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32作业集一、名词解释每标题3分:资源广义的资源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资源科学资源研讨实证法现代资源科学农业资源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土地土壤农地国土国土资源土地退化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或碱化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管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根本过程水的大循环海洋小循环陆地水小循环天气气候气候气候资源温度三基点暖冬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照强度太阳辐射对热效应太阳辐射对植物的光形状效应太阳辐射对植物的光合效应气候消费力气候系统的脆弱性日较差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景观破碎生物净化系统脆弱生态系统植物营养资源营养资源利用效率可继续开展的内涵二、判别题50题每题2分1. 环境是人类
2、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资源是指环境中能被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富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两者构成了人类社会可继续开展的根底,因此,环境与资源本质上等同。2. 据预测,到21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200亿,因此如今与未来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一直成为世界的最突出矛盾。3. 中国物种资源种类繁多,现有种子植物32800余种,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4. 中国人均国土面积0.8hm2,为世界人均2.77hm2的29,而且国土面积的2/3是山地和丘陵。5.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现是干旱、半干旱地域的沙漠化和长江及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6. 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
3、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方面,总体利大于弊。7. 冰川消融是全球变暖的直接结果,2050年中国将有1/3的冰川消逝。8. 土地荒漠化表现为土地质量退化和有效经济用地数量减少的过程。9. 资源至少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两个要素,否那么不能成为资源。10. 再生性资源主要是指各种生物及生物与非生物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再生性资源不会有退化、解体和耗竭之忧。11. 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外表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表及根底物质、植被,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但不包括水。12. 土地利用的永续性,一是说土地作为自然产物,相对于地球而言永不消逝;二是指土地作为人类的活动场所和消费资料
4、,只需利用合理,土地可以年复一年地运用下去。13. 水土流失即土壤侵蚀,是指在水和风的作用下,地表土壤被分别、运移和堆积的过程。14. 我国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为4540.6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5左右,每年侵蚀土壤量约为33亿t,相当于全国耕地地表有2 cm厚的土层被剥去。15. 土地的地籍管理包括产权确实定及变卦、产权监视管理、土地征用、土地划拨以及土地出让、转让、抵押、租赁的管理等。16. 当地球外表的水接受太阳辐射变成水汽上升至高空后,可被气流携带保送到各地,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再以降水的方式落回地球外表,这就构成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根本过程。17. 将由海洋蒸发,在空中凝结后,直接以降水
5、的方式回落海洋的水循环称做水分大循环。18. 河川径流总量对一个地域水资源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即使是流经人类活动频繁地域的河川中可为人类利用的最多也只需40左右。19. 一个地域降水的多少遭到大气环流的影响,间隔 海洋越近,大气湿度越大,降水量越多,水资源也越丰沛;越深化大陆内地,受海洋和季风影响越小,气候越枯燥,降水量越小,水资源数量也越少。在同一地域,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气湿度越大,降水量也越大。20. 我国干旱半干旱西北部地域、潮湿半潮湿东南部地域两大部分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我国东部、南部濒临海洋,地势西高东低,以及山脉走向而定的。21. 我国年降水量的季节性,在年内分配不均,冬季降水量明
6、显高于夏季,干湿季节清楚。22. 按流域面积大小陈列,第二位的是黑龙江,在我国境内部分为903418km2。23. 水面面积较大的淡水湖有兴凯湖、鄱阳湖、洞庭湖、青海湖、太湖、洪泽湖等。 24.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6位,低于印度尼西亚。25. 某一地域一定时间内各气候要素综协作用所构成的大气形状称为气候,多年的天气特征就是该地域或全球的气候。26.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气候环境中,一部分要素属于自然条件,一部分要素属于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能源和物质,为气候资源。27. 气候资源普通来说是有值无价,不能直接构成商品。28. 积温指气候生长期或作物某终身长阶段
7、内日平均气温的累积值,活动积温是指日均温与下限温度的差值的累积值。29. 选定适当的热量保证率,对于充分利用当地热量资源,减少低温冷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种植一年生作物要求到达60以上的保证率,种植多年生果树那么要求在70以上。30.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强度随着光照强度加强而加大,通常C3作物比C4作物要求更多的有效辐射,增产潜力更大。31. 我国的综合消费力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与人口密度分布根本一致,主要与气候资源有关。32. 我国气候表现出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特点,受双重影响。33. 我国太阳辐射总量高值区位于青藏高原,低值区位于川、黔与湘鄂西部。34. 全球变暖只是一种假设,目前还
