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步骤_第1页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步骤_第2页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步骤_第3页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步骤_第4页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步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叙文阅读方法初探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 闫素英初中语文阅读中的记叙文阅读与分析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 中考的热点。老师们在教学中面对千变万幻的考查往往陷入教学的盲区,甚 至觉得无章可循,无律可找。在指导学生阅读更是无从下手,听之任之,拿 上标准答案往考题上圆。甚至有现在的语文没法教,精讲课文无用,教师引 导无用的悲调。其实我们在千头万绪中努力探究,就会发现阅读答题中还是 有技巧的。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些记叙文阅读的一些方法,在与 同行的实践交流中大家觉得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下面就几个方面拿来与大 家商讨,希望能在大家的批评指正中得以修正完善。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在阅读中,学生往往

2、看完选文便下手做题,操之过急的答案往往是不准 确、不全面的。在教学中,我总是首先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步骤,即如 何读选文,如何整体感悟,如何审题,如何找原文筛选信息,如何回答问题 及答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概括为读、悟、审、找、答的五步骤法。参考 例文我们是一家人一、读选文阅读先读文是天经地义的,但怎样读,读什么,却是有讲究的。我想主要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阅读:-1、浏览标题,指向明确-文章的题目有的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有的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则标明 了行文思路和线索,所以阅读时锁定题目、抓住题眼很重要。-例:我们是一家人,题目就体现了文章的中心。-2、思读段意,把握内容-有些文章的中心隐

3、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这就需要我们逐段的去 概括段意,通过抓文章的六要素,理清文章思路,归纳总结文章的中心。-例文我们是一家人-起因:我向往毛氏孤女洒脱的单身生活。经过:与家人分伙一个月-结果:在母亲的帮助下改变了叛逆倾向回到温暖的家。3、议论抒情,画龙点睛。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不多,却是作者直抒胸臆,对人和事的是非曲直的判断,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也就是文章的中心。例文我们是一家人中的议论抒情: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人和家人 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永远的归宿。4、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点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为全文确定了感情基调。 有的文章卒彰显志,在结尾水到

4、渠成的点明文章的中心,抒发感情,表达愿望, 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例文我们是一家人开头:我们是一家人。-结尾:家和家人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5、反复出现,关键所向-文章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往往点明或暗示了中心,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倾向或成 为贯穿全文的语脉。例文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一家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便是文章的中 心和重点。- 二、悟中心抓住文章的中心很重要,因为在答题过程中,许多题都是围绕中心而答的,否则 就会偏题甚远,“损失惨重”。那么,怎样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呢?1、依据初读,多方感悟。即依据上面的五读,从多方面感悟中心。即通过初读中的读标题、读首尾、读 段意、读议论、

5、读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来多方感悟例文我们是一家人:总结以上五步可见中心为:家和家人的温暖2、识别类型,把握重点。-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如写人的、状物的、叙事的、写景的,他们侧重的中心是 不同的。A :记事文:侧重从事件的意义去归结中心。例:例:我们是一家人:在分伙一个月的事件得出的意义:家和家人的温暖便 是文章的中心,主题的升华。B:记人文:侧重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品质,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中提 取中心。例:男儿本色(05年河北省复习指导)问题:依据读原文中读议论的方法:段中议论:疾恶如仇的血性和路见不平挺身而 出的勇气。段议论:沉着应付紧急事故的能力。从事件本身:段概括:儿子承担照顾母亲的责任。

6、总结人物的品质也就是文章歌颂的中心是:儿子疾恶如仇的血性和路见不平挺 身而出的勇气,沉着应付紧急事故的能力,承担照顾母亲的责任。这样找到了文章的中心,答课后的问题“你认为主人公身上的男儿本色表现 在哪些方面”?就很容易了3、点明深化,区别对待行文的意义即中心思想,中心的深化是指精神品质、人生态度、价值观等范围 的扩大、程度的加深。答题时要区别对待。例我们是一家人结尾是点明中心。例:捅马蜂窝文章结尾写道:“从此,我再不做伤害旁人的事了。”由不 伤害马蜂扩展到不伤害任何有生命的事物,显然是中心的深化。在答题“结尾 有什么作用时”,应答:画龙点睛,深化中心。4、立足原文,准确提炼阅读材料是表现文章中

