/16684.htm t _blank 农业 ,种植粟等作物 ,使用骨铲、穿孔石刀和石镰等 HYPERLINK /view/2811461.htm t _blank 生产工具。饲养猪、羊、狗与大牲畜牛、马等。制业发达, HYPERLINK /view/1015762.htm t _blank 双大耳罐、高领折肩罐和镂孔豆等为典型 HYPERLINK /view/2704471.htm t _blank 器物。已出现冶铜业,有铜刀、锥、镜、指环等一类小型红铜器或青铜器。住房多是方形或长方形
15、的半地穴式建筑,屋地面涂一层 HYPERLINK /view/3140165.htm t _blank 白灰面,光洁坚实。氏族公共墓地常位于居住区附近,流行长方形土坑墓,有单人葬,也有合葬,以器与猪下颌骨等为随葬品。出现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子。这表明当时男子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女子降至从属境地。反映出当时已进入 HYPERLINK /view/94246.htm t _blank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形态为 HYPERLINK /view/94251.htm t _blank 一夫一妻制和 HYPERLINK /view/346193.h
16、tm t _blank 一夫多妻制。15.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史上的鼎峰时期。14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1973年)余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
17、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氏族的情况。15.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省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16.良渚文化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省良渚。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
18、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器也相当细致。17.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自治区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18.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年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19.云雷纹 HYPERLINK /view/4082.htm t _blank 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
19、纹样,图案呈 HYPERLINK /view/793508.htm t _blank 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 HYPERLINK /view/152024.htm t _blank 线条。圆弧形的也单称 HYPERLINK /view/415191.htm t _blank 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20.殷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省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巳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公元前十四世纪,商朝第二十位国王盘庚将其都城从奄,即现在的曲阜,搬迁到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的殷地,即现在的小屯村一带。直至商朝灭亡,溉作为商之
20、首都,共经历了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此地也被为殷都。殷都被西周废弃之后,逐渐沦为废墟,被人们冠之于殷墟的称谓而闻名于世21.悬棺葬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22.腰坑商代统治阶级墓葬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商王和大贵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从婢妾卫兵和各种勤杂人员。另有完全供杀殉用的“人牲”。殉葬者的葬式各有不同其中颇多采用俯身葬。殉葬的牲畜以马与狗为最多
21、。各种类型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设一长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当墓主人屍体腰部之下故称“腰坑”坑埋一殉葬的人或狗。即使是平民的墓也往往有埋狗的腰坑(见商代的人殉和人牲)23细石器细石器是指形状细小的一种打击石器。用打击法打出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这种石器长度一般在厘米,常见器形有石叶、石镞、小石刀、石片等,可作石钻或刮削器,也可镶嵌在骨梗、木柄上作复合工具使用。24.妇好墓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
22、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辛”。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25.土墩墓古代墓葬形式之一。西周至春秋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特点:不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坟埋葬。随葬品多为印纹器、原始瓷器和带地方特征的青铜器。研究者多认为是吴越文化的葬俗。 土墩墓是先在地面堆筑成高大的土堆,然后再在其上挖造墓穴。土墩墓是适应南方多河流湖、地下水位较浅的条件,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太湖周边地区的良渚文化中。26.武官村大墓在 HYPERLINK /view/2845.htm t _blank 殷墟已发掘的 HYPERLINK /view
23、/301681.htm t _blank 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面积340平方米,容积1615立方米,此墓早年几经盗掘,但仍残留不少器物,1950年进行了科学发掘,这是一座“中”字形墓,南北各有一条墓道,南墓道长15.6、宽5.76.3米,中间作“品”字形排列3个长条形马坑,各埋马4匹,此外还有1个跪葬人。此墓道长15米、宽5.2米,也呈“品”字形排列3个马坑。共杀埋了16匹马,在靠近西南侧马坑旁,还有1坑,埋了2个人。墓室为平面长方形,上口南北长14米,东西宽12米,自口至底深7.2米。墓室正中是椁室,棺椁和墓主人尸骨早已不存,椁室四周二层台上排列有大批殉葬人,东侧为17人,多为男性,西侧为
24、24人,多为女性。她们都是全躯,有的还有木棺和随葬品,可能是墓主人的亲信、侍从和姬妾等人。椁室底部中央有一个长1米、宽0.8米的腰坑,坑埋1名持铜戈的人,以上共计45人殉葬。在墓室上的填土中发现34个人头,总起来武官村大墓中 HYPERLINK /view/285417.htm t _blank 殉葬人有79名之多。27.周原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周族之祖古公亶父率众由豳地所迁居之处。周原考古在70年代后期屡有重大发现。周原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出土青铜器历史之长、数量之多,为世界所仅见。自汉宣帝询神爵三年(公元前58年)以来,这里就开始出土青铜器,并屡有重大发现。28.毛公鼎毛公鼎,西周晚期青
25、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省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共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外;其三,给毛公予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预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与对扬。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29. 大坌坑遗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贝丘遗址。位于省台北县八里乡,地处淡水河口。1964年大学发掘。下层为大坌坑文化的代表性遗存,上层属圆山文化。 大坌坑文化层出土的器质地松软,以褐色砂为主。器腹普遍印有绳纹,
26、口沿部分习见单线或双线的刻划纹,还有少量红色条带彩饰。绝大多数为圜底和平底器,圈足器较少,缺乏三足器。器形有瓮、罐、碗等,以斜沿罐和短直领罐为大宗。石器的种类也不多,有磨制的锛、镞和打制的斧、网坠等。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至今尚未发现有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家畜的明显迹象30. 印纹硬中国青铜时代至汉代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生产的一种质地坚硬、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日用器。质地比一般器细腻。原料含铁量较高,烧成温度也比一般器高,颜色多呈紫褐、红褐、黄褐、灰褐或青灰色。泥料中部分成分和原始青瓷相似,烧制地区也一致。成型方法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也有轮制成型。器鼻和耳等附件是手捏成型后粘贴的。初步成型后要用“抵手”抵住壁,用刻有花纹的拍子拍打器壁,使胎体坚密。印纹硬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有发现,但数量很少,出现时间比白为晚。31.干栏式建筑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中国古代史书中又有干栏、干兰、高栏、阁栏和栏等名,当是由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转译而来的音变。此外,一般所说的栅居、巢居等,大体所指的也是干栏式建筑。考古学和民族学中的所谓的水上居住或栅居,以及日本所谓的高床住居,亦属此类建筑。这种建筑自新石器时代至现代均有流行。主要分布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饭店股份分配协议书
- 共建大数据学院协议书
- 金属回收调价协议书
- 醉酒死亡补偿协议书
- 销户车辆卖车协议书
- 解除制作合同协议书
- 尿痛护理措施
- 遣散员工补偿协议书
- 酒店合作框架协议书
- 银行终止扣款协议书
- GB 518-2020摩托车轮胎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精编练习题(一课一练+单元+期中+期末)
- 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中职课件电子教案
- 2023年江苏省生物初中会考试卷
- 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课后习题答案
- 保密管理-保密教育培训签到簿
- 手术室剖宫产护理查房-课件
- 隧道工程隧道洞口临建施工方案
- 心理咨询的面谈技术
- (word完整版)污水处理厂安全评价报告
- DB50∕T 867.6-2019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黑色金属冶炼企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