8、未看到全球变暖的迹象。35. 浙江龙泉利用水稻收获后分蘖乃可发生的特性,利用秋季剩余热量开展再生稻获得胜利。这是利用作物生态规律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例证。 36. 遗传多样性的表现是多层次的,表如今外部形状、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子程度的不同等,如真菌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出现的外部形状变化等。37. 物种是一个具有高度类似的基因构造和表现属性、可以相互交配、繁育的群体。38. 各类生物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类型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整体生物圈。 39. 生态系统是平衡的而非动态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会发生变化。40. 部分林地开垦为农田后,会留下面积不等的森林“岛
9、屿,这种景象称为景观破碎。41. 普通以为从长度10 m到长度为l cm的动物,长度每减少10倍,物种数目将添加100。42.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温带多于亚热带、亚热带多于热带。43. 我国中药材已商品化或普遍运用的中药资源中野生种类占20,栽培种类占80。44. 广义的微生物是指除高等动植物以外的一切生物,种类繁多。45. 中国食用菌的年总产量已达7080万t,是世界上第二大消费国和出口国。46. 单位面积中的物种数目即物种丰度,一定数量的个体或生物量中的物种数目即数量密度。47. 植物营养包括无机营养和有机营养,但通常是指无机营养,又称矿质营养或营养元素。48. 肥料营养资源具有自然资源
10、的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资源的属性。 49. 土壤磷以难溶性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原生和次生矿物为主,对植物有效性普通很低。 50. 无机肥料不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可以部分地循环利用。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 人类社会可继续开展的根底是_。 A、环境、财富 B、人口、环境 C、人口、资源 D、资源、环境2. 不同历史阶段资源利用方式相对应的是_。 A、奴隶社会开展灌溉技术,开场植树,开展种植园 B、奴隶社会采集和狩猎方式获取食物 C、封建社会铁农具和畜力开场运用 D、封建社会商品消费专业化3. 几十亿年来,自然界发生艰苦变化的缘由是_。 A、环境本身 B、人类的出现 C、气候的变化 D、人类社会的开
11、展4. 资源科学的开展和构成阅历了4个阶段,我们如今所处的阶段是_。 A、自然资源的原始利用时期 B、对自然资源记载描画的时期 C、分学科进展自然资源研讨的时期 D、资源科学的构成和蓬勃开展时期5. 中国粮食在产后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达15,而结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粮食产后损失规范为_。 A、5 B、10 C、15 D、206. 资源至少包括两个要素,它们是_。 A、环境和自然资源 B、科学和技术资源 C、气候和环境资源 D、自然和劳动力资源7. 通常我们将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这种划分的根据是: A、按资源的根本属性 B、按资源利用限制划分 C、按资源的性能和作用特点 D、按资源的寿命8.
12、 以下资源中属于非再生性资源的有_。 A、生物资源 B、森林资源 C、草地资源 D、矿产资源9. 一条河流既是农业灌溉水源,又可作为电力部门的动力源,还可以是交通部门的运输线,当然可以作为工业的水源以及旅游用途等;资源的这种特性为资源的_。 A、整体性 B、多宜性 C、区域性 D、排它性10. 自然界中还存在一些资源,在目前的消费条件和技术程度下,不会在利用过程中导致明显的耗费,即非耗竭性资源,以下资源不属于非耗竭性资源。 A、太阳能 B、潮汐能 C、煤炭资源 D、地表水、大气11. 世界陆地面积约为14950万km2,占地球外表的_ A、25.2 B、27.2 C、29.2 D、31.212
13、. 我国森林和林地面积占世界的_,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 A、3.2 B、3.4 C、3.6 D、3.813. 中国的人口密度1997年约为当时世界平均值的3倍,为每平方公里_人。 A、130 B、140 C、150 D、16014. 地球外表上可以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它的概念是指_。 A、土地 B、土地资源 C、国土 D、土壤15. 水土流失受自然要素、人为要素或他们共同的影响。自然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植被。人为要素那么主要包括陡坡开荒、过度放牧、毁坏植被以及不合理的农田耕作方式等。主要决议要素为_。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
14、人为要素16. 土地可分为黏土地、沙土地、壤质土地等,这种划分是按照_。 A、按土地的经济用途 B、按地貌特征划分 C、按土地的土壤质地划分 D、按土地一切权划分17. 在不同坡度、坡型的坡面上,土地利用方式应该不同,当地面坡度_时,虽然可以有条件地用作农田,但必需采取工程性的水土坚持措施。坡度再大,那么不能用做农地,而应弃耕还林、还牧。 A、3 B、8 C、815 D、1518. 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km2,居世界_。 A、第二位 B、第三位 C、第四位 D、第五位19. 每年全球的土壤侵蚀量约为250亿t,_土壤的构成数量。 A、远大于 B、小于 C、等于 D、相近于20. 土地荒漠化是
15、根据土地消费力下降的程度,分为普通荒漠化、严重荒漠化和极端荒漠化。严重荒漠化指土地消费力降低_。 A、25 B、2550 C、5070 D、7021. 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表现为土壤pH _。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相近22.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的是_流域。 A、黄河 B、海河 C、淮河 D、长江23. 耕地减少的缘由有多种,主要缘由有_。 A、城市建立、乡镇企业和农民建房及开发区建立; B、农业用地内部调整,改农田为果园或改挖为鱼塘等; C、工矿用地面积添加,许多地方乱开采乱占地; D、交通用地添加,如高速公路建立及其它道路建筑等。24. 耕地
16、面积占全国的42.1,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23左右,其水田面积占全国水田面积的91.4,是我国水稻集中种植区。该描画是属于_。 A、南方区 B、北方区 C、西北区 D、青臧高原区25. 评价一个地域水资源的丰缺程度,往往以_作为目的。 A、降雨总量 B、蒸发总量 C、大气环流 D、河川径流总量26. 随着人类社会的提高与经济的开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添加,80年间添加了4.7倍,其中添加倍数最大的是_。 A、工业用水 B、城市用水 C、生活用水 D、农业用水27. 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为全国总量的_。 A、71 B、76 C、81 D、8628. 浙江省气候特点尤其是降水表现出明显的_特点。