7、心的基础,要主要通过材料蕴含的意义来总结中心。例:我们是一家人通过我与家人分伙一个月的艰难经历这一事件,使我明 白了 “家和家人的温暖”,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再如秃的梧桐问题: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也就是考查对中心的把握)寻找原文:段: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段: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总结答案:秃的梧桐顽强的生命力。5、承上启下,彰显中心-文章的过渡句,有时它们不仅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同时在内容上总结上文又统 领下文。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例: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过渡句“我们的战士对敌人是这样狠,对朝鲜人 民却是那样的爱”也是文章的中心。6、概括中心的基本格式:-通过(主

8、要内容)-表现了 (歌颂了或揭露了)(事件的意义)-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三、审问题-答题时很多同学是因为审题不清而丢分的,所以审清题是关键。如何准确审题 呢?1、审读题干,选准角度-读问题,首先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审清题意。同时要选准角度,使答题的 切入点、归纳点同试题问点一致。-例文:我们是一家人-问题:“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 中找出“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其中“叛逆倾向”是审题答题的关键。-问题: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11)段中我当时“犹豫”的内心活动。其中“描 述” “犹豫”“内心”是审题的关键。-2、放回原文,上下再读-把问题放回原文,联系

9、上下文再读,找准问题所指向的阅读区间。例:把上题“母亲认为我有叛逆倾向”的问题放回第段中重读。第段应是 答题的重点区间。四、找原文1、找准区间,逐段推进-找准问题所指向的关键段,确定范围,保证概括提炼有较强的针对性。-例我们是一家人问题:找出母亲认为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找准区间:首先锁定问题指向13段。-2、找准有效,淘汰无效。即锁定问题所指的有效内容,删去无效的内容。-例:上题的第2段中介绍毛氏孤女的单身生活内容就与问题无效,答题时应删 掉不予考虑。-3、找准显性,原文摘录。-指从阅读材料中感知、归纳、概括文中的显性信息。显性信息指可从文中直接 找到的信息。即尽量找原文答题。-例文:我们是

10、一家人段中“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是什么?-依原文段答: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4、近指远指,先后寻找-例我们是一家人上题“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是什么?-先找此句所在的10段没有,然后再找远指13段中的答案。这样不容易漏掉,答 不全。五、答问题有的同学往往答了很多,却总“游而不击”,答不到点上。怎样能“少而精” 的答准确呢?1、切入一致,问题答案一致-找准概括的角度,根据试题的要求和指向,问什么,答什么。答案的切入点和 归纳点要同试题保持一致,注意细微差别,不要问牛答马。例:我们是一家人22)描述一下“犹豫”一词表现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因为是描述,所以应从文中人物自身的角度答题。答案应是:第一人称

11、,具体 描述:不吃吧,自己正饥饿难忍;吃吧,又怕给家人留下笑柄。例2、轻点关门(05河北中考)问题: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此题显然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评价分析李先生此时的心理。答案应是:第三人 称,概括评价:李先生认为给邻居添了麻烦,心里很过意不去。2、围绕中心,带着镣铐跳舞答题一定要围绕中心回答,答案要与中心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否则离题万里, 必然一败涂地。例男儿本色问题:文章第段引述班主任的话有什么作用?文章的中心是儿子的优秀品质。答案肯定与此有关。所以正确答案是:从侧面 交代了儿子的日常为人,衬托了儿子的优秀品质。3、直白表述,准确表达。阅读的答案不同于写作文,含蓄形象,

12、文采飞扬。阅读的答案要直白明确,语 句合乎题干要求,既简明通顺又涵盖全部要点。当然,拓展题另当别论。关于 此类题我在专门的章节会论述。例:我们是一家人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答:我向往洒脱的单身生活与家人分伙一个月,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走出叛逆 回到温暖的家的经历。附:例文我们一家人我进入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了隔出一间 出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 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 家,但不在那搭伙儿,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 脱,

13、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 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一动不动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 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硬下心肠,准备让 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 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俄者。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进还铺上餐 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 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

14、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 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 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 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涨,牙还疼 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 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

15、有隔阂。惬气,是 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 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可惜,事与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身无分文了。我 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没来学校。我只能 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 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 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 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16、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 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 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 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事后我才知道,母亲哪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蚕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 松驰而温暖。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的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 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 人。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人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永远的 归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