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无经业贵在诚一_第1页
富无经业贵在诚一_第2页
富无经业贵在诚一_第3页
富无经业贵在诚一_第4页
富无经业贵在诚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富无经业,贵在诚一富无经业,贵在诚一我国台湾地区著名企业家、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说过: “年轻人刚踏入社会,不要东挑西挑,任何工作都可以做,都有前途;特别是在企业界,只要你努力,一年就可以得其要领,而三年有成,就可以一展雄才大略。”王永庆的这番话,来自实际,发人深省。“任何工作都可以做, 都有前途”, 正对应了古人早已说过的 “富无经业”,但要想实现,则有个必要条件认准目标、一心努力。重要的是,这种努力不是一味埋头下苦功,而是学会用心用脑,做更高层次的心智付出。且让我们从王永庆的亲身经历说起。王永庆:卖米淘得第一桶金1916 年,王永庆生于台湾新店直潭,兄弟姊妹8 人在清寒中度过了童年。小学毕

2、业后,为改善家境,年仅15 岁的王永庆远赴嘉义,在一家米店做了学徒工。过了一年,他自认已学到了卖米的门道,决定创业。靠着父亲东奔西跑借来的200 元钱,王永庆的米店开张了。当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 家,竞争非常激烈。王永庆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所以一开始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经过仔细观察,王永庆很快从提高米的质量和增值服务上找到了突破口。20 世纪 30 年代,台湾的粮食生产基本上仍是手工作业,稻谷收割后都是铺在马路上晒干,然后在土场上脱粒,常常掺杂着砂土、草棍之类的杂物。买米下锅之前,都要先挑拣、淘洗一番,很不方便。王永庆带领两个弟弟,一小把一小把地将夹杂在米里的

3、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出售。这样,他的米质量明显高了一个档次,深受顾客好评,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第二步是改进服务。当时,消费者都是自己到米店买米,自己运送回家,王永庆则开创了“送货上门”的先河,果然大受欢迎。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了事,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没吃完的米,他就将陈米倒腾出来,洗净米缸、倒进新米,再将陈米放在上层。这一精细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很多顾客。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都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饭量如何,估算一下这次送来的米能吃多长时间,记在本子上。到了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米送到客户家里。有时碰上顾

4、客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来,王永庆就约定到发薪之日再上门收钱。这样,王永庆的生意很快蒸蒸日上。一年多后,王永庆延伸产业链,自己办了一家碾米厂。十年下来,他的米店便跻身嘉义米店前三名。王永庆问鼎台湾首富的第一桶金样淘到的。而且,卖米时形成的扎实细心、追根究底、一丝不苟的精神, 成为贯穿他毕生事业的特点。现在市场上零售的米,很多是免淘洗的,罕有杂质;包装规格多样,不必再送米上门, 这样说来,王永庆卖米的经验是否毫无价值了呢?不是的!虽然时代条件永远在变,王永庆卖米所体现的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成功之道,却永恒不变。谭木匠:小木梳做出大品牌王永庆的成功不是唯一的。如今,在中国各城市,谭木匠连锁专卖店随处

5、可见。尽管同样的木质梳子在其他小店只卖几十元乃至几元,而“谭木匠”平均每把梳子的价格要高出不少,但仍有很多顾客慷慨解囊。谭木匠的老板叫谭传华,祖上都是木匠。他做过民办教师、在火车站给路人画过像、做过木雕生意,一直生意清淡,直到有一天,他买到了一把木梳。小小的木梳让他看到了商机。既然梳子是爱美的妇女离不了的,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加精美呢?1993 年,谭传华贷款30 万元,做起了梳子。首先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他投入近30 万元购买生产设备,又雇用有根雕基础的工匠,坚持纯手工打磨。这让他的梳子质量、工艺都高于市场上其他产品。梳子生产出来,怎么卖呢?谭传华最先采取的销售方式是挎着篮子沿街叫卖,销量非常有

6、限。时值我国工艺品行业整体衰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没有品牌。即使好东西,也难以卖出好价钱。谭传华下决心要试一试不仅要为小小的木梳打造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而且要彻底改变产销割裂的格局,把两者连为一体,自建销售渠道。三峡牌、先生牌、小姐牌, 谭传华给梳子起过很多名字,最终定名“谭木匠” 。 1998 年,他开出了第一家特许加盟连锁店,花费公司利润的1/3 ,请来专家设计形象识别系统。渐渐地,小小木梳风生水起,为谭传华带来了巨额财富。他明白,自己走对了路做木梳,那些日用品产业巨头瞧不上这一类小生意,不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而谭木匠倾力打造的销售渠道和高端的工艺、设计、新品研发能力等,又构筑了小企业

7、无法跨越的门槛。就这样,谭木匠得以远离行业内厮杀的硝烟,独领逍遥自在之风骚,市场优势显而易见。司马迁:2000 多年前的答案王永庆卖米、谭传华卖梳子,其成功之道完全符合司马迁在2000 多年之前就揭示的规律“富无经业” ,贵在“诚一”。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说:“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辕,不肖者瓦解。 ”意思是,能够发家致富的,不是只有一二种门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富豪;财富,也没有永远固定不变的主人。善于经营的“能者”,即使白手起家,也能够积 累万贯家财;不善于经营者,即使坐拥一座金山,也可能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司马迁列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富无经业”的道理。他说:“田农,掘业,而秦扬以

8、盖一州。贩脂,辱处也,而雍伯千金。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胃脯,简微也,浊氏连骑。马医,浅方,张里击钟。此皆诚一之所致。”种庄稼,是当时最没有技术含量的职业了,但是秦扬靠此成为一州的首富。 贩卖动物油脂, 是一般人觉着耻辱的事,但是雍伯靠它得到了千金赢利。贩卖浆水,是一 种微不足道的小生意,但是张氏靠它积累了千万家财。磨刀,是一种极其 平常的小技术,但是郅氏靠着它过上了列鼎而食的生活。卖熟羊肚,既简 单又不起眼,但干这一行的浊氏每次出门都是前呼后拥的车队。给马治病,不需要高深的医术,但是张里靠着它能有钟鸣而食的排场。这些人能够成功,靠的是什么呢?司马迁说,靠的就是“诚一”。所谓的“诚,就是精诚,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所谓的“一”,就是专注, 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因为“精诚”,全神贯注,才能留意到别人留意不到的细节,发现别人往 往忽略的关键;因为“专注”,坚持不懈,才能竭尽全力,做到极致,熟 能生巧,巧而出奇,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技术高度和经营规模。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成功的企业。任何事情,只要做 精了,找准门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