17、 A、季风性 B、季节性 C、大陆性 D、内陆性29. 世界海洋面积约为占地球外表的_。 A、51 B、61 C、71 D、8130. 全世界海洋储水量占地球上总水量的_,淡水储水量很少。 A、92.5 B、94.5 C、96.5 D、98.531. 我国的长江、黄河是重要的淡水资源,长江是世界_和国内的_大河。 A、第二、三 B、第三、一 C、第三、二 D、第二、二32. 浙江省的缺水不包括以下缺水_。 A、季节性 B、构造性 C、流域性 D、总体性33. 我国河流水体的酸碱度pH值变化范围为6.58.5,其地理分布规律是_。 A、东南沿海河流径流水体的pH值低 B、西北地域河流径流水体的p
18、H值低 C、东南沿海河流径流水体的pH值高 D、流域间无明显差别34. 一条河流的取水量,应小于其水总量的_,才干维持这条河的生态功能。 A、20 B、35 C、50 D、6535. 全国平均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_,也就是说自水源取水有大量的水在保送途中被白白地损失掉了。 A、0.30 B、0.45 C、0.60 D、0.7536. 大多数城市中,水的反复利用率都在_,大连、北京等城市稍高。 A、20 B、25 C、28 D、3837.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农业的地理分布,_,依次出现潮湿、半潮湿、半干旱和干旱等气候类型。 A、由赤道向两极推进 B、由海岸向内陆推移 C、由海拔、地形起伏、
19、坡度、坡向等影响 D、由东经向西经推进38. 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经过_,喜凉作物开场迅速生长,多年生作物开场快速累积干物质。该温度也是普通喜温作物如玉米、棉花、水稻等生长的起止温度。 A、5 B、10 C、15 D、2039. 植物光合器官接受的辐射总量中约47为有效辐射,用于光协作用可以合成为有机物质的占28,其中约有一半用于呼吸耗费。因此,植物光能利用率的实际最大值只需_左右。 A、2.5 B、3.5 C、4.5 D、5.540. 在谈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时,在温带地域,温度略有升高,农作物产量会_。 A、添加 B、减少 C、不变 D、无影响41. 生物资源可分为森林生物资源、草原生物资源、沙
20、漠生物资源、湿地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内陆水城生物资源等,这种划分是按照_划分的。 A、生物种类 B、生态类型 C、利用目的 D、生物多样性42. 近年来,植物昆虫激素的发现与利用,为开创_农药闯出了新路。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43. 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较高,普通占植物干重的_以上,称为大量营养元素。 A、0.1 B、0.2 C、0.3 D、0.444. 我国大田的实践光能利用率约为_。 A、0.10.2 B、0.30.4 C、0.50.6 D、0.70.845.生物资源的多样性表如今_个层次。 A、1 B、2 C、3 D、446.地球上生命的分布上限可达120km高
21、空,10km深处的海底,陆地上在7.5km处的钻孔中发现活细菌,绝大部分生物通常存在于地球陆地上和海面之下各约_m 厚的范围内。 A、100 B、200 C、300 D、40047. 根据,我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种数的1520遭到多样性减少的要挟,_世界平均程度。 A、高于 B、低于 C、不变 D、不清楚48. 植物根系对土壤营养的吸收,导致土壤营养不断被耗费,需求用肥来补充。在以肥料方式补充的营养中,数量最大的是_。 A、氮 B、磷 C、钾 D、钙49. 土壤本身营养的资源储量普通用营养全量来表征,含量最高的和最低营养是_。 A、铁和钼 B、镁和硫 C、氮和锌 D、钾和铜50. 可继续开展
22、概念最关注的重点是_。 A、生态 B、环境 C、人口 D、开展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 现代农业的开展,对资源的开发从深化开发到掠夺性运营,究其缘由是_。 A、人口的添加 B、工业的开展 C、工具的革新 D、生态平衡的理念2. 在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中,已成为约束性的两个稀缺资源的是_。 A、人口多 B、耕地少 C、淡水缺乏 D、森林面积匮乏3. 中国物种资源种类繁多,农产品种类多、数量大。许多单项农产品如_等也居世界首位。 A、棉花、烟叶 B、油菜籽 C、蚕茧、猪肉 D、小麦4. 全球大规模的沙漠化主要集中在_,而这两个地域拥有地球总人口65亿中的48亿。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
23、洲5. 全球变暖是指_的升高。 A、积温 B、温差 C、地表平均气温 D、地球外表平均温度6. 如某一特定地域森林生物资源的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就能够呵斥水土流失与土地沙化等,这种特性属于资源的_。 A、整体性 B、共生性 C、区域性 D、有限性7. 资源主要存在于地球的物质圈层的交接部位,包括_。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8. 在地球陆地外表,有近50的面积是难以利用和无法利用的土地,包括_。 A、永久性冻土 B、干旱沙漠 C、高寒地带 D、有妨碍要素土地9.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有_。 A、有土壤侵蚀 B、土壤次生盐化 C、碱化 D、土壤肥力下降10. 水土流失受自然要素的
24、影响,主要有_。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植被11.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可以归结为以下缘由_。 A、不合理的灌溉 B、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C、降水量大、蒸发量小 D、超量施用化肥12. 以下关于青藏高原农作物区的描画是正确的选项是_。 A、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3,但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1左右。 B、农作物以青稞、小麦和马铃薯为主。 C、平均海拔高地势险峻,气候高寒,光照充足,水源丰富,但热量缺乏。 D、光、温、热、水、土资源组合较好,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和消费程度高。13. 在淡水资源中,构成三个淡水主体是_。 A、湖泊水 B、永冻层中冰 C、地下水 D、冰川与永久积雪14. 在一样降
25、雨条件下,河川径流泥沙含量的高低主要决议于该河流流域内的_。 A、植被覆盖情况 B、地形 C、土壤要素 D、全错15. 浙江省的缺水是_。 A、季节性 B、流域性 C、构造性 D、长期性16. 我国灌溉农田面积为5230多万公顷,_占耕地面积一半的灌溉农田。 A、80的粮食 B、90的棉花 C、90%的果树 D、95的蔬菜17. 开发水资源尚有一定的潜力,这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_。 A、水利工程开源 B、污水资源化 C、咸水资源化 D、有效地利用天然降水 18. 利用先进技术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是农业消费近年采用较多的措施,如_。 A、地膜覆盖、 B、日光温室 C、夏季遮阳 D、温室内进展二氧
26、化碳施肥 19. 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差值称日较差。在一定气温范围内日较差大,_。 A、可以添加植物的光协作用 B、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C、籽实干重添加 D、瓜果的含糖量上升20. 农业气候资源所指的光能资源包括光协作用直接利用的和具有间接农业意义的_。 A、可见光 B、微波 C、紫外线 D、红外线21. 太阳辐射对植物的作用表现为_。 A、光合效应 B、光形状效应 C、热效应 D、全错22. 不同植物对光谱成分的要求不同,要求具有较多长波成分的散射辐射的作物有_,以构成优良质量。 A、水稻 B、玉米 C、茶树 D、烟草23. 农田实践光能利用率远低于其实际值的缘由主要是_。 A、光合面积
27、或叶面积系数较小 B、光合时间未得到充分利用 C、干旱 D、其它环境要素的制约24. 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是_。 A、季节和年际变化很大 B、多雨年和少雨年的年降雨量可相差数倍 C、台风增多 D、年均降雨差别不大25. 人类活动对气候资源的不利影响有_。 A、城市郊区大气污染加重酸雨添加 B、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使热害和病虫害加剧 C、超量提取地下水使水资源日益紧缺 D、滥伐森林加剧水土流失26. 生物资源是指对人类具有实践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_。 A、遗传资源 B、生物体或其部分 C、生物群体 D、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27. 生物资源在_各个层次上,具有实践或潜在用途及价值,是人们
28、利用的对象。 A、化学组分 B、器官、个体、群体 C、生态系统 D、景观28. 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两大根本特征是它的_。 A、延续性 B、简单性 C、多样性 D、自发性29.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表如今_。 A、直接利用价值 B、生态价值 C、科学价值 D、美学价值30.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包括_。 A、消费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31. 生态系统的几大功能是_。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动力投入 D、信息传送32. 食用植物为直接和间接食用的植物,包括_。 A、粮食 B、饲料 C、饵料 D、蜜源植物33. 微生物具有资源价值,主要表达在 A、参与生态系统中的
29、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 B、是最丰富的遗传基因库 C、有实践或潜在的用途或价值 D、在生物工程的转基因方面,微生物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34. 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是_。 A、小麦 B、大麦 C、水稻 D、玉米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野生动植物维护的立法,如_。 A、 B、 C、 D、36. 我国的脆弱生态系统主要有_。 A、沙漠 B、草原 C、河流 D、湿地37. 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与可继续利用,应做好以下任务_。 A、深化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B、野生动植物的迁地维护 C、建立种质资源库 D、野生动植物维护的立法和严厉执法38. 植物营养的资源特征有_。 A、共生性和地域性
30、 B、多样性和有限性 C、无限性 D、可循环性和多用性39. 土壤营养的来源有_。 A、母质 B、肥料 C、大气沉降 D、灌溉40. 南方潮湿地域的土壤中,钙的含量多在1以下,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域土壤中钙的含量为110,发生相对富积,南、北方钙含量差别大的能够缘由是_。 A、淋溶缘由 B、固定缘由 C、雨水缘由 D、母质缘由41. 成土过程中对土壤营养元素储量影响较大的过程主要有_。 A、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B、生物富集作用 C、元素合成过程 D、腐殖化过程42. 不同质地的土壤物理化学和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别,有利于营养的坚持的土壤是_。 A、质地较粗的土壤 B、质地较细的土壤 C、粘壤土
31、D、沙土43. 以下种植或耕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氮素营养含量,_。 A、水田改旱地 B、间作套种 C、旱地改水田 D、种植豆科植物44. 我们普通指的有机肥料包括_。 A、绿肥 B、秸秆 C、农家肥 D、紫云英45. 种植豆科绿肥的作用是_。 A、添加土壤中磷的含量 B、添加土壤中钾的含量 C、利用植物吸收、富集土壤难溶性营养 D、固定大气中氮素,返还给土壤46. 我国化学肥料的构造不合理表达在以下方面_。 A、肥料中氮、磷、钾的比例不合理 B、肥料中种类构成不合理 C、我国化肥消费的技术配备落后,能耗较高 D、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比不合理47. 植物营养的矿产资源是指作为制造化肥所需原料的矿产
32、品,以下肥料矿产资源_。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尿素48. 二十世纪地球上发生的对环境和资源有至关重要影响的几个要素,_。 A、伴随科学技术的提高,社会消费力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空前扩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1999年世界人口到达了60亿,并继续增长; C、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耗费,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D、全错49. 实现农业继续开展的战略目的有这样几个方面,_。 A、要积极添加粮食消费 B、要促进乡村综合开展、添加农民收入,消除乡村贫困情况 C、要合理维护与改善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D、要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50. 集约继续农业inte
33、nsive-sustainable agriculture的几个特点是,_。 A、集约农作 B、高效增收 C、耐久开展 D、休闲耕作五、简述题与问答题:资源全球性有哪些表现?2资源科学的综合性有那些详细表现?举例阐明。3资源科学的研讨领域有哪些内容?4举例阐明新技术在资源研讨中的利用。5什么是资源研讨实证法?6资源研讨有哪几个比较法?7资源学研讨中有哪些专门化技术?8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几个原那么?9农业资源的自然属性有哪些?10我国农业资源的根本特征表如今:11不同的学科对土地有哪些不同的认识?12土地的定义包含哪几层含义?13农地在农业资源中处于何种位置?14农地维护有哪三个方面的内容?15
34、土地有哪些功能?16土地有哪些特性?17资源概念有哪四个层面的涵义?18土地有哪些划分方法?19土地规划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20为什么水是地球上的一种特殊物质?21地球外表有70%的水,为什么说水是有限的?22有哪些要素影响水资源的丰缺?23我国水资源有哪些特点?24农业灌溉用水存在哪些问题?25我国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哪些对策?重点在“开源上作些论述?26农业气候资源有哪些特点?27有哪些目的衡量农业光能资源?28太阳辐射对植物的作用表现为热效应、光合效应和光形状效应的详细表现有哪些?29农田实践光能利用率远低于其实际值的缘由是什么?30影响中国农业可继续开展的气候妨碍要素有哪些?31生物
35、资源是如何分类的?32生物多样性表现出哪三个层次或程度?33生物多样性的资源价值是如何表达的?34生态系统有哪三大功能?35资源动植物有哪些种类?36我国有哪些生态系统属于脆弱生态系统?如何维护?37如何对动植物物种多样性进展维护?其可继续利用对策是什么?38植物营养资源特征的详细表现?39土壤营养的来源有那些途径?40影响土壤营养储量的要素?41土壤营养资源的特征主要表达?42如何促进营养资源再循环、再利用和提高肥料利用率?43当今农业所面临的时代挑战有哪些?45广义的农业资源可继续利用与狭义的农业资源可继续利用有何区别?46“集约继续农业的三个特点是什么?作业集答案一、名词解释:资源:一切
36、对人类消费和生活有用的物质和社会要素,至少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两个要素。广义的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未来能作为人类消费和生活所需求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作为人类消费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社会经济资源:作为人类消费和生活所用的人力人口、智力、膂力等和劳动成果的总和。资源科学:研讨资源的构成、演化、质量特征与时空规律性及其与人类社会开展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资源研讨实证法:旨在寻求事物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展过程及内部规律的客观表达。在资源科学领域内该方法主要用于讨论所研讨的资源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37、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也可用于资源的质量、数量或资源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等。现代资源科学:是研讨各种资源和资源整体主要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特征、空间构造与分布规律、时间演化规律、构成环境以及合理开发、规划、利用、改造、更新、维护与管理的一门科学。农业资源:普通是指农业自然资源,即一切可以用来为农业消费效力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消费对象,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以及植物营养的矿产资源等。原始农业:以采集和狩猎方式获取动植物资源用于食物的农业。传统农业:以阅历农业技术为根底,土地利用效率高、满足自给为主的精耕细作农业。现代农业:小农经济的手工方式向近代科学
38、技术运用的方式过渡,阅历农学向实验农学的过渡,小商品消费到大商品消费的过渡,农业自然资源开发的速度加快,以高度集中、高度专业化、高劳动消费率为重要标志的集约化农业。土地: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外表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地及根底物质、水文和植被,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种种结果。土壤:是指地球外表上可以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农地:从大农业的角度,农地是指用于农业消费的消费资料,主要包括:直接用于消费生物产品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等,和间接效力于消费生物产品的排灌沟渠、田间道路、晒谷场、畜舍等一切农业消费性建构筑物。国土:是指一个国家辖区内的幅员。
39、国土资源:是包括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资源、条件的综合体。土地退化:是指由于运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潮湿干旱地域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消费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土地沙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景象,由于外来的或土地构造变化而表现为土地含沙量添加,逐渐不适宜于耕作。土地荒漠化:包括各种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要素呵斥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潮湿干旱地域的土地退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或碱化:是指由于土壤中盐分或钠离子含量添加、土壤pH值上升,导致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恶化,土地消费力下降的过程。呵斥土壤次生盐渍
40、化或次生碱化的缘由很多,最为常见的是人类对耕地的不正确利用所致。土地利用的概念:指在一定的消费方式下,人们为了某种目的,按照土地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土地进展的开发、运用等活动。土地管理: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科学技术的措施,以维护土地一切制、维护土地一切者和运用者的合法权益和保证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地维护土地资源为目的,对土地运用活动进展的管理、控制的过程。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根本过程:当地球外表的水接受太阳辐射变成水汽上升至高空后,可被气流携带保送到各地,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再以降水的方式落回地球外表,这就构成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根本过程。水的大循环:水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进展循环
41、运动,通常人们把这种在陆地海洋之间的水循环运动叫做大循环。海洋小循环:水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进展循环运动,将由海洋蒸发,在空中凝结后,直接以降水的方式回落海洋的水循环称做海洋小循环。陆地水小循环:水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进展循环运动,将从陆地外表蒸发蒸腾上升至高空,凝结后再一次以降水的方式前往地面的水循环叫做陆地小循环。天气:某一地域一定时间内各气候要素综协作用所构成的大气形状称为天气。气候: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景象;气候:多年的天气特征就是该地域或全球的气候。气候资源:在气候环境中,一部分要素属于自然条件,即气候环境条件,包括各种非物质或能
42、量的农业气候要素,如湿度、气压等;一部分要素属于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能源和物质,称之为气候资源。气候资源包括光、热、水与空气。温度三基点:生物各发育阶段都有其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即“温度三基点。暖冬:一个地方的冬季大部分地域的平均气温比多年气温平均值偏高0.5以上,就可以定性为暖冬了。活动积温:高于下限温度的日均气温之和。有效积温:日均温与下限温度的差值之和。光照强度:指一定时间内太阳辐射投射到单位面积的能量,单位为Jm-2s-1,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有着亲密关系。太阳辐射对热效应:指植物将其吸收的70以上的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用于蒸腾和坚持体温;太阳辐射对植物的光形状效应:指植物
43、生长发育及形状建成中太阳辐射所起到的调理和控制造用;太阳辐射对植物的光合效应:指植物吸收一定波长的太阳辐射能用于光协作用构成有机物质的过程。气候消费力:作物产量的高低至少决议于气候、土壤、栽培技术和作物本身这四个要素,气候消费力指在土壤管理、农业技术等都处于最优形状,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某一作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构成农产品的最大才干,单位是thm-2。是对农业气候资源的一种综合性的度量目的。气候系统的脆弱性:系统易受或没有才干对付气候变化包括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不利影响的程度。日较差: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差值称日较差。生物资源: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具有生命
44、的有机体,构成了一类再生性的自然资源,即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资源的根本特征。指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域内一切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构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景观破碎: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显著影响是生物生存环境的破碎,又称为景观破碎。生物净化系统:是指经过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和利用,消除环境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过程。脆弱生态系统:如沙漠、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易受人为活自然因子的影响,属于脆弱生态系统。特殊生境包括珊瑚礁、河口、高原陆地和湖泊。植物营养资源:是指能用于植物消费的各种来源营养的总和,包括土壤营养、肥料营
45、养以及制造肥料所需求的矿产品。营养资源利用效率:包括肥料利用率和营养利用效率两个方面,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吸收的肥料营养占肥料营养总施用量的百分比,即肥料营养的回收率;营养利用效率是指植物体内单位营养的植物干物质消费量。可继续开展的内涵:可继续开展是一种新的开展思想与开展战略,普通的可继续开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本身需求的才干构成危害的开展。可继续开展的目的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久永续的开展才干。二、判别题50题共50小题,每题2分,共10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46、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小题,每题2分,共100分,选择正确的字母填入。12345678910DABDADADBC11121314151617181920CBADDDCBAB21222324252627282930ADBADACACC31323334353637383940BDACBDBBDA41424344454647484950BCABCAAAAD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备选项中有2-4个是符合标题要求的。12345678910ABCBCABCABCDABCA
47、BCDABCABCABCD11121314151617181920ABDABCBCDABCABCABDABCDABCDCDACD21222324252627282930ABCCDABCDABABCDABCDABCDABCDCDABC31323334353637383940ABDABCDABCDACDABCDABDABCDABDABCDAC41424344454647484950ABDBCBCABCDCDABBCABCABCABC五、简述题与问答题:资源全球性有哪些表现?首先,全球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系统,一个国家或地域的资源利用后果往往会超越其主权范围而涉及世界其他地域;其次,全球资源分布的地域
48、性与不平衡性,导致了全球区域性的资源短缺与优势互补问题出现;再次,有些资源是全球性共享资源,诸如公海中的自然资源、南极和北极的资源,以及界河、多国流域和迁移性资源等。2资源科学的综合性有那些详细表现?举例阐明。资源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各个分支学科之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相互交叉、综合的学科。举例略3资源科学的研讨领域有哪些内容?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资源科学不仅研讨人类与资源之间、不同种类的资源之间、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一致关系,提示社会经济开展与资源、环境维护之间协调开展的根本规律。而且研讨资源的构成环境、资
49、源化过程及资源的时空规律性,讨论资源的再度利用与替代途径;还研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规律,探求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等。4举例阐明新技术在资源研讨中的利用。自1972年第一颗人造资源卫星发射以来,航天、航空遥感技术已胜利地成为资源科学研讨的一个重要手段。计算机技术的开展,运用计算机技术又促进了资源数据库与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自动化制图与系统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5什么是资源研讨实证法?旨在寻求事物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展过程及内部规律的客观表达。在资源科学领域内该方法主要用于讨论所研讨的资源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也可用于资源的质量、
50、数量或资源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等。6资源研讨有哪几个比较法?比较法是对彼此有联络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它们一样与相异的思想方法。由于目的不同,在资源研讨领域内所采用的详细比较方法也不同。归纳起来,主要的比较法种类有: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择同比较与择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直接比较与间接比较;7资源学研讨中有哪些专门化技术?1调查法。资源调查是对所研讨事物的实践调查方法,2区划法。由于自然环境各要素具有地域分异规律,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资源区划就是为提示这些客观存在而对区域进展的逐级划分,即在区域上划分资源类型。3评价法。资源评价是从人类利用的角度,对事物进
51、展质量好坏鉴定或分等定级的方法。4规划法。资源规划是根据需求、能够、未来开展的目的要求,对事物利用的各种方案进展优化的过程,以使各种资源的利用到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综合最优的结果。5预测法。资源预测是对资源系统的演化或变化趋势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预测与判别,从而使人类可以有认识地进展控制和管理。6决策法。资源决策是对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和确定过程,涉及到资源开发方案的选择、开发时序确实定、区域开发、产业构造、经济构造、生态环境维护、人口开展等一系列对策。8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几个原那么?1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2兼顾当前利益和长久利益资源数量有限,而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很大,限于当前的科技程度,
52、资源利用不充分、浪费景象严重,由此导致资源种类不断减少,数量逐渐缺乏,质量日趋下降。因此,开发利用资源要有长久观念,既要思索当前的资源开发利用,又要思索资源维护与改造。3因地制宜的原那么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各地应根据本地域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等,采取最适宜的方式和途径,开发利用本地域资源。4坚持生态平衡的原那么生态系统中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数量,应小于资源的生长、更新量,以坚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各种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模不同,只需系统内部各个组分之间可以坚持一定的物流和能流的规模,该生态系统就是稳定的。假设从该系统取走的物质和能量超出了维持资源更新的界限,生态系统就会失去
53、平衡。长期下去,会导致系统退化、解体。生态系一致旦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将非常困难,甚至完全不能够。5综合利用的原那么某一地域的各类资源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综合体,而且矿产资源还有伴生和共生的特点。因此,无论是区域的资源开发或是某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需遵照资源综合利用的原那么,以最大限制地发扬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6资源优化配置原那么资源优化配置包括资源区域优化配置和时间优化配置。资源区域优化配置是资源的属性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所决议的。利用模型求得资源区域配置的最优化,可以更有效地开发区域内部资源和合理利用区域外部资源,稳定开展区域经济。9农业资源的自然属性
54、有哪些?整体性、地域性、有限性、多用性、层次性10我国农业资源的根本特征表如今:光热资源较丰富,水资源缺乏,耕地数量少,质量不高,耕地后备资源缺乏;林地数量较少,宜林地数量较多,质量较好;水域资源较丰富;草地数量多,质量较差;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种类资源丰富;区域分布不匹配,大部分地域资源组合错位。11不同的学科对土地有哪些不同的认识?从自然科学研讨出发,以为土地是指陆地及其所占空间的全部环境要素,是地球外表的一个特定区域;从经济学观念看,土地是自然赐予人类的资源、消费资料和资产;从生态学和地学的观念看,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等根底物质以及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组成的土地生态系统
55、,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12土地的定义包含哪几层含义?1土地是大自然的产物,是珍贵的自然资源。2是处于地球外表固定位置上的具有立体垂直剖面的空间客体,它向上、向下的范围是如今及可预见未来人们利用土地的才干所能到达的部分。3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如今的活动结果,人类活动可以引起土地有关组成要素性状的变化,使土地的性质和用途改动,当然没有人类的影响土地就不具有特定的用途,在这一意义上说人类的活动结果是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4土地是自然经济综合体,构成土地的各要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相互联络、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成为一有机整体;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协作用,而不取决于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5土
56、地的性质随时间而不断变化,这是由于构成土地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是随时间变化着的,所以土地的性质也必然会随时间而发生改动。13农地在农业资源中处于何种位置?农业资源维护的中心是维护农地。从大农业的角度,农地是指用于农业消费的消费资料,主要包括:直接用于消费生物产品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等,和间接效力于消费生物产品的排灌沟渠、田间道路、晒谷场、畜舍等一切农业消费性建构筑物。从资源的角度讲,农地是土壤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具有同一程度投影面而共生的三维空间系统。从程度空间范围上看,农地是土地资源的一部分,但农地的内涵比土地资源丰富的多。14农地维护有哪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农
57、地面积的维护,同时农地面积的维护还要根据需求与能够,开发可垦为农地的废弃地、荒地等,适当扩展农地面积;二是农地物质消费才干的维护,防止土地水土流失、沙化等问题的发生,维持农地的物质消费力程度;三是农地生态环境的维护,应对已污染的农地进展治理和在农地利用中要加强农地污染的预防,特别要减少或防止工业“三废向农地域域的排放。15土地有哪些功能?1土地的养育功能。土壤是土地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土壤具有肥力,可以繁殖、养育万物。土地的首要功能是作为耕地被用于农业消费。2土地的承载功能。土地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底,也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没有土地就没有今天的人类。3土地的美学功能。不同的地貌特征、险峻的地势、异
58、常的流水、稀有的动植物、独特的建筑。4土地的资产功能。如前所述由于土地数量有限、空间位置固定、用途多样以及土地质量不同等缘由,使得土地具有宏大的资产功能。由于这一功能的存在,人们可以跨地域、跨国界经过购买土地一切权或运用权,把大量的货币资产转化为土地资产财富。16土地有哪些特性?可以分为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两大类。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土地固有的自然属性,与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与否及利用方式没有必然的联络,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土地的经济特性那么是在遭到人们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费力和消费关系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在土地尚未被利用之前是不存在的。17资源概念有哪四个层面的涵义?广义资源、自然资源、消费资
59、源、产品。18土地有哪些划分方法?按照地貌特征划分,可以把土地划分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按土地的土壤质地划分,可分为黏土地、沙土地、壤质土地等;按土地一切权划分,可分为私有、国有和集体一切的土地,另外可按照土地的经济用途进展分类等。19土地规划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如土地数量与质量、土地空间分布和各种用地的动态变化调查土地利用构造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和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分析土地质量评价土地消费潜力评价人口和各种用地需求量的预测与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式与编制方法确实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整治、维护规划等20为什么水是地球上的一种特殊物质?以其可循环性和独特的物
60、理化学性质,成为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和消费活动最重要的根底物质。水除用于人类生活外,还可用于工农业消费、发电、航运、建造优美环境和文娱休憩场所及构成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给人类以极大的恩惠。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任何其它物质所替代不了的。21地球外表有70%的水,为什么说水是有限的?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生存、社会开展来说至关重要。海水是咸水,很难被人类消费、生活利用。在全球水的储量中,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在淡水中绝大部分存在于高山冰川、两极冰川和永久积雪及深层地下水中,占淡水总量的98.7左右,而和人类关系最亲密、易于利用的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数量分别只占淡水总量的0.006和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红帽唱歌课教学课件
- it项目管理教学课件7
- 机电基础测量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安全生产责任清单重点练习题
- 2025年监察员岗面试模拟题
- 2025年宠物摄影摄像师基础笔试题及答案集
- 读后感课件和时间赛跑
- 2025年中级测量员鉴定考试重点集
- 2025年碳汇管理中药招聘笔试模拟集
- 读书感悟课件
- (2025)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检验检测人员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奢侈品礼品包装消费行为与品牌战略分析报告
- (2025年标准)个人转款协议书
- 2025年电力交易员(高级工)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区域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规划书
- 冷库安全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澄海玩具行业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配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全球飞机拆解再制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常减压装置仿真操作正常停车石油炼制装置操作